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3556U - 加热盘组件和蒸汽电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盘组件和蒸汽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13556U CN217013556U CN202220512142.6U CN202220512142U CN217013556U CN 217013556 U CN217013556 U CN 217013556U CN 202220512142 U CN202220512142 U CN 202220512142U CN 217013556 U CN217013556 U CN 2170135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assembly
- sensing element
- temperature sensing
- st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热盘组件和蒸汽电器,其中,加热盘组件包括:加热盘、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感温元件,加热盘包括底壁以及环绕连接于所述底壁的周缘的侧壁,所述第一发热件安装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二发热件安装于所述侧壁,感温元件设于所述侧壁,并靠近所述第二发热件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加热盘组件实现在蒸汽电器中干烧风险降低,并提升了蒸汽电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盘组件和应用该发热盘组件的蒸汽电器。
背景技术
蒸汽电器例如电蒸锅、蒸汽拖把、电熨斗等,其结构通过加热盘组件加热水产生高温蒸汽,通过高温蒸汽进行食材蒸煮、熨烫衣物、清洁消毒等操作。然而相关技术中,蒸汽电器中的加热盘组件结构上通过是将温控器安装在水箱中的加热盘的底部,这样的方式,当水箱内水烧干后温控器才会跳断并加水,这会导致蒸汽电器产生的蒸汽断断续续,并且多次干烧也会缩短整机寿命,另一些方案则是通过程序控制加热时间来避免水箱干烧,这样的方案在初始加水量变化或者环境温度变化时误差极大,会导致水箱内水位溢出或者也会导致干烧造成整机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热盘组件,旨在实现在蒸汽电器中降低干烧风险,提升蒸汽电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热盘组件,包括:
加热盘,包括底壁以及环绕连接于所述底壁的周缘的侧壁;
第一发热件,安装于所述底壁;
第二发热件,安装于所述侧壁;以及
感温元件,设于所述侧壁,并靠近所述第二发热件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发热件对加热盘的底壁加热,通过第二发热件对加热盘的侧壁加热,以共同对加热盘内部的水进行加热,能够提升蒸汽电器的加热效率。其中,加热盘的侧壁还设有靠近第二发热件的感温元件,在加热盘使用过程中,当水位低于感温元件检测位置所在高度时,因为没有水的覆盖,第二发热件将只对侧壁进行加热,侧壁的比热容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此时侧壁为温度将显著上升,将使得感温元件所检测的数值显著变化,从而可以为蒸汽电器后续添加水或停止运行发热件的运行控制提供可靠的控制依据,有效避免蒸汽电器中出现干烧现象,从而延长蒸汽电器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热件设置为环状,而围设于所述侧壁外。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热件设有让位缺口,所述感温元件安装于所述让位缺口。
可选地,所述感温元件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感温元件具有凸出设置的感应部,所述侧壁外侧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感应部对应卡入所述定位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热件通过钎焊或铆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底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热件设置为环形电热管。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热件和/或所述感温元件通过螺钉锁附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侧壁。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加热盘连接的反射罩,所述反射罩形成有收容腔,所述发热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
可选地,所述反射罩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罩体部以及连接在罩体部的安装部,所述罩体部内形成有所述收容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底壁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热盘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的导热盘,所述发热件固定于所述导热盘,所述导热盘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安装部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柱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蒸汽电器,包括机壳、控制电路板、水泵组件以及前述的加热盘组件,所述机壳内形成有加热腔和储水槽,所述加热盘组件安装于所述加热腔的底部,所述水泵组件连通所述储水槽和所述加热腔,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在所述感温元件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水泵组件运行以抽取所述储水槽内的水进入到所述加热腔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盘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结构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蒸汽电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结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加热盘组件 | 152 | 安装部 |
