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4819U - 一种喷淋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淋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4819U
CN216984819U CN202122999446.8U CN202122999446U CN216984819U CN 216984819 U CN216984819 U CN 216984819U CN 202122999446 U CN202122999446 U CN 202122999446U CN 216984819 U CN216984819 U CN 216984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pray
flow channel
water
axis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94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晓敏
史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94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4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4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4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淋臂,包括壳体,该壳体内部具有中空的流道,壳体底壁的中部开有与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口、顶壁上开有与流道相连通的喷水孔,喷水孔为多个并沿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壳体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靠近第一端的记为第一流道,第一挡壁将第一流道隔开成C型的第一子流道和C型的第二子流道;第一流道的喷水孔包括第一喷水孔,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子流道的上游,该第一喷水孔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1,该轴向延伸线L1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65°~72°。有利于喷出的水流形成循环,从而能够清洗到清洗机中的大部分待清洗物,清洗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喷淋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淋臂。
背景技术
清洗机用于清洗待清洗物(例如碗碟、果蔬)等,具体是将冷水或热水喷射到碗碟、果蔬等以清除粘附在碗碟、果蔬上的脏物的装置,水流的喷出主要是通过喷淋臂实现。
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0713871.1(公开号为CN109394126A)的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喷淋臂及应用有该喷淋臂的清洗机》,喷淋臂包括有喷淋臂本体,喷淋臂本体内部中空且形成有流道,喷淋臂本体在底部中央部位开有与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喷淋臂本体的壁面上开设有与流道相连通的喷淋孔,其特征在于流道至少有两个,分别位于进水口的两侧,并且在各流道的上游位置设置有雾化发生装置,用于使从进水口引入的水产生雾化,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优点在于雾化发生装置设置在各流道的上游位置,使得从进水口流入通道的水雾化并能够产生气泡,这些夹杂着大量气泡的水从喷淋臂本体上的喷淋孔喷出至清洗物上,能够破裂产生瞬间的空爆现象以形成放射性的冲击力,加大了直接冲洗清洗物的面积和概率,提高喷淋臂的洗净率。
但是,上述专利没有公开喷淋孔(相当于下文的喷水孔)的具体的角度,因此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同样能够清洗到清洗机中大部分待清洗物喷淋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淋臂,包括壳体,该壳体内部具有中空的流道,所述壳体底壁的中部开有与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口、顶壁上开有与流道相连通的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为多个并沿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壳体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流道具有至少一个且分别设置在壳体的进水口的两侧,其中靠近第一端的记为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呈O型,第一流道在处于下游的远端有至少一个第一挡壁将第一流道隔开成C型的第一子流道和C型的第二子流;
其特征在于:
以进水口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的壳的顶壁为坐标系的原点,壳体的长度方向且朝第一端延伸的方向为X轴正向,垂直于壳体且向上延伸的方向为Y轴正向,分别与X轴、 Y轴垂直的是Z轴;
所述第一流道的喷水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喷水孔,设置在第一子流道的上游,该第一喷水孔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1,该轴向延伸线L1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65°~72°。
为了减少待清洗物的堆积,所述喷水孔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流道的至少两个第二喷水孔,分别设置在第一挡壁的两侧,位于第一子流道中的第二喷水孔位于第一喷水孔的下游,第二喷水孔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2,该轴向延伸线L2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100°。这样,水流容易形成循环,待清洗物不容易堆积而清洗效果较好。
为了便于清洗到位于清洗机非中心区域的待清洗物,所述喷水孔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流道中的第三喷水孔,设置在第二子流道上且位于第二子流道所在的第二喷水孔的上游,该第三喷水孔33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3,该L3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85°~95°,L3在YZ平面的投影与Z轴正向的夹角为90°。这样,整个清洗机不容易有死角,清洗效果较好。
