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6764U - 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6764U
CN216996764U CN202123107554.6U CN202123107554U CN216996764U CN 216996764 U CN216996764 U CN 216996764U CN 202123107554 U CN202123107554 U CN 202123107554U CN 216996764 U CN216996764 U CN 216996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cross
rod
cross rod
transvers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75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铁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Ou Lan Su Automobi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Ou Lan Su Automobi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Ou Lan Su Automobi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Ou Lan Su Automobi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075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6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6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6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包括若干等距设置的支撑组件;相邻两支撑组件的左端之间、右端之间各通过伸缩组件相连;两支撑组件之间的伸缩组件通过若干中连接横杆、下连接横杆、上连接横杆相连;两支撑组件之间位于最中间的两中连接横杆上纵向连接有两电机安装板,驱动电机横向安装在两电机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自动输送装置实现货物通过弯曲、提升的方式直接装车,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不用时可以收缩以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料回收过程中,为了方便对物料的各个部件进行有序的拆卸及输送,且节省人力,一般采用输送机来将待回收的物料输送至各个工位,然后由各个工位的工人来进行拆卸操作,从而能够增加物料回收的效率,而且保证回收可以有序的进行。但是由于回收的工位较多,所以也导致物料输送线的长度极长,工作人员如果需要从输送线的一侧去往另一侧时,需要绕行很长的路程后才可到达另一侧,无疑给工作人员带来了麻烦,而且有时也会影响生产的效率。
公开号为CN102826325A的专利公开了动力伸缩辊道输送机拉门结构,包括两侧的立柱支架和中部的可拉伸支架,所述可拉伸支架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立柱支架上,并且可拉伸支架的上部铰接轴固定在立柱支架上,可拉伸支架的下部铰接轴安装在立柱支架上的滑移槽中,在所述可拉伸支架的上部联接轴上设有输送辊轮。所述立柱支架上安装有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采用拉伸槽和螺栓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伸缩辊道输送机拉门结构,可以调节两侧立柱支架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通过立柱支架上的拉伸装置调节立柱支架的高度,使整个装置适应各种距离、高度的需要。
公开号为CN11049818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的输送机,包括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组件的两侧固定连接的左伸缩组件和右伸缩组件、若干个辊筒、若干个连接杆以及与分别所述左伸缩组件和右伸缩组件固定连接并挂设在所述辊筒和连接杆上的左辊筒驱动组件和右辊筒驱动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的着地处对称设置有两滚轮。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支撑组件使各个支撑组件靠近或远离可带动所述左伸缩组件和右伸缩组件同时进行运动,使左伸缩组件和右伸缩组件同时缩起和张开,在张开时所述输送机可以作为输送机构进行货物的运输,在缩起时所述输送机腾出位置供人通过,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方便生产的进行。
