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9843U -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9843U
CN217039843U CN202220420506.8U CN202220420506U CN217039843U CN 217039843 U CN217039843 U CN 217039843U CN 202220420506 U CN202220420506 U CN 202220420506U CN 217039843 U CN217039843 U CN 217039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exhaust port
exhaust
vent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205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205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9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9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9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及杯盖组件。搅拌杯包括搅拌腔。杯盖组件盖于搅拌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以及连通搅拌腔与排气口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包括常开通道和手动排气通道。常开通道设置成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使搅拌腔始终与排气口连通。杯盖组件还包括手动开关,手动开关通过手动打开或关闭,进而开启或关闭手动排气通道。料理机包括主机和搅拌杯组件。如此设置,当常开通道堵塞时,可以通过手动排气通道泄压排气,实现搅拌杯组件泄压排气的多样性,相比于仅设置单一形式的排气通道的方案,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开启手动排气通道,快速排气效果好。

Description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背景技术
料理机在加热食材的过程中,搅拌腔内会产生较多的蒸汽,该蒸汽需要通过排气通道排出至外界,以免打开杯盖时由于蒸汽过多而造成烫伤。目前,市面上的料理机的排气通道存在堵塞风险,若排气通道被堵塞,蒸汽无法及时排出,还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旨在降低安全隐患的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本申请提供一种搅拌杯组件,其中,包括:
搅拌杯,包括搅拌腔;及
杯盖组件,盖于所述搅拌杯,所述杯盖组件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以及连通所述搅拌腔与所述排气口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包括常开通道和手动排气通道,所述常开通道设置成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使所述搅拌腔始终与排气口连通;杯盖组件还包括手动开关,手动开关通过手动打开或关闭,进而开启或关闭手动排气通道。
本申请提供的搅拌杯组件,通过设置有两种形式的排气通道,常开通道和手动排气通道,以使得当其中一种形式的排气通道被堵塞时,可以利用另一种排气通道实现排气,避免造成搅拌腔内无法排气泄压的问题。相比于仅设置单一形式排气通道的方案而言,降低了排气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手动开关开启手动排气通道,快速排气效果好。
可选的,所述杯盖组件包括外盖和设于所述外盖内侧的内盖,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外盖与所述内盖,所述排气口包括形成于所述内盖的内侧排气口和形成于所述外盖的外侧排气口,所述内侧排气口与所述搅拌腔连通,所述外侧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内侧排气口和所述外侧排气口在相接处密封且连通,所述常开通道为连通所述搅拌腔与所述外侧排气口连通的通道。杯盖组件设置为包括外盖和内盖至少双层的盖体结构,这使得常开通道可以设置在杯盖组件内,利用外盖和内盖之间的间隙形成常开通道,如此,可以将常开通道隐藏在杯盖组件内,使排气通道的内置,外观结构更加简洁紧凑。
可选的,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排气口密封圈,所述排气口密封圈环绕在内侧排气口与所述外侧排气口的连通位置处,且夹持在所述外盖与所述内盖之间。排气口密封圈用于密封内侧排气口与外侧排气口相接位置处的间隙,确保内侧排气口与外侧排气口在接合处可靠密封,防止蒸汽从接合处泄露,提高密封效果。
可选的,所述内盖朝向所述外盖的一侧表面设有环绕所述内侧排气口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外盖朝向所述内盖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环绕所述外侧排气口设置的第一凸部,所述排气口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被所述第一凸部挤压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如此,排气口密封圈被第一凸部压于第一凹槽内,确保了排气口密封圈在第一凹槽内位置的稳定性以及密封的可靠性。