为了便于喷出的水流形成环流,所述喷水孔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流道的第四喷水孔,设置在第二子流道上且位于第三喷水孔的上游,该第四喷水孔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4,该L4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70°~110°。这样,有利于喷出的水流形成环流,提高清洗效果。
为了平衡喷淋臂两侧的水压,设置在进水口另一侧且靠近第二端的流道,记为第二流道,该第二流道12也呈O型,第二流道在处于下游的远端有至少一个第二挡壁将流道隔开成C型的第三子流道和C型的第四子流道,第二挡壁与第一挡壁基本在X轴方向上对齐,第三子流道与第二子流道分别位于进水口的左右两侧且基本在X轴方向上对齐,第四子流道和第一子流道分别位于进水口的左右两侧且基本在X轴方向上对齐。通过设置第二流道,这样喷淋臂共有两个流道,两侧的水压比较均匀,同时喷孔的数量较多,清洗的范围较广。
为了进一步清洗位于清洗机中心区域的待清洗物,所述喷水孔包括设置在第三子流道上游的第五喷水孔,该第五喷水孔的数量与第一喷水孔的数量相等,各第五喷水孔35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一喷水孔基本呈中心对称;
该第五喷水孔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5,该轴向延伸线L5在XY平面的投影与X 轴正向的夹角为65°~72°。
为了减少待清洗物的堆积,所述喷水孔包括设置在第二流道的第六喷水孔,该第六喷水孔的数量与第二喷水孔的数量相等且分别设置在第二挡壁的两侧,各第六喷水孔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二喷水孔基本呈中心对称;
所述第六喷水孔的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6,该轴向延伸线L6在YZ平面的投影与 Z轴正向的夹角为90°。这样,水流容易形成循环,待清洗物不容易堆积而清洗效果较好。
为了清洗到位于清洗机非中心区域的待清洗物,所述喷水孔包括设置在第二流道的第七喷水孔,该第七喷水孔的数量与第三喷水孔的数量相等,各第七喷水孔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三喷水孔基本呈中心对称;
所述第七喷水孔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7,该L7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85°~95°。
这样,整个清洗机不容易有死角,清洗效果较好。
为了便于喷出的水流形成环流,所述喷水孔包括设置在第二流道的第八喷水孔,该第八喷水孔的数量与第四喷水孔的数量相等,各第八喷水孔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四喷水孔34基本呈中心对称;
所述第八喷水孔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8,该L8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70°~110°,L8在YZ平面的投影与Z轴正向的夹角为90°。
这样,有利于喷出的水流形成环流,提高清洗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第一喷水孔所在的轴向延伸线具有合适的倾斜方向,这样从第一喷水孔喷出的水流朝向喷淋臂的中心位置,有利于喷出的水流形成循环,从而能够清洗到清洗机中的大部分待清洗物,清洗效果较好,如果第一喷水孔所在的轴向延伸线的倾斜方向不合适(也就是第一喷水孔的倾斜角度不合适),则不利于水流形成循环,从而清洗效果较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喷淋臂的分解图;
图3为图2的壳体的下半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臂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喷淋臂包括壳体1,该壳体1内部具有中空的流道2,壳体1底壁的中部开有与流道2相连通的进水口4、顶壁上开有与流道2相连通的喷水孔3,喷水孔3为多个并沿流道1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参见图2、图3,壳体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互连接的上半壳体200和下半壳体100,壳体1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流道具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进水口4的两侧,这样便于平衡喷淋臂的左右两侧的水压,其中靠近第一端的记为第一流道 11,该第一流道11呈O型,第一流道11在处于下游的远端有两个第一挡壁13将第一流道11隔开成C型的第一子流道111和C型的第二子流道112,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挡壁13也可以设置1个或3个或4个等;
以进水口4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的壳体1的顶壁为坐标系的原点,壳体1的长度方向且朝第一端延伸的方向为X轴正向,垂直于壳体1且向上延伸的方向为Y轴正向,分别与X轴、Y轴垂直的是Z轴;
参见图1,第一流道11的喷水孔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喷水孔31、第二喷水孔32、第三喷水孔33、第四喷水孔34。
本实施例中,第一喷水孔31具有3个,所有第一喷水孔31均设置在第一子流道 111的上游且沿第一子流道112间隔设置,该第二喷水孔32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1,该轴向延伸线L1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65°~72°。
第二喷水孔32设置在第一流道11上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挡壁13的两侧,位于第一子流道111的第二喷水孔32位于第一喷水孔31的下游,第二喷水孔32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2,该轴向延伸线L2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100°。
第三喷水孔33设置在第一流道11上,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二子流道112上且位于第二子流道112所在的第二喷水孔32的上游,该第三喷水孔33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 L3,该L3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85°~95°,L3在YZ平面的投影与 Z轴正向的夹角为90°。
