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6406U - 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6406U
CN216986406U CN202220087492.2U CN202220087492U CN216986406U CN 216986406 U CN216986406 U CN 216986406U CN 202220087492 U CN202220087492 U CN 202220087492U CN 216986406 U CN216986406 U CN 216986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oil
drain pipe
pip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74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启波
张刚
林怀德
何海明
钟丽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li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li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li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li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00874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6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6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6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它包括变压器,所述的变压器架设在支撑座上,所述的支撑座通过四根支撑杆分别和四根沿变压器周向设置的竖直立柱固连,所述的变压器外侧设有顶部敞开设置的罩体,所述的罩体通过若干连接杆和支撑座固连。在变压器油未出现泄漏时,平移驱动结构能驱动排水管移动至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之间,下雨时通过罩体进入导流箱内的雨水能通过排水管排出,且排水管底部能堵住油液回收管的入口,配合密封设置的事故油池能够防止事故油池内积蓄起雨水,从而能够减少事故油池内油水分离装置的使用次数,减少能耗及提高变压器油的回收效率。

Description

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装有大量变压器油,在发生事故或者检修失控时有可能引起变压器油泄漏。参考同类型240MVA变压器,其单台主变压器油量约55t,体积约61.5m3 (变压器油密度约0.895×103kg/m3)。为防止变压器油泄漏至外环境,本站设有地下事故油池一座,事故油池有效容积按最大变压器油量100%设计,有效容积不小于65m3。能够满足《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中规定,“第6.7.8 户外单台油量为1000kg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贮油或挡油设施,其容积宜按设备油量的20%设计,并能将事故油排至总事故贮油池。总事故贮油池的容量应按其接入的油量最大的一台设备确定,并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能容纳相应电气设备全部油量的贮油设施,并设置油水分离装置”。
现有技术中,事故油池中往往会因为下雨积蓄雨水,当变压器油泄漏时事故油池中仍存留有雨水就会导致变压器油和雨水混合,虽然事故油池中设置有油水分离设备,但油水分离会产生时间成本和能源的损耗。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变压器油泄漏的预防及处理结构[申请号:202023038487.2],变压器油箱的箱沿和箱盖通过螺栓及密封垫密封连接;箱沿内侧设有一L型角板,与油箱的箱壁形成卡槽;密封垫朝向箱沿的一侧设有凸块,凸块设于卡槽中形成密封结构;在变压器底部设有油池,油池一端设有放油阀;箱盖上设有多个集油盒,分别围拢在箱盖上露出的元器件边部,将露出的元器件分割为多个区域,各集油盒底部镂空,与箱盖表面形成油道,镂空部分边部与箱盖进行密封处理,各集油盒底部分别设有导油管,导油管与底部油池连通,但也存在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包括变压器,所述的变压器架设在支撑座上,所述的支撑座通过四根支撑杆分别和四根沿变压器周向设置的竖直立柱固连,所述的变压器外侧设有顶部敞开设置的罩体,所述的罩体通过若干连接杆和支撑座固连,所述的罩体底部设有排液孔,所述的罩体下侧还设有具有排液管的导流箱,所述的导流箱下侧设有可与排液管底部相连的排水管,所述的竖直立柱上还设有和排水管相连的平移驱动结构,所述的变压器正下方的地底内密封设置有事故油池,所述的事故油池顶部固连有可与排液管相连的油液回收管。
在上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中,所述的排水管靠近排液管顶部一端设有进水孔,所述的排水管远离排液管一侧设有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底部和底面之间具有一段间隙。
