CN211096793U - 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6793U
CN211096793U CN201921810155.6U CN201921810155U CN211096793U CN 211096793 U CN211096793 U CN 211096793U CN 201921810155 U CN201921810155 U CN 201921810155U CN 211096793 U CN211096793 U CN 211096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catheter
air inlet
oxygen inhalation
inhal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01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慧
张惠萍
白梅
孙娟娟
薛莉
史英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8101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6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6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6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包括一体的左导管、右导管,左导管、右导管的进气端插入接头,在左导管、右导管对接端处开设有出氧孔,左导管、右导管对接端外包裹有鼻管,鼻管上连通有两出氧管,出氧管与前述出氧孔一一对应导通;左导管的进气端至对接端间中部上侧部分弯折形成左环形回路为左耳环,右导管的进气端至对接端间中部上侧部分弯折形成右环形回路为右耳环,在左、右环形回路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外套接有耳部滑环。本申请整体结构相比于现有吸氧管仅增设了很少的部件,且增设的部件均为价值不高的部件,整体造价提升很少,能够被患者所接受。本申请使用舒适,能够稳固的将吸氧管固定在鼻孔内。

Description

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氧管,尤其涉及一种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危重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其包括单侧鼻导管法、双侧鼻导管法、鼻塞法、漏斗法等;其中双侧鼻导管法在吸氧时需要使用到一次性吸氧管,其包括用以导气的一次性吸氧管,一次性吸氧管形成环形,其两进气端口共同插入接头形成闭环结构,在进气端口侧设置有滑环;在一次性吸氧管的环形上侧中部设置有出气端,出气口外包裹有鼻管,鼻管下端设置有鼻托,鼻管上设置有两个对应鼻孔的出氧管。在使用时,一次性吸氧管的环形结构两侧挂靠在耳后,环形结构下侧顺耳后垂落,并置于下颚处;出氧管插入鼻孔,鼻托与上唇贴合,通过滑环调节可控制整体的松紧。
临床上其使用方法是将出氧管塞入鼻腔内,并使用胶带将鼻托固定在人体上唇部,避免因人体摆动从而带动导管将出氧管带出鼻腔。胶带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长时间使用胶带容易发生过敏等现象,且留在面部的胶渍难于清除。当胶带脱落后,需由医护人员重新固定新的胶带,使用不方便。其次在使用时通过耳后部位进行固定,长期使用会导致耳后皮肤磨损、红肿、暗疮滋生。同时,耳后部位固定仅是将导管绕过耳后,挂靠并不牢固,在平躺时,因对导管的向下压迫,反而会导致出氧管由鼻腔内滑脱。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脱落,固定效果好,并对耳后部位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的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包括一体的左导管、右导管,左导管、右导管的进气端插入接头,在左导管、右导管对接端处开设有出氧孔,左导管、右导管对接端外包裹有鼻管,鼻管上连通有两出氧管,出氧管与前述出氧孔一一对应导通;左导管的进气端至对接端间中部上侧部分弯折形成左环形回路为左耳环,右导管的进气端至对接端间中部上侧部分弯折形成右环形回路为右耳环,在左、右环形回路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外套接有耳部滑环。
进一步的,在左耳环、右耳环外包套的两耳垫间连接有头部挂绳。
进一步的,在左耳环、右耳环外包套的两耳垫上设置有上挂环,在鼻管两侧设置有与上挂环一一对应的下挂环,在一一对应的上挂环和下挂环间绑扎有鼻托挂绳。
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左耳环和右耳环使左导管、右导管挂设于患者耳部,从而为吸氧管本体提供向上的拉力,防止出氧管从鼻腔滑落,从而免去了使用胶带将鼻托固定在人体上唇部的步骤,即节省了医疗耗材,又避免了皮肤过敏等症状。本申请提供的左耳环和右耳环包括包裹于左耳环和右耳环外的耳垫,使用时耳垫直接与人体耳部接触,增加其佩戴舒适感,并可吸收汗液,减缓了耳后痤疮发病的可能。
