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01352U - 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01352U
CN217001352U CN202123362098.XU CN202123362098U CN217001352U CN 217001352 U CN217001352 U CN 217001352U CN 202123362098 U CN202123362098 U CN 202123362098U CN 217001352 U CN217001352 U CN 217001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d
support
arm
elastic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20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20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01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01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01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包括铰臂组件、弹性组件、铰杯和支架;铰臂组件包括第一铰臂;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支撑件;第一铰臂分别与铰杯、支架转动连接、且与支架之间形成A点;第一铰臂上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有铰臂第一作用位和铰臂第二作用位;弹性件分别弹性作用在支架和支撑件上、且与支架之间形成B点;支撑件上设有支撑凹部,支撑件通过弹性件弹性作用在延伸部上,并在第一铰臂转动时通过支撑凹部与铰臂第一作用位、铰臂第二作用位相互作用;A点与B点之间形成X直线;铰杯在铰接打开一定位置、且支撑凹部与铰臂第一作用位或铰臂第二作用位之间的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时,铰杯悬停打开在支架上,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12359432U在2021年1月15日公开一种埋入式铰链,它包括内置有弹性传动装置的固定座,以及通过连接臂组件和固定座形成铰接开闭配合的铰杯,连接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一连接臂上设有和弹性传动装置相配合的弹性作用部;弹性作用部与弹性传动装置相配合作用的位置上设有滚动件,弹性作用部、弹性传动装置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组件,固定座内设有第二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形成滚动区域;在铰链启闭过程中,弹性作用部、弹性传动装置分别与滚动件相互滚动接触,且滚动件限位滚动在该滚动区域上,从而解决零件因滑动接触造成的磨损问题。实际使用过程中,弹性传动装置在铰杯开闭时,由于第一连接臂的转动会产生关闭作用力和打开作用力,当铰杯打开时,由于滚动件的滚动作用,关闭作用力会对打开作用力进行抵消,从而导致铰杯在打开一定角度时会向关闭方向位移、甚至重新关闭误伤害用户,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包括通过铰臂组件、弹性组件相互弹性铰接开闭的铰杯和支架,其特征在于:铰臂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铰臂;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支撑件。
第一铰臂分别与铰杯、支架转动连接,第一铰臂与支架之间的转动位置形成A点;第一铰臂上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铰臂第一作用位和铰臂第二作用位。
弹性件分别弹性作用在支架和支撑件上,弹性件与支架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形成B点;支撑件上设置有支撑凹部,支撑件通过弹性件弹性作用在延伸部上,并在第一铰臂转动时通过支撑凹部与铰臂第一作用位、铰臂第二作用位相互作用。
其中,A点与B点之间形成X直线;铰杯在铰接打开一定位置时,支撑凹部与铰臂第一作用位之间的作用位置、或者支撑凹部与铰臂第二作用位之间的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时,铰杯悬停打开在支架上。
支撑凹部凹设在支撑件上、且其外侧凸设有支撑凸部;铰臂第一作用位和铰臂第二作用位分别凸凹设置在延伸部上。
铰杯相对支架铰接关闭一定位置时,支撑凹部通过弹性件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一作用位上、且二者的弹性作用位置位于X直线外侧时,弹性件通过支撑件对第一铰臂产生关闭作用力,并驱动铰杯自动铰接闭合在支架上。
铰杯相对支架铰接打开一定位置时,支撑凹部通过弹性件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一作用位上、且二者的弹性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时,铰杯悬停打开在支架上。
铰杯相对支架继续铰接打开时,支撑凹部与第一作用位相互分离、且二者分别位于X直线内侧,支撑凸部通过弹性件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二作用位上、且二者的弹性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铰杯始终悬停打开在支架上。