在上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中,所述的平移驱动结构包括驱动器固定座,所述的驱动器固定座上固连有水平设置的平移驱动器,所述的平移驱动器的输出轴端部通过平移块和排水管固连连。
在上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中,所述的平移块上还固连有若干水平设置的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贯穿驱动器固定座并与驱动器固定座滑动连接。
在上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中,所述的排水孔内径和油液回收管的内径和排液管外径相适配,所述的竖直立柱上还设有可驱动导流箱底部的排液管插入至排水孔或油液回收管内的升降机构。
在上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中,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四个分别固定在四根竖直立柱上的升降驱动器,所述的升降驱动器竖直设置且升降驱动器的输出轴端部通过升降块和导流箱固连。
在上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中,所述的罩体底部设有呈倒锥形的一号导流面。
在上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中,所述的导流箱底部设有呈倒锥形的二号导流面。
在上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中,所述的变压器上侧还设有呈伞面型的挡雨板。
在上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中,所述的罩体顶部与变压器顶部齐平,所述的罩体内壁和变压器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变压器油未出现泄漏时,平移驱动结构能驱动排水管移动至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之间,下雨时通过罩体进入导流箱内的雨水能通过排水管排出,且排水管底部能堵住油液回收管的入口,配合密封设置的事故油池能够防止事故油池内积蓄起雨水,从而能够减少事故油池内油水分离装置的使用次数,减少能耗及提高变压器油的回收效率。
2、平移驱动器能驱动排水管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在变压器油未出现泄漏时,平移驱动器能通过平移块驱动排水管位于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之间且排液管和进水孔对齐,在变压器油出现泄漏时,平移驱动器驱动排水管向外运动从而使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对齐,使变压器油能通过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进入事故油池内。
3、升降机构能驱动导流箱沿竖直方向升降,导流箱底部的排液管向下运动至插入至排水孔或油液回收管内能够使排液管排出的雨水或油液不会出现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变压器1、支撑座2、竖直立柱3、罩体4、连接杆5、排液孔6、排液管7、导流箱8、排水管9、平移驱动结构10、事故油池11、油液回收管12、进水孔13、排水孔14、驱动器固定座15、平移驱动器16、平移块17、限位杆18、升降机构19、升降驱动器20、升降块21、一号导流面22、二号导流面23、挡雨板2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包括变压器1,所述的变压器1架设在支撑座2上,所述的支撑座2 通过四根支撑杆分别和四根沿变压器1周向设置的竖直立柱3固连,所述的变压器1外侧设有顶部敞开设置的罩体4,所述的罩体4通过若干连接杆5和支撑座2固连,所述的罩体4底部设有排液孔6,所述的罩体4下侧还设有具有排液管7的导流箱8,所述的导流箱8下侧设有可与排液管7底部相连的排水管9,所述的竖直立柱3上还设有和排水管9相连的平移驱动结构10,所述的变压器1正下方的地底内密封设置有事故油池11,所述的事故油池11顶部固连有可与排液管7相连的油液回收管12。
本实施例中,变压器内的变压器油泄漏时,罩体能防止变压器油外泄,并能通过排液孔将变压器油排出到导流箱内,变压器油进入导流箱内后能通过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将变压器油导流至事故油池内进行回收;
在变压器油未出现泄漏时,平移驱动结构10能驱动排水管移动至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之间,下雨时通过罩体进入导流箱内的雨水能通过排水管排出,且排水管底部能堵住油液回收管的入口,配合密封设置的事故油池能够防止事故油池内积蓄起雨水,从而能够减少事故油池内油水分离装置的使用次数,减少能耗及提高变压器油的回收效率。
