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7694U - 硅胶活化炉系统 - Google Patents

硅胶活化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7694U
CN216997694U CN202220673869.2U CN202220673869U CN216997694U CN 216997694 U CN216997694 U CN 216997694U CN 202220673869 U CN202220673869 U CN 202220673869U CN 216997694 U CN216997694 U CN 216997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pipe
driving
heating
silica g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738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荣超
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aoqun Machine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aoqun Machine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aoqun Machine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aoqun Machine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738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7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7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7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胶活化炉系统,由活化炉以及控制柜组成;活化炉包括加热机构、炉体机构、出料机构以及推拉机构;炉体机构包括圆筒形炉体、顶部罩盖以及圆盘形孔板;加热机构包裹式安装在圆筒形炉体的外围;出料机构安装在圆筒形炉体的底部;推拉机构安装在出料机构上。该硅胶活化炉系统利用排空管和进风管的上下设置,使得活化气流从底部进入,对硅胶颗粒进行翻腾吹风,具有较好的活化效果;利用出料机构和推拉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活化和出料两个状态的切换,确保活化完成后能够顺利且快速出料,确保活化效率;利用控制柜能够实现系统的协调控制,确保系统正常且安全地运行。

Description

硅胶活化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胶加工系统,尤其是一种硅胶活化炉系统。
背景技术
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硅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硅胶在吸附水分后,可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分除去,加热的方式有多种,如焙烧炉、电热炉、活化炉、烟道余热加热及热风干燥等。对于粗孔硅胶,可放在活化炉内逐渐升温至500~600℃,约经6~8小时至胶粒呈白色或黄褐色即可;对细孔硅胶,焙烧温度不能超过200℃。但是现有的活化炉在对硅胶进行活化时,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批量硅胶的活化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硅胶活化炉系统,能够对硅胶进行批量且高效地进行活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胶活化炉系统,能够对硅胶进行批量且高效地进行活化。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胶活化炉系统,由活化炉以及控制柜组成;活化炉包括加热机构、炉体机构、出料机构以及推拉机构;炉体机构包括圆筒形炉体、顶部罩盖以及圆盘形孔板;控制柜包括柜体、控制器、显示屏以及按键面板;控制器设置在柜体内,显示屏以及按键面板设置在柜体的前侧门板上;显示屏以及按键面板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圆盘形孔板封盖在圆筒形炉体的顶部筒口处,顶部罩盖罩盖在圆盘形孔板上;在圆筒形炉体的顶部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料管;在顶部罩盖上连通设置有排空管;加热机构包裹式安装在圆筒形炉体的外围,用于对圆筒形炉体进行加热;在圆筒形炉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进风管,用于向圆筒形炉体内送上活化气流;出料机构安装在圆筒形炉体的底部,用于在活化完成后排出圆筒形炉体内的硅胶颗粒;推拉机构安装在出料机构上,用于对出料机构进行推拉驱动;加热机构以及推拉机构均由控制器协调控制。
进一步的,加热机构由三个加热单元拼装构成;加热单元包括单元外壳、保温棉层、接线盒以及各个电热组件;接线盒安装在单元外壳的外壁上;各个电热组件分布设置在单元外壳的内壁上,且各个电热组件的接线端电连接至接线盒内;保温棉层铺设在单元外壳的内壁上;在单元外壳的竖向边缘处设置有拼接法兰,三个加热单元的单元外壳通过拼接法兰拼装为圆筒形的加热器外壳体;加热器外壳体包裹式安装在圆筒形炉体的外围,且圆筒形炉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加热器外壳体的上下两端外;在加热器外壳体与圆筒形炉体之间留有气流空腔,并在加热器外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气流空腔相连通的出风口以及进风口;在柜体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控开关,且电控开关串接在各个电热组件接线端的供电线路上。