第一铰臂一端与铰杯转动连接,第一铰臂中部与支架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的转动位置形成A点;延伸部设置在第一铰臂另一端;铰臂第一作用位和铰臂第二作用位分别设置在延伸部的端部位置。
铰臂第一作用位与铰臂第二作用位之间形成高低台阶、且相互呈弧形或角形过渡;铰杯在铰接开闭时,支撑凹部和/或支撑凸部通过弹性件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一作用位和/或铰臂第二作用位上。
铰臂第一作用位弧形凸设在延伸部的端部位置,铰臂第二作用位弧形凹设在延伸部的端部位置,以使铰臂第一作用位与铰臂第二作用位之间形成高低台阶,其中铰臂第一作用位与铰臂第二作用位相互呈弧形过渡。
支撑件一端设置有定位部、且通过定位部定位套设在弹性件上;支撑凹部弧形凹设在支撑件另一端、且其外侧凸设有支撑凸部;弹性件一端弹性作用在支架上、且二者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形成B点,弹性件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支撑件上;弹性件和支撑件在铰杯铰接开闭时以B点为轴心跟随延伸部进行转动或摆动。
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避空部,第一避空部上设置有限位部;弹性件和支撑件位于第一避空部内;弹性件一端定位套设在限位部上、且弹性作用在支架上,弹性件通过限位部在铰杯铰接开闭时以B点为轴心跟随延伸部进行限位转动或摆动。
铰臂组件还包括第二铰臂,第二铰臂一端与铰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铰杯通过第一铰臂、第二铰臂、弹性件和支撑件的配合弹性铰接开闭在支架上。
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避空部,第二避空部内设置有阻尼器;第一铰臂上设置有阻尼作用部,阻尼作用部在铰杯相对支架铰接关闭一定位置时作用在阻尼器上,并驱动阻尼器压缩并产生阻尼力,以实现铰杯相对支架的阻尼铰接闭合。
支架上还设置有装配盖,装配盖固定设置在支架外侧,并对支架、弹性传动组、阻尼器的全部、以及第一铰臂的至少部分进行遮盖。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在第一铰臂的延伸部上设置有铰臂第一作用位和铰臂第二作用位,并在支撑件上设置有支撑凹部,使支撑凹部能够在第一铰臂转动时通过弹性件与铰臂第一作用位、铰臂第二作用位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铰杯的弹性铰接开闭,使铰杯可以平移顺畅的开闭在支架上;而且,利用第一铰臂与支架之间的转动位置形成A点、以及弹性件与支架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形成B点之间形成X线,当铰杯在铰接打开一定位置,同时支撑凹部与铰臂第一作用位之间的作用位置、或者支撑凹部与铰臂第二作用位之间的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时,铰杯即可悬停打开在支架上,以避免现有技术的铰杯在打开时因反作用力的影响会向关闭方向位移、甚至重新关闭误伤害用户的问题,从而让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对铰杯的打开实现随时停止,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
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各构件间连接紧凑,开闭平移顺畅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省略装配盖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铰杯开闭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7,本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包括通过铰臂组件、弹性组件相互弹性铰接开闭的铰杯1和支架2,其特征在于:铰臂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铰臂3;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4和支撑件5。
第一铰臂3分别与铰杯1、支架2转动连接,第一铰臂3与支架2之间的转动位置形成A点;第一铰臂3上设置有延伸部6,延伸部6上设置有铰臂第一作用位7和铰臂第二作用位8。
弹性件4分别弹性作用在支架2和支撑件5上,弹性件4与支架2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形成B点;支撑件5上设置有支撑凹部9,支撑件5通过弹性件4弹性作用在延伸部6上,并在第一铰臂3转动时通过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一作用位7、铰臂第二作用位8相互作用。
其中,A点与B点之间形成X直线;铰杯1在铰接打开一定位置时,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一作用位7之间的作用位置、或者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之间的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时,铰杯1悬停打开在支架2上。
