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9812U - 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9812U
CN216999812U CN202220551726.4U CN202220551726U CN216999812U CN 216999812 U CN216999812 U CN 216999812U CN 202220551726 U CN202220551726 U CN 202220551726U CN 216999812 U CN216999812 U CN 216999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mersed tube
caisson
plugging
front baffle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517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护生
王殿文
尚乾坤
赫亚锋
宋江伟
李德洲
林树栋
张浩男
王鹏飞
林恒義
于家钒
杨毓晓
胡思金
王潞伟
贾延烁
张成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517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9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9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9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堵口沉箱,堵口沉箱包括:箱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以及位于前挡板和后挡板两端的两个侧板,围设形成上部开口的腔体;隔板,两个,位于腔体内部,将腔体平均分为四个独立的仓格;二级隔板,每个仓格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二级隔板;前挡板的顶部还设置有能够阻隔外海风浪的胸墙结构,胸墙结构的高度为3‑4m,可以根据现场风浪条件,灵活选择堵口沉箱的数量,同时可以根据台风的等级,向堵口沉箱内灌砂增大负浮力,将沉管寄存区港池与外海隔断,避免沉管受波浪及水流力作用,造成系泊缆绳断裂,沉管失稳碰撞,保证港池内沉管的稳定。

Description

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沉管预制完成后需要在港池内进行舾装等作业,在偶遇台风、恶劣海况时通过增加缆绳的方式加固寄存区沉管,控制沉管因受海浪冲击产生的失稳,但此加固方式无法确保沉管受海上各种不利荷载叠加后的稳定性,易出现缆绳断裂,沉管失控,撞击岸线或其它沉管,造成严重的沉管破坏和经济损失,对项目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为避免风浪对港池内寄存的沉管造成影响,需要一套专门用于保持港池内风浪变化的防浪堵口装置。现有技术及设备装置较为复杂,且对船机设备要求较高,故需要设计发明一套专门适用于海底隧道沉管寄存区港池内的防浪堵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安装及拆卸的保证沉管安全的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堵口沉箱,所述堵口沉箱包括:
箱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以及位于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两端的两个侧板,还包括底板,所述前挡板、所述后挡板、两个所述侧板、底板围设形成上部开口的腔体;
隔板,两个,位于所述腔体内部,且两个所述隔板相互垂直,并将所述腔体平均分为四个独立的仓格;
二级隔板,每个所述仓格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二级隔板,所述二级隔板将所述仓格分为四个二级仓格;
其中,
所述前挡板的顶部还设置有能够阻隔外海风浪的胸墙结构,所述胸墙结构的高度为3-4m。
本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现场风浪条件,灵活选择堵口沉箱的数量,能够满足多管节出坞寄存后的防浪要求,同时可以根据台风的等级,向堵口沉箱内灌砂增大负浮力,将沉管寄存区港池与外海隔断,避免沉管受波浪及水流力作用,造成系泊缆绳断裂,沉管失稳碰撞,保证港池内沉管的稳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海水通过所述进水孔进入与所述前挡板、所述后挡板相通的所述二级仓格内,对堵口沉箱进行压水坐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二级隔板上均匀设置有两个串水孔,所述串水孔将与所述进水孔连通的所述二级仓格内的水流通至其他所述二级仓格内,用于每个所述仓格内的四个二级仓格之间相互串水,以便于控制沉箱起浮及坐底水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挡板沿长度方向两端对称设置有拖吊环,船舶通过所述拖吊环拖带起浮后的堵口沉箱。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的顶部设置有吊环,通过高强缆连接两个相邻堵口沉箱的吊环加固连接,或者连接手拉葫芦用于下一个堵口沉箱的定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堵口沉箱的顶部铺设有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的外侧设置防护栏杆,便于测量人员测量堵口沉箱压载水深及沉箱定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孔距离所述底板的高度高于所述串水孔距离所述底板的高度,可以使堵口沉箱在到达指定位置后进行灌砂进水,串水孔的高度较低使得水从进水孔进入二级仓格后能够及时迅速的通过串水孔流通至其他二级仓格内,便于控制堵口沉箱的受力及起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根据现场风浪条件,灵活选择堵口沉箱的数量,能够满足多管节出坞寄存后的防浪要求,同时可以根据台风的等级,向堵口沉箱内灌砂增大负浮力,将沉管寄存区港池与外海隔断,避免沉管受波浪及水流力作用,造成系泊缆绳断裂,沉管失稳碰撞,保证港池内沉管的稳定;