进一步的,在圆筒形炉体的上端设置有防雨罩,且防雨罩覆盖在加热器外壳体的顶部上;在圆筒形炉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炉体法兰,且炉体法兰固定安装在对应端的加热器外壳体端部上;在加热器外壳体的下端外壁上竖向设置有壳体支撑立柱;在圆筒形炉体的外壁上螺旋式设置有导流板。
进一步的,电热组件包括加热带以及各个加热带支架;加热带支架固定在单元外壳的内壁上,加热带绕设在各个加热带支架上;加热带的接线端电连接至接线盒内。
进一步的,在加热器外壳体上分布设置有各个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探测端延伸至圆筒形炉体的外壁上;在柜体的顶部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控制器与声光报警器以及各个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顶部罩盖上连通设置有第一压力表接口管以及测温管;在圆筒形炉体的上部外壁上连通设置有安全阀门管、上端测压管以及第二压力表接口管;在圆筒形炉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下端测压管;在测温管中贯穿式插装有防护管,在防护管中插装有温度探测杆,且温度探测杆的下端伸出后延伸至圆筒形炉体的下部;在安全阀门管上安装有安全阀门;在第一压力表接口管、第二压力表接口管、上端测压管、下端测压管上均安装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探测杆以及各个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出料机构包括驱动管、出料管、传动杆以及锥形收集罩;圆筒形炉体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筒底,驱动管的上端竖向对接安装在锥形筒底的下尖端处;出料管的上端贯穿伸入驱动管内后与锥形筒底的下尖端相连通;锥形收集罩安装在圆筒形炉体内的下部,并在锥形收集罩的下尖端处设置有出料孔;在锥形收集罩上分布设置有通风孔,进风管位于锥形收集罩的下方;传动杆的上端由驱动管伸入后贯穿出料管的伸入端,并依次进入锥形筒底以及锥形收集罩内;在传动杆上设置有上侧封堵块以及下侧封堵块,上侧封堵块以及下侧封堵块用于分别对出料孔以及驱动管的上端管口进行同步封堵;传动杆的下端伸出驱动管外。
进一步的,在传动杆贯穿出料管的伸入端位置处竖向设置有密封套管,密封套管套设在传动杆上,且密封套管的内壁与传动杆的外壁相贴近。
进一步的,推拉机构包括机构外壳体、连接杆、出料驱动电机、驱动套管、电动驱动螺杆以及手动驱动螺杆;机构外壳体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驱动管的下端上;连接杆的上端与传动杆的下端对接安装,连接杆的下端竖向伸入机构外壳体内;驱动套管的上端套设在连接杆的下端上;在驱动套管的外管壁上竖向设置有条形孔,在连接杆的下端上设置有伸出条形孔外的驱动座;出料驱动电机固定在驱动套管上,且输出轴与电动驱动螺杆的端部相对接;电动驱动螺杆贯穿式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座上;在驱动套管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内螺纹,手动驱动螺杆的上端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内螺纹上;手动驱动螺杆的下端贯穿式旋转安装在机构外壳体的下侧板上,并在手动驱动螺杆的下端上设置有旋转把手;在柜体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出料驱动电路,出料驱动电机与出料驱动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机构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U形限位支座,并在U形限位支座的两个侧板内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滑块;在驱动套管的外壁上竖向设置有两个限位滑槽,驱动套管竖向贯穿U形限位支座的两个侧板之间,且两个限位滑块分别滑动式嵌入两个限位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排空管和进风管的上下设置,使得活化气流从底部进入,对硅胶颗粒进行翻腾吹风,具有较好的活化效果;利用加热机构和炉体机构的分体式组合安装,能够便于后期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利用加热机构能够实现对圆筒形炉体的包裹式加热,从而实现对圆筒形炉体内的硅胶颗粒进行加热活化;利用出料机构和推拉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活化和出料两个状态的切换,确保活化完成后能够顺利且快速出料,确保活化效率;利用控制柜能够实现系统的协调控制,确保系统正常且安全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化炉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化炉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拉机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硅胶活化炉系统由活化炉以及控制柜组成;活化炉包括加热机构、炉体机构、出料机构以及推拉机构;炉体机构包括圆筒形炉体11、顶部罩盖15 