本申请整体结构相比于现有吸氧管仅增设了很少的部件,且增设的部件均为价值不高的部件,整体造价提升很少,能够被患者所接受。本申请使用舒适,能够稳固的将吸氧管固定在鼻孔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有头部挂绳的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3是带有鼻托挂绳的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例:1、耳垫;2、左耳环;3、左导管;4、鼻托、5、下滑环,6、接头;7、右导管;8、耳部滑环;9、右耳环;10、出氧管;11、鼻管,12、头部挂绳,13、上挂环,14、鼻托挂绳,15、鼻托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包括一体的左导管3、右导管7,左导管3、右导管7的进气端插入接头6,在左导管3、右导管7对接端处开设有出氧孔,左导管3、右导管7对接端外包裹有鼻管11,鼻管11上连通有两出氧管10,出氧管10与前述出氧孔一一对应导通;左导管3的进气端至对接端间中部上侧部分弯折形成左环形回路为左耳环2,右导管7的进气端至对接端间中部上侧部分弯折形成右环形回路为右耳环9,在左、右环形回路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外套接有耳部滑环8。
进一步的,在左、右环形回路内的导管上包套有耳垫1,耳垫1整体垫于耳根处。所述耳垫1采用硅胶或海绵等软质材质制成,最好是采用既透气效果好,又能吸汗的软质材料。
进一步的,在左导管3、右导管7的进气端上侧设置有包裹左导管3、右导管7的进气端的下滑环5,下滑环5可顺左导管3、右导管7上下移动。随着下滑环5的上移,将左导管3、右导管7逐渐下部逐渐合拢,从而进行拉紧,使得两耳部、下颚部形成三点定位,将本申请较为牢固的固定在患者面部,使得出氧管10不易由鼻腔脱落。
进一步的,在鼻管11下端设置有板状鼻托4,板状鼻托4抵触于鼻子与上唇之间。板状鼻托4第一作用是用以手持,辅助将两出氧管10插入鼻孔内,手部不直接接触出氧管10,相对较为卫生;板状鼻托4的另一作用是,若使用者为婴幼儿等好动患者,可使用医用胶布对板状鼻托4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的对出氧管10进行定位防止出氧管10由鼻腔脱落。
本申请在使用时,医用胶布对板状鼻托4的固定并不是必要的,若左耳环2、右耳环9以及
进一步的,所述耳部滑环8包括滑环本体,在滑环本体内开设有两个通孔,耳部滑环8的进气端管路和出气端管路由两通孔穿过。在耳部滑环8位移过程中,左耳环2或右耳环9的大小即随之改变,从而通过耳部滑环8控制左耳环2和右耳环9的大小,使得左耳环2、右耳环9可稳固的挂于耳部。
接头6用于连接氧气湿化瓶等供氧设备。所述接头6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其作用是将供氧设备与导管连接,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本申请中所涉及到的左导管3、右导管7、出氧管10、鼻管11均由聚氯乙烯(PVC)或聚丙烯(PP)制成,均为软质管。
使用时,将左耳环2、右耳环9套于耳部,再将出氧管10插入鼻孔,随后将左导管3、右导管7顺耳后两侧舒展向下;调节耳部滑环8使左耳环2、右耳环9收缩,左耳环2、右耳环9从而较为牢固的固定在耳部;最后推动下滑环5,拉紧左导管3、右导管7下部,整体牢固的固定于面部。通过耳部滑环8和下滑环5的调整,使得本申请通过三点定位固定在人体面部,可无需通过胶带将鼻托4固定在人体上唇部,避免了因胶带所引发的过敏等症状。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加强本申请使用时的稳固,在左耳环2、右耳环9外包套的两耳垫1间连接有头部挂绳12,所述头部挂绳12套于头部后脑勺处,所述头部挂绳12采用具有弹性的弹性绳,如松紧带。其余使用方式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为进一步加强本申请使用时的稳固,在左耳环2、右耳环9外包套的两耳垫1上设置有上挂环13,在鼻管11两侧设置有与上挂环13一一对应的下挂环15,在一一对应的上挂环13和下挂环15间绑扎有鼻托挂绳14。所述鼻托挂绳14采用具有弹性的弹性绳,如松紧带。
在出氧管10插入鼻孔后,将鼻托挂绳14绑扎在上挂环13和下挂环15间,并使得鼻托挂绳14具有一定的拉伸,从而将出氧管10两侧向上拉起,进一步将出氧管10定位在鼻孔内。鼻托挂绳14的拉伸长度不易过大,仅需对出氧管10两侧提供较小的拉力即可,此拉力可根据患者的感受和具体的固定出氧管10的稳固度进行调节,调节方式就是通过改变连接在上挂环13和下挂环15间的鼻托挂绳14长度,即改变了其拉伸长度,也即改变其提供的拉力。其余部位的使用方式同实施例1、2。
本申请的实施例2、3中的头部挂绳12、鼻托挂绳14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取舍、组合使用。若如实施例1中使用方式即可对出氧管10定位,即可取消头部挂绳12、鼻托挂绳14;若在使用中左耳环2和右耳环9定位不稳,则可加装头部挂绳12,除通过耳部滑环8对左耳环2和右耳环9进行定位外,头部挂绳12进一步加强对左耳环2和右耳环9的定位;若患者对胶带过敏,且出氧管10定位不牢,则可加装鼻托挂绳14,加强对出氧管10的定位。
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9)

