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30906U -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30906U
CN206630906U CN201720003390.7U CN201720003390U CN206630906U CN 206630906 U CN206630906 U CN 206630906U CN 201720003390 U CN201720003390 U CN 201720003390U CN 206630906 U CN206630906 U CN 206630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se catheter
fixation kit
expansion link
fixture
head fix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033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燕萍
周裕婧
杨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7200033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30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30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309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头部固定组件、伸缩杆、固定件以及鼻胃管。头部固定组件为半球型结构,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处设置有一底围调节机构,底围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大小;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头部固定组件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固定件,伸缩杆为可伸缩杆状结构;固定件与鼻胃管卡接。头部固定组件紧贴于患者头部,与头部固定组件相连的伸缩杆以及固定件将鼻胃管固定于患者面部附近;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短,鼻胃管可固定于患者面部合适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避免了使用胶布粘贴鼻胃管引起患者过敏,或者患者动作较大时胶布脱落导致鼻胃管脱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鼻胃管也称鼻饲管喂食,多为柔性细长管道状,长度约为120cm。临床医学中,当病人出现昏迷、口颈部疾病、严重烧伤、癌症末期以及手术原因导致吞咽困难,无法经由口部进食时,病人可采用插鼻胃管灌食的方式,将食物以鼻饲的方式通过鼻胃管输送至患者胃部,为患者提供必须的食物和营养。
留置鼻胃管的护理中,需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由胃管脱出引起的误吸现象。因此,医护人员在确认鼻胃管已插入患者体内至适当位置后,需对留置在人体体外部分的鼻胃管做出妥善固定,再将鼻胃管与营养输送管道相连,以防止鼻胃管打折或者脱出人体。留置鼻胃管若不能妥善固定,容易造成非计划性拔管,造成患者误吸甚至窒息等严重后果。鼻胃管脱出后的反复的插管会给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尤其是对于长期需要卧床的危重病患、意识不清的患者、情绪躁狂的患者而言,妥善固定鼻胃管更为重要。
传统的鼻胃管固定方式多采用3M胶布,将人体体外的鼻胃管交叉在鼻翼两侧,再以“工”型“T”型的固定方式将鼻胃管固定于人体面部。为保证固定效果,医护人员还会使用胶布将与鼻胃管连接的体外导管粘贴在患者脸颊或耳廓处。现有工作者对上述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鼻胃管固定方式为:在“工”型“T”型胶布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连接管或者扁纱带在胃管靠近鼻孔处打一双套结或环行绕成“∞”形,然后打一死结,再将连接管或扁纱带两端绕至左右两耳耳廓,或者至下颌处打结固定。
但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上述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部分患者对3M胶布过敏;二是患者皮脂腺汗腺的分泌易使固定的胶布松脱;三是用以固定的胶布痕迹难以去除,护理过程比较费时且易损伤局部皮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鼻胃管固定方式采用胶布固定,鼻胃管在人体面部固定不牢固引发的鼻胃管脱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组件、伸缩杆、固定件以及鼻胃管,其中,头部固定组件为半球型结构,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处设置有一底围调节机构,底围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大小;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头部固定组件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固定件,伸缩杆为可伸缩杆状结构;固定件与鼻胃管卡接。
优选的,头部固定组件为半球型头盔,底围调节机构为安装于头部固定组件底围处的弹性垫片。
优选的,头部固定组件包括纬向绑带与经向绑带,其中,纬向绑带为闭合圆环结构,底围调节机构为固定在纬向绑带上的调节扣;经向绑带两端分别与纬向绑带固定连接。
优选的,经向绑带的一端设置有经向调节机构。
优选的,头部固定组件包括多条经向绑带。
优选的,固定件包括固定端与夹持件,固定端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夹持件内设有与鼻胃管直径相匹配的通孔。
优选的,夹持件包括半圆形结构的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相连的一端铰接,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不相连的另一端分别设置相互匹配的卡扣;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鼻胃管直径相匹配的通孔。
