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1405U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1405U
CN217031405U CN202220577103.4U CN202220577103U CN217031405U CN 217031405 U CN217031405 U CN 217031405U CN 202220577103 U CN202220577103 U CN 202220577103U CN 217031405 U CN217031405 U CN 217031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unit
steam generator
pip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771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瑞达
周宏明
黄招彬
邓焯伟
白东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771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1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1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1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和加湿模组,室内机本体具有吸风侧和排风侧,加湿模组适于产生湿润的空气,加湿模组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且具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其中进气管的进口与排风侧连通,排气管的出口与吸风侧连通。通过应用室内机本体自身正常工作时的气流特性,将加湿模组的进气管的进口与排风侧连通,排气管的出口与吸风侧连通,应用排风侧的正压推动加湿模组产生的湿润空气,同时吸风侧的负压起到助推作用,将加湿模组产生的湿润空气输送向室内机本体,不必另外增设动力元件,可降低生产制作成本,并且加湿模组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工作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具有加湿功能,在空调内置超声波加湿器,可以使经过超声波雾化的气体,经过空调的风道,输送到室内,使得室内的湿度能均匀分布并且迅速提升。
但是当前的超声波加湿器都需要匹配一个小风扇,将雾化后的气体输送到风道,但是这个风少设置在加湿器附近,工作环境较差,受潮容易损坏,工作寿命短,而风扇设置在空调器内部,对其进行维修或拆卸更换都较为困难,导致空调的加湿模组工作稳定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通过自身的进气和排气将雾化后的液体输送到风道,加湿模组的工作稳定性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所述室内机本体具有吸风侧和排风侧;加湿模组,所述加湿模组适于产生湿润的空气,所述加湿模组设置在所述室内机本体上且具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其中所述进气管的进口与所述排风侧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与所述吸风侧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应用室内机本体自身正常工作时的气流特性,将加湿模组的进气管的进口与排风侧连通,排气管的出口与吸风侧连通,应用排风侧的正压推动加湿模组产生的湿润空气,同时吸风侧的负压起到助推作用,将加湿模组产生的湿润空气输送向室内机本体,不必另外增设动力元件,可降低生产制作成本,并且加湿模组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工作稳定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风侧包括:形成在所述室内机本体内部的进风通道,所述排风侧包括:形成在所述室内机本体内部的排风通道,所述进气管的进口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内的进风量可调。
具体地,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风量调整件,所述风量调整件包括:进风阀片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进风阀片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进风阀片相连以调整所述进风阀片的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模组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腔分别与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相连。
具体地,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壳体内部的雾化片。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器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蒸汽发生器壳体内部水位的水位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模组还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邻近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且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与所述蒸汽发生器壳体内的空间连通的注水口。
可选地,所述储水箱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上或室内机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空调室内机,空调器的制造成本低,工作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
室内机本体1、吸风侧11、排风侧12、
加湿模组2、
进气管3、
排气管4、
风量调整件5、
蒸汽发生器6、蒸汽发生器壳体61、雾化片62、
水位传感器7、
储水箱8、注水口81、
控制中心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室内机本体1和加湿模组2,室内机本体1具有吸风侧11和排风侧12,加湿模组2适于产生湿润的空气,加湿模组2设置在室内机本体1上且具有进气管3和排气管4,其中进气管3的进口与排风侧12连通,排气管4的出口与吸风侧11连通。
室内机本体1为对空气进行换热的设备,可对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从而对室内换热,室内机本体1具有吸风侧11和排风侧12,气流从吸风侧11流入室内机本体1,与室内机本体1进行换热后,气流再从排风侧12流出。
在室内机本体1上设置有加湿模组2,加湿模组2可产生湿润的空气,可对室内机本体1流出的气流进行加湿,加湿模组2可使室内机本体1吹出的气流湿度增加,从而为室内加湿,用户的使用舒适性提升。
加湿模组2具有进气管3和排气管4,进气管3可向加湿模组2输送空气,排气管4将加湿模组2产生的湿润空气输送向室内机本体1。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湿模组2的进气管3的进口与排风侧12连通,排气管4的出口与吸风侧11连通。其中,吸风侧11不仅指代室内机本体1的内部进风道,吸风侧11包括室内机本体1内部的进风处和室内机本体1进风口外气流流经的外部区域,同理地,排风侧12也不仅指代室内机本体1的内部出风道,排风侧12包括室内机本体1内部的排风处和室内机本体1出风口处气流流经的外部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从吸风侧11流入室内机本体1,在吸风侧11处形成一个负压,而气流从排风侧12流出,在排风侧12处形成一个正压,因此气流具有流向吸风侧11的趋势和从排风侧12流出的趋势,而进气管3的进口与排风侧12连通,排风侧12的气流在正压的作用下流入进气管3,气流带动加湿模组2产生的湿润空气向排气管4流动,而排气管4的出口与吸风侧11连通,吸风侧11的负压将排气管4内的气流吸出,带动湿润空气流入室内机本体1,从而可参与室内机本体1对气流换热,对室内机本体1流出的气流进行加湿。