110 | 加热盘 | 160 | 导热盘 |
111 | 底壁 | 210 | 机壳 |
112 | 侧壁 | 210a | 加热腔 |
113 | 定位凹槽 | 210b | 储水槽 |
120 | 第一发热件 | 220 | 外壳 |
130 | 第二发热件 | 230 | 中框 |
131 | 让位缺口 | 240 | 冷凝水回水盘 |
140 | 感温元件 | 241 | 出汽孔 |
141 | 感应部 | 250 | 水泵组件 |
150 | 反射罩 | 260 | 锅盖 |
150a | 收容腔 | 270 | 蒸盘 |
151 | 罩体部 | 300 | 蒸汽电器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盘组件10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加热盘组件100,包括加热盘110、第一发热件120、第二发热件130、感温元件140,加热盘110包括底壁111以及环绕连接于底壁111的周缘的侧壁112,第一发热件120安装于底壁111,第二发热件130安装于侧壁112;感温元件140设于侧壁112,并靠近第二发热件130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加热盘组件100,可以应用于例如挂烫机、电蒸锅、蒸汽拖把等蒸汽电器300或电煮锅、电火锅等液体加热器具,其中,当加热盘组件100应用于蒸汽电器300中时,加热盘组件100安装在蒸汽电器300中产生蒸汽的装置的底部,用以配合形成蒸汽电器300中的产生蒸汽的腔体。加热盘110的形状可以依据其具体安装环境进行变化,例如可以是圆盘、方盘或者其他形状。加热盘110包括底壁111和连接在底壁111边缘的侧壁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盘110可以采用例如铝合金或者不锈钢材质,并且底壁111和侧壁112可以是压铸方式为一体成型,当然底壁111和侧壁112也可以采用例如焊接方式进行固定。发热件120安装于底壁111,在使用过程中,发热件120的热量通过底壁111进行整个加热盘110的传导扩散,并且将与加热盘110接触的水进行加热以进行蒸发产生水蒸气,其中,第一发热件120可以设置为环形电热管,发热管环绕设置在加热盘110的边缘部位,并采用例如钎焊或铆接等方式与加热盘110进行固定。
可以理解,第一发热件120通过对加热盘110的底壁111加热,第二发热件120通过对加热盘110的侧壁112加热,以共同对加热盘110内部的水进行加热,能够提升蒸汽电器300的加热效率。其中,加热盘110的侧壁112还设有靠近第二发热件130的感温元件140,在加热盘110使用过程中,当水位低于感温元件140检测位置所在高度时,因为没有水的覆盖,第二发热件130将只对侧壁112进行加热,侧壁112的比热容远小于水的比热容,导致侧壁112的温度显著上升,将使得感温元件140所检测的数值显著变化,从而可以为蒸汽电器300后续添加水或停止运行发热件120的运行控制提供可靠的控制依据,有效避免蒸汽电器300中出现干烧现象,从而延长蒸汽电器300的使用寿命。感温元件140具体高出底壁111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在感温元件140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值,如果此时蒸汽电器300控制逻辑是将发热件120停止运行,由于发热件120停止运行后,发热件120和加热盘110存在余热,因此只要感温元件140设置的高度确保余热不会将加热盘110内留下的液体蒸干,导致干烧即可。
进一步地,第二发热件130设置为环状,而围设于侧壁112外。不失一般性,第二发热件130通过钎焊或螺钉锁附的方式安装于侧壁112。如此,第二发热件130能够均匀加热侧壁112,在加热盘110内的水位较高时,侧壁112能够高效率向水传递热量,在加热盘110内的水位很低,侧壁112没有水覆盖时,由于第二发热件130的均匀加热,能避免侧壁112局部过分受热,致使侧壁局部形变。
进一步地,第二发热件130设有让位缺口131,感温元件140安装于让位缺口131。第二发热130件设置有让位缺口131,由此,在拆装第二发热件130时,第二发热件130能够具备一定的变形余量,以便于将第二发热件130套设于加热盘110的侧壁112,或自加热盘110的侧壁112a拆下。
进一步地,感温元件140设置于侧壁112的外侧。不失一般性,感温元件140通过钎焊或螺钉锁附的方式固定于侧壁1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做好防水措施后,也可以将感温元件140设置于侧壁112的内侧。进一步地,感温元件140具有凸出设置的感应部141,侧壁112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凹槽113,感应部141对应卡入定位凹槽113。通过感应部141和定位凹槽113的对位,能够方便于感温元件141的安装。本实施例中,感应部141适配卡于定位凹槽113内,还能增加感应部141与侧壁112的接触面积,能够提升感温元件140的检测灵敏度。
