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6707U - 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 - Google Patents

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6707U
CN217026707U CN202220402813.3U CN202220402813U CN217026707U CN 217026707 U CN217026707 U CN 217026707U CN 202220402813 U CN202220402813 U CN 202220402813U CN 217026707 U CN217026707 U CN 217026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s
counterweight
bridge girder
girder erection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28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毅
王雷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rs Jiangsu Machinery And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rs Jiangsu Machinery And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rs Jiangsu Machinery And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rs Jiangsu Machinery And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028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6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6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6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包括主体结构、配重承载结构和悬吊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上方设置有配重承载结构,且主体结构与配重承载结构的上方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的中端内壁设置有悬吊结构,所述配重承载结构包括配重机架和铆构件,且配重机架的下端外壁两侧设置有铆构件。该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通过悬吊结构将预制梁进行悬吊,配合调节连接轮可带动预制梁移动至所需悬空安装位置,利用三组悬吊结构对预制梁前中后端进行连接,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多组铆构件可将配重机架与机架进行安装,增加架桥机位于安装好预制梁一侧的重量,提高架桥机整体的载重。

Description

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桥机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
背景技术
架桥机就是将预制好的预制梁放置到预制好的桥墩上去的设备。架桥机属于起重机范畴,因为其主要功能是将预制梁提起,然后运送到位置后放下,通常预制梁可分为两种使用类别,一种是5至8米小跨度预制梁,另一种是10至32.6米的大跨度预制梁,其大跨度预制梁可通过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进行悬吊、移动到位置进行放下的起重工作。
市场上的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在使用中因施工环境、地质因素不同,为保证架桥机安全稳定的进行悬吊工作,防止架桥机工作移动时出现配重不足,造成机器出现惯性位移,导致架桥机出现晃动,为此,我们提出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市场上的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在使用中因施工环境、地质因素不同,为保证架桥机安全稳定的进行悬吊工作,防止架桥机工作移动时出现配重不足,造成机器出现惯性位移,导致架桥机出现晃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包括主体结构、配重承载结构和悬吊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上方设置有配重承载结构,且主体结构与配重承载结构的上方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的中端内壁设置有悬吊结构,所述配重承载结构包括配重机架和铆构件,且配重机架的下端外壁两侧设置有铆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机架与主体结构之间为铆连接,且铆构件沿着配重机架中部两侧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机架、末端支撑脚、活动支撑脚、中端支撑脚和前端支撑脚,且机架的外壁一端设置有末端支撑脚,所述末端支撑脚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活动支撑脚,且活动支撑脚的外部一侧设置有中端支撑脚,所述中端支撑脚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前端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支撑脚与机架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活动支撑脚卡合限位于机架外壁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活动平台、调节连接轮、内嵌齿槽和横向调节齿轮电机,且活动平台的外壁两侧设置有调节连接轮,所述活动平台的中端设置有内嵌齿槽,且内嵌齿槽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横向调节齿轮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平台通过调节连接轮与配重承载结构构成滑动结构,且调节连接轮与配重承载结构之间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悬吊结构包括调节块、油压电机和悬吊钢索,且调节块的内部设置有油压电机,所述油压电机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悬吊钢索。