现有技术中的输送机的突出缺陷是,输送装置适合直线输送,不适合拐弯提升输送,因为在拐弯提升的过程中,输送物品的重力产生的下滑分力方向不停的改变,输送物品在局部堆积、掉落的风险加大,或者断断续续的输送过程造成输送不畅通。当车间内的生产线比较多,车间空间比较小,大型车辆开不进生产车间,常需要用小车将成品运送到门外,再进行装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在一些特殊场合例如需要将车间内的成品输送到车间外的货车时,可直接将货物从生产线末端直接连接到车间外货车车厢,实现货物通过弯曲、提升的方式直接装车,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包括若干等距设置的支撑组件;相邻两支撑组件的左端之间、右端之间各通过伸缩组件相连。
伸缩组件包括若干交叉机构;各交叉机构包括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等长,第一转杆的中部与第二转杆的中部交叉;相邻两支撑组件之间的两伸缩组件的交叉机构左右对称。
两左右对称的交叉机构的交叉处之间与一中连接横杆的两端铰接。
两左右对称的交叉机构的顶部前端之间、后端之间各与一上连接横杆的两端铰接。
相邻两支撑组件之间的两伸缩组件的各左右对称的交叉机构中,位于最中间的左右对称交叉机构的底部前端之间、后端之间分别与一下连接横杆的两端铰接,最前方的的左右对称交叉机构的底部前端之间、最后方的左右对称交叉机构的底部后端之间各与一下连接横杆的两端铰接。
各交叉机构的前端的顶端与其前方相邻的交叉机构的后端的顶端所连接的上连接横杆铰接;各交叉机构的前端的底端与其前方相邻的交叉机构的后端的底端通过底连接绞铰接。
各支撑组件包括底横杆,底横杆顶面左、右两端垂直向设有立杆,各立杆上套装有套筒,两套筒的下端通过横向连接杆相连;各立杆上设有若干高度不同第一销钉孔,套筒上设有第二销钉孔,各立杆通过穿过第二销钉孔及一第一销钉孔的销钉与其上的套筒相连。
底横杆顶面左、右两端各设有滚轮;滚轮上设有滚轮制动装置。
各立杆的靠近伸缩组件侧纵向设有竖板,各竖板上垂直向设有滑槽;
与支撑组件最近的上连接横杆的顶端的靠近支撑组件端与距其最近的套筒的顶端铰接。
与支撑组件的滑槽最近的交叉机构的底端设有位于所述滑槽内且可沿滑槽垂直向自由运动的滑动轮。
各上连接横杆两伸缩组件之间同轴设有转动辊,转动辊的右端同轴连接有第一被动轮;各中连接横杆的右端套装有第二被动轮;第一被动轮与其正下方两侧的第二被动轮分别通过第一皮带相连。
两支撑组件之间位于最中间的两中连接横杆上纵向连接有两电机安装板,驱动电机横向安装在两电机安装板上,驱动电机的驱动轮通过第二皮带与距其最近的第一被动轮相连。
除最后端的支撑组件外,其余支撑组件上均设有一配电箱。
各第二转杆的上连接横杆以上各设有第二延长杆,各第二延长杆与所述第二转杆同轴设置;与位于中间的各支撑组件最近的第一转杆的上连接横杆以上各设有第一延长杆,各第一延长杆与所述第一转杆同轴设置;第二延长杆、第一延长杆上同轴套装有若干滚动轮。
各支撑组件的两套筒的销钉上各铰接有斜杆,两斜杆的前端与一重物放置框架相连。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当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全部张开时,滚动轮的顶面平行于地面。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支撑组件的两套筒的顶端均同轴安装有竖向杆,两套筒上的竖向杆的顶端通过横向加强杆相连。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重物放置框架通过重物放置框架铰接横轴与斜杆相连。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重物放置框架包括左、右两纵杆,两纵杆通过若干连接横杆相连。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交叉机构的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的交叉部位设有中横向通孔,中连接横杆穿过所述中横向通孔,中连接横杆的两端设有中挡头;中挡头、中连接横杆的两伸缩组件之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中连接横杆其余部分的直径;中连接横杆的中挡头与中横向通孔之间有与中连接横杆同轴的中弹簧圈;中连接横杆与中横向通孔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与上连接横杆相连的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的交叉部位上横向通孔,上连接横杆