所述外盖朝向所述内盖的一侧表面设有环绕所述外侧排气口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内盖朝向所述外盖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环绕所述内侧排气口设置的第二凸部,所述排气口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且被所述第二凸部挤压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也就是说,设置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部的上下位置与上文中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部的上下位置相反。如此,排气口密封圈被第二凸部压于第二凹槽内,确保了排气口密封圈在第二凹槽内位置的稳定性以及密封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杯盖组件包括杯盖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杯盖本体下方的弹性挡板,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杯盖本体,所述弹性挡板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杯盖本体保持相对固定,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手动开关连接;所述手动开关活动设置于所述杯盖本体,且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自由端下移,开启所述手动排气通道,外力消失后,所述自由端复位,关闭所述手动排气通道。如此,手动开关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带动自由端下移,使排气口与外接连通,实现排气。并且,手动开关自身可以与杯盖本体相对移动,以便手动开关可以上下移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泄压效果好。
可选的,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弹性挡板通过注塑工艺浇注成一体式结构。如此可以确保手动开关与弹性挡板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确保能够可靠开启手动排气通道。
可选的,所述常开通道密封连通所述搅拌腔与所述排气口,所述自由端设置于所述常开通道内。换言之,手动排气通道与常开通道在结构上存在共用部分,这样使杯盖组件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小型化。并且弹性挡板是穿设在密封的常开通道中,可以防止蒸汽泄露至杯盖组件的其它部位处。
可选的,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密封所述搅拌腔与所述排气口之间通道的排气口密封圈,所述弹性挡板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排气口密封圈相接,所述弹性挡板的另一端为所述自由端。如此,弹性挡板通过连接端与排气口密封圈固定连接,实现弹性挡板的定位,避免弹性挡板的自由端相对杯盖本体上下位移时容易掉落,以确保弹性挡板的稳定性,以及确保顺利开启手动排气通道排气。
可选的,所述杯盖本体包括朝向所述自由端凸出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背向所述连接端的一侧为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始终连通所述搅拌腔以及所述排气口,形成所述常开通道,所述支撑筋面向所述连接端的一侧为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在所述手动开关被按下时连通所述搅拌腔与所述排气口,形成所述手动排气通道,所述手动排气通道在开启状态下,所述弹性挡板与所述支撑筋分离,所述手动排气通道在关闭状态下,所述弹性挡板与所述支撑筋抵靠。此方案中,气体可以通过第一空间流通至排气口排出,如果第一空间被堵塞,可以手动下压手动开关,使搅拌腔通过第二空间与排气口连通,此时,气体可以从第二空间流通至排气口排出,以达到排气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弹性挡板与所述排气口密封圈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如此可以确保弹性挡板与排气口密封圈的连接稳定性,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料理机,其中,包括主机;及
如上述所述的搅拌杯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组装于所述主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料理机的分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杯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组装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杯盖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组装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杯盖组件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组装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杯盖组件的仰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及杯盖组件。