进水孔及纯水口的设置,便于控制沉箱起浮以及坐底水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堵口沉箱;11、前挡板;111、拖吊环;12、后挡板;13、侧板;14、底板;15、腔体;151、隔板;16、仓格;161、二级隔板;162、进水孔;17、二级仓格;171、串水孔;18、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堵口沉箱10,堵口沉箱10包括:
箱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前挡板11、后挡板12、以及连接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两端的两个侧板13,还包括底板14,前挡板11、后挡板12、两个侧板13、底板14围设形成上部开口的腔体15;
隔板151,两个,位于腔体15内部,且两个隔板151相互垂直,并将腔体15平均分为四个独立的仓格16;
二级隔板161,每个仓格16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二级隔板161,二级隔板161将每个仓格16分为四个二级仓格17,共有16个二级仓格17;
其中,
前挡板11的顶部还设置有能够阻隔外海风浪的胸墙结构18,所述胸墙结构的高度为3-4m。本实施例的堵口沉箱10的长度L为16.25m,宽度S为16.25m,高度h1为15.5m,胸墙结构的高度h2为3.5m,堵口沉箱10的靠近外部的阻挡风浪的总高为19m。
本实施例中的堵口沉箱,可以根据现场风浪条件,灵活选择堵口沉箱的数量,能够满足多管节出坞寄存后的防浪要求,同时可以根据台风的等级,向堵口沉箱内灌砂增大负浮力,将沉管寄存区港池与外海隔断,避免沉管受波浪及水流力作用,造成系泊缆绳断裂,沉管失稳碰撞,保证港池内沉管的稳定。
如图2所示,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上均匀设置有4个进水孔162,海水通过进水孔14进入与前挡板11、后挡板12相通的二级仓格17内。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前挡板11相通的4个二级仓格17内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进水孔162,与后挡板12相通的4个二级仓格17内也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进水孔162,海水从进水孔162进入二级仓格17内,对堵口沉箱10进行压水坐底。每个二级隔板161上均匀设置有两个串水孔171,每个串水孔171连通同一仓格16内的两个相邻的二级仓格17,串水孔171将与进水孔162连通的二级仓格17内的水流通至同一仓格16内的其他二级仓格17内,因此,串水孔171用于每个仓格16内的四个二级仓格17之间相互串水,以便于控制堵口沉箱10的起浮及坐底水位。
继续参见图2,前挡板11沿长度方向两端对称设置有拖吊环111,船舶通过拖吊环111拖带起浮后的堵口沉箱10,本实施例中,拖吊环111设置在15.5m高度处。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的顶部设置有吊环18,通过高强缆连接两个相邻堵口沉箱的吊环18加固连接,或者连接手拉葫芦用于下一个堵口沉箱10的定位。
堵口沉箱10的顶部铺设有作业平台(图中未示出),所述作业平台的外侧设置防护栏杆,便于测量人员测量堵口沉箱10压载水深及沉箱定位。
进水孔162距离底板14的高度高于串水孔171距离底板14的高度,本实施例中,进水孔162的高度为3.5m,串水孔171位于二级隔板161的底部,可以使堵口沉箱在到达指定位置后进行灌砂进水,串水孔171的高度较低使得水从进水孔162进入二级仓格17后能够及时迅速的通过串水孔171流通至其他二级仓格171内,便于控制堵口沉箱10的受力及起浮。
本实施例的堵口沉箱10应用于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工程,寄存区内可寄存多个沉管,且易受外海波浪影响导致沉管间碰撞,损坏沉管成品质量。通过测量人员精准定位控制沉箱安装位置,避免与两侧防波堤碰撞。沉管出坞后于寄存区进行系泊存放,在台风或恶劣海况来临前,通过起重船傍拖沉管,依次将5个堵口沉箱10自沉箱寄存区起浮绞移至安装位置,将沉管寄存区港池与外海隔断,保证港池内沉管稳定。待台风或恶劣海况过后,依次进行逆操作将5个堵口沉箱10自安装位置起浮绞移至沉箱寄存区进行存放,以备下次安装,为施工进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保障。
对于超大台风等极端情况,需对堵口沉箱10进行灌砂,从堵口沉箱10顶部对16个仓格16均匀灌砂。必要时可在海中抛设锚点稳固沉箱,避免滑移。同时,因胸墙结构导致堵口沉箱10偏载,在起浮排水过程应控制前后仓格的排水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堵口沉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堵口沉箱包括:
箱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以及位于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两端的两个侧板,还包括底板,所述前挡板、所述后挡板、两个所述侧板、底板围设形成上部开口的腔体;
隔板,两个,位于所述腔体内部,且两个所述隔板相互垂直,并将所述腔体平均分为四个独立的仓格;
二级隔板,每个所述仓格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二级隔板,所述二级隔板将所述仓格分为四个二级仓格;
其中,
所述前挡板的顶部还设置有能够阻隔外海风浪的胸墙结构,所述胸墙结构的高度为3-4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海水通过所述进水孔进入与所述前挡板、所述后挡板相通的所述二级仓格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二级隔板上均匀设置有两个串水孔,所述串水孔将与所述进水孔连通的所述二级仓格内的水流通至其他所述二级仓格内,用于每个所述仓格内的四个二级仓格之间相互串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沿长度方向两端对称设置有拖吊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的顶部设置有吊环,通过高强缆连接两个相邻堵口沉箱的吊环加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口沉箱的顶部铺设有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的外侧设置防护栏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距离所述底板的高度高于所述串水孔距离所述底板的高度。
CN202220551726.4U 2022-03-11 2022-03-11 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 Active CN216999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1726.4U CN216999812U (zh) 2022-03-11 2022-03-11 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1726.4U CN216999812U (zh) 2022-03-11 2022-03-11 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9812U true CN216999812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8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51726.4U Active CN216999812U (zh) 2022-03-11 2022-03-11 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9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35551T3 (es) Cimentación de gravedad para aerogeneradores offshore
CN110382781B (zh) 用于在海洋环境中利用重力铺设建筑物、设备和风力涡轮机的基础的海事结构
US10443574B2 (en) Gravity foundation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s
CN102322062B (zh) 一种桶式防波堤基础桶体的搬运及安装工艺
CN106677257B (zh) 一种电厂海上取排水沉管的安装工艺
CN215109286U (zh) 一种适用于单桩基础和浮式风机组合结构体系的浮筒
CN108575844B (zh) 整体可移动式远海养殖围栏
CN216999812U (zh) 沉管寄存区防浪堵口装置
EP3956521B1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offshore wind turbine.
CN113417808A (zh) 一种适用于单桩基础和浮式风机组合结构体系的浮筒
CN211849251U (zh) 一种浮箱式防波堤结构
CN111907650A (zh) 一种新型海上风电筒型基础浮运装置
CN113914366B (zh) 一种箱型取水口结构的水面漂浮施工方法
CN115230894A (zh) 海上风电导管架一体化运输结构
CN212294724U (zh) 一种码头前沿预制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设备
JP5738642B2 (ja) 洋上風力発電設備の施工方法
CN210013229U (zh) 一种透水型沉箱
CN211368578U (zh) 一种板桩高桩组合码头结构
KR101947162B1 (ko) 중형급 선박 도킹을 위한 세미-드라이도크 및 그 해상건설공법
CN207073109U (zh) 一种拼装式斜坡防波堤
CN214272150U (zh) 一种海流挡墙
CN111155540A (zh) 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
WO2020188127A1 (es) Método de instalación de estructura marítima offshore y estructura marítima offshore
CN217374826U (zh) 一种用于涨退潮滩涂的管桩运输装置
CN117306598B (zh) 一种干坞内沉管起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