穿过所述上横向通孔,上连接横杆的两端设有上挡头;上挡头的直径大于上连接横杆其余部分的直径;上连接横杆的两伸缩组件之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上连接横杆其余部分的直径;上连接横杆的上挡头与上横向通孔之间、上连接横杆与上横向通孔之间均设有与上连接横杆同轴的上弹簧圈;上连接横杆与上横向通孔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与下连接横杆相连的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的交叉部位设有下横向通孔;下连接横杆穿过所述下横向通孔,下连接横杆的两端设有下挡头;下挡头、下连接横杆的两伸缩组件之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下连接横杆其余部分的直径;下连接横杆的下挡头与上横向通孔之间设有与下连接横杆同轴的下弹簧圈;下连接横杆与下横向通孔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通过底连接绞相连的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的底交叉部位设有下横向通孔,底连接绞包括底连接绞横轴,底连接绞横轴的两端设有底连接绞挡头,底连接绞挡头的直径大于底连接绞横轴的直径;第一转杆、第二转杆与距其最近的底连接绞横轴的挡头之间设有底连接绞弹簧圈,底连接绞弹簧圈与底连接绞横轴同轴;底连接绞横轴与下横向通孔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套筒的顶端纵向设有顶面板,与支撑组件最近的上连接横杆的顶端的靠近顶面板端与所述顶面板铰接。第一被动轮与上连接横杆的径向外周表面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滚动轴,各第一滚动轴沿上连接横杆的中轴线环状阵列;转动辊与上连接横杆的径向外周表面之间设有若干第二滚动轴,各第二滚动轴沿上连接横杆的中轴线环状阵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包括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组件的两侧固定连接的伸缩组件。当需要转弯时,位于一侧的伸缩组件的伸长幅度小,另一侧的伸缩组件的伸长幅度大,可以实现小幅度拐弯以躲避障碍。仅在最靠近支撑组件的交叉机构以及两支撑组件最中间的交叉机构设置下连接横杆,在保证装置拐弯较灵活的前提下实现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2、在中连接横杆、下连接横杆、上连接横杆、底连接绞与交叉机构连接处均设有弹簧圈,拐弯比较灵活,在装置完成输送任务重新收缩后,可以迅速恢复最初的状态,耐用性好。
3、将驱动电机设置在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的中部,减少了拐弯对输送动力的影响。
4、输送机可以调节输送高度。
5、各支撑组件的两套筒的销钉上各铰接有斜杆,两斜杆的前端与一重物放置框架相连,装置稳定性好。
6、可以多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相连,实现长距离输送。
7、各第二转杆的上连接横杆以上各设有第二延长杆,仅在与位于中间的各支撑组件最近的第一转杆的上连接横杆以上各设有第一延长杆,第二延长杆、第一延长杆上同轴套装有若干滚动环;运送货物时,可以防止货物掉落,同时防止货物在局部堆积。
8、支撑组件设有重物放置框架,装置输送货物时稳定性好。
9、可直接将货物从生产线末端直接连接到车间外货车车厢,实现货物通过弯曲、提升的方式直接装车,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
10、在张开时所述输送机可以作为输送机构进行货物的运输,在缩起时所述输送机腾出位置供人通过,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方便生产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6的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的H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8的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6的G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上连接横杆与交叉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中连接横杆与交叉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13是图11的J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12