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9359U - 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9359U
CN216999359U CN202220031620.1U CN202220031620U CN216999359U CN 216999359 U CN216999359 U CN 216999359U CN 202220031620 U CN202220031620 U CN 202220031620U CN 216999359 U CN216999359 U CN 216999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herical hinge
annular
spherical surface
annular groove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316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鉴臣
王禄
赵志磊
韩强
张兴
刘凯
李军
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Baoli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Baoli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Baoli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Baoli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316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9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9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9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其包括上球铰、下球铰、限位装置以及滑动组件,上球铰设置在下球铰上,且与下球铰转动配合;限位装置包括环形挡环和环形凹槽,其中一个设置在上球铰上,另一个设置在下球铰上,且环形挡环能够位于环形凹槽内;滑动组件夹设在上球铰和下球铰之间,滑动组件用于保证上球铰和下球铰之间的相对转动。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利用销轴限位上球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挡和环形凹槽的结构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的抗倾覆能力更强。同时保证了当一层转动面不能正常使用时另外一层转动面仍能完成转体施工。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支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日渐成熟,国内越来越多的转体桥设计趋向于大吨位,大吨位转体桥所需配套的转体球铰也会更大,而如今普遍使用的转体球铰,受到其结构的限制,需要在安装定位好下球铰后对下球铰底部区域进行整体浇筑,易造成下球铰底部浇筑不实。转体支座也是如此,在垫石上浇筑灌浆层时也容易出现支座底面中心部位浇筑不实的现象,如浇筑不实会造成脱空部位受压变形,进而致使转体支座内部转动面曲率变化,进而影响到转体支座的转动顺畅性,造成牵引力的增大,给转体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即使因浇筑问题造成下球铰中心部分脱空引起转动面曲率变化,也可以靠外滑板实现转体。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包括:
上球铰;
下球铰,所述上球铰设置在所述下球铰上,且与所述下球铰转动配合;
限位装置,包括环形挡环和环形凹槽,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上球铰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下球铰上,且所述环形挡环能够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滑动组件,夹设在所述上球铰和所述下球铰之间,所述滑动组件用于保证所述上球铰和所述下球铰之间的相对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上球铰具有凸球面,所述下球铰具有与所述凸球面相配合的凹球面,所述凸球面上设置有所述环形挡环,所述凹球面上开设有所述环形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挡环侧壁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可为竖直面,也可为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挡环可为实心结构也可为薄壁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内滑板和外滑板,所述环形凹槽将所述凹球面分割为内凹球面和外凹球面,所述内滑板夹设在所述内凹球面与所述凸球面之间,所述外滑板夹设在所述外凹球面与所述凸球面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下球铰的所述内凹球面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内滑板,所述下球铰的所述外凹球面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外滑板。
作为优选,所述内滑板和所述外滑板上涂有润滑剂。
作为优选,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夹设在所述上球铰和所述下球铰之间,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上球铰和所述下球铰之间的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挡环能够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且所述环形挡环的外壁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之间形成转动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将环形挡环设置在环形凹槽内,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利用销轴限位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挡和环形凹槽的结构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的抗倾覆能力更强。同时保证了当一层转动面不能正常使用时另外一层转动面仍能完成转体施工,即使因浇筑问题造成下球铰中心部分脱空引起转动面曲率变化,也可以靠外滑板实现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的剖视图;
