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8490U - 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及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 - Google Patents

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及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8490U
CN216998490U CN202122817772.2U CN202122817772U CN216998490U CN 216998490 U CN216998490 U CN 216998490U CN 202122817772 U CN202122817772 U CN 202122817772U CN 216998490 U CN216998490 U CN 216998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zing coil
air
cooled
magnetiz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177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g Dayun Furna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g Dayun Furna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g Dayun Furna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g Dayun Furna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177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8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8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8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及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包括加磁线圈组,所述加磁线圈组沿径向设置有多圈;相邻两圈所述加磁线圈组之间设置有气体流通通道,还包括:对所述加磁线圈组进行风冷的风冷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两圈加磁线圈之间隔出气体流通通道,保障线圈之间的空气流通,有效避免持续升温过高,再配合设置正对气体流通通道吹风的风冷机构,能够对各圈加磁线圈进行充分风冷,降温效果显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磁线圈紧密贴合、温度持续过高且降温不易等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及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晶磁芯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及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纳米晶磁芯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高电阻率和低铁芯损耗的特点,此外,还具有强的抗蚀性和好的力学性能。纳米晶磁芯因其优异的软磁特性近年来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作为纳米晶磁芯磁芯生产的重要环节,退火工艺直接影响着磁芯的软磁特性。目前纳米晶磁芯的退火方式有常规退火和磁场退火两种,磁场退火又分横向磁场退火和纵向磁场退火。
中国专利CN201920682044.5公开了双效非晶态软磁合金退火炉,包括炉体结构,炉体结构固定在炉架上,炉架的固定在地面上,炉架的上部成型有水平的支撑面,支撑面连接炉体结构的底部,所述炉体结构包括有炉膛、炉胆、炉盖和加热层,所述炉膛是封闭的容器空间,在炉膛的内部套接设置炉胆,炉胆的内部设置有磁芯挂架,加热层外包在炉膛的外部,并且包围在炉膛的侧壁,在加热层的外部设置有保温罩,保温罩包围在炉膛的侧面、底面以及顶面,所述炉膛的顶端对应设置炉盖,顶面的保温罩位于炉盖的下部。
然而由于加磁线圈组在通电过程温度会升高,导致产生的磁力变弱,从而影响工件的加磁处理效果。现有技术方案中,内外层加磁线圈组之间为无间隔贴合绕设,通电加磁过程线圈温度持续过高,紧密排列的结构也会导致降温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及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通过在相邻两圈加磁线圈之间隔出气体流通通道,保障线圈之间的空气流通,有效避免持续升温过高,再配合设置正对气体流通通道吹风的风冷机构,能够对各圈加磁线圈进行充分风冷,降温效果显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磁线圈紧密贴合、温度持续过高且降温不易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包括:加磁线圈组,所述加磁线圈组沿径向设置有多圈;相邻两圈所述加磁线圈组之间设置有气体流通通道。
作为优选,相邻两圈所述加磁线圈组之间设置有分隔部件,以将两圈所述加磁线圈组分隔开,并形成所述气体流通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分隔部件由若干根沿所述加磁线圈组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设置的分隔条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分隔条沿所述加磁线圈组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以形成若干个沿所述加磁线圈组的轴向方向贯通的所述气体流通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分隔部件设置为非导磁材料。
作为优选,还包括:对所述加磁线圈组进行风冷的风冷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风冷机构设置于所述加磁线圈组轴向方向的一侧,其风力作用面正对所述气体流通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加磁线圈组的直径相匹配进行圆周阵列设置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炉体结构,以及如上述任一所述的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所述加磁线圈组通过线圈支架套设于所述炉体结构外,所述风冷机构通过风机支架安装于所述炉体结构的侧部。
作为优选,所述风冷机构位于所述炉体结构相对于炉口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炉体结构包括:炉膛,包覆设置于所述炉膛外侧壁上的加热层,以及包覆设置于所述加热层外部的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两圈加磁线圈之间分隔出气体流通通道,保障了线圈之间的空气流通,有效避免通电过程线圈内部持续升温过高,再配合设置正对气体流通通道吹风的风冷机构,能够对各圈加磁线圈进行充分风冷,降温效果显著;
(2)本实用新型通过沿加磁线圈组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设置沿加磁线圈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分隔条,从而形成若干个沿加磁线圈组的轴向方向贯通的条形气体流通通道,配合由多个环形分布的风机正对多个环形分布的气体流通通道一侧向其内吹风,线圈整体捆扎紧固,结构稳定,降温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磁线圈组与分隔部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炉体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2-4所示,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包括:加磁线圈组1,所述加磁线圈组1沿径向设置有多圈;相邻两圈所述加磁线圈组1之间设置有气体流通通道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相邻两圈加磁线圈组1之间分隔出气体流通通道2,保障了线圈之间的空气流通,有效避免通电过程线圈内部持续升温过高,控温更佳。
作为优选,每圈所述加磁线圈组1由若干沿轴向同轴排布的线圈组成;多圈所述加磁线圈组1通过捆扎架11进行捆扎固定。线圈整体捆扎紧固,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相邻两圈所述加磁线圈组1之间设置有分隔部件3,以将两圈所述加磁线圈组1分隔开,并形成所述气体流通通道2。
作为优选,所述分隔部件3由若干根沿所述加磁线圈组1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设置的分隔条组成。
