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6992U -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6992U
CN216996992U CN202220486110.3U CN202220486110U CN216996992U CN 216996992 U CN216996992 U CN 216996992U CN 202220486110 U CN202220486110 U CN 202220486110U CN 216996992 U CN216996992 U CN 216996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top end
groups
tape structure
adhesiv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861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tai Shili Industrial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tai Shili Industri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tai Shili Industrial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tai Shili Industri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861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6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6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6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顶端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帽盖,所述帽盖的顶端一圈设置有四组凸块,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固定开设有四组凹槽,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固定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端卡接有轮轴,所述轮轴的外侧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外侧设置有两组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一端设置在底座的左侧顶端,所述底座的左侧顶端设置有刀头。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座上的刀头使聚酰亚胺胶带在使用时便于切割,通过斜板和固定杆使胶带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偏离。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胶带,是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基材,采用进口有机硅压敏胶粘剂,具有耐高低温、耐酸碱、耐溶剂、电气绝缘(H级)、防辐射等性能。适用于电子线路板波峰焊锡遮蔽、保护金手指和高档电器绝缘、马达绝缘,以及锂电池正负极耳固定。
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1721637357.6公开了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包括:胶带、主体、辊筒;所述辊筒设置主体的内部,且胶带与辊筒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铜箔位于聚氯乙烯薄膜的上方,且铜箔与聚氯乙烯薄膜通过第一压敏胶层粘合相连接;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位于聚氯乙烯薄膜的下方,且聚酰亚胺薄膜与聚氯乙烯薄膜通过第一压敏胶层粘合相连接;所述离型膜位于聚酰亚胺薄膜的下方,且离型膜与聚酰亚胺薄膜通过第二压敏胶层粘合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具有结构稳定,抗拉强度高,耐高低温,化学性质稳定,强绝缘性,电磁屏蔽效果好,消除电磁干扰,实用性强的优点。聚酰亚胺胶带在使用时需要携带刀具便于对聚酰亚胺胶带的切割,然后有时忘记携带刀具时则会导致对聚酰亚胺胶带的切割较为麻烦,在使用时因为轮轴的转动导致聚酰亚胺胶带在转动时容易脱离航线而导致切割失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顶端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帽盖,所述帽盖的顶端一圈设置有四组凸块,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固定开设有四组凹槽,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固定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端卡接有轮轴,所述轮轴的外侧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外侧设置有有机压敏胶,所述有机压敏胶的外侧设置有离型膜,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外侧设置有两组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一端设置在底座的左侧顶端,所述底座的左侧顶端设置有刀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轮轴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左侧顶端设置有搭胶轴,所述搭胶轴设置在刀头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帽盖的一端顶侧固定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大于等于斜板的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凹陷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轮轴两端的正上方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在底座的顶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四组凹槽和四组凸块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右侧顶端设置有铰链,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帽盖,帽盖的顶端一圈设置有四组凸块,底座的顶端一侧固定开设有四组凹槽,底座的顶端中部固定开设有卡槽,卡槽的两端卡接有轮轴,底座的左侧顶端设置有刀头,将胶带放置在轮轴的外侧,然后将轮轴放置在底座顶端中部的卡槽上,放置过后再将帽盖盖在底座的顶端,帽盖上的凸块和底座上的凹槽相卡合确保帽盖盖在底座上不会掉落,在使用时将帽盖盖上,将胶带拉长然后通过刀头将胶带切断,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对胶带的切断。