本实施例在第一铰臂3的延伸部6上设置有铰臂第一作用位7和铰臂第二作用位8,并在支撑件5上设置有支撑凹部9,使支撑凹部9能够在第一铰臂3转动时通过弹性件4与铰臂第一作用位7、铰臂第二作用位8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铰杯1的弹性铰接开闭,使铰杯1可以平移顺畅的开闭在支架2上;而且,利用第一铰臂3与支架2之间的转动位置形成A点、以及弹性件4与支架2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形成B点之间形成X线,当铰杯1在铰接打开一定位置,同时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一作用位7之间的作用位置、或者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之间的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时,铰杯1即可悬停打开在支架2上,以避免现有技术的铰杯在打开时因反作用力的影响会向关闭方向位移、甚至重新关闭误伤害用户的问题,从而让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对铰杯1的打开实现随时停止,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
具体地讲,第一铰臂3一端与铰杯1转动连接,第一铰臂3中部与支架2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的转动位置形成A点;延伸部6设置在第一铰臂3另一端;铰臂第一作用位7和铰臂第二作用位8分别设置在延伸部6的端部位置。
铰臂第一作用位7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之间形成高低台阶、且相互呈弧形或角形过渡;铰杯1在铰接开闭时,支撑凹部9通过弹性件4分别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一作用位7、铰臂第二作用位8上。
支撑件5一端设置有定位部10、且通过定位部10定位套设在弹性件4上;支撑凹部9弧形凹设在支撑件5另一端、且其外侧凸设有支撑凸部11;弹性件4一端弹性作用在支架2上、且二者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形成B点,弹性件4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支撑件5上;弹性件4和支撑件5在铰杯1铰接开闭时以B点为轴心跟随延伸部6进行转动或摆动。
支架2上设置有第一避空部12,第一避空部12上设置有限位部13;弹性件4和支撑件5位于第一避空部12内;弹性件4一端定位套设在限位部13上、且弹性作用在支架2上,弹性件4通过限位部13在铰杯1铰接开闭时以B点为轴心跟随延伸部6进行限位转动或摆动。
铰臂第一作用位7弧形凸设在延伸部6的端部位置,铰臂第二作用位8弧形凹设在延伸部6的端部位置,以使铰臂第一作用位7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之间形成高低台阶,其中铰臂第一作用位7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相互呈弧形过渡。
即支撑凹部9与支撑凸部11之间、铰臂第一作用位7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之间分别呈弧形过渡,当第一铰臂3在转动时,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一作用位7、铰臂第二作用位8之间的转接,以及支撑凸部11与铰臂第一作用位7、铰臂第二作用位8之间的转接,均能实现无阻碍的平滑配合,进一步地使铰杯1平移顺畅的开闭在支架2上。
铰杯1相对支架2铰接关闭一定位置时,支撑凹部9通过弹性件4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一作用位7上、且二者的弹性作用位置位于X直线外侧时,弹性件4通过支撑件5对第一铰臂3产生关闭作用力,并驱动铰杯1自动铰接闭合在支架2上。
如图4所示,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一作用位7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位于X直线右侧,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一作用位7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与A点、B点之间形成三角形,此时弹性件4会通过支撑件5对第一铰臂3产生关闭作用力,铰杯1会始终自动铰接闭合在支架2上。
铰杯1相对支架2铰接打开一定位置时,支撑凹部9通过弹性件4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一作用位7上、且二者的弹性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时,铰杯1悬停打开在支架2上。
如图5所示,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一作用位7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位于X直线上,支撑凸部11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相互分离、且二者分别位于X直线外侧,此时弹性件4会通过支撑件5对A点产生作用力,该作用力实质为无作用效果,因此铰杯1会悬停打开在支架2上。
铰杯1相对支架2继续铰接打开时,支撑凹部9与第一作用位7相互分离、且二者分别位于X直线内侧,支撑凸部11通过弹性件4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二作用位8上、且二者的弹性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铰杯1始终悬停打开在支架2上。