第四喷水孔34设置在第一流道11上,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二子流道112上且位于第三喷水孔33的上游,该第四喷水孔34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4,该L4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70°~110°。
参见图3,设置在进水口4另一侧且靠近第二端的流道,记为第二流道12,该第二流道12也呈O型,第二流道12在处于下游的远端有两个第二挡壁14将流道隔开成C 型的第三子流道121和C型的第四子流道122,第二挡壁14与第一挡壁13基本在X轴方向上对齐,第三子流道121与第二子流道112分别位于进水口4的左右两侧且基本在 X轴方向上对齐,第四子流道122和第一子流道111分别位于进水口4的左右两侧且基本在X轴方向上对齐。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挡壁13也可以设置1个或3个或4个等。
参见图1位于第二流道12上的喷水孔3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五喷水孔35、第六喷水孔36、第七喷水孔37、第八喷水孔38。
第五喷水孔35设置在第三子流道121上游,该第五喷水孔35的数量与第一喷水孔31的数量相等,各第五喷水孔35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一喷水孔31基本呈中心对称;该第五喷水孔35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5,该轴向延伸线 L5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65°~72°。
第六喷水孔36设置在第二流道12上,该第六喷水孔36的数量与第二喷水孔32 的数量相等且分别设置在第二挡壁14的两侧,各第六喷水孔36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二喷水孔32基本呈中心对称;第六喷水孔36的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6,该轴向延伸线L6在YZ平面的投影与Z轴正向的夹角为90°。
第七喷水孔37设置在第二流道12上,该第七喷水孔37的数量与第三喷水孔33的数量相等,各第七喷水孔37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三喷水孔33基本呈中心对称;第七喷水孔37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7,该L7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85°~95°。
第八喷水孔38设置在第二流道12上,该第八喷水孔38的数量与第四喷水孔34 的数量相等,各第八喷水孔38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四喷水孔34基本呈中心对称;第八喷水孔38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8,该L8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70°~110°,L8在YZ平面的投影与Z轴正向的夹角为90°。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喷水孔31、第二喷水孔32、第三喷水孔33、第四喷水孔34、第五喷水孔35、第六喷水孔36、第七喷水孔37和第八喷水孔38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的喷淋臂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从第一喷水孔31、第五喷水孔35喷出的水流朝向喷淋臂中心位置,能够清洗到清洗机中的大部分待清洗物。第二喷水孔32、第六喷水孔36能防止待冲洗物堆积在角落,确保水流形成循环,从而提高清洗效果。第三喷水孔33、第四喷水孔34、第七喷水孔 37、第八喷水孔38喷出的水流能够清洗位于清洗机非中心区域的待清洗物。
这样通过所有喷水孔3的配合,有利于喷出的水流形成较大的环流,从而提高清洗效果。

Claims (9)

1.一种喷淋臂,包括壳体(1),该壳体(1)内部具有中空的流道(2),所述壳体(1)底壁的中部开有与流道(2)相连通的进水口(4)、顶壁上开有与流道(2)相连通的喷水孔(3),所述喷水孔(3)为多个并沿流道(1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壳体(1)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流道(2)具有至少一个且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进水口(4)的两侧,其中靠近第一端的记为第一流道(11),该第一流道(11)呈O型,第一流道(11)在处于下游的远端有至少一个第一挡壁(13)将第一流道(11)隔开成C型的第一子流道(111)和C型的第二子流道(112);
其特征在于:
以进水口(4)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的壳体(1)的顶壁为坐标系的原点,壳体(1)的长度方向且朝第一端延伸的方向为X轴正向,垂直于壳体(1)且向上延伸的方向为Y轴正向,分别与X轴、Y轴垂直的是Z轴;
所述第一流道(11)的喷水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喷水孔(31),设置在第一子流道(111)的上游,该第一喷水孔(31)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1,该轴向延伸线L1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65°~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流道(11)的至少两个第二喷水孔(32),分别设置在第一挡壁(13)的两侧,第一子流道(111)中的第二喷水孔(32)位于第一喷水孔(31)的下游,第二喷水孔(32)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2,该轴向延伸线L2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3)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流道(11)中的第三喷水孔(33),设置在第二子流道(112)上且位于第二子流道(112)所在的第二喷水孔(32)的上游,该第三喷水孔(33)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3,该L3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85°~95°,L3在YZ平面的投影与Z轴正向的夹角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3)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