以及圆盘形孔板44;控制柜包括柜体49、控制器、显示屏50以及按键面板51;控制器设置在柜体49内,显示屏50以及按键面板51设置在柜体的前侧门板上;显示屏50以及按键面板51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圆盘形孔板44封盖在圆筒形炉体11的顶部筒口处,顶部罩盖15罩盖在圆盘形孔板44 上;在圆筒形炉体11的顶部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料管12;在顶部罩盖15上连通设置有排空管18;加热机构包裹式安装在圆筒形炉体11的外围,用于对圆筒形炉体11进行加热;在圆筒形炉体11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进风管27,用于向圆筒形炉体11内送上活化气流;出料机构安装在圆筒形炉体11的底部,用于在活化完成后排出圆筒形炉体11内的硅胶颗粒;推拉机构安装在出料机构上,用于对出料机构进行推拉驱动;加热机构以及推拉机构均由控制器协调控制。
利用排空管18和进风管27的上下设置,使得活化气流从底部进入,对硅胶颗粒进行翻腾吹风,具有较好的活化效果;利用加热机构和炉体机构的分体式组合安装,能够便于后期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利用加热机构能够实现对圆筒形炉体11的包裹式加热,从而实现对圆筒形炉体11内的硅胶颗粒进行加热活化;利用出料机构和推拉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活化和出料两个状态的切换,确保活化完成后能够顺利且快速出料,确保活化效率;利用控制柜能够实现系统的协调控制,确保系统正常且安全地运行;利用显示屏50能够实时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及参数,例如温度、压力等参数。
进一步的,加热机构由三个加热单元拼装构成;加热单元包括单元外壳1、保温棉层3、接线盒46以及各个电热组件;接线盒46安装在单元外壳1的外壁上;各个电热组件分布设置在单元外壳1的内壁上,且各个电热组件的接线端电连接至接线盒46内;保温棉层3铺设在单元外壳1的内壁上;在单元外壳1的竖向边缘处设置有拼接法兰2,三个加热单元的单元外壳1通过拼接法兰2拼装为圆筒形的加热器外壳体;加热器外壳体包裹式安装在圆筒形炉体11的外围,且圆筒形炉体11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加热器外壳体的上下两端外;在加热器外壳体与圆筒形炉体11之间留有气流空腔,并在加热器外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气流空腔相连通的出风口9以及进风口8;在柜体49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控开关,且电控开关串接在各个电热组件接线端的供电线路上。利用三个加热单元通过拼接法兰2拼装构成加热机构,从而能够便于后期拆卸维护;利用接线盒46能够便于各个电热组件的接线端接电,确保用电安全性;利用保温棉层3铺设在单元外壳1的内壁上,从而能够起到保温作用,降低电能损耗;利用出风口9以及进风口8实现加热气流的进出循环,从而能够增强圆筒形炉体11加热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在圆筒形炉体11的上端设置有防雨罩10,且防雨罩10覆盖在加热器外壳体的顶部上;在圆筒形炉体1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炉体法兰45,且炉体法兰45固定安装在对应端的加热器外壳体端部上;在加热器外壳体的下端外壁上竖向设置有壳体支撑立柱7;在圆筒形炉体11的外壁上螺旋式设置有导流板17。利用防雨罩10能够防止雨水进入气流空腔内,确保使用安全性;利用加热带5绕设在各个加热带支架4上,从而能够在加热带支架4 的支撑空间内安装保温棉层3;利用炉体法兰45能够便于圆筒形炉体11与加热器外壳体的固定安装,确保安装使用的可靠性,也能够便于后期拆卸维护。
进一步的,电热组件包括加热带5以及各个加热带支架4;加热带支架4固定在单元外壳1的内壁上,加热带5绕设在各个加热带支架4上;加热带5的接线端电连接至接线盒46内。利用加热带5绕设在各个加热带支架4上,从而能够在加热带支架4的支撑空间内安装保温棉层3。
进一步的,在加热器外壳体上分布设置有各个温度传感器6,且温度传感器6的探测端延伸至圆筒形炉体11的外壁上;在柜体49的顶部设置有声光报警器52;控制器与声光报警器52以及各个温度传感器6电连接。利用声光报警器52能够在温度或者压力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由控制器进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利用各个温度传感器6能够实现多点测温,确保活化温度控制的精度。
进一步的,在顶部罩盖15上连通设置有第一压力表接口管19以及测温管20;在圆筒形炉体11的上部外壁上连通设置有安全阀门管14、上端测压管16以及第二压力表接口管13;在圆筒形炉体11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下端测压管28;在测温管20中贯穿式插装有防护管21,在防护管21中插装有温度探测杆22,且温度探测杆22的下端伸出后延伸至圆筒形炉体11 的下部;在安全阀门管14上安装有安全阀门(图中未示出);在第一压力表接口管19、第二压力表接口管13、上端测压管16、下端测压管28上均安装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探测杆22以及各个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利用安全阀门管14上安装的安全阀门,能够确保圆筒形炉体11的使用安全性;利用上端测压管16、下端测压管28、第一压力表接口管19以及第二压力表接口管13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能够便于实现多点测压,确保圆筒形炉体11的使用安全性;利用防护管21能够对温度探测杆22进行有效防护,防止长期使用时温度探测杆22弯曲变形。