搅拌杯包括搅拌腔。杯盖组件盖于搅拌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以及连通搅拌腔与排气口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包括常开通道和手动排气通道。常开通道设置成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使搅拌腔始终与排气口连通。杯盖组件还包括手动开关,手动开关通过手动打开或关闭,进而开启或关闭手动排气通道。如此设置,当常开通道堵塞时,可以通过手动排气通道泄压排气,实现搅拌杯组件泄压排气的多样性,相比于仅设置单一形式的排气通道的方案,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通过手动开关开启手动排气通道,可实现快速排气,排气效果更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料理机,包括主机及搅拌杯组件。搅拌杯组件组装于主机。
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料理机1的分解视图。如图1所示,料理机1包括主机2和搅拌杯组件3。搅拌杯组件3组装于主机2。搅拌杯组件3包括搅拌杯4。搅拌杯4包括搅拌腔5。搅拌腔5用于容纳食材。
图2为图1所示的料理机1的杯盖组件6的一种实施例的组装剖视图。结合图1、图2所示,搅拌杯组件3包括杯盖组件6。杯盖组件6盖于搅拌杯4,杯盖组件6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7以及连通搅拌腔5与外界的排气通道8。在制作热饮的过程中,搅拌腔5内会产生蒸汽,该蒸汽经过排气通道8,并通过排气口7排出外界,以方便打开杯盖组件6,且防止打开杯盖组件6的时候,因聚集太多的蒸汽而烫伤。
排气通道8包括常开通道9。常开通道9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使搅拌腔5始终与排气口7连通。此实施例中,排气口7为常开通孔,用于连通外界和搅拌腔5。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排气口7未堵塞时,搅拌腔5内的蒸汽通过常开通道9排出外界。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盖组件6包括外盖10和设于外盖10内侧的内盖11,排气口7设于外盖10和内盖11。排气口7包括形成于内盖11的内侧排气口12和形成于外盖10的外侧排气口13,内侧排气口12与搅拌腔5连通,外侧排气口13与外界连通,内侧排气口12和外侧排气口13在相接处密封且连通,常开通道9为连通内侧排气口12与外侧排气口13的通道。此实施例中,杯盖组件6设置为包括外盖10和内盖11至少双层的盖体结构,这使得常开通道9可以设置在杯盖组件6内,利用外盖10和内盖11之间的间隙形成常开通道9,如此,可以将常开通道9隐藏在杯盖组件6内,使排气通道8的内置,外观结构更加简洁紧凑。并且,在外盖10与内盖11挤压组装后,内侧排气口12与外侧排气口13连通的通道外围是密封状态,以防止蒸汽乱串,使蒸汽只能依次经过内侧排气口12、外侧排气口13排出至外界。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盖组件6还包括排气口密封圈14,排气口密封圈14环绕在内侧排气口12与外侧排气口13的连通位置处,且夹持在外盖10与内盖11之间。此实施例中,排气口密封圈14用于密封内侧排气口12与外侧排气口13相接位置处的间隙,确保内侧排气口12与外侧排气口13在接合处可靠密封,防止蒸汽从接合处泄露,从而避免搅拌腔5的蒸汽在除内侧排气口12与外侧排气口13之外的空间乱串,提高密封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外侧排气口13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1个、2个、3个、4个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盖11朝向外盖10的一侧表面设有环绕内侧排气口12设置的第一凹槽15,外盖10朝向内盖11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环绕外侧排气口13设置的第一凸部16,排气口密封圈14设置在第一凹槽15内,且被第一凸部16挤压固定于第一凹槽15内,使内侧排气口12与外侧排气口13密封连通。此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5背向外盖10凹陷,使排气口密封圈14嵌设于内。第一凸部16朝向内盖11凸出,且正对第一凹槽15。如此,排气口密封圈14被第一凸部16压于第一凹槽15内,确保了排气口密封圈14在第一凹槽15内位置的稳定性以及密封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5的尺寸与排气口密封圈14的尺寸相匹配。第一凸部16的尺寸与排气口密封圈14的尺寸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杯盖组件6的高度方向的方向上,第一凹槽15的截面、第一凸部16的截面及排气口密封圈14的截面均呈U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盖10朝向内盖11的一侧表面设有环绕外侧排气口13设置的第二凹槽(未示出),内盖11朝向外盖10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环绕内侧排气口12设置的第二凸部(未示出),排气口密封圈14设置在第二凹槽内,且被第二凸部挤压固定于第二凹槽内,使内侧排气口12与外侧排气口13密封连通。此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部的上下位置与上文实施例中的第一凹槽15和第一凸部16的上下位置相反。如此,排气口密封圈14被第二凸部压于第二凹槽内,确保了排气口密封圈14在第二凹槽内位置的稳定性以及密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排气口密封圈14位于外盖10上。这样,实现密封内侧排气口12与外侧排气口13的外围的同时,也体现出外盖10与内盖11的密封多样性。
