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3664U - 一种节能烤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烤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3664U
CN217013664U CN202220519034.1U CN202220519034U CN217013664U CN 217013664 U CN217013664 U CN 217013664U CN 202220519034 U CN202220519034 U CN 202220519034U CN 217013664 U CN217013664 U CN 217013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unit
lifting rod
box body
oven
uppe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190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积献
沈光明
胡依翎
杨皓天
胡越豪
沈汉生
张平
王秋懿
杨荣
李子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5190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3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3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3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烤箱,包括箱体,箱体内侧底面设置有平板状的下加热单元,下加热单元上方设置有升降式布置的平板状的上加热单元,上加热单元与下加热单元之间形成食品加热区,包括竖向布置的升降杆,升降杆下端与水平向布置的上加热单元相连,升降杆穿过箱体上端的上顶板,上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驱使升降杆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上述方案中,将驱动升降的驱动装置放置在箱体的外部,只通过一根升降杆与上加热单元相连,这样在箱体内部发生的油脂蒸发就不会污染到位于箱体外部的驱动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烤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烤箱。
背景技术
烤箱是一般家庭厨房必备的电器之一,现有烤箱一般用大功率电阻丝或者石英加热管作为加热元件,辐射、传导以及对流的热传导方式把烤箱整个空间加热,达到食物需要的温度,通常在烤箱的顶部和底部铺设加热单元来对食物进行双面加热。
中国专利CN113384162A公开了一种烤箱,其方案是:包括壳体、形成于壳体内的烹饪室以及活动连接于壳体以打开和关闭烹饪室的门体,所述烹饪室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沿着烹饪室上下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壳体连接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安装于升降装置上。其通过在烤箱的烹饪室的顶部设置第一加热组件及在烹饪室的底部设置第二加热组件,可对食物进行双面加热。并且对于设在烹饪室顶部的第一加热组件,连接了驱动装置来调节第一加热组件与烹饪室底部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食物受热均匀,提升加热速度和烹饪效率。
要知道的是需要烤箱烘烤的食物通常具有大量的油脂,在高温烘烤下会有大量的油脂蒸发然后粘附在烤箱的内壁上尤其是烤箱顶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升降机构结构复杂且位于烤箱内部,这样油脂便会进入到升降机构中,现有技术中的升降机构存在各种死角难以伸入进一步加大了清理难度。烤箱长时间使用后极容易出现发霉锈蚀等情况,影响烘烤食物的卫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烘烤效率的同时清洁方便的节能烤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烤箱,包括箱体,箱体内侧底面设置有平板状的下加热单元,下加热单元上方设置有升降式布置的平板状的上加热单元,上加热单元与下加热单元之间形成食品加热区,包括竖向布置的升降杆,升降杆下端与水平向布置的上加热单元相连,升降杆穿过箱体上端的上顶板,上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驱使升降杆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
上述方案中,将驱动升降的驱动装置放置在箱体的外部,只通过一根升降杆与上加热单元相连,这样在箱体内部发生的油脂蒸发就不会污染到位于箱体外部的驱动装置。同时由于上加热单元为平板式结构且需要相对于箱体上下升降,这样上加热单元与箱体内壁便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尤其是在节能烤箱前端开口处上加热单元与节能烤箱门之间的间隙较大,这样在食品加热区发生的油脂蒸发便会进入至上加热单元上方,而本申请中上加热单元上方空间内仅设置了竖向布置的升降杆,便能形成整体较为规整的倒T形结构,在对倒T形结构进行清洁时远比背景技术中紧凑的升降机构更加方便高效,便于手持清洁物品伸入进行清洁,避免油污滋生细菌污染食物以及造成节能烤箱内部腐蚀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杆的截面为矩形,驱动装置内部在升降杆的对侧分别设置有驱动滚轮,驱动滚轮的轮芯方向与升降杆杆长方向垂直,驱动滚轮的轮面与升降杆构成挤压式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杆顶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驱动装置构成接触式限位时上加热单元位于最低位且与下加热单元间隔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在箱体的侧板所在面上的投影为顶角朝上的等腰三角形,限位块在箱体的背板所在面上的投影为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上加热单元的上表面中部与升降杆的下端构成拆卸式连接,上加热单元的周向边沿与箱体内壁间隔式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上加热单元与箱体内壁的间隙处设置有石墨导电凸点,箱体的侧板的内侧对应石墨导电凸点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的石墨导电轨道,石墨导电凸点与石墨导电轨道构成滑动式