的K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下连接横杆与交叉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L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底连接绞与交叉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M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图18的N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支撑组件-1;底横杆-11;立杆-12;滚轮-13;竖板-14;滑槽-15;滑动轮-16;斜杆-17;重物放置框架-18;重物放置框架铰接横轴-19;纵杆-110;连接横杆-111;电机安装板-112;套筒-113;横向连接杆-114;第一销钉孔-115;第二销钉孔-116;销钉-117;滚轮制动装置-118;顶面板-119;竖向杆-120;横向加强杆-121;
伸缩组件-2;第一转杆-21;第二转杆-22;中横向通孔-23;
中连接横杆-3;第二被动轮-31;中挡头-32;中尼龙环-33;
下连接横杆-4;下横向通孔-41;下挡头-42;
上连接横杆-5;转动辊-51;第一被动轮-52;第一皮带-53;第二皮带-54;上横向通孔-55;上挡头-56;上尼龙环-57;
底连接绞-6;底连接绞横轴-61;底连接绞挡头-62;底连接绞尼龙环-63;
驱动电机-7;驱动轮-71;
驱动电机-7;驱动轮-71;
配电箱-8;
第一延长杆-91;第二延长杆-92;滚动环-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17所示,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包括若干等距设置的支撑组件1;相邻两支撑组件1的左端之间、右端之间各通过伸缩组件2相连。
伸缩组件2包括若干交叉机构;各交叉机构包括第一转杆21、第二转杆22;第一转杆21、第二转杆22等长,第一转杆21的中部与第二转杆22的中部交叉;相邻两支撑组件1之间的两伸缩组件2的交叉机构左右对称。
两左右对称的交叉机构的交叉处之间与一中连接横杆3的两端铰接。
两左右对称的交叉机构的顶部前端之间、后端之间各与一上连接横杆5的两端铰接。
相邻两支撑组件1之间的两伸缩组件2的各左右对称的交叉机构中,位于最中间的左右对称交叉机构的底部前端之间、后端之间分别与一下连接横杆4的两端铰接,最前方的的左右对称交叉机构的底部前端之间、最后方的左右对称交叉机构的底部后端之间各与一下连接横杆4的两端铰接。
各交叉机构的前端的顶端与其前方相邻的交叉机构的后端的顶端所连接的上连接横杆5铰接;各交叉机构的前端的底端与其前方相邻的交叉机构的后端的底端通过底连接绞6铰接。
各支撑组件1包括底横杆11,底横杆11顶面左、右两端垂直向设有立杆12,各立杆12上套装有套筒113,两套筒113的下端通过横向连接杆114相连;各立杆12上设有若干高度不同第一销钉孔115,套筒113上设有第二销钉孔116,各立杆12通过穿过第二销钉孔116及一第一销钉孔115的销钉117与其上的套筒113相连。
底横杆11顶面左、右两端各设有滚轮13;滚轮13上设有滚轮制动装置118。
各立杆12的靠近伸缩组件2侧纵向设有竖板14,各竖板14上垂直向设有滑槽15。
与支撑组件1最近的上连接横杆5的顶端的靠近支撑组件1端与距其最近的套筒113的顶端铰接。
与支撑组件1的滑槽15最近的交叉机构的底端设有位于所述滑槽15内且可沿滑槽15垂直向自由运动的滑动轮16。
各上连接横杆5两伸缩组件2之间同轴设有转动辊51,转动辊51的右端同轴连接有第一被动轮52;各中连接横杆3的右端套装有第二被动轮31;第一被动轮52与其正下方两侧的第二被动轮31分别通过第一皮带53相连。
两支撑组件1之间位于最中间的两中连接横杆3上纵向连接有两电机安装板112,驱动电机7横向安装在两电机安装板112上,驱动电机7的驱动轮71通过第二皮带54与距其最近的第一被动轮52相连。
除最后端的支撑组件1外,其余支撑组件1上均设有一配电箱8。
各第二转杆22的上连接横杆5以上各设有第二延长杆92,各第二延长杆92与所述第二转杆22同轴设置;与位于中间的各支撑组件1最近的第一转杆21的上连接横杆5以上各设有第一延长杆91,各第一延长杆91与所述第一转杆21同轴设置;第二延长杆92、第一延长杆91上同轴套装有若干滚动轮93。
各支撑组件1的两套筒113的销钉117上各铰接有斜杆17,两斜杆17的前端与一重物放置框架18相连。
当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全部张开时,滚动轮93的顶面平行于地面。
重物放置框架18通过重物放置框架铰接横轴19与斜杆17相连。
各交叉机构的第一转杆21与第二转杆22的交叉部位设有中横向通孔23,中连接横杆3穿过所述中横向通孔23,中连接横杆3的两端设有中挡头32;中挡头32、中连接横杆3的两伸缩组件2之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中连接横杆3其余部分的直径;中连接横杆3的中挡头32与中横向通孔23之间有与中连接横杆3同轴的中弹簧圈33;中连接横杆3与中横向通孔23之间留有间隙。