2、本实用新型中,轮轴的外侧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薄膜的外侧设置有有机压敏胶,有机压敏胶的外侧设置有离型膜,聚酰亚胺薄膜的外侧设置有两组固定杆,两组固定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斜板的一端设置在底座的左侧顶端,将离型膜贴在斜板的底端,斜板便于对胶带的移动方向进行固定同时在使用时确保胶带不会粘贴到一起,聚酰亚胺薄膜有耐高低温、耐酸碱、耐溶剂、电气绝缘(H级)、防辐射等性能,而在胶带使用时有机压敏胶使胶带撕掉时不会有残胶,使胶带在使用过后不会留下胶印减轻了处理胶印的麻烦,斜板和固定杆让胶带在底座中使用时不会偏离位置,使切割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的轮轴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凹陷部;3、铰链;4、帽盖;5、缺口;6、凸块;7、凹槽;8、卡槽;9、轮轴;10、卡块;11、刀头;12、搭胶轴;13、斜板;14、离型膜;15、有机压敏胶;16、聚酰亚胺薄膜;17、支撑架;18、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右侧顶端设置有铰链3,铰链3的一侧设置有帽盖4,帽盖4的顶端一圈设置有四组凸块6,底座1的顶端一侧固定开设有四组凹槽7,底座1的顶端中部固定开设有卡槽8,卡槽8的两端卡接有轮轴9,将胶带放置在轮轴9的外侧,然后将轮轴9放置在底座1顶端中部的卡槽8上,放置过后再将帽盖4盖在底座1的顶端,帽盖4上的凸块6和底座1上的凹槽7相卡合确保帽盖4盖在底座1上不会掉落,轮轴9的外侧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16,聚酰亚胺薄膜16的外侧设置有有机压敏胶15,有机压敏胶15的外侧设置有离型膜14,聚酰亚胺薄膜16的外侧设置有两组固定杆18,两组固定杆18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板13,斜板13的一端设置在底座1的左侧顶端,底座1的左侧顶端设置有刀头11,将离型膜14贴在斜板13的底端,斜板13便于对胶带的移动方向进行固定同时在使用时确保胶带不会粘贴到一起,聚酰亚胺薄膜16有耐高低温、耐酸碱、耐溶剂、电气绝缘、防辐射等性能,而在胶带使用时有机压敏胶15使胶带撕掉时不会有残胶,当在使用胶带时将胶带拉长然后通过刀头11将胶带切断。
轮轴9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17,支撑架17在胶带放入时避免胶带坍塌使胶带在使用时更方便转动,底座1的左侧顶端设置有搭胶轴12,搭胶轴12设置在刀头11的一侧,搭胶轴12在不使用胶带时便于胶带的粘附,在再次使用时不需要去找胶带的开头,帽盖4的一端顶侧固定开设有缺口5,缺口5的宽度大于等于斜板13的宽度,缺口5使斜板13不会成为盖上帽盖4的阻碍物,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凹陷部2,轮轴9两端的正上方设置有卡块10,卡块10卡接在底座1的顶端,卡块10拿出便于轮轴9的取下,从而便于对胶带的更换,四组凹槽7和四组凸块6相对应。
工作原理:将胶带放置在轮轴9的外侧,然后将轮轴9放置在底座1顶端中部的卡槽8上,放置过后再将帽盖4盖在底座1的顶端,帽盖4上的凸块6和底座1上的凹槽7相卡合确保帽盖4盖在底座1上不会掉落,将离型膜14贴在斜板13的底端,斜板13便于对胶带的移动方向进行固定同时在使用时确保胶带不会粘贴到一起,聚酰亚胺薄膜16有耐高低温、耐酸碱、耐溶剂、电气绝缘、防辐射等性能,而在胶带使用时有机压敏胶15使胶带撕掉时不会有残胶,当在使用胶带时将胶带拉长然后通过刀头11将胶带切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右侧顶端设置有铰链(3),所述铰链(3)的一侧设置有帽盖(4),所述帽盖(4)的顶端一圈设置有四组凸块(6),所述底座(1)的顶端一侧固定开设有四组凹槽(7),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部固定开设有卡槽(8),所述卡槽(8)的两端卡接有轮轴(9),所述轮轴(9)的外侧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16),所述聚酰亚胺薄膜(16)的外侧设置有有机压敏胶(15),所述有机压敏胶(15)的外侧设置有离型膜(14),所述聚酰亚胺薄膜(16)的外侧设置有两组固定杆(18),两组所述固定杆(18)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板(13),所述斜板(13)的一端设置在底座(1)的左侧顶端,所述底座(1)的左侧顶端设置有刀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9)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顶端设置有搭胶轴(12),所述搭胶轴(12)设置在刀头(1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4)的一端顶侧固定开设有缺口(5),所述缺口(5)的宽度大于等于斜板(13)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凹陷部(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9)两端的正上方设置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卡接在底座(1)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凹槽(7)和四组凸块(6)相对应。
CN202220486110.3U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 Active CN216996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6110.3U CN216996992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6110.3U CN216996992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6992U true CN216996992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86110.3U Active CN216996992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69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17828A (en) Flexible thin film cell including packaging material
US5478668A (en)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construction
EP0147465B1 (en) Flat battery
KR101192079B1 (ko) 박막 배터리
CN20609850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软包电池模块
CN105794036B (zh) 二次电池的排气孔形成工艺及排气孔形成装置
CN100563048C (zh) 电池
US7846220B2 (en)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KR20010033763A (ko) 비수 전해질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1999036971A1 (en) Battery terminal insulation
JPWO2012077707A1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7194090A (ja) 双極型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組電池
US6664619B2 (en) Laminate film packaged storage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4025224A (zh) 蓄电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150974A (ja) 電極体、および当該電極体の製造方法
JP2013097931A (ja) 薄膜型電気化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0221557A (ja) 薄型電池
CN216996992U (zh)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胶带结构
JP6678036B2 (ja) ラミネート型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1068157A (ja) 積層形ポリマー電解質電池
JP3999534B2 (ja)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CN202587596U (zh) 配线基板、电池堆及双极型二次电池
JP3869668B2 (ja)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14872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19029642A (ja) 電気化学セル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化学セル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