优选的,伸缩杆为中空杆状结构;固定件中设置有通孔,通孔一端的直径与伸缩杆相匹配,通孔另一端的直径与鼻胃管相匹配;伸缩杆一端通过固定件与鼻胃管相通,伸缩杆另一端与营养输送管道相通。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组件、伸缩杆、固定件以及鼻胃管。头部固定组件为半球型结构,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处设置有一底围调节机构,底围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大小;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头部固定组件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固定件,伸缩杆为可伸缩杆状结构;固定件与鼻胃管卡接。头部固定组件紧贴于患者头部,与头部固定组件相连的伸缩杆以及固定件将鼻胃管固定于患者面部附近;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短,鼻胃管可固定于患者面部合适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避免了使用胶布粘贴鼻胃管引起患者过敏,或者患者动作较大时胶布脱落导致鼻胃管脱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头部固定组件,2-伸缩杆,3-固定件,4-鼻胃管,5-底围调节机构,6-经向调节机构,11-纬向绑带,12-经向绑带,31-固定端,32-夹持件,33-通孔,321-第一夹片,322-第二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组件1、伸缩杆2、固定件3以及鼻胃管4。头部固定组件1为半球型结构,头部固定组件1的底围处设置有一底围调节机构5,底围调节机构5用于调整头部固定组件1的底围大小。头部固定组件1套于患者头部之外,半球型结构的头部固定组件1可以贴合大部分患者头部大小,若患者头部过大或过小,医务工作者可以通过调节底围调节机构5,使头部固定组件1卡紧患者头部位置。当患者因剧烈运动摆动头部时,头部固定组件1可以牢固地固定于患者头部而不会脱落。
伸缩杆2的一端固定于头部固定组件1上,伸缩杆2的另一端固定固定件3,伸缩杆2为可伸缩杆状结构;固定件3与鼻胃管4卡接。通过调节伸缩杆2的长短,鼻胃管4可固定于患者面部合适的位置。例如,当患者脸部较长时,可以伸长伸缩杆2,使固定件3达到患者鼻子部位附近,以减少鼻胃管4与固定件3之间的连接距离,从而使鼻胃管4更好的固定于患者面部。固定件3与鼻胃管4仅为卡接关系,应当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固定件3与鼻胃管4的卡接方式,例如使用钳式夹具或套环式夹具,以保证固定件3不会对鼻胃管4内液体或气体的流通造成不利影响。
当患者因剧烈运动摆动头部时,头部固定组件1随着患者头部摆动而摆动,伸缩杆2跟随头部固定组件1运动。因此伸缩杆2相对于头部的运动处于静止状态,与固定件3连接的鼻胃管4也被固定于患者面部附近,不会发生脱出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避免了使用胶布粘贴鼻胃管4引起患者过敏,或者患者动作较大时胶布脱落导致鼻胃管4脱出的问题。
图1所示的鼻胃管固定装置中,头部固定组件1为半球型头盔,底围调节机构5为安装于头部固定组件1底围处的弹性垫片。头盔的表面坚硬,能完全覆盖患者的头顶部,患者头部有较大动作时头盔也不会发生位移,保证了头部固定组件1的稳定性。头盔内部设置有一层软性垫,如海绵垫,软性垫的设置可以使头盔更好的切合患者的头部,也增加了患者佩戴头盔时的舒适感,同时起到减压减震的作用。因头盔为刚性结构,其底围无法改变,若患者头部过小,头盔将无法固定于患者头部。因此在头盔内的底部设置的底围调节机构5为弹性垫片,以使头盔稳定地卡扣于患者头部。弹性垫片选取橡胶垫,橡胶垫为环形结构,围绕于头盔内侧底部。橡胶垫内径小于头盔底围,当患者佩戴头部固定组件1时,橡胶垫发生形变,并贴紧患者头部,头部固定组件1稳定地卡扣于患者头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提供的实施例中,头部固定组件1包括纬向绑带11与经向绑带12,其中,纬向绑带11为闭合圆环结构,底围调节机构5为固定在纬向绑带11上的调节扣。纬向绑带11用于贴合患者头部底围,当患者头围过大时,松开调节扣,使纬向绑带11长度增加,以适应患者头围;当患者头围过小时,拉紧调节扣,使纬向绑带11长度减小,以适应患者头围。经向绑带12两端分别与纬向绑带11固定连接,经向绑带12用于贴合患者头部顶围,使纬向绑带11更加牢固地固定于患者头部底围。纬向绑带11与经向绑带12可以贴合患者头部形状,避免了患者佩戴头盔时的不适感。
经向绑带12的一端设置有经向调节机构6,当患者头顶围过大时,松开调节扣,使经向绑带12长度增加,以适应患者头围;当患者头顶围过小时,拉紧调节扣,使经向绑带12长度减小,以适应患者头围。
本实施例中,头部固定组件1包括多条经向绑带12,多条经向绑带12在患者头顶交叉,包覆患者头顶部,达到更牢固的固定效果。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提供的实施例中,固定件3包括固定端31与夹持件32,固定端31与伸缩杆2固定连接,夹持件32内设有与鼻胃管4直径相匹配的通孔33。鼻胃管4通过夹持件32内的通孔33,与营养输送管道相通。通孔33的直径略小于鼻胃管4的直径,当鼻胃管4穿过通孔33时,通孔33对鼻胃管4造成一定的压力,鼻胃管4被牢固地固定于夹持件32中。通孔33的设置保证固定件3不会对鼻胃管4内液体或气体的流通造成不利影响。夹持件32的具体结构为:夹持件32包括半圆形结构的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相连的一端铰接,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不相连的另一端分别设置相匹配的卡扣。本实施例中的卡扣形式为:第一夹片321在与第二夹片322接触面上设置有一凸起,第二夹片322相应位置设置有一凹槽。凹槽的尺寸略小于凸起的尺寸,当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闭合时,凸起嵌入凹槽中,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固定。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接触面上设置有鼻胃管4直径相匹配的通孔3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提供的实施例中,固定件3中设置有通孔33,通孔33一端的直径与伸缩杆2相匹配,通孔33另一端的直径与鼻胃管4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3包括固定端31与夹持件32,固定件3中的通孔33直径与伸缩杆2外径相同,夹持件32中通孔33的直径与鼻胃管4外径相同或小于鼻胃管4外径。夹持件32包括半圆形结构的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一端铰接,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另一端分别设置相匹配的卡扣。本实施例中的卡扣形式为:第一夹片321在与第二夹片322接触面上设置有一凸起,第二夹片322相应位置设置有一凹槽。凹槽的尺寸略小于凸起的尺寸,当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闭合时,凸起嵌入凹槽中,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固定。伸缩杆2为中空杆状结构;伸缩杆2一端通过固定件3与鼻胃管4相通,伸缩杆2另一端与营养输送管道相通。营养液通过伸缩杆2进入鼻胃管4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组件(1)、伸缩杆(2)、固定件(3)以及鼻胃管(4),其中,
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为半球型结构,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的底围处设置有一底围调节机构(5),所述底围调节机构(5)用于调整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的底围大小;