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加热单元由下层加热板和上层隔热板叠合连接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加热单元及下加热单元的加热面均设置有石墨烯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为方盒状结构,箱体前端设置有面板,面板外表面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温度调节旋钮、高度调节旋钮以及定时旋钮,面板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上连接的导线延伸至上顶板与侧板交界处后向下悬吊与上加热单元构成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侧板,一对侧板相对的内侧从上到下间隔地设有若干供食物托盘配合插入的限位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为图2的A-A面剖视图;
图5为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箱体;11、上顶板;12、侧板;121、石墨导电轨道;122、限位槽;13、背板;14、面板;141、温度调节旋钮;142、高度调节旋钮;143、定时旋钮;20、下加热单元;30、上加热单元;31、加热板;32、隔热板;33、石墨导电凸点;40、食品加热区;50、升降杆;51、限位块;60、驱动装置;61、驱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底部”、“外壁”、“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3所示,一种节能烤箱,包括箱体10,箱体10内侧底面设置有平板状的下加热单元20,下加热单元20上方设置有升降式布置的平板状的上加热单元30,上加热单元30与下加热单元20之间形成食品加热区40,包括竖向布置的升降杆50,升降杆50下端与水平向布置的上加热单元30相连,升降杆50穿过箱体10上端的上顶板11,上顶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驱使升降杆50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60。
上述方案中,通过驱动装置60实现食品加热区40空间的缩放以适应不同尺寸需要烘烤的食物,对于小尺寸食物来说可以尽可能缩小需要加热的空间同时缩短加热单元与食物之间的距离以提升加热效率,通过竖直的升降杆50作为提升上加热单元30的连杆,并将升降杆50穿过箱体10的上顶板11充分利用了节能烤箱上部的空间进行直上直下式的升降,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节能烤箱内部的空间,这样扩大空间后可以实施较为简单的结构方案,同时还可以将驱动升降的驱动装置放置在箱体的外部,只通过一根升降杆与上加热单元相连,这样在箱体内部发生的油脂蒸发就不会污染到位于箱体外部的驱动装置。同时由于上加热单元为平板式结构且需要相对于箱体上下升降,这样上加热单元与箱体内壁便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尤其是在节能烤箱前端开口处上加热单元与节能烤箱门之间的间隙较大,这样在食品加热区发生的油脂蒸发便会进入至上加热单元上方,而本申请中上加热单元上方空间内仅设置了竖向布置的升降杆,便能形成整体较为规整的倒T形结构,在对倒T形结构进行清洁时远比背景技术中紧凑的升降机构更加方便高效,便于手持清洁物品伸入进行清洁,避免油污滋生细菌污染食物以及造成节能烤箱内部腐蚀的问题。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升降杆50的截面为矩形,驱动装置60内部在升降杆50的对侧分别设置有驱动滚轮61,驱动滚轮61的轮芯方向与升降杆50杆长方向垂直,驱动滚轮61的轮面与升降杆50构成挤压式贴合。升降杆50的截面为矩形则与其对应的上顶板11上的孔洞也为矩形,这样矩形的升降杆50便能和矩形的截面构成防转配合,防止升降杆50晃动,提升升降稳定性,同时利用升降杆50与孔洞构成限位配合使得上加热单元30始终居中布置。
如图1、2、3所示,所述升降杆50顶部设置有限位块51,限位块51与驱动装置60构成接触式限位时上加热单元30位于最低位且与下加热单元20间隔布置。这样保证即使驱动装置60失效时,上加热单元30自由落体至最低位也不会撞击到下加热单元20造成加热单元的损坏。另外可以避免过度调节造成的下加热单元20和上加热单元30挤压。
如图2、3所示,所述限位块51在箱体10的侧板12所在面上的投影为顶角朝上的等腰三角形,限位块51在箱体10的背板13所在面上的投影为梯形。这样便能形成一个底面朝下的三角柱结构,三角柱的顶角部分可以做出倒圆角处理。由于限位块51只有底面需要与其他部件构成限位,因此只需要较为宽大平整的底面即可,其上半部分可以做出对应美观要求以及握持感的适应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加热单元30的上表面中部与升降杆50的下端构成拆卸式连接,上加热单元30的周向边沿与箱体10内壁间隔式布置。当需要清理节能烤箱内部时可以将上加热单元30与升降杆50拆下,从前部取出上加热单元30,从顶部拔出升降杆50,然后对上加热单元30和升降杆50进行清洁,同时箱体10内部也成为更为规整的平面结构,以便于进行清洁。同时由于上加热单元30需要进行升降,为避免上加热单元30周边与箱体10内壁发生过多接触产生受力不均偏转的情况因此将上加热单元30与箱体10内壁间隔布置。
如图4所示,所述上加热单元30与箱体10内壁的间隙处设置有石墨导电凸点33,箱体10的侧板12的内侧对应石墨导电凸点33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的石墨导电轨道121,石墨导电凸点33与石墨导电轨道121构成滑动式电连接。由于上加热单元30与升降杆50需要构成拆卸式配合,这样上加热单元30与升降杆50之间不便于形成电连接,否则拆卸式配合时还需要拆解电连接关系,提升了拆卸难度。使用石墨导电凸点33与石墨导电轨道121的配合形成了便于拆卸的电连接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上加热单元30由下层加热板31和上层隔热板32叠合连接构成。由于只需要在食品加热区40进行加热,因此使用上层隔热板32进行保温,防止热量丧失提升加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上加热单元30及下加热单元20的加热面均设置有石墨烯涂层。石墨烯的导热性能极好,可以利用石墨烯使得上加热单元30及下加热单元20的加热面发热更为均匀,以便于更好的烘烤食物。
如图2所示,所述箱体10为方盒状结构,箱体10前端设置有面板,面板14外表面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温度调节旋钮141、高度调节旋钮142以及定时旋钮143,面板14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上连接的导线延伸至上顶板11与侧板12交界处后向下悬吊与上加热单元30构成电连接。以便于对节能烤箱的上加热单元30的高度、节能烤箱内温度、烤制时间进行对应设定。同时由于上加热单元30的升降行程较短且悬吊式布置的导线具有一定的余量,这样上加热单元30在升降时便不会与导线产生干涉。另外由于加热区位于上加热单元30的下方,而导线位于上加热单元30的上方,这样由于上加热单元30的分隔使得加热区的高温并不会影响到导线部分。另外本实用新型本质上是一种低功率的小型节能烤箱,也不会具有过高的温度影响导线。