如图6、图7所示,支撑凹部9与第一作用位7相互分离、且二者分别位于X直线内侧,支撑凸部11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位于X直线上,此时弹性件4会通过支撑件5对A点产生作用力,该作用力实质为无作用效果,因此铰杯1会悬停打开在支架2上。
即铰杯1在图5-图7的打开角度时,能够相对支架2处于悬停打开的状态。同时由于铰臂第二作用位8、支撑凹部9为弧形凹设,因此能对支撑凸部11、铰臂第一作用位7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以防止弹性件4和支撑件5在铰杯1悬停打开后作转动或摆动,确保铰杯1能够相对支架2处于悬停打开的状态。
本实施例铰臂组件还包括第二铰臂14,第二铰臂14一端与铰杯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架2转动连接;铰杯1通过第一铰臂3、第二铰臂14、弹性件4和支撑件5的配合弹性铰接开闭在支架2上。
支架2上设置有第二避空部15,第二避空部15内设置有阻尼器16;第一铰臂3上设置有阻尼作用部17,阻尼作用部17在铰杯相对支架2铰接关闭一定位置时作用在阻尼器16上,并驱动阻尼器16压缩并产生阻尼力,以实现铰杯1相对支架2的阻尼铰接闭合。
支架2上还设置有装配盖18,装配盖18固定设置在支架2外侧,并对支架2、弹性传动组、阻尼器16的全部、以及第一铰臂3的至少部分进行遮盖。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包括通过铰臂组件、弹性组件相互弹性铰接开闭的铰杯(1)和支架(2),其特征在于:铰臂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铰臂(3);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4)和支撑件(5);
第一铰臂(3)分别与铰杯(1)、支架(2)转动连接,第一铰臂(3)与支架(2)之间的转动位置形成A点;第一铰臂(3)上设置有延伸部(6),延伸部(6)上设置有铰臂第一作用位(7)和铰臂第二作用位(8);
弹性件(4)分别弹性作用在支架(2)和支撑件(5)上,弹性件(4)与支架(2)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形成B点;支撑件(5)上设置有支撑凹部(9),支撑件(5)通过弹性件(4)弹性作用在延伸部(6)上,并在第一铰臂(3)转动时通过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一作用位(7)、铰臂第二作用位(8)相互作用;
其中,A点与B点之间形成X直线;铰杯(1)在铰接打开一定位置时,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一作用位(7)之间的作用位置、或者支撑凹部(9)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之间的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时,铰杯(1)悬停打开在支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凹部(9)凹设在支撑件(5)上、且其外侧凸设有支撑凸部(11);铰臂第一作用位(7)和铰臂第二作用位(8)分别凸凹设置在延伸部(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铰杯(1)相对支架(2)铰接关闭一定位置时,支撑凹部(9)通过弹性件(4)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一作用位(7)上、且二者的弹性作用位置位于X直线外侧时,弹性件(4)通过支撑件(5)对第一铰臂(3)产生关闭作用力,并驱动铰杯(1)自动铰接闭合在支架(2)上;
铰杯(1)相对支架(2)铰接打开一定位置时,支撑凹部(9)通过弹性件(4)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一作用位(7)上、且二者的弹性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时,铰杯(1)悬停打开在支架(2)上;
铰杯(1)相对支架(2)继续铰接打开时,支撑凹部(9)与第一作用位(7)相互分离、且二者分别位于X直线内侧,支撑凸部(11)通过弹性件(4)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二作用位(8)上、且二者的弹性作用位置接近或位于X直线,铰杯(1)始终悬停打开在支架(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铰臂(3)一端与铰杯(1)转动连接,第一铰臂(3)中部与支架(2)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的转动位置形成A点;延伸部(6)设置在第一铰臂(3)另一端;铰臂第一作用位(7)和铰臂第二作用位(8)分别设置在延伸部(6)的端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铰臂第一作用位(7)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之间形成高低台阶、且相互呈弧形或角形过渡;铰杯(1)在铰接开闭时,支撑凹部(9)和/或支撑凸部(11)通过弹性件(4)弹性作用在铰臂第一作用位(7)和/或铰臂第二作用位(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铰臂第一作用位(7)弧形凸设在延伸部(6)的端部位置,铰臂第二作用位(8)弧形凹设在延伸部(6)的端部位置,以使铰臂第一作用位(7)