优选地,罩体敞开设置能防止降低变压器的散热性能。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排水管9靠近排液管7顶部一端设有进水孔13,所述的排水管9远离排液管7一侧设有排水孔14,所述的排水孔14底部和底面之间具有一段间隙。排液管排出的雨水能通过进水孔进入排水管内再通过排水孔排出。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平移驱动结构10包括驱动器固定座15,所述的驱动器固定座15上固连有水平设置的平移驱动器16,所述的平移驱动器16的输出轴端部通过平移块17和排水管9固连连。平移驱动器能驱动排水管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在变压器油未出现泄漏时,平移驱动器能通过平移块驱动排水管位于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之间且排液管和进水孔对齐,在变压器油出现泄漏时,平移驱动器驱动排水管向外运动从而使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对齐,使变压器油能通过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进入事故油池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平移驱动器可为油缸、气缸或直线电机等。
优选地,结合图3所示,平移块17上还固连有若干水平设置的限位杆18,所述的限位杆18贯穿驱动器固定座15并与驱动器固定座15滑动连接。若干水平设置的限位杆配合驱动器固定座能对排水管进行限位。
优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排水孔14内径和油液回收管 12的内径和排液管7外径相适配,所述的竖直立柱3上还设有可驱动导流箱8底部的排液管7插入至排水孔14或油液回收管12 内的升降机构19。升降机构19能驱动导流箱沿竖直方向升降,导流箱8底部的排液管7向下运动至插入至排水孔14或油液回收管12内能够使排液管排出的雨水或油液不会出现泄漏。
升降机构19包括四个分别固定在四根竖直立柱3上的升降驱动器20,所述的升降驱动器20竖直设置且升降驱动器20的输出轴端部通过升降块21和导流箱8固连。升降驱动器20能通过升降块驱动导流箱沿竖直方向升降,导流箱8底部的排液管7向下运动至插入至排水孔14或油液回收管12内能够使排液管排出的雨水或油液不会出现泄漏。
优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罩体4底部设有呈倒锥形的一号导流面22。导流箱8底部设有呈倒锥形的二号导流面23。一号导流面和二号导流面能防止雨水或油液积留在罩体或导流箱内。
优选地,结合图1所示,变压器1上侧还设有呈伞面型的挡雨板24。挡雨板能减少进入到罩体内的雨水。
优选地,结合图1所示,罩体4顶部与变压器1顶部齐平能防止变压器油外泄,所述的罩体4内壁和变压器1之间具有散热间隙,散热间隙能有助于变压器更好的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变压器内的变压器油泄漏时,罩体能防止变压器油外泄,并能通过排液孔将变压器油排出到导流箱内,变压器油进入导流箱内后能通过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将变压器油导流至事故油池内进行回收,在变压器油未出现泄漏时,平移驱动结构10能驱动排水管移动至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之间,下雨时通过罩体进入导流箱内的雨水能通过排水管排出,且排水管底部能堵住油液回收管的入口,配合密封设置的事故油池能够防止事故油池内积蓄起雨水,从而能够减少事故油池内油水分离装置的使用次数,减少能耗及提高变压器油的回收效率,罩体敞开设置能防止降低变压器的散热性能;
排液管排出的雨水能通过进水孔进入排水管内再通过排水孔排出,平移驱动器能驱动排水管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在变压器油未出现泄漏时,平移驱动器能通过平移块驱动排水管位于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之间且排液管和进水孔对齐,在变压器油出现泄漏时,平移驱动器驱动排水管向外运动从而使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对齐,使变压器油能通过排液管和油液回收管进入事故油池内,若干水平设置的限位杆配合驱动器固定座能对排水管进行限位,升降驱动器20能通过升降块驱动导流箱沿竖直方向升降,导流箱 8底部的排液管7向下运动至插入至排水孔14或油液回收管12 内能够使排液管排出的雨水或油液不会出现泄漏;
一号导流面和二号导流面能防止雨水或油液积留在罩体或导流箱内,挡雨板能减少进入到罩体内的雨水,罩体4顶部与变压器1顶部齐平能防止变压器油外泄,所述的罩体4内壁和变压器 1之间具有散热间隙,散热间隙能有助于变压器更好的进行散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变压器1、支撑座2、竖直立柱3、罩体4、连接杆5、排液孔6、排液管7、导流箱8、排水管9、平移驱动结构10、事故油池11、油液回收管12、进水孔13、排水孔 14、驱动器固定座15、平移驱动器16、平移块17、限位杆18、升降机构19、升降驱动器20、升降块21、一号导流面22、二号导流面23、挡雨板24等,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包括变压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1)架设在支撑座(2)上,所述的支撑座(2)通过四根支撑杆分别和四根沿变压器(1)周向设置的竖直立柱(3)固连,所述的变压器(1)外侧设有顶部敞开设置的罩体(4),所述的罩体(4)通过若干连接杆(5)和支撑座(2)固连,所述的罩体(4)底部设有排液孔(6),所述的罩体(4)下侧还设有具有排液管(7)的导流箱(8),所述的导流箱(8)下侧设有可与排液管(7)底部相连的排水管(9),所述的竖直立柱(3)上还设有和排水管(9)相连的平移驱动结构(10),所述的变压器(1)正下方的地底内密封设置有事故油池(11),所述的事故油池(11)顶部固连有可与排液管(7)相连