流道(11)的第四喷水孔(34),设置在第二子流道(112)上且位于第三喷水孔(33)的上游,该第四喷水孔(34)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4,该L4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70°~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进水口(4)另一侧且靠近第二端的流道,记为第二流道(12),该第二流道(12)也呈O型,第二流道(12)在处于下游的远端有至少一个第二挡壁(14)将流道隔开成C型的第三子流道(121)和C型的第四子流道(122),第二挡壁(14)与第一挡壁(13)基本在X轴方向上对齐,第三子流道(121)与第二子流道(112)分别位于进水口(4)的左右两侧且基本在X轴方向上对齐,第四子流道(122)和第一子流道(111)分别位于进水口(4)的左右两侧且基本在X轴方向上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3)包括设置在第三子流道(121)上游的第五喷水孔(35),该第五喷水孔(35)的数量与第一喷水孔(31)的数量相等,各第五喷水孔(35)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一喷水孔(31)基本呈中心对称;
该第五喷水孔(35)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5,该轴向延伸线L5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65°~7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3)包括设置在第二流道(12)的第六喷水孔(36),该第六喷水孔(36)的数量与第二喷水孔(32)的数量相等且分别设置在第二挡壁(14)的两侧,各第六喷水孔(36)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二喷水孔(32)基本呈中心对称;
所述第六喷水孔(36)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6,该轴向延伸线L6在YZ平面的投影与Z轴正向的夹角为9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3)包括设置在第二流道(12)的第七喷水孔(37),该第七喷水孔(37)的数量与第三喷水孔(33)的数量相等,各第七喷水孔(37)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三喷水孔(33)基本呈中心对称;
所述第七喷水孔(37)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7,该L7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85°~9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3)包括设置在第二流道(12)的第八喷水孔(38),该第八喷水孔(38)的数量与第四喷水孔(34)的数量相等,各第八喷水孔(38)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在XZ平面上与对应的第四喷水孔(34)基本呈中心对称;
所述第八喷水孔(38)所在的轴向延伸线为L8,该L8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70°~110°,L8在YZ平面的投影与Z轴正向的夹角为90°。
CN202122999446.8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喷淋臂 Active CN216984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9446.8U CN21698481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喷淋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9446.8U CN21698481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喷淋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4819U true CN216984819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81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9446.8U Active CN21698481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喷淋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4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48C (zh) 用于触发式喷射器的起泡喷头组件
KR20140088347A (ko) 복수의 세정구간을 구비하는 습식정화장치
CN204931601U (zh) 槽式清洗设备
CN216984819U (zh) 一种喷淋臂
JP4341864B2 (ja) 気液混合流の噴射装置
US9475070B2 (en) Water faucet
CN210810868U (zh) 洗碗机喷淋臂及喷淋式洗碗机
CN111793938B (zh) 一种防发散的水路结构及洗衣机进水装置
CN116713135A (zh) 清洗设备及喷头组件
CN211412382U (zh) 清洗喷嘴及清洗设备
CN205625851U (zh) 喷臂组件以及包括其的洗碗机
CN219168680U (zh) 清洗机的喷头及清洗机
CN208251254U (zh) 一种局部大面积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及智能马桶
JPH11104529A (ja) 気液噴射装置
CN216876269U (zh) 清洁头及表面清洁装置
CN217267871U (zh) 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喷水体组件
CN108523798B (zh) 用于洗碗机的喷头、喷头组件、水路系统及洗碗机
CN215191352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
CN215227370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
CN217299189U (zh) 一种喷嘴
CN216495185U (zh) 一种喷淋臂
CN215502852U (zh) 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应用有该喷淋臂的清洗机
JP6237985B2 (ja) キッチン用水栓
CN218078455U (zh) 一种喷射力强的颗粒水花洒
CN216460438U (zh) 一种喷淋冲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