进一步的,所述油压电机与悬吊钢索之间为活动连接,油压电机与调节块之间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通过悬吊结构将预制梁进行悬吊,配合调节连接轮可带动预制梁移动至所需悬空安装位置,利用三组悬吊结构对预制梁前中后端进行连接,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多组铆构件可将配重机架与机架进行安装,增加架桥机位于安装好预制梁一侧的重量,提高架桥机整体的载重。
活动平台通过调节连接轮与配重承载结构构成滑动结构,且调节连接轮与配重承载结构之间相互配合,通过悬吊结构将预制梁进行悬吊,配合调节连接轮可带动预制梁移动至所需悬空安装位置,方便快速移动预制梁。
油压电机与悬吊钢索之间为活动连接,油压电机与调节块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悬吊钢索底部的连接的锁钩可将预制梁进行固定,并配合三组悬吊结构对预制梁前中后端进行连接,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减少两组悬吊结构出现前后晃动的情况,同时利用油压电机进行收紧悬吊钢索带动预制梁进行上升,进行移动。
配重机架与主体结构之间为铆连接,且铆构件沿着配重机架中部两侧对称分布,通过多组铆构件可将配重机架与机架进行安装,其作用在于可增加架桥机位于安装好预制梁一侧的重量,提高架桥机悬吊工作的稳定性,辅助提高架桥机的承载力度,并利用配重机架防止架桥机工作移动时出现配重不足,造成机器出现惯性位移,导致架桥机出现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结构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重承载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结构;101、机架;102、末端支撑脚;103、活动支撑脚;104、中端支撑脚;105、前端支撑脚;2、配重承载结构;201、配重机架;202、铆构件;3、移动结构;301、活动平台;302、调节连接轮;303、内嵌齿槽;304、横向调节齿轮电机;4、悬吊结构;401、调节块;402、油压电机;403、悬吊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包括:主体结构1,主体结构1的上方设置有配重承载结构2,且主体结构1与配重承载结构2的上方设置有移动结构3,移动结构3的中端内壁设置有悬吊结构4,主体结构1包括机架101、末端支撑脚102、活动支撑脚103、中端支撑脚104和前端支撑脚105,且机架101的外壁一端设置有末端支撑脚102,末端支撑脚102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活动支撑脚103,且活动支撑脚103的外部一侧设置有中端支撑脚104,中端支撑脚104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前端支撑脚105,活动支撑脚103与机架10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活动支撑脚103卡合限位于机架101外壁两侧,通过移动活动支撑脚103与中端支撑脚104可对机架101整体进行移动调节,其作用在于使前端支撑脚105进行移动至下组桥墩上进行撑起工作。
如图2所示,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移动结构3包括活动平台301、调节连接轮302、内嵌齿槽303和横向调节齿轮电机304,且活动平台301的外壁两侧设置有调节连接轮302,活动平台301的中端设置有内嵌齿槽303,且内嵌齿槽30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横向调节齿轮电机304,活动平台301通过调节连接轮302与配重承载结构2构成滑动结构,且调节连接轮302与配重承载结构2之间相互配合,通过悬吊结构4将预制梁进行悬吊,配合调节连接轮302可带动预制梁移动至所需悬空安装位置,方便快速移动预制梁。
如图3所示,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悬吊结构4包括调节块401、油压电机402和悬吊钢索403,且调节块401的内部设置有油压电机402,油压电机402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悬吊钢索403,油压电机402与悬吊钢索403之间为活动连接,油压电机402与调节块401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悬吊钢索403底部的连接的锁钩可将预制梁进行固定,并配合三组悬吊结构4对预制梁前中后端进行连接,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减少两组悬吊结构4出现前后晃动的情况,同时利用油压电机402进行收紧悬吊钢索403带动预制梁进行上升,进行移动。
如图4-5所示,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配重承载结构2包括配重机架201和铆构件202,且配重机架201的下端外壁两侧设置有铆构件202,配重机架201与主体结构1之间为铆连接,且铆构件202沿着配重机架201中部两侧对称分布,通过多组铆构件202可将配重机架201与机架101进行安装,其作用在于可增加架桥机位于安装好预制梁一侧的重量,提高架桥机悬吊工作的稳定性,辅助提高架桥机的承载力度,并利用配重机架201防止架桥机工作移动时出现配重不足,造成机器出现惯性位移,导致架桥机出现晃动。
综上,该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首先通过辅助运输装置将预制梁运输至配重机架201下方,接着将三组悬吊结构4通过调节连接轮302逆时针旋转移动至预制梁前中后三处,接着通过悬吊钢索403底部的连接的锁钩可将预制梁进行固定,并配合三组悬吊结构4对预制梁前中后端进行连接,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然后开启油压电机402进行收紧悬吊钢索403带动预制梁进行上升,进行移动,然后通过开启调节连接轮302的电机带动活动平台301进行移动,同时利用铆构件202连接的配重机架201,可增加架桥机位于安装好预制梁一侧的重量,提高架桥机悬吊工作的稳定性,辅助提高架桥机的承载力度,并利用配重机架201防止架桥机工作移动时出现配重不足,造成机器出现惯性位移,导致架桥机出现晃动,接着使预制梁进行下降进行组装,最后末端支撑脚102、活动支撑脚103、中端支撑脚104和前端支撑脚105都具有压夜升降的功能,配合,可将末端支撑脚102、前端支撑脚105进行收缩,配合活动支撑脚103使架桥机整体进行向前移动,方便进行悬吊下一站预制梁。