图3为图1所示的料理机1的杯盖组件6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组装剖视图。如图3所示,排气通道8包括压力排气通道100。杯盖组件6还包括泄压阀18,压力排气通道100连接泄压阀18,泄压阀18在搅拌腔5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阈值压力时,打开压力排气通道100,使搅拌腔5通过压力排气通道100与外界连通,以及在小于阈值压力时关闭,密封压力排气通道100。当外侧排气口13发生堵塞时,随着搅拌腔5的食材不断加热,产生的蒸汽越来越多,造成搅拌腔5的压力增强。此时,当压力增强至大于或等于阈值压力时,泄压阀18打开,使压力排气通道100被开启,以连通搅拌腔5和外界,从而使得蒸汽通过压力排气通道100排出至外界,以避免在常开通道9堵塞时,没有另外的排气通道进行排气,降低了排气的安全隐患。另外,当搅拌腔5的压力降低至小于阈值压力时,泄压阀18关闭,使压力排气通道100关闭,此时存在两种情况造成搅拌腔5的压力小于阈值压力。一种情况是,搅拌腔5的食材不再继续加热,搅拌腔5的温度降低,使腔内压力逐渐减小至小于阈值压力;另一种情况是,外侧排气口13解除堵塞,部分蒸汽可以从外侧排气口13排出,这样也会使得腔内压力逐渐减小至小于阈值压力。此时,压力排气通道100会自动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盖组件6包括杯盖本体17,泄压阀18穿设于杯盖本体17,泄压阀18包括阀杆19和阀杆密封圈20,阀杆19包括阀腔21和压力排气口22,压力排气口22与阀腔21连通,阀腔21与压力排气通道100连通,阀杆密封圈20套设于阀杆19且密封压力排气口22,阀杆密封圈20设置成可在搅拌腔5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阈值压力时被顶起,使压力排气口22与外界连通。此实施例中,压力排气口22设置在阀杆19的上端。在常开通道9未堵塞时,压力排气口22通过外围的阀杆密封圈20包覆,使该压力排气口22被密封。当常开通道9被堵塞时,随着搅拌腔5的蒸汽不断增加,使腔内的压力不断增强。当该压力增强至大于阈值压力时,使得蒸汽充满阀腔21,并对阀杆19产生朝向杯盖本体17外的推力,该推力大于阀杆19与阀杆密封圈20的重力之和。这样,阀杆密封圈20被顶起,使压力排气口22与外界连通,实现排气,而泄压阀18自身可以与杯盖本体17保持相对固定,由此简化了泄压阀18连接于杯盖本体17的连接结构,构思巧妙。另外,当该推力小于阀杆19与阀杆密封圈20的重力之和时,阀杆密封圈20复位,以使压力排气口22密封。需指出的是,上述的压力排气口22为排气口7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压力排气口22形成于阀杆19,与阀腔21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盖本体17包括安装孔23,阀杆19通过安装孔23穿设于杯盖本体17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腔21的孔径范围值a为1~50mm。如此,避免阀腔21的孔径过大而影响压力排气通道100的效果,且避免阀腔21的孔径过大而影响整机尺寸,不利于整机小型化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杆密封圈20在压力作用下被顶起的高度b范围值为1~20mm。也就是说,阀杆密封圈20的重力不能过大,使阀杆密封圈20较容易被顶起。如此,避免阀杆密封圈20被顶起的高度过大而影响泄压阀18整体的尺寸,不利于整机的小型化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杆密封圈20位于杯盖本体17外,阀杆密封圈20的上端与阀杆19的头部抵靠,阀杆密封圈20的下端与杯盖本体17抵靠,且密封压力排气口22阀杆密封圈20的下端与阀杆19之间设有空隙190,阀杆密封圈20的下端在搅拌腔5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阈值压力时被顶起。阀杆密封圈20的上端为固定端,固定于阀杆19的头部。阀杆密封圈20的下端为活动端,与杯盖本体17的上表面可分离。具体的,阀杆密封圈20未被顶起时,其下端与杯盖本体17的上表面相互抵靠,且围绕在压力排气口22的外围,使与阀杆19之间具有空隙190,该空隙190方便气体进入和确保气体压力有效作用于阀杆密封圈20,以在压力大于或等于阈值压力时将阀杆密封圈20顶起,实现排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杆密封圈20的下端沿背离上端的方向逐渐外扩,环绕并包覆在压力排气口22的外围。如此,可以增加阀杆密封圈20下端的柔性,有利于在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变形,解除对压力排气口22的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阀杆密封圈20的下端呈喇叭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常开通道9连通搅拌腔5与排气口7(如图2中所示),且常开通道9为密封通道,阀杆19穿设于常开通道9。也就是说,压力排气通道100与常开通道9在结构上存在共用部分,这样使杯盖组件6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小型化。并且阀杆19是穿设在密封的常开通道9中,可以防止蒸汽泄露至杯盖组件6的其它部位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盖组件6还包括密封搅拌腔5与排气口7之间通道的排气口密封圈14。阀杆19的下端穿过排气口密封圈14,并与排气口密封圈14通过注塑工艺浇注成一体式结构。如此,阀杆19上端可以与杯盖本体17固定,阀杆19的下端可以与排气口密封圈14固定,由此可以确保阀杆19位置的稳定性,确保通过阀杆19的阀腔21顺利排气。