所述伸缩杆(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上,所述伸缩杆(2)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固定件(3),所述伸缩杆(2)为可伸缩杆状结构;
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鼻胃管(4)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为半球型头盔,所述底围调节机构(5)为安装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底围处的弹性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包括纬向绑带(11)与经向绑带(12),其中,所述纬向绑带(11)为闭合圆环结构,所述底围调节机构(5)为固定在所述纬向绑带(11)上的调节扣;所述经向绑带(12)两端分别与所述纬向绑带(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绑带(12)的一端设置有经向调节机构(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包括多条经向绑带(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包括固定端(31)与夹持件(32),所述固定端(31)与所述伸缩杆(2)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32)内设有与所述鼻胃管(4)直径相匹配的通孔(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32)包括半圆形结构的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所述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相连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不相连的另一端分别设置相互匹配的卡扣;所述第一夹片(321)与第二夹片(322)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所述鼻胃管(4)直径相匹配的通孔(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为中空杆状结构;所述固定件(3)中设置有通孔(33),所述通孔(33)一端的直径与所述伸缩杆(2)相匹配,所述通孔(33)另一端的直径与所述鼻胃管(4)相匹配;所述伸缩杆(2)一端通过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鼻胃管(4)相通,所述伸缩杆(2)另一端与营养输送管道相通。
CN201720003390.7U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30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3390.7U CN206630906U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3390.7U CN206630906U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30906U true CN206630906U (zh) 2017-11-14

Family

ID=60260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0339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30906U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309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1855A (zh) * 2021-04-07 2021-07-09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防脱鼻胃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1855A (zh) * 2021-04-07 2021-07-09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防脱鼻胃管
CN113081855B (zh) * 2021-04-07 2023-02-28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防脱鼻胃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82223U (zh) 一种应用于鼻腔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
CN206630906U (zh)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US20230218850A1 (en) Oxygen inhalation nasal prong device
CN202802439U (zh) 一种经鼻腔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07679828U (zh) 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11410564U (zh)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06642199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
CN208741534U (zh) 鼻胃管固定装置
CN203469203U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08838610U (zh) 成人鼻胃管固定装置
CN209422686U (zh) 一种用于鼻导管的固定装置
CN208893405U (zh) 一种烧伤科患者用气管固定带
CN210750813U (zh) 一种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
CN206777585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手套
CN209048871U (zh) 胃管固定装置
CN217040991U (zh) 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
CN221061448U (zh)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CN217311482U (zh) 一种主要用于基础护理的输氧管固定装置
CN219185419U (zh) 一种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
CN213347270U (zh) 一种新型儿童用可调吸氧鼻导管
CN215938714U (zh) 一种便于固定且减小损伤的鼻胃管固定装置
CN219109907U (zh) 一种一次性鼻腔支撑管
CN216855450U (zh) 高流量氧疗仪新型吸氧鼻导管
CN220385588U (zh) 一种防勒型医用吸氧面罩
CN209917002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及人工呼吸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