1.一种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的左导管、右导管,左导管、右导管的进气端插入接头,在左导管、右导管对接端处开设有出氧孔,左导管、右导管对接端外包裹有鼻管,鼻管上连通有两出氧管,出氧管与前述出氧孔一一对应导通;左导管的进气端至对接端间中部上侧部分弯折形成左环形回路为左耳环,右导管的进气端至对接端间中部上侧部分弯折形成右环形回路为右耳环,在左、右环形回路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外套接有耳部滑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右环形回路内的导管上包套有耳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耳环、右耳环外包套的两耳垫间连接有头部挂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耳环、右耳环外包套的两耳垫上设置有上挂环,在鼻管两侧设置有与上挂环一一对应的下挂环,在一一对应的上挂环和下挂环间绑扎有鼻托挂绳。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导管、右导管的进气端上侧设置有包裹左导管、右导管的进气端的下滑环,下滑环可顺左导管、右导管上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鼻管下端设置有板状鼻托,板状鼻托抵触于鼻子与上唇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鼻管下端设置有板状鼻托,板状鼻托抵触于鼻子与上唇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7所述的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滑环包括滑环本体,在滑环本体内开设有两个通孔,耳部滑环的进气端管路和出气端管路由两通孔穿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滑环包括滑环本体,在滑环本体内开设有两个通孔,耳部滑环的进气端管路和出气端管路由两通孔穿过。
CN201921810155.6U 2019-10-25 2019-10-25 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 Active CN211096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0155.6U CN211096793U (zh) 2019-10-25 2019-10-25 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0155.6U CN211096793U (zh) 2019-10-25 2019-10-25 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6793U true CN211096793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2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0155.6U Active CN211096793U (zh) 2019-10-25 2019-10-25 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6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90435A1 (en) Infant nasal cannula
CN211096793U (zh) 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
CN214912215U (zh) 一种固定牢靠防脱落鼻氧管
CN207679828U (zh) 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15386739U (zh) 一种改良后的腔鼻导管
CN109224236B (zh) 一种多功能的心内科护理用输氧鼻塞
CN203154546U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13077027U (zh) 医用鼻氧管
CN218980128U (zh) 一种吸氧用鼻塞固定装置
CN219783446U (zh) 一种改良型的高频鼻吸氧导管
CN216258649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鼻氧管连接器
CN204671702U (zh) 一种医疗用气管插管辅助固定器
CN204468956U (zh) 胃管固定装置
CN217040991U (zh) 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
CN204446242U (zh) 一种用于昏迷躁动患者的固肩装置
CN209951990U (zh) 一种舒适型双腔供氧管
CN215024625U (zh) 医用鼻氧管
CN204275208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鼻氧管
CN213667398U (zh) 耳麦式吸氧管
CN217526012U (zh) 一种新型老年病科护理用多功能管路固定装置
CN213100160U (zh) 麦克风式吸氧器
CN203971099U (zh) 舒适型吸氧装置
CN213698196U (zh) 一种儿童吸痰管
CN207356275U (zh) 胃管导管固定装置
CN218529503U (zh) 一种具有稳定性的供氧管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