图4为图1所示的料理机1的杯盖组件6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组装剖视图。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通道8还包括手动排气通道101。杯盖组件6还包括手动开关24,手动开关24通过手动打开或关闭,进而开启或关闭手动排气通道101。此实施例中,当排气口7的外侧排气口13堵塞,且随着搅拌腔5的食材不断加热,产生的蒸汽越来越多,造成搅拌腔5的压力增强,使阀杆密封圈20被顶开时,可以通过按压手动开关24(如图3中所示)的头部,使手动开关24朝向杯盖本体17滑动,随之,阀杆密封圈20也会被朝向杯盖本体17挤压。这样使得手动开关24朝搅拌腔5内提供负压。此时,外侧排气口13处的蒸汽被顶破散开。如此,使外侧排气口13与外界连通,从而实现手动排气通道101的快速排气泄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盖组件6包括杯盖本体17以及设置于杯盖本体17下方的弹性挡板25,排气口7设于杯盖本体17,弹性挡板25包括连接端29和自由端26,连接端29与杯盖本体17固定连接,自由端26与手动开关24连接,手动开关24活动设置于杯盖本体17,且在外力作用下带动自由端26下移,开启手动排气通道101,外力消失后,自由端26复位,关闭手动排气通道101。此实施例中,阀杆19的下端伸入杯盖本体17内,且穿设弹性挡板25,使阀杆19的杆腔28与搅拌腔5连通。弹性挡板25的自由端26可相对杯盖本体17上下位移。具体的,当外侧排气口13堵塞,且阀杆19在搅拌腔5和杆腔28的蒸汽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而背向杯盖本体17滑动时,使得阀杆19的顶部距离杯盖本体17的上表面有一段长度,从而方便手动按压手动开关24,使阀杆19朝向搅拌腔5滑动。此时,阀杆19的下端会带动自由端26向下位移,这样使外侧排气口13与外界连通,实现排气,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泄压效果好。并且手离开手动开关24后,在弹性挡板25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自由端26向上位移以复位,从而手动排气通道101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手动开关24使自由端26向下位移行程d的范围值为1~50mm。如此,避免自由端26向下位移行程d过大,而造成弹性挡板25过大,进而造成杯盖组件6过大的问题,不利于整机小型化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动开关24与弹性挡板25通过注塑工艺浇注成一体式结构。如此可以确保手动开关24与弹性挡板25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确保能够可靠开启手动排气通道101。
阀杆19用于形成压力排气通道100的结构部件。手动开关24用于形成手动排气通道101的结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阀杆19用作手动开关24。如此,压力排气通道100与手动排气通道101共用相同的结构部件,使杯盖组件6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小型化。
请结合图2、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常开通道9密封连通搅拌腔5与排气口7的密封通道,自由端26设置于常开通道9内。换言之,手动排气通道101与常开通道9在结构上存在共用部分,这样使杯盖组件6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小型化。并且弹性挡板25是穿设在密封的常开通道9中,可以防止蒸汽泄露至杯盖组件6的其它部位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挡板25的一端为连接端29,连接端29与排气口密封圈14相接,弹性挡板2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26。如此,弹性挡板25通过连接端与排气口密封圈14固定连接,实现弹性挡板25的定位,避免弹性挡板25的自由端26相对杯盖本体17上下位移时容易掉落,以确保弹性挡板25的稳定性,以及确保顺利开启手动排气通道101排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挡板25与排气口密封圈14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如此可以确保弹性挡板25与排气口密封圈14的连接稳定性,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图5位图1所示的料理机1的杯盖组件6的仰视结构图。结合图1、图4、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杯盖本体17包括朝向自由端26凸出的支撑筋30,支撑筋30与自由端26接触。