相比于通过增设风扇等元件将湿润空气输送到室内机本体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模组2通过应用室内机本体1自身正常工作时的气流特性,应用排风侧12的正压推动加湿模组2产生的湿润空气,同时吸风侧11的负压起到助推作用,使得加湿模组2产生的湿润空气流向吸风侧11,不必另外增设动力元件,可降低生产制作成本,并且加湿模组2输送湿润空气的结构简单,加湿模组2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工作稳定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应用室内机本体1自身正常工作时的气流特性,将加湿模组2的进气管3的进口与排风侧12连通,排气管4的出口与吸风侧11连通,应用排风侧12的正压推动加湿模组2产生的湿润空气,同时吸风侧11的负压起到助推作用,将加湿模组2产生的湿润空气输送向室内机本体1,不必另外增设动力元件,可降低生产制作成本,并且加湿模组2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工作稳定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吸风侧11包括:形成在室内机本体1内部的进风通道,排风侧12包括:形成在室内机本体1内部的排风通道,进气管3的进口与排风通道连通,排气管4的出口与进风通道连通。
加湿模组2的进气管3与室内机本体1内部的排风通道相连,可提升进入进气管3的气流量,提升加湿模组2的工作稳定性,加湿模组2的排气管4与室内机本体1内部的进风通道连通,从排气管4流出的湿润空气直接流进进风通道中,可防止湿润空气的逸散,降低湿润空气的损失,提升加湿模组2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管3内的进风量可调,从而可调节向室内机本体1输送湿润空气的空气量,可调节空调室内机100的加湿效率,便于改变加湿模组2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模组2功能性较强,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进气管3内设置有风量调整件5,用户通过操控风量调整件5即可调节进气管3内的进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风量调整件5包括:进风阀片以及驱动电机,进风阀片设置在进气管3内,进风阀片在进气管3内移动以打开或封闭进气管3,驱动电机与进风阀片相连以调整进风阀片的开度,从而改变进气管3的进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加湿模组2包括:蒸汽发生器6,蒸汽发生器6的蒸汽腔分别与进气管3和排气管4相连。
蒸汽发生器6的蒸汽腔内可产生水蒸汽,进气管3的出口与蒸汽腔相连,同时排气管4的进口与蒸汽腔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模组2的气流流经路线为:气流首先从室内机本体1的排风通道流向进气管3的进口,流经进气管3后从进气管3的出口流入蒸汽腔,气流在蒸汽腔内与水蒸汽混合形成湿润的空气,随后湿润空气从排气管4的进口流入排气管4,流经排气管4后从排气管4的出口流向室内机本体1的进风通道,最终使室内机本体1吹出的气流湿度增加,从而为室内加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蒸汽发生器6包括:蒸汽发生器壳体61以及设置在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部的雾化片62。
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部形成蒸汽腔,在蒸汽腔内设置有雾化片62,蒸汽发生器壳体61可对内部的雾化片62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在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部还可储存有水,雾化片62可将水处理成微小的水蒸汽,水蒸汽的质量较轻,可随着气流流动以提升空气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进气管3的出口与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部的蒸汽腔的下部相连,排气管4的进口与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部的蒸汽腔的顶部相连,其中,进气管3的出口与蒸汽腔的连接处位于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部水位的上方,气流从进气管3的出口流入蒸汽腔,气流在蒸汽腔内的流动路径较长,从而可提升气流的湿度,提升加湿模组2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雾化片62构造为超声波雾化片,超声波雾化片可将水处理成1um-5um的微小雾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部水位的水位传感器7,水位传感器7可在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部的水位较低时提醒加水,始终保持蒸汽发生器6内的水充足,以产生足量水蒸汽供用户使用,并且还可保护雾化片62,提升加湿模组2的安全性,避免雾化片62因缺水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模组2还包括:储水箱8,储水箱8邻近蒸汽发生器6设置,且储水箱8上设置有与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的空间连通的注水口81。
储水箱8内存储大量的水,可通过注水口81向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的空间输送水,蒸汽发生器6内的水保持充足,以产生足量水蒸汽供用户使用,并且还可保护雾化片6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水箱8内设置有水泵,水泵可将储水箱8内的水通过注水口81泵入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注水口81处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可选择性地开闭注水口81,以控制水的通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加湿模组2还包括: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设置在蒸汽发生器6上或者储水箱8上,控制中心9与水位传感器7和电磁阀电连接,在水位传感器7检测到蒸汽发生器6内部空间水位较低时,水位传感器7向控制中心9发送信号,控制中心9可控制电磁阀开启,储液箱内的水即通过注水口81加入到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的空间内;在水位传感器7检测到蒸汽发生器6内部空间水位较高时,即在加注水足够后,控制中心9即控制电磁阀关闭,注水口81封闭,储水箱8实现补水自动化,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水箱8可拆卸地设置在蒸汽发生器6上或室内机本体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水箱8与蒸汽发生器6可拆卸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储水箱8与室内机本体1可拆卸连接,储水箱8可根据空调室内机100的设计方式来确定连接方式,这都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储水箱8内的水向蒸汽发生器壳体61内的空间补水,储水箱8内的水会被不断消耗,因此也需要对储水箱8内补水。储水箱8与蒸汽发生器6连接或者与室内机本体1连接,而室内机本体1一般安装在墙侧壁或者墙顶壁,安装位置都较高,以提升气流覆盖范围,因此对储水箱8补水较为困难。