进一步的,出料机构包括驱动管29、出料管26、传动杆31以及锥形收集罩23;圆筒形炉体11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筒底25,驱动管29的上端竖向对接安装在锥形筒底25的下尖端处;出料管26的上端贯穿伸入驱动管29内后与锥形筒底25的下尖端相连通;锥形收集罩 23安装在圆筒形炉体11内的下部,并在锥形收集罩23的下尖端处设置有出料孔24;在锥形收集罩23上分布设置有通风孔,进风管27位于锥形收集罩23的下方;传动杆31的上端由驱动管29伸入后贯穿出料管26的伸入端,并依次进入锥形筒底25以及锥形收集罩23内;在传动杆31上设置有上侧封堵块47以及下侧封堵块48,上侧封堵块47以及下侧封堵块48 用于分别对出料孔24以及驱动管29的上端管口进行同步封堵;传动杆31的下端伸出驱动管 29外。利用传动杆31能够实现上侧封堵块47以及下侧封堵块48的同步驱动,从而在出料时能够同步打开出料孔24以及驱动管29,实现快速出料;利用锥形收集罩23能够对活化中的硅胶与下方进行隔离,使得进风管27的送风能够从下方向上吹风,提高硅胶的活化效率;利用锥形筒底25的设置,能够在打开侧封堵块47以及下侧封堵块48后便于硅胶在重力及气流作用下快速进入出料管26。
进一步的,在传动杆31贯穿出料管26的伸入端位置处竖向设置有密封套管43,密封套管43套设在传动杆31上,且密封套管43的内壁与传动杆31的外壁相贴近。利用密封套管 32能够在贯穿位置处进行密封,确保出料时的气密性。
进一步的,推拉机构包括机构外壳体33、连接杆39、出料驱动电机40、驱动套管34、电动驱动螺杆37以及手动驱动螺杆41;机构外壳体33通过连接支架30安装在驱动管29的下端上;连接杆39的上端与传动杆31的下端对接安装,连接杆39的下端竖向伸入机构外壳体33内;驱动套管34的上端套设在连接杆39的下端上;在驱动套管34的外管壁上竖向设置有条形孔,在连接杆39的下端上设置有伸出条形孔外的驱动座38;出料驱动电机40固定在驱动套管34上,且输出轴与电动驱动螺杆37的端部相对接;电动驱动螺杆37贯穿式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座38上;在驱动套管34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内螺纹,手动驱动螺杆41 的上端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内螺纹上;手动驱动螺杆41的下端贯穿式旋转安装在机构外壳体33的下侧板上,并在手动驱动螺杆41的下端上设置有旋转把手42;在柜体49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出料驱动电路,出料驱动电机40与出料驱动电路电连接。利用出料驱动电机40、电动驱动螺杆37以及驱动座38的配合设置,能够实现出料的电动控制;利用手动驱动螺杆41以及旋转把手42的设置,能够实现出料的手动控制,从而在断电或者电动控制失效时还能正常出料。
进一步的,在机构外壳体33的内壁上设置有U形限位支座36,并在U形限位支座36的两个侧板内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滑块;在驱动套管34的外壁上竖向设置有两个限位滑槽35,驱动套管34竖向贯穿U形限位支座36的两个侧板之间,且两个限位滑块分别滑动式嵌入两个限位滑槽35内。利用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35的配合,能够限制驱动套管34的旋转,确保手动出料时连接杆39不会跟随旋转,同时也能够增强驱动套管34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硅胶活化炉系统中,控制器采用现有的PLC控制器模块,用于实现系统的协调控制器;出料驱动电路采用现有的电机驱动电路,用于对出料驱动电机40进行协调控制;声光报警器52采用现有的声光报警器;温度传感器6和压力传感器均采用现有的数字式传感器;温度探测杆22用于感知温度,并由控制器进行电信号采集,从而实现温度感知;电控开关采用现有的固态继电器;按键面板采用现有的按键面板,设置有启动、急停、放料、关闭等按键,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控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硅胶活化炉系统在安装使用时,将出料管26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中或催化剂储罐相连接,从而便于用氮气把硅胶载体送入反应器中或催化剂储罐中;将进料管12通过管道与硅胶真空输送系统相连接,从而通过气流吹送硅胶颗粒进入圆筒形炉体11内;将出风口9、进风口8通过管道与循环风机相连接,从而向加热机构内输送加热气流,通过电热组件的加热为圆筒形炉体11提供均匀加热;由控制器、温度传感器6、电控开关以及加热带5构成带有温度反馈的电加热器,从而实现了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将进风管27通过管道与氮气或空气起源相连通,从而在加热条件下实现硅胶的脱水活化;在出料时,通过按下出料按键,控制器通过出料驱动电路对出料驱动电机40进行控制,推动连接杆39向上移动,从而在传动杆31的作用下同时打开上侧封堵块47以及下侧封堵块48的封堵,从而排出活化后的硅胶颗粒。