自由端26未被下压时,支撑筋30支撑起自由端26,以防止自由端26在自由落体的状态下阻断搅拌腔5与排气口7的连通。支撑筋30背向连接端29的一侧为第一空间31,第一空间31始终连通搅拌腔5以及排气口7连通,形成常开通道9,支撑筋30面向连接端29的一侧为第二空间32,第二空间32在手动开关24被按下时连通搅拌腔5与排气口7,形成手动排气通道101,手动排气通道101在开启状态下,弹性挡板25与支撑筋30分离。手动排气通道101在关闭状态下,弹性挡板25与支撑筋30抵靠。支撑筋30的外围是第一凸部16。也就是说,支撑筋30与第一凸部16之间的空间为第一空间31,该第一空间31为常开空间。在排气口7未被堵塞时,搅拌腔5的蒸汽经过该第一空间31及排气口7排出。当第一空间31被堵塞,且阀杆19在搅拌腔5内的气压不断升高而背向搅拌腔5滑动时,可以手动下压手动开关24,使阀杆19带动自由端26被下压,自由端26与支撑筋30分离,使得两者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为第二空间32。并且,阀杆19带动自由端26下压并产生朝向搅拌腔5底部的推动力,根据力的反作用力原理,该推动力使搅拌腔5内的气体产生与该推动力方向相反的顶力,通过该顶力可以散开排气口7处的蒸汽。如此,使搅拌腔5通过第二空间32与排气口7连通,此时,气体可以从第二空间32流通至排气口7排出,以达到排气的目的。该方案泄压排气效果好,且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方便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杯盖组件6的高度方向上,第一凸部16的高度c的范围值为1~30mm,以避免高度c过高而影响杯盖组件6的整体尺寸。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杯(4),包括搅拌腔(5);及
杯盖组件(6),盖于所述搅拌杯(4),所述杯盖组件(6)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7)以及连通所述搅拌腔(5)与所述排气口(7)的排气通道(8);所述排气通道(8)包括常开通道(9)和手动排气通道(101),所述常开通道(9)设置成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使所述搅拌腔(5)始终与所述排气口(7)连通,所述杯盖组件(6)还包括手动开关(24),所述手动开关(24)通过手动打开或关闭,进而开启或关闭所述手动排气通道(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组件(6)包括外盖(10)和设于所述外盖(10)内侧的内盖(11),所述排气口(7)包括形成于所述内盖(11)的内侧排气口(12)和形成于所述外盖(10)的外侧排气口(13),所述内侧排气口(12)与所述搅拌腔(5)连通,所述外侧排气口(13)与外界连通,所述内侧排气口(12)与所述外侧排气口(13)在相接处密封且连通,所述常开通道(9)为连通所述搅拌腔(5)与所述外侧排气口(13)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组件(6)还包括排气口密封圈(14),所述排气口密封圈(14)环绕在所述内侧排气口(12)与所述外侧排气口(13)的连通位置处,且夹持在所述外盖(10)与所述内盖(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1)朝向所述外盖(10)的一侧表面设有环绕所述内侧排气口(12)设置的第一凹槽(15),所述外盖(10)朝向所述内盖(11)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环绕所述外侧排气口(13)设置的第一凸部(16),所述排气口密封圈(14)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5)内,且被所述第一凸部(16)挤压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15)内;或
所述外盖(10)朝向所述内盖(11)的一侧表面设有环绕所述外侧排气口(13)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内盖(11)朝向所述外盖(10)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环绕所述内侧排气口(12)设置的第二凸部,所述排气口密封圈(14)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且被所述第二凸部挤压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组件(6)包括杯盖本体(17)以及设置于所述杯盖本体(17)下方的弹性挡板(25),所述排气口(7)设于所述杯盖本体(17),所述弹性挡板(25)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26),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杯盖本体(17)保持相对固定,所述自由端(26)与所述手动开关(24)连接,所述手动开关(24)活动设置于所述杯盖本体(17),且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自由端(26)下移,开启所述手动排气通道(101),外力消失后,所述自由端(26)复位,关闭所述手动排气通道(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开关(24)与所述弹性挡板(25)通过注塑工艺浇注成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通道(9)密封连通所述搅拌腔(5)与所述排气口(7),所述自由端(26)设置在所述常开通道(9)