通过将储水箱8可拆卸地设置在蒸汽发生器6上或可拆卸地设置在室内机本体1上,便于对储水箱8进行补水。在需要补水时,将储水箱8拆卸下,向储水箱8内加水,或者对储水箱8进行清洁、更换等操作,而在加湿模组2正常工作时,将储水箱8与蒸汽发生器6或室内机本体1连接。
下面参考图1-图2简单描述本申请空调室内机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在空调室内机100正常工作时,控制器检测到室内湿度过低,即启动加湿模组2。加湿模组2中的控制中心9先通过水位传感器7检测蒸汽发生器6内部空间水位,如果水位较低,控制中心9输出声光信号,以提示向蒸汽发生器6内空间加水,如果水位足够,则启动雾化片62,将水加工成水蒸汽,水蒸汽充满蒸汽腔。
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风量调整件5,调节进气管3内的进风量,将水蒸汽从雾化腔内吹出,通过排气管4流进进风通道中,对室内机本体1流出的气流进行加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室内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空调室内机100,空调器的制造成本低,工作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的其他构成例如电磁阀和控制中心9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本体,所述室内机本体具有吸风侧和排风侧;
加湿模组,所述加湿模组适于产生湿润的空气,所述加湿模组设置在所述室内机本体上且具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其中
所述进气管的进口与所述排风侧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与所述吸风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侧包括:形成在所述室内机本体内部的进风通道,所述排风侧包括:形成在所述室内机本体内部的排风通道,所述进气管的进口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内的进风量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风量调整件,所述风量调整件包括:进风阀片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进风阀片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进风阀片相连以调整所述进风阀片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组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腔分别与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壳体内部的雾化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蒸汽发生器壳体内部水位的水位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组还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邻近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且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与所述蒸汽发生器壳体内的空间连通的注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上或室内机本体上。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220577103.4U 2022-03-15 2022-03-15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7031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7103.4U CN217031405U (zh) 2022-03-15 2022-03-15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7103.4U CN217031405U (zh) 2022-03-15 2022-03-15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1405U true CN217031405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6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77103.4U Active CN217031405U (zh) 2022-03-15 2022-03-15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1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15124A1 (en) Humidifying air-conditioner
CN201177327Y (zh) 带多孔陶瓷湿膜组件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111706919A (zh) 双贯流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703140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2008215633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996063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819725U (zh) 多联式空调系统
CN209801641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CN208652727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3931188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290434U (zh) 一种温度湿度智能自动调节通风设备
CN21614385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463289U (zh) 用于送风设备的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CN114263963A (zh) 电暖器及电暖器的控制方法
CN209857206U (zh) 加湿装置和空调器
WO2020019635A1 (zh) 恒温恒湿机
JP7170175B2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CN220355580U (zh) 空调
CN201314648Y (zh) 抽气式落地风机盘管换热器
CN216048054U (zh) 新风加湿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CN205664517U (zh) 一种空调加湿系统
CN220507035U (zh) 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20852455U (zh) 新风净化机保湿装置
CN217900045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4841172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