与上连接横杆5相连的第一转杆21与第二转杆22的交叉部位上横向通孔55,上连接横杆5穿过所述上横向通孔55,上连接横杆5的两端设有上挡头56;上挡头56的直径大于上连接横杆5其余部分的直径;上连接横杆5的两伸缩组件2之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上连接横杆5其余部分的直径;上连接横杆5的上挡头56与上横向通孔55之间、上连接横杆5与上横向通孔55之间均设有与上连接横杆5同轴的上弹簧圈57;上连接横杆5与上横向通孔55之间留有间隙。
与下连接横杆4相连的第一转杆21与第二转杆22的交叉部位设有下横向通孔41;下连接横杆4穿过所述下横向通孔41,下连接横杆4的两端设有下挡头42;下挡头42、下连接横杆4的两伸缩组件2之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下连接横杆4其余部分的直径;下连接横杆4的下挡头42与上横向通孔55之间设有与下连接横杆4同轴的下弹簧圈43;下连接横杆4与下横向通孔41之间留有间隙。上连接横杆5、中连接横杆3、下连接横杆4采用了长度省略画法。
通过底连接绞6相连的第一转杆21与第二转杆22的底交叉部位设有下横向通孔41,底连接绞6包括底连接绞横轴61,底连接绞横轴61的两端设有底连接绞挡头62,底连接绞挡头62的直径大于底连接绞横轴61的直径;第一转杆21、第二转杆22与距其最近的底连接绞横轴61的挡头之间设有底连接绞弹簧圈63,底连接绞弹簧圈63与底连接绞横轴61同轴;底连接绞横轴61与下横向通孔41之间留有间隙。各支撑组件1的套筒113与斜杆17的铰接点位于滑槽15的下方。
各套筒113的顶端纵向设有顶面板119,与支撑组件1最近的上连接横杆5的顶端的靠近顶面板端与所述顶面板119铰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包括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组件的两侧固定连接的伸缩组件2。当需要转弯时,位于一侧的伸缩组件2的伸长幅度小,另一侧的伸缩组件2的伸长幅度大,可以实现小幅度拐弯以躲避障碍。仅在最靠近支撑组件的交叉机构以及两支撑组件最中间的交叉机构设置下连接横杆4,在保证装置拐弯较灵活的前提下实现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在中连接横杆3、下连接横杆4、上连接横杆5、底连接绞6与交叉机构连接处均设有弹簧圈,拐弯比较灵活,在装置完成输送任务重新收缩后,可以迅速恢复最初的状态,耐用性好。将驱动电机7设置在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的中部,减少了拐弯对输送动力的影响。输送机可以调节输送高度。各支撑组件1的两套筒113的销钉117上各铰接有斜杆17,两斜杆17的前端与一重物放置框架18相连,装置稳定性好。可以多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相连,实现长距离输送。各第二转杆22的上连接横杆5以上各设有第二延长杆92,仅在与位于中间的各支撑组件1最近的第一转杆21的上连接横杆5以上各设有第一延长杆91,第二延长杆92、第一延长杆91上同轴套装有若干滚动环93;运送货物时,可以防止货物掉落,同时防止货物在局部堆积。支撑组件1设有重物放置框架18,装置输送货物时稳定性好。可直接将货物从生产线末端直接连接到车间外货车车厢,实现货物通过弯曲、提升的方式直接装车,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在张开时所述输送机可以作为输送机构进行货物的运输,在缩起时所述输送机腾出位置供人通过,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方便生产的进行。
实施例2。如图18-2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重物放置框架18包括左、右两纵杆110,两纵杆110通过若干连接横杆111相连。
各支撑组件1的两套筒113的顶端均同轴安装有竖向杆120,两套筒113上的竖向杆120的顶端通过横向加强杆121相连。
实施例3。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第一被动轮52与上连接横杆5的径向外周表面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滚动轴58,各第一滚动轴58沿上连接横杆5的中轴线环状阵列;转动辊51与上连接横杆5的径向外周表面之间设有若干第二滚动轴59,各第二滚动轴59沿上连接横杆5的中轴线环状阵列。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等距设置的支撑组件(1);相邻两支撑组件(1)的左端之间、右端之间各通过伸缩组件(2)相连;