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硅胶活化炉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活化炉以及控制柜组成;活化炉包括加热机构、炉体机构、出料机构以及推拉机构;炉体机构包括圆筒形炉体(11)、顶部罩盖(15)以及圆盘形孔板(44);控制柜包括柜体(49)、控制器、显示屏(50)以及按键面板(51);控制器设置在柜体(49)内,显示屏(50)以及按键面板(51)设置在柜体的前侧门板上;显示屏(50)以及按键面板(51)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圆盘形孔板(44)封盖在圆筒形炉体(11)的顶部筒口处,顶部罩盖(15)罩盖在圆盘形孔板(44)上;在圆筒形炉体(11)的顶部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料管(12);在顶部罩盖(15)上连通设置有排空管(18);加热机构包裹式安装在圆筒形炉体(11)的外围,用于对圆筒形炉体(11)进行加热;在圆筒形炉体(11)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进风管(27),用于向圆筒形炉体(11)内送上活化气流;出料机构安装在圆筒形炉体(11)的底部,用于在活化完成后排出圆筒形炉体(11)内的硅胶颗粒;推拉机构安装在出料机构上,用于对出料机构进行推拉驱动;加热机构以及推拉机构均由控制器协调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活化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机构由三个加热单元拼装构成;加热单元包括单元外壳(1)、保温棉层(3)、接线盒(46)以及各个电热组件;接线盒(46)安装在单元外壳(1)的外壁上;各个电热组件分布设置在单元外壳(1)的内壁上,且各个电热组件的接线端电连接至接线盒(46)内;保温棉层(3)铺设在单元外壳(1)的内壁上;在单元外壳(1)的竖向边缘处设置有拼接法兰(2),三个加热单元的单元外壳(1)通过拼接法兰(2)拼装为圆筒形的加热器外壳体;加热器外壳体包裹式安装在圆筒形炉体(11)的外围,且圆筒形炉体(11)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加热器外壳体的上下两端外;在加热器外壳体与圆筒形炉体(11)之间留有气流空腔,并在加热器外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气流空腔相连通的出风口(9)以及进风口(8);在柜体(49)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控开关,且电控开关串接在各个电热组件接线端的供电线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胶活化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圆筒形炉体(11)的上端设置有防雨罩(10),且防雨罩(10)覆盖在加热器外壳体的顶部上;在圆筒形炉体(1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炉体法兰(45),且炉体法兰(45)固定安装在对应端的加热器外壳体端部上;在加热器外壳体的下端外壁上竖向设置有壳体支撑立柱(7);在圆筒形炉体(11)的外壁上螺旋式设置有导流板(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胶活化炉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热组件包括加热带(5)以及各个加热带支架(4);加热带支架(4)固定在单元外壳(1)的内壁上,加热带(5)绕设在各个加热带支架(4)上;加热带(5)的接线端电连接至接线盒(46)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胶活化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器外壳体上分布设置有各个温度传感器(6),且温度传感器(6)的探测端延伸至圆筒形炉体(11)的外壁上;在柜体(49)的顶部设置有声光报警器(52);控制器与声光报警器(52)以及各个温度传感器(6)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活化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顶部罩盖(15)上连通设置有第一压力表接口管(19)以及测温管(20);在圆筒形炉体(11)的上部外壁上连通设置有安全阀门管(14)、上端测压管(16)以及第二压力表接口管(13);在圆筒形炉体(11)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下端测压管(28);在测温管(20)中贯穿式插装有防护管(21),在防护管(21)中插装有温度探测杆(22),且温度探测杆(22)的下端伸出后延伸至圆筒形炉体(11)的下部;在安全阀门管(14)上安装有安全阀门;在第一压力表接口管(19)、第二压力表接口管(13)、上端测压管(16)、下端测压管(28)上均安装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探测杆(22)以及各个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活化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料机构包括驱动管(29)、出料管(26)、传动杆(31)以及锥形收集罩(23);圆筒形炉体(11)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筒底(25),驱动管(29)的上端竖向对接安装在锥形筒底(25)的下尖端处;出料管(26)的上端贯穿伸入驱动管(29)内后与锥形筒底(25)的下尖端相连通;锥形收集罩(23)安装在圆筒形炉体(11)内的下部,并在锥形收集罩(23)的下尖端处设置有出料孔(24);在锥形收集罩(23)上分布设置有通风孔,进风管(27)位于锥形收集罩(23)的下方;传动杆(31)的上端由驱动管(29)伸入后贯穿出料管(26)的伸入端,并依次进入锥形筒底(25)以及锥形收集罩(23)内;在传动杆(31)上设置有上侧封堵块(47)以及下侧封堵块(48),上侧封堵块(47)以及下侧封堵块(48)用于分别