作为优选,结合图5所示,所述分隔条沿所述加磁线圈组1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以形成若干个沿所述加磁线圈组1的轴向方向贯通的所述气体流通通道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沿加磁线圈组1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设置沿该加磁线圈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分隔条,从而形成若干个沿加磁线圈组1的轴向方向贯通的条形的气体流通通道2,空气流通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分隔部件3设置为非导磁材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还包括:对所述加磁线圈组1进行风冷的风冷机构4。
作为优选,所述风冷机构4设置于所述加磁线圈组1轴向方向的一侧,其风力作用面正对所述气体流通通道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配合设置正对气体流通通道2吹风的风冷机构4,能够对各圈加磁线圈进行充分风冷,降温效果显著。
作为优选,结合图3所示,所述风冷机构4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加磁线圈组1的直径相匹配进行圆周阵列设置的风机4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配合设置多个环形分布的风机41,正对多个环形分布的气体流通通道2一侧向其内吹风,降温效果佳。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一种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包括:安装于底座5上的炉体结构6,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所述加磁线圈组1通过线圈支架7套设于所述炉体结构6外,所述风冷机构4通过风机支架8安装于所述炉体结构6的侧部。
作为优选,所述风冷机构4位于所述炉体结构6相对于炉口的另一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炉体结构6可设置为立式或卧式结构:当设置为立式结构时,风冷机构4设置于炉体结构6的底部,自下往上吹风;当设置为卧式结构时,风冷机构4设置于炉体结构6的一侧,且朝着炉口的方向吹风。
作为优选,如图6所示,所述炉体结构6包括:炉膛61,包覆设置于所述炉膛61外侧壁上的加热层62,以及包覆设置于所述加热层62外部的保温层63。
本设备装载量大,炉温均匀性能优越,专为纳米晶磁芯热处理用(退火、加磁),采用新颖的炉体结构,优化的保温设计,全自动温度及运行控制,设备外形美观,操作人性化,节能环保,充分适合用户的独特生产工艺,为我国非晶、纳米晶产品生产提供了先进的设备保证。本设备是国家标准节能型周期式作业炉,超节能结构、比传统电炉节约电耗2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包括:
加磁线圈组(1),所述加磁线圈组(1)沿径向设置有多圈;
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圈所述加磁线圈组(1)之间设置有气体流通通道(2);相邻两圈所述加磁线圈组(1)之间设置有分隔部件(3),以将相邻两圈所述加磁线圈组(1)分隔开,并形成所述气体流通通道(2);所述分隔部件(3)由若干根沿所述加磁线圈组(1)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设置的分隔条组成;所述分隔条沿所述加磁线圈组(1)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以形成若干个沿所述加磁线圈组(1)的轴向方向贯通的所述气体流通通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件(3)设置为非导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加磁线圈组(1)进行风冷的风冷机构(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4)设置于所述加磁线圈组(1)轴向方向的一侧,其风力作用面正对所述气体流通通道(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4)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加磁线圈组(1)的直径相匹配进行圆周阵列设置的风机(41)。
6.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于底座(5)上的炉体结构(6),以及
如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
所述加磁线圈组(1)通过线圈支架(7)套设于所述炉体结构(6)外,所述风冷机构(4)通过风机支架(8)安装于所述炉体结构(6)的侧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冷机构(4)位于所述炉体结构(6)相对于炉口的另一侧;
所述炉体结构(6)包括:
炉膛(61),
包覆设置于所述炉膛(61)外侧壁上的加热层(62),以及
包覆设置于所述加热层(62)外部的保温层(63)。
CN202122817772.2U 2021-11-17 2021-11-17 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及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 Active CN216998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7772.2U CN216998490U (zh) 2021-11-17 2021-11-17 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及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7772.2U CN216998490U (zh) 2021-11-17 2021-11-17 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及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8490U true CN216998490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81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17772.2U Active CN216998490U (zh) 2021-11-17 2021-11-17 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及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8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0844U (zh) 一种低噪声板式空气导流散热变压器
CN205747932U (zh) 高效节能一体式充磁退火炉
CN216998490U (zh) 风冷式加磁线圈结构及氮气循环横磁场热处理炉
CN201688691U (zh) 感应器无水冷的中频炉
CN208706268U (zh) 一种柔性低电压大电流水冷电缆
CN204390845U (zh) 一种低噪声板式散热变压器
CN207426514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
CN206961649U (zh)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CN105428005A (zh) 一种基于空心线包的电抗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64987A (zh) 一种提高玻璃纤维高温绝缘性能的改性处理工艺
CN207624533U (zh)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多股线线圈结构
CN203312027U (zh) 一种磁芯横磁场热处理炉
CN209213977U (zh) 变频电磁锅炉
CN207834067U (zh) 非晶变压器铁心
CN2226335Y (zh) 低温升的逆变电源用高频变压器
CN202482374U (zh) 一种井式大容量磁场热处理炉
CN220731331U (zh) 一种纳米晶磁芯热处理工装
CN206282698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干式变压器线圈
CN205258526U (zh) 非晶/纳米晶铁芯热处理炉
CN206961650U (zh) 一种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CN215799709U (zh) 一种无取向退火机组的均热炉
CN201274213Y (zh) 干式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19934624U (zh) 一种gyt工频有芯感应电炉
CN113764132A (zh) 一种节能型智能降温电缆
CN214377919U (zh) 一种具有冷却通道的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