图2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的剖视图;
图5是图4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挡环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支座垫石;
L、灌浆间隙;
1、上球铰;11、径向肋条;12、环形肋条;
2、下球铰;
3、环形挡环;31、挡环凹槽;
4、环形凹槽;
6、内滑板;
7、外滑板;
8、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如图1至图3所示,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包括上球铰1、下球铰2、限位装置以及滑动组件,上球铰1设置在下球铰2上,且与下球铰2转动配合;限位装置包括环形挡环3和环形凹槽4,其中一个设置在上球铰1上,另一个设置在下球铰2上,且环形挡环3能够位于环形凹槽4内;滑动组件夹设在上球铰1和下球铰2之间,滑动组件用于保证上球铰1和下球铰2之间的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将环形挡环3设置在环形凹槽4 内,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利用销轴限位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挡环3和环形凹槽4的结构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的抗倾覆能力更强。而且在上球铰1和下球铰2之间夹设有滑动组件,保证了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上球铰1用于与上承台连接,下球铰2与支座垫石 100连接,下球铰2的下底面和支座垫石100的上顶面之间具有灌浆间隙L,形成灌浆层,灌浆间隙L为3cm,于其他实施例中,灌浆间隙L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上球铰1具有凸球面,下球铰2具有与凸球面相配合的凹球面,从而实现上球铰1和下球铰2的转动配合,在凸球面上设置有环形挡环3,凹球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4,保证上球铰1和下球铰2转动配合,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上球铰1的凸球面上开设环形凹槽4,在凹球面上设置环形挡环3。
具体地,环形挡环3能够设置于环形凹槽4内,且环形挡环3的外壁与环形凹槽4的内壁之间形成转动间隙。上球铰1的凸球面与下球铰2的凹球面的球心相同,环形挡环3与环形凹槽4内壁均有一定的转动间隙,在保证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的正常转角的同时,环形挡环3与环形凹槽4相互配合起到抗倾覆的作用。
具体地,环形挡环3的侧壁与环形凹槽4的内壁,可为竖直面,也可为斜面。根据实际作业需要进行设置环形挡环3的侧壁与环形凹槽4的内壁。
具体地,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环形挡环3为实心结构,即沿上球铰1的凸球面设置有一圈环形凸起从而形成环形挡环3。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环形挡环3和上球铰1一体加工成型。
具体地,如图1所示,滑动组件包括内滑板6,环形凹槽4将凹球面分割为内凹球面和外凹球面,内凹球面为实心圆形结构,外凹球面为空心环形结构,内滑板6夹设在内凹球面与凸球面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内滑板6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内滑板6能够分别与内凹球面和凸球面贴合。于其他实施例中,内滑板6可以采用任意形状,只要保证分别与内凹球面和凸球面贴合即可。更具体地,在下球铰2的内凹球面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内滑板6。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滑动组件还包括外滑板7,外滑板7夹设在外凹球面与凸球面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外滑板7的横截面为空心环形结构,外滑板7能够分别与外凹球面和凸球面贴合,且内滑板6与外滑板7受力面积相同,能够保证当一层滑动面不能正常使用时另外一层滑动面仍能完成转体施工。于其他实施例中,外滑板7可以采用任意形状,只要保证分别与外凹球面和凸球面贴合即可。更具体地,在下球铰2的外凹球面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外滑板7。
具体地,在内滑板6和外滑板7上涂有润滑剂,减小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在转体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转动的平顺。
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设有内滑板6和外滑板7,内滑板 6和外滑板7既可共同实现转体功能,也可单独实现转体功能,内滑板6和外滑板7有更大的受力面积,相同的梁体载荷下,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即使因浇筑问题造成下球铰2中心部分脱空引起转动面曲率变化,也可以靠外滑板7实现转体,使转体施工保险系数更高,将限位装置设置成环形结构,既保证了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的正常转角功能,同时与现有的转体支座的中心限位销轴相比,其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抗倾覆能力更强。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还包括密封件8,密封件8夹设在上球铰1和下球铰2之间,密封件8用于密封上球铰1和下球铰2 之间的间隙。更具体地,密封件8为密封圈,在外凹球面上开设有第三容纳槽,第三容纳槽用于容纳密封件8,且第三容纳槽位于第二容纳槽远离环形凹槽4的一侧。设置密封件8,有效保护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不受雨水或沙尘侵蚀,确保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的正常工作。