Claims (8)

1.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包括主体结构(1)、配重承载结构(2)和悬吊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的上方设置有配重承载结构(2),且主体结构(1)与配重承载结构(2)的上方设置有移动结构(3),所述移动结构(3)的中端内壁设置有悬吊结构(4),所述配重承载结构(2)包括配重机架(201)和铆构件(202),且配重机架(201)的下端外壁两侧设置有铆构件(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机架(201)与主体结构(1)之间为铆连接,且铆构件(202)沿着配重机架(201)中部两侧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机架(101)、末端支撑脚(102)、活动支撑脚(103)、中端支撑脚(104)和前端支撑脚(105),且机架(101)的外壁一端设置有末端支撑脚(102),所述末端支撑脚(102)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活动支撑脚(103),且活动支撑脚(103)的外部一侧设置有中端支撑脚(104),所述中端支撑脚(104)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前端支撑脚(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脚(103)与机架(10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活动支撑脚(103)卡合限位于机架(101)外壁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3)包括活动平台(301)、调节连接轮(302)、内嵌齿槽(303)和横向调节齿轮电机(304),且活动平台(301)的外壁两侧设置有调节连接轮(302),所述活动平台(301)的中端设置有内嵌齿槽(303),且内嵌齿槽(30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横向调节齿轮电机(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平台(301)通过调节连接轮(302)与配重承载结构(2)构成滑动结构,且调节连接轮(302)与配重承载结构(2)之间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结构(4)包括调节块(401)、油压电机(402)和悬吊钢索(403),且调节块(401)的内部设置有油压电机(402),所述油压电机(402)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悬吊钢索(4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电机(402)与悬吊钢索(403)之间为活动连接,油压电机(402)与调节块(401)之间为固定连接。
CN202220402813.3U 2022-02-25 2022-02-25 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 Active CN217026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2813.3U CN217026707U (zh) 2022-02-25 2022-02-25 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2813.3U CN217026707U (zh) 2022-02-25 2022-02-25 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6707U true CN217026707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1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2813.3U Active CN217026707U (zh) 2022-02-25 2022-02-25 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6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8360B (zh) 一种安装有可移动式平衡重系统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CN1850576A (zh) 一种采用旋转平衡法吊装特大型设备的工艺方法
CN204980946U (zh) 带行走机构的塔吊
CN216341336U (zh) 一种750×750mm截面抱杆系统的可调节式倒装架构造
CN217026707U (zh) 高承载一体化大跨度架桥机
CN219525969U (zh) 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伸缩式吊笼底板框架
CN208413573U (zh) 一种具有裹塑钢丝绳的背包式电梯
CN218145230U (zh) 一种升降横移存储系统
CN208183540U (zh) 钢箱梁安装用桥面吊机
CN215402486U (zh) 一种电梯井道用安全曳引承重梁
CN110080121B (zh) 一种挂篮上行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1287441B (zh) 悬挂式防晃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14212646A (zh) 一种电梯平衡装置
CN208949740U (zh) 一种牵索挂篮的整体结构
CN203474321U (zh) 一种用于组立输电线路铁塔的塔式起重机
CN206654670U (zh) 一种建筑用安全起吊机
CN201686368U (zh) 直角开门背包架电梯
CN114933225B (zh) 一种底托式重载货梯的过渡型轿架及其安装方法
CN216190876U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斗调平系统
CN216336017U (zh) 一种适应agv自动驶入的换层提升机
CN215558196U (zh) 一种无机房主机安装用搁机大梁结构
CN213231269U (zh) 一种钢结构模块化吊装施工设备
CN217708468U (zh) 一种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
CN208022562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梯
CN217460326U (zh) 用于钢箱梁悬臂的可移动式焊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