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组件(6)还包括密封所述搅拌腔(5)与所述排气口(7)之间通道的排气口密封圈(14),所述弹性挡板(25)的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排气口密封圈(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本体(17)包括朝向所述自由端(26)凸出的支撑筋(30),所述支撑筋(30)背向所述连接端(29)的一侧为第一空间(31),所述第一空间(31)始终连通所述搅拌腔(5)与所述排气口(7),形成所述常开通道(9),所述支撑筋(30)面向所述连接端(29)的一侧为第二空间(32),所述第二空间(32)在所述手动开关(24)被按下时连通所述搅拌腔(5)与所述排气口(7),形成所述手动排气通道(101),所述手动排气通道(101)在开启状态下,所述弹性挡板(25)与所述支撑筋(30)分离,所述手动排气通道(101)在关闭状态下,所述弹性挡板(25)与所述支撑筋(30)抵靠;和/或
所述弹性挡板(25)与所述排气口密封圈(14)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10.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2);及
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搅拌杯组件(3),所述搅拌杯组件(3)组装于所述主机(2)。
CN202220420506.8U 2022-02-28 2022-02-28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Active CN217039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0506.8U CN217039843U (zh) 2022-02-28 2022-02-28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0506.8U CN217039843U (zh) 2022-02-28 2022-02-28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9843U true CN217039843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6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20506.8U Active CN217039843U (zh) 2022-02-28 2022-02-28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9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8668B (zh) 烹饪器具
AU2003230991A1 (en) Hose direct canister lid
CN211324456U (zh) 盖体及烹饪设备
CN217039843U (zh)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7039822U (zh)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CN109381068B (zh) 杯盖组件、搅拌杯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210043842U (zh) 抽气与泄压组件、真空头组件、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09826277U (zh) 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6628258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蒸汽空气炸锅
CN114081349A (zh) 料理机的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2591608U (zh) 烹饪器具的泄压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14258923U (zh) 烹饪器具
CN212755386U (zh) 盖组件、食材容器及食品加工机
CN213786818U (zh) 锅盖和烹饪锅
CN111839276B (zh) 抽气与泄压组件、真空头组件、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09733490U (zh) 方便开盖的烹饪器具
CN217852607U (zh) 保鲜盖及料理设备
CN214072911U (zh)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CN213444051U (zh)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CN211609501U (zh) 一种料理机的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3993227U (zh) 烹饪器具
CN213524894U (zh) 泄压结构及真空料理机
CN209733434U (zh) 烹饪器具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3757760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杯
CN213046633U (zh) 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