进一步地,加热盘组件100还包括与加热盘110连接的反射罩150,反射罩150形成有收容腔150a,第一发热件120收容在收容腔150a内。反射罩150的作用是将第一发热件120向外辐射的热量向加热盘110方向辐射,如此一方面避免过多的热量损失,另一方面避免第一发热件120对外辐射的热量对安装环境下的其他元件产生不利影响,当然,在反射罩150的保护下,也可以降低被第一发热件120烫伤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罩150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罩体部151以及连接在罩体部151的安装部152,所述罩体部151内形成有所述收容腔150a,所述安装部152与所述底壁111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盘组件100还包括与所述底壁111固定连接的导热盘160,所述第一发热件120固定于所述导热盘160,所述导热盘160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安装部152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安装部152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柱固定,这样设置,拆装方便并且安装结构较为稳固,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反射罩与导热盘160是通过卡扣连接、插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蒸汽电器300,蒸汽电器300包括机壳210、加热盘组件100、控制电路板以及水泵组件250,所述机壳210形成有加热腔210a和储水槽210b,所述加热盘组件100安装于所述加热腔210a的底部,所述水泵组件250连通所述储水槽210b和所述加热腔210a,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在所述感温元件140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水泵组件250运行以抽取所述储水槽210b内的水进入到所述加热腔210a内。该加热盘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加热盘组件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蒸汽电器300为电蒸锅时,机壳210包括外壳220、中框230以及冷凝水回水盘240,外壳220与中框230围合形成安装腔,冷凝水回水盘240和中框230盖合以形成所述储水槽210b和加热腔210a,冷凝水回水盘240开设有连通加热腔210a的出汽孔241,蒸汽电器300还包括锅盖260、蒸屉等结构,锅盖260盖合到机壳210的上部开口。加热盘组件100安装于中框230并封盖在加热腔210a的底部,所述水泵组件250和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安装腔内。
本申请外壳220呈上部开口的碗状,中框230与外壳220连接并在中框230的下侧和外壳220之前形成所述安装腔,冷凝水回水盘240盖合在中框230的上侧以与中框230形成储水槽210b和加热腔210a两部分,其中外壳220、中框230以及冷凝水回水盘240可以均采用塑料材质,或者外壳220采用塑料材质,中框230采用塑料材质,而冷凝水回水盘240采用金属材质,当然外壳220、中框230以及冷凝水回水盘240还可以采用其他材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外壳220和中框230可以采用卡扣、螺钉连接等不需要破坏结构即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当然外壳220和中框230还可以采用例如胶粘、焊接、铆接等需要破坏结构才能拆卸的固定连接,本申请对此也不做限定,同理冷凝水回水盘240与中框230同样可以采用上述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进一步地,本申请还设置有把手,其中把手与冷凝水回水盘240固定在一起,并且把手还与外壳220和中框230进行固定,其中,可以在把手上设置有连接孔,通过螺钉将把手、外壳220、中框230以及冷凝水回水盘240三者固定在一起,由此通过把手可以将整个蒸汽电器300整体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储水槽210b环绕设置在加热腔210a外侧。本实施例通过将储水槽210b环绕设置在加热腔210a外侧,在蒸汽电器300使用过程中,加热腔210a产生较高的温度,可以通过储水槽210b进行阻隔吸收,则使用者不会直接触碰到加热腔210a部分,可以避免烫伤的风险,并且加热腔210a的温度直接向储水槽210b传递,可以通过储水槽210b进行热量吸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预热效果。本实施例,储水槽210b可以环绕加热腔210a一周,也可以是环绕半周,本申请的在结构紧凑的前提下,将储水槽210b环绕加热腔210a四分之三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将储水槽210b并排设置。
如图7所示,蒸汽电器300设置为电蒸锅时,蒸汽电器还设有用于放置待蒸物的蒸盘270,加热盘组件100安装于加热腔210a的底部,因而能够对加热腔210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蒸汽经由冷凝水回水盘240的出汽孔241能够到达蒸盘270,蒸盘270上设置有供蒸汽通过的过孔,以使蒸盘270上的待蒸物能够接收蒸汽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基于感温元件140的检测结果,在加热盘110内的水烧干前,控制储水槽210b水泵组件250运行,以及时抽取储水槽210b内的水进入到及加热腔210内,而使加热腔210内一直都具有足够的水供加热盘组件100加热。由此,蒸汽电器300能够持续产生蒸汽,从而能够保障待蒸物能够持续接收蒸汽的作用。特别地,当待蒸物为食物时,不会因为中途缺少蒸汽,加热温度下降,而影响食物的口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盘,包括底壁以及环绕连接于所述底壁的周缘的侧壁;
第一发热件,安装于所述底壁;
第二发热件,安装于所述侧壁;以及