对出料孔(24)以及驱动管(29)的上端管口进行同步封堵;传动杆(31)的下端伸出驱动管(29)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胶活化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传动杆(31)贯穿出料管(26)的伸入端位置处竖向设置有密封套管(43),密封套管(43)套设在传动杆(31)上,且密封套管(43)的内壁与传动杆(31)的外壁相贴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胶活化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推拉机构包括机构外壳体(33)、连接杆(39)、出料驱动电机(40)、驱动套管(34)、电动驱动螺杆(37)以及手动驱动螺杆(41);机构外壳体(33)通过连接支架(30)安装在驱动管(29)的下端上;连接杆(39)的上端与传动杆(31)的下端对接安装,连接杆(39)的下端竖向伸入机构外壳体(33)内;驱动套管(34)的上端套设在连接杆(39)的下端上;在驱动套管(34)的外管壁上竖向设置有条形孔,在连接杆(39)的下端上设置有伸出条形孔外的驱动座(38);出料驱动电机(40)固定在驱动套管(34)上,且输出轴与电动驱动螺杆(37)的端部相对接;电动驱动螺杆(37)贯穿式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座(38)上;在驱动套管(34)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内螺纹,手动驱动螺杆(41)的上端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内螺纹上;手动驱动螺杆(41)的下端贯穿式旋转安装在机构外壳体(33)的下侧板上,并在手动驱动螺杆(41)的下端上设置有旋转把手(42);在柜体(49)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出料驱动电路,出料驱动电机(40)与出料驱动电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硅胶活化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机构外壳体(33)的内壁上设置有U形限位支座(36),并在U形限位支座(36)的两个侧板内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滑块;在驱动套管(34)的外壁上竖向设置有两个限位滑槽(35),驱动套管(34)竖向贯穿U形限位支座(36)的两个侧板之间,且两个限位滑块分别滑动式嵌入两个限位滑槽(35)内。
CN202220673869.2U 2022-03-25 2022-03-25 硅胶活化炉系统 Active CN216997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3869.2U CN216997694U (zh) 2022-03-25 2022-03-25 硅胶活化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3869.2U CN216997694U (zh) 2022-03-25 2022-03-25 硅胶活化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7694U true CN216997694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3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73869.2U Active CN216997694U (zh) 2022-03-25 2022-03-25 硅胶活化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7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04265U (zh) 全自动真空炉
CN110701699A (zh) 一种智能恒温除湿设备
CN206094838U (zh) 一种热能可循环利用的种子热风干燥装置
CN103651737B (zh) 可移动多能源风干牛羊肉加工装置
CN209541356U (zh) 一种电子恒温鼓风干燥箱
CN216997694U (zh) 硅胶活化炉系统
CN203731829U (zh) 可移动多能源风干牛羊肉加工装置
CN213516954U (zh) 一种保温杯节能测温机
CN206640144U (zh) 一种防凝露开关柜
CN209882774U (zh) 一种宠物保温箱
CN217313455U (zh) 硅胶活化炉
CN208139697U (zh) 一种化学实验室专用的试管悬挂烘干装置
CN211823583U (zh) 智能操控复合绝缘材料的烘烤装置
CN205099379U (zh) 红丹节能氧化炉
CN207990985U (zh) 一种可循环加热的浴池装置
CN110749097B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
CN209783194U (zh) 一种石油化工固体物料干燥装置
CN207008446U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风干机
CN206593315U (zh) 一种热水器回水器
CN105174304A (zh) 地对空导弹式红丹节能氧化炉
CN218496536U (zh) 一种用于气体采样分析的设备
CN210486303U (zh) 一种高效热风循环烘房
CN212457653U (zh) 一种西红花专用烘干机
CN204930206U (zh) 一种用于奶粉生产的浓缩设备
CN216953218U (zh) 一种混合多能源智能控制供热供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