具体地,如图1和3所示,在上球铰1上设置有径向肋条11和环形肋条12,增大上球铰1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本实施例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包括上球铰1、下球铰2以及环形凹槽4,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上球铰1的凸起面上设置有环形挡环3,环形挡环3为薄壁型结构,在环形挡环3背离环形凹槽4的一侧开设有挡环凹槽31,如图5和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挡环凹槽3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和底壁,其中侧壁垂直于底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本实施例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包括上球铰1、下球铰2、环形挡环3、以及环形凹槽4,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挡环凹槽31具有两个侧壁和连接两个侧壁的底壁,其中侧壁与底壁之间呈夹角设置。又或,于其他实施例中,挡环凹槽31可以为任意形状,如斜面等。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球铰(1);
下球铰(2),所述上球铰(1)设置在所述下球铰(2)上,且与所述下球铰(2)转动配合;
限位装置,包括环形挡环(3)和环形凹槽(4),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上球铰(1)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下球铰(2)上,且所述环形挡环(3)能够位于所述环形凹槽(4)内;
滑动组件,夹设在所述上球铰(1)和所述下球铰(2)之间,所述滑动组件用于保证所述上球铰(1)和所述下球铰(2)之间的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1)具有凸球面,所述下球铰(2)具有与所述凸球面相配合的凹球面,所述凸球面上设置有所述环形挡环(3),所述凹球面上开设有所述环形凹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环(3)侧壁与所述环形凹槽(4)的内壁,可为竖直面,也可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环(3)可为实心结构也可为薄壁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内滑板(6)和外滑板(7),所述环形凹槽(4)将所述凹球面分割为内凹球面和外凹球面,所述内滑板(6)夹设在所述内凹球面与所述凸球面之间,所述外滑板(7)夹设在所述外凹球面与所述凸球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球铰(2)的所述内凹球面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内滑板(6),所述下球铰(2)的所述外凹球面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外滑板(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板(6)和所述外滑板(7)上涂有润滑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8),所述密封件(8)夹设在所述上球铰(1)和所述下球铰(2)之间,所述密封件(8)用于密封所述上球铰(1)和所述下球铰(2)之间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环(3)能够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4)内,且所述环形挡环(3)的外壁与所述环形凹槽(4)的内壁之间形成转动间隙。
CN202220031620.1U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 Active CN216999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1620.1U CN216999359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1620.1U CN216999359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9359U true CN216999359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88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31620.1U Active CN216999359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9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42824A (en) Articulated coupling for two rail vehicles
CN202022670U (zh) 一种水平滚轮非对称布置的回转起重机
CN216999359U (zh) 一种复合转动体系转体支座
AU2010353129B2 (en) Empty-weight two-stage frictional lower side bearing for use in railway freight car bogie
CN108301334B (zh) 一种具有防落梁功能的墩顶转体球铰及转体方法
CN201560209U (zh) 一种转炉炉壳和托圈的联接装置
US8590718B2 (en) Coupling unit
CN101961782A (zh) 一种装载量为140至160t的敞口罐型六轴铁水车
CN209040066U (zh) 一种新型码头抗震支座
CN211228077U (zh) 一种铁路桥梁摇轴支座
CN212670268U (zh) 一种球型抗风支座
CN114108454A (zh) 一种旋转摩擦限位型高铁桥梁减隔震支座
CN111747046B (zh) 大型转炉运输重型承载及运输装置
CN110872811A (zh) 一种耐久性好且滑移能力强的桥梁支座
CN217839686U (zh) 一种桥梁支撑用全寿命球铰支座
CN218322331U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承压支座
CN217839685U (zh) 一种全寿命桥梁支座
CN213740574U (zh) 一种适用于桅杆式斜拉桥塔底的大转角球铰支座
CN218090494U (zh) 一种新型桥梁拉压摩擦摆减隔震支座
CN211872671U (zh) 转体球铰支座
CN219671068U (zh) 一种高性能摩擦摆减隔震支座
CN211689873U (zh) 一种阵列式钢球桥梁支座
CN220682072U (zh) 采用球销结构的牵引架及矿用自卸车
CN217455983U (zh) 一种有轨观光火车滚动摩擦式芯盘装置
CN211398271U (zh) 一种双排同径耐高温回转支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