的油液回收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9)靠近排液管(7)顶部一端设有进水孔(13),所述的排水管(9)远离排液管(7)一侧设有排水孔(14),所述的排水孔(14)底部和底面之间具有一段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移驱动结构(10)包括驱动器固定座(15),所述的驱动器固定座(15)上固连有水平设置的平移驱动器(16),所述的平移驱动器(16)的输出轴端部通过平移块(17)和排水管(9)固连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移块(17)上还固连有若干水平设置的限位杆(18),所述的限位杆(18)贯穿驱动器固定座(15)并与驱动器固定座(15)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孔(14)内径和油液回收管(12)的内径和排液管(7)外径相适配,所述的竖直立柱(3)上还设有可驱动导流箱(8)底部的排液管(7)插入至排水孔(14)或油液回收管(12)内的升降机构(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19)包括四个分别固定在四根竖直立柱(3)上的升降驱动器(20),所述的升降驱动器(20)竖直设置且升降驱动器(20)的输出轴端部通过升降块(21)和导流箱(8)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4)底部设有呈倒锥形的一号导流面(22)。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箱(8)底部设有呈倒锥形的二号导流面(23)。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1)上侧还设有呈伞面型的挡雨板(24)。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4)顶部与变压器(1)顶部齐平,所述的罩体(4)内壁和变压器(1)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CN202220087492.2U 2022-01-10 2022-01-10 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 Active CN216986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7492.2U CN216986406U (zh) 2022-01-10 2022-01-10 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7492.2U CN216986406U (zh) 2022-01-10 2022-01-10 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6406U true CN216986406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88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7492.2U Active CN216986406U (zh) 2022-01-10 2022-01-10 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6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51907U (zh) 一种地埋式箱式变电站
CN216986406U (zh) 变压器油防泄漏导流回收结构
CN201576899U (zh) 一种整体式地埋高压变电设备
CN111834948B (zh) 一种地埋式箱式变电站
CN207098282U (zh) 一种挡雨防水浸泡的配电柜
CN212896214U (zh) 一种具有加强防漏结构的水利闸门
CN206273005U (zh) 防雨电气安装柜
CN211368787U (zh) 市政热力管道泄水装置
CN218030903U (zh) 一种用于铁路铺设双伸缩立柱装置
CN101771244B (zh) 一种整体式地埋高压变电设备
CN217027289U (zh) 一种并联式安装的一体化泵站
CN213025915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箱连接装置
CN221030610U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砼事故油池
CN216205459U (zh) 一种埋地式排污降温罐
CN218563204U (zh) 一种箱变储油池
CN219497501U (zh) 箱变漏油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装置
CN215185377U (zh) 一种户外环保型箱式变电站壳体
CN216865256U (zh) 一种自动复位检查井盖
CN214577183U (zh) 一种基于瓦斯抽采管路自动放水装置
CN220013968U (zh) 城市污水管道系统中小型污水提升构筑物
CN216339684U (zh) 一种预制型水表检查井
CN212200660U (zh) 一种泵站污水自动回收装置
CN211898522U (zh) 一种防止箱变基础内部积水的结构
CN215644010U (zh) 一种新能源箱变用事故储油底座
CN212262449U (zh) 一种用于萃取设备的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