伸缩组件(2)包括若干交叉机构;各交叉机构包括第一转杆(21)、第二转杆(22);第一转杆(21)、第二转杆(22)等长,第一转杆(21)的中部与第二转杆(22)的中部交叉;相邻两支撑组件(1)之间的两伸缩组件(2)的交叉机构左右对称;
两左右对称的交叉机构的交叉处之间与一中连接横杆(3)的两端铰接;
两左右对称的交叉机构的顶部前端之间、后端之间各与一上连接横杆(5)的两端铰接;
相邻两支撑组件(1)之间的两伸缩组件(2)的各左右对称的交叉机构中,位于最中间的左右对称交叉机构的底部前端之间、后端之间分别与一下连接横杆(4)的两端铰接,最前方的左右对称交叉机构的底部前端之间、最后方的左右对称交叉机构的底部后端之间各与一下连接横杆(4)的两端铰接;
各交叉机构的前端的顶端与其前方相邻的交叉机构的后端的顶端所连接的上连接横杆(5)铰接;各交叉机构的前端的底端与其前方相邻的交叉机构的后端的底端通过底连接绞(6)铰接;
各支撑组件(1)包括底横杆(11),底横杆(11)顶面左、右两端垂直向设有立杆(12),各立杆(12)上套装有套筒(113),两套筒(113)的下端通过横向连接杆(114)相连;各立杆(12)上设有若干高度不同第一销钉孔(115),套筒(113)上设有第二销钉孔(116),各立杆(12)通过穿过第二销钉孔(116)及一第一销钉孔(115)的销钉(117)与其上的套筒(113)相连;
底横杆(11)顶面左、右两端各设有滚轮(13);滚轮(13)上设有滚轮制动装置(118);
各立杆(12)的靠近伸缩组件(2)侧纵向设有竖板(14),各竖板(14)上垂直向设有滑槽(15);
与支撑组件(1)最近的上连接横杆(5)的顶端的靠近支撑组件(1)端与距其最近的套筒(113)的顶端铰接;
与支撑组件(1)的滑槽(15)最近的交叉机构的底端设有位于所述滑槽(15) 内且可沿滑槽(15)垂直向自由运动的滑动轮(16);
各上连接横杆(5)两伸缩组件(2)之间同轴设有转动辊(51),转动辊(51)的右端同轴连接有第一被动轮(52);各中连接横杆(3)的右端套装有第二被动轮(31);第一被动轮(52)与其正下方两侧的第二被动轮(31)分别通过第一皮带(53)相连;
两支撑组件(1)之间位于最中间的两中连接横杆(3)上纵向连接有两电机安装板(112),驱动电机(7)横向安装在两电机安装板(112)上,驱动电机(7)的驱动轮(71)通过第二皮带(54)与距其最近的第一被动轮(52)相连;
除最后端的支撑组件(1)外,其余支撑组件(1)上均设有一配电箱(8);
各第二转杆(22)的上连接横杆(5)以上各设有第二延长杆(92),各第二延长杆(92)与所述第二转杆(22)同轴设置;与位于中间的各支撑组件(1)最近的第一转杆(21)的上连接横杆(5)以上各设有第一延长杆(91),各第一延长杆(91)与所述第一转杆(21)同轴设置;第二延长杆(92)、第一延长杆(91)上同轴套装有若干滚动轮(93);
各支撑组件(1)的两套筒(113)的销钉(117)上各铰接有斜杆(17),两斜杆(17)的前端与一重物放置框架(18)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全部张开时,滚动轮(93)的顶面平行于地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支撑组件(1)的两套筒(113)的顶端均同轴安装有竖向杆(120),两套筒(113)上的竖向杆(120)的顶端通过横向加强杆(121)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重物放置框架(18)通过重物放置框架铰接横轴(19)与斜杆(17)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重物放置框架(18)包括左、右两纵杆(110),两纵杆(110)通过若干连接横杆(111)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交叉机构的第一转杆(21)与第二转杆(22)的交叉部位设有中横向通孔(23),中连接横杆(3)穿过所述中横向通孔(23),中连接横杆(3)的两端设有中挡头(32);中挡头(32)、中连接横杆(3)的两伸缩组件(2)之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中连接横杆(3)其余部分的直径;中连接横杆(3)的中挡头(32)与中横向通孔(23)之间有与中连接横杆(3)同轴的中弹簧圈(33);中连接横杆(3)与中横向通孔(23)之间留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上连接横杆(5)相连的第一转杆(21)与第二转杆(22)的交叉部位上横向通孔(55),上连接横杆(5)穿过所述上横向通孔(55),上连接横杆(5)的两端设有上挡头(56);上挡头(56)的直径大于上连接横杆(5)其余部分的直径;上连接横杆(5)的两伸缩组件(2)之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上连接横杆(5)其余部分的直径;上连接横杆(5)的上挡头(56)与上横向通孔(55)之间、上连接横杆(5)与上横向通孔(55)之间均设有与上连接横杆(5)同轴的上弹簧圈(57);上连接横杆(5)与上横向通孔(55)之间留有间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