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之间形成高低台阶,其中铰臂第一作用位(7)与铰臂第二作用位(8)相互呈弧形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件(5)一端设置有定位部(10)、且通过定位部(10)定位套设在弹性件(4)上;支撑凹部(9)弧形凹设在支撑件(5)另一端、且其外侧凸设有支撑凸部(11);弹性件(4)一端弹性作用在支架(2)上、且二者之间的弹性作用位置形成B点,弹性件(4)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支撑件(5)上;弹性件(4)和支撑件(5)在铰杯(1)铰接开闭时以B点为轴心跟随延伸部(6)进行转动或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2)上设置有第一避空部(12),第一避空部(12)上设置有限位部(13);弹性件(4)和支撑件(5)位于第一避空部(12)内;弹性件(4)一端定位套设在限位部(13)上、且弹性作用在支架(2)上,弹性件(4)通过限位部(13)在铰杯(1)铰接开闭时以B点为轴心跟随延伸部(6)进行限位转动或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铰臂组件还包括第二铰臂(14),第二铰臂(14)一端与铰杯(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架(2)转动连接;铰杯(1)通过第一铰臂(3)、第二铰臂(14)、弹性件(4)和支撑件(5)的配合弹性铰接开闭在支架(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2)上设置有第二避空部(15),第二避空部(15)内设置有阻尼器(16);第一铰臂(3)上设置有阻尼作用部(17),阻尼作用部(17)在铰杯相对支架(2)铰接关闭一定位置时作用在阻尼器(16)上,并驱动阻尼器(16)压缩并产生阻尼力,以实现铰杯(1)相对支架(2)的阻尼铰接闭合;
支架(2)上还设置有装配盖(18),装配盖(18)固定设置在支架(2)外侧,并对支架(2)、弹性传动组、阻尼器(16)的全部、以及第一铰臂(3)的至少部分进行遮盖。
CN202123362098.X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 Active CN217001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2098.XU CN217001352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2098.XU CN217001352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01352U true CN217001352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88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2098.XU Active CN217001352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01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6606B2 (en) Door-opening device in a vehicle sliding door
US20070096503A1 (en) Hinge device
CN109083529B (zh) 一种具有任意悬停功能的冰箱闭门装置
ITMI20050181A1 (it) Dispositivo di apertura-chiusura di un'anta a ribalta di un mobile
US11746580B2 (en) Multi-link hinge
CN217001352U (zh) 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
CN114135177A (zh) 一种埋入式铰链悬停打开结构
CN206346623U (zh) 一种二段力厚门缓冲铰链
CN216197371U (zh) 一种汽车门铰链
CN107269144A (zh) 具有闭合缓冲结构的天地铰链
CN103134164B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板运动支撑机构
CN209457636U (zh) 一种具有任意悬停功能的冰箱闭门装置
JPWO2013147164A1 (ja) ドアクローザ
CN216553468U (zh) 一种车门连接铰链及汽车
CN216767061U (zh) 一种应用于冰箱铰链上的自动闭门机构
CN220955160U (zh) 用于车辆的后备箱盖的铰链结构
CN214463419U (zh) 一种埋入式铰链的开闭优化结构
CN210289468U (zh) 一种多角度定位双轴合页
KR100514034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개폐장치
WO2013153639A1 (ja) 開扉保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ドアヒンジ装置
CN215520476U (zh) 一种铰链用缓冲结构及缓冲铰链
KR100743106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개폐장치
CN114718403A (zh) 一种车门连接铰链及汽车
KR200349480Y1 (ko) 가스 오븐 레인지의 도어 힌지 장치
CN218407029U (zh) 阻尼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