如图4所示,所述箱体10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侧板12,一对侧板相对的内侧从上到下间隔地设有若干供食物托盘配合插入的限位槽122。通过限位槽122的设置可能控制食物托盘位于不同的高度,由于部分食物烤制时其上表面和下表面需要不同的烤制温度,因此可以通过食物托盘的高度控制其与上加热单元30和下加热单元20。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节能烤箱,包括箱体(10),箱体(10)内侧底面设置有平板状的下加热单元(20),下加热单元(20)上方设置有升降式布置的平板状的上加热单元(30),上加热单元(30)与下加热单元(20)之间形成食品加热区(40),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布置的升降杆(50),升降杆(50)下端与水平向布置的上加热单元(30)相连,升降杆(50)穿过箱体(10)上端的上顶板(11),上顶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驱使升降杆(50)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50)的截面为矩形,驱动装置(60)内部在升降杆(50)的对侧分别设置有驱动滚轮(61),驱动滚轮(61)的轮芯方向与升降杆(50)杆长方向垂直,驱动滚轮(61)的轮面与升降杆(50)构成挤压式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50)顶部设置有限位块(51),限位块(51)与驱动装置(60)构成接触式限位时上加热单元(30)位于最低位且与下加热单元(20)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1)在箱体(10)的侧板(12)所在面上的投影为顶角朝上的等腰三角形,限位块(51)在箱体(10)的背板(13)所在面上的投影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单元(30)的上表面中部与升降杆(50)的下端构成拆卸式连接,上加热单元(30)的周向边沿与箱体(10)内壁间隔式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单元(30)与箱体(10)内壁的间隙处设置有石墨导电凸点(33),箱体(10)的侧板(12)的内侧对应石墨导电凸点(33)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的石墨导电轨道(121),石墨导电凸点(33)与石墨导电轨道(121)构成滑动式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单元(30)由下层加热板(31)和上层隔热板(32)叠合连接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单元(30)及下加热单元(20)的加热面均设置有石墨烯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为方盒状结构,箱体(10)前端设置有面板,面板(14)外表面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温度调节旋钮(141)、高度调节旋钮(142)以及定时旋钮(143),面板(14)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上连接的导线延伸至上顶板(11)与侧板(12)交界处后向下悬吊与上加热单元(30)构成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侧板(12),一对侧板相对的内侧从上到下间隔地设有若干供食物托盘配合插入的限位槽(122)。
CN202220519034.1U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节能烤箱 Active CN217013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9034.1U CN217013664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节能烤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9034.1U CN217013664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节能烤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3664U true CN217013664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19034.1U Active CN217013664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节能烤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3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4363Y (zh) 电烤箱
CN201445397U (zh) 悬浮式电饼铛
CN205514185U (zh) 烤网高度可调节的烤箱灶
CN217013664U (zh) 一种节能烤箱
CN206044418U (zh) 一种电烤箱
CN204670956U (zh) 新型烧烤炉
CN208388457U (zh) 电烤箱
CN204483906U (zh) 一种双面烧烤器
CN214595575U (zh) 节能型食品烘焙装置
CN205306796U (zh) 烤箱
CN202191189U (zh) 烤蛋器
CN205006689U (zh) 红外线烤箱
CN205215031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烤箱
CN211270210U (zh) 一种烤箱
CN205053859U (zh) 一种应用于电烤箱的内胆结构
CN114135910A (zh) 一种可自由调节的电磁炉桌
CN207755118U (zh) 一种易清洗的电烤箱
CN104720618B (zh) 电烤箱
CN210275666U (zh) 一种月饼生产线的月饼烘烤装置
US9144347B2 (en) Food baking machine
CN208957812U (zh) 一种电烤箱的均热平板结构
CN105231861A (zh) 一种多功能电烤箱
CN208579362U (zh) 一种升降式多烤盘家用智能厨房电磁炉架
CN208243430U (zh) 一种烧烤炉
CN105054814A (zh) 红外线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