下连接横杆(4)相连的第一转杆(21)与第二转杆(22)的交叉部位设有下横向通孔(41);下连接横杆(4)穿过所述下横向通孔(41),下连接横杆(4)的两端设有下挡头(42);下挡头(42)、下连接横杆(4)的两伸缩组件(2)之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下连接横杆(4)其余部分的直径;下连接横杆(4)的下挡头(42)与上横向通孔(55)之间设有与下连接横杆(4)同轴的下弹簧圈(43);下连接横杆(4)与下横向通孔(41)之间留有间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底连接绞(6)相连的第一转杆(21)与第二转杆(22)的底交叉部位设有下横向通孔(41),底连接绞(6)包括底连接绞横轴(61),底连接绞横轴(61)的两端设有底连接绞挡头(62),底连接绞挡头(62)的直径大于底连接绞横轴(61)的直径;第一转杆(21)、第二转杆(22)与距其最近的底连接绞横轴(61)的挡头之间设有底连接绞弹簧圈(63),底连接绞弹簧圈(63)与底连接绞横轴(61)同轴;底连接绞横轴(61)与下横向通孔(41)之间留有间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套筒(113)的顶端纵向设有顶面板(119),与支撑组件(1)最近的上连接横杆(5)的顶端的靠近顶面板端与所述顶面板(119)铰接;第一被动轮(52)与上连接横杆(5) 的径向外周表面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滚动轴(58),各第一滚动轴(58)沿上连接横杆(5)的中轴线环状阵列;转动辊(51)与上连接横杆(5)的径向外周表面之间设有若干第二滚动轴(59),各第二滚动轴(59)沿上连接横杆(5)的中轴线环状阵列。
CN202123107554.6U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 Active CN216996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7554.6U CN216996764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7554.6U CN216996764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6764U true CN216996764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83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7554.6U Active CN216996764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6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9974B (zh) 自动化立体仓库及其货物存取方法
CN203294643U (zh) 自动化立体仓库
CN205204088U (zh) 平板显示模组输送设备
CN107740620B (zh) 巷道堆垛立体车库
CN210709106U (zh) 管材类自动化立体仓库
CN102040070B (zh) 航空集装箱自动化储存设备、储存系统和出入库控制方法
CN107572447A (zh) 一种移载货叉升降机及车辆生产线
CN106853916B (zh) 纵向输送、横向积放车门储运线
CN112141724A (zh) 一种物流码垛系统
CN103552807B (zh) 垂直输送机
CN206107399U (zh) 一种报废汽车拆解流水线
CN216996764U (zh) 一种移动式弯曲提升自动装载装置
CN202321668U (zh) 一种移动式双平台输送装卸机
CN207259084U (zh) 一种移载货叉升降机及使用该升降机的车辆生产线
CN213059103U (zh) 一种用于条材输送的升降横移过跨系统
CN206156623U (zh) 一种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
CN111410003A (zh) 一种卸货装置
CN216996111U (zh) 一种可移动式车辆卸货轨架
CN107857073B (zh) 用于分区输送的柔性输送装置
CN107814131B (zh) 一种间距补偿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水平输送设备
CN216996108U (zh) 一种可节省空间的伸缩弯曲式货物可移动自动输送装置
CN202848507U (zh) 铝型材多楔带辊道输送机
CN201457366U (zh) 一种用于架空乘人装置的连接装置
CN110053955A (zh) 一种自动化升降输送系统
CN206139650U (zh) 一种卧式活套车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