感温元件,设于所述侧壁,并靠近所述第二发热件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件设置为环状,而围设于所述侧壁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件设有让位缺口,所述感温元件安装于所述让位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元件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元件具有凸出设置的感应部,所述侧壁外侧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感应部对应卡入所述定位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件通过钎焊或铆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底壁;
和/或,所述第一发热件设置为环形电热管;
和/或,所述第二发热件和/或所述感温元件通过螺钉锁附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侧壁。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加热盘连接的反射罩,所述反射罩形成有收容腔,所述发热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罩体部以及连接在罩体部的安装部,所述罩体部内形成有所述收容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底壁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的导热盘,所述发热件固定于所述导热盘,所述导热盘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安装部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柱固定。
10.一种蒸汽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控制电路板、水泵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盘组件,所述机壳内形成有加热腔和储水槽,所述加热盘组件安装于所述加热腔的底部,所述水泵组件连通所述储水槽和所述加热腔,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在所述感温元件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水泵组件运行以抽取所述储水槽内的水进入到所述加热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12142.6U CN217013556U (zh) | 2022-03-08 | 2022-03-08 | 加热盘组件和蒸汽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12142.6U CN217013556U (zh) | 2022-03-08 | 2022-03-08 | 加热盘组件和蒸汽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13556U true CN217013556U (zh) | 2022-07-22 |
Family
ID=82453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12142.6U Active CN217013556U (zh) | 2022-03-08 | 2022-03-08 | 加热盘组件和蒸汽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13556U (zh) |
-
2022
- 2022-03-08 CN CN202220512142.6U patent/CN2170135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013556U (zh) | 加热盘组件和蒸汽电器 | |
CN217039663U (zh) | 加热盘组件和蒸汽电器 | |
CN217031147U (zh) | 蒸汽电器 | |
CN116763148A (zh) | 加热盘组件和蒸汽电器 | |
JP2009297079A (ja) | 電気ポット | |
CN209733607U (zh) |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 |
JP3082689B2 (ja) | 電気炊飯器 | |
CN211833913U (zh) | 烹饪器具 | |
CN116763147A (zh) | 加热装置和蒸汽电器 | |
CN216932721U (zh) | 电加热器具 | |
CN116772181A (zh) | 加热装置和蒸汽电器 | |
CN113106719B (zh) | 蒸汽熨烫底板组件及蒸汽熨烫设备 | |
CN213155348U (zh) | 电热装置 | |
CN217039692U (zh) | 蒸汽电器 | |
CN220494804U (zh)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
CN209863492U (zh) |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蒸汽食品加工机 | |
CN217013551U (zh) | 一种电蒸锅 | |
CN219088980U (zh) | 一种安全组合结构的电饼铛 | |
CN214595470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5820620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20275368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煮锅 | |
CN211833929U (zh) | 蒸笼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7218775U (zh) | 蒸汽发生装置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 |
CN218864234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20236619U (zh) | 蒸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