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0724U - 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0724U
CN216980724U CN202121688972.6U CN202121688972U CN216980724U CN 216980724 U CN216980724 U CN 216980724U CN 202121688972 U CN202121688972 U CN 202121688972U CN 216980724 U CN216980724 U CN 216980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hole
sealing
assembl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889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盼斌
张亚儒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889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0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0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0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该结构包括位于边框(6)外侧的:极柱(1),用于连接导电;上塑胶(2),用于绝缘;还包括位于边框(6)内侧的:密封件(3),用于对极柱组件密封;下塑胶(4),用于绝缘;转接片(5);所述的上塑胶(2)位于极柱(1)和边框(6)之间;所述的密封件(3)位于下塑胶(4)和边框(6)之间,所述的转接片(5)位于下塑胶(4)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爆点、增强密封性、降低装配难度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极柱组件是电池外壳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极柱组件主要由极柱、上塑胶、密封圈、下塑胶、转接片组成,通过装配以及激光焊接,形成密封。
目前的极柱组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转接片与极柱的尺寸有波动,配合一致性较差,会使激光经过折射等原因接触到转接片下的密封圈(材料为氟橡胶),出现燃烧,发黑现象;二是密封圈体积较小且质地较软,装配难度较大且密封性较差;三是下塑胶与转接片之间的配合无限位配合,下塑胶焊接完后容易翘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减少爆点、增强密封性、降低装配难度的不锈钢电芯极柱组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不锈钢电芯极柱组件结构,该结构包括位于边框外侧的:
极柱,用于连接导电;
上塑胶,用于绝缘;
还包括位于边框内侧的:
密封件,用于对极柱组件密封,增强密封性与绝缘性;
下塑胶,用于绝缘;
转接片;
所述的上塑胶位于极柱和边框之间;所述的密封件位于下塑胶和边框之间,所述的转接片位于下塑胶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边框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极柱上的凸部插设在连接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件包括密封片和开设在密封片中部、并凸出的密封环,组装时,所述的密封片位于下塑胶和边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环一侧插设在连接孔中,且位于极柱凸部与连接孔孔壁之间。使得极柱、边框和密封件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并且大幅度限制了上塑胶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件包括密封片和开设在密封片中部、并凸出的密封环,组装时,所述的密封片位于下塑胶和边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塑胶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的转接片中部开设有与通孔位置对应的转接孔,组装时,所述极柱上的凸部依次穿设在连接孔、密封环、通孔和转接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环另一侧插设在通孔中,且位于极柱凸部与通孔孔壁之间。使得极柱、下塑胶和密封件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并且大幅度限制了下塑胶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塑胶包括中部的大C组件和位于大C组件两侧,并与大C组件扣接的左C组件和右C组件;所述大C组件的开口位于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接片的尺寸与大C组件开口匹配,转接片的截面为L形结构,与大C组件紧密贴合。转接片的转接孔和L形拐角部分均去掉倒角,可以与极柱凸部和下塑胶配合紧密,避免了发黑现象的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的边框上还设有平衡透气孔,所述的右C组件位置与平衡透气孔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圈采用双密封设计,加大了与边框接触的面积,增强了密封能力与绝缘能力;
(2)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圈体积增大,减小了装配的难度;
(3)本实用新型中的转接片体积增大,与下塑胶相互配合,减小了极柱组件的装配难度,并限制了下塑胶的旋转自由度,增强了配合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中的转接片去掉倒角,与极柱配合紧密,避免了发黑现象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电芯极柱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极柱1、上塑胶2、密封件3、密封片31、密封环32、下塑胶4、大C组件400、左C组件401、右C组件402、通孔41、转接片5、转接孔51、边框6、连接孔61、平衡透气孔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不锈钢电芯极柱组件结构,该结构包括位于边框6外侧的:极柱1,用于连接导电;上塑胶2,用于绝缘;还包括位于边框6内侧的:密封件3,用于对极柱组件密封,增强密封性与绝缘性;下塑胶4,用于绝缘;转接片5;上塑胶2位于极柱1和边框6之间;密封件3位于下塑胶4和边框6之间,转接片5位于下塑胶4内侧。
密封件3包括密封片31和开设在密封片31中部、并凸出的密封环32,组装时,密封片31位于下塑胶4和边框6之间。密封环32一侧插设在连接孔61中,且位于极柱1凸部与连接孔61孔壁之间。使得极柱1、边框6和密封件3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并且大幅度限制了上塑胶2的自由度。密封件3包括密封片31和开设在密封片31中部、并凸出的密封环32,组装时,密封片31位于下塑胶4和边框6之间。
下塑胶4中部开设有通孔41,转接片5中部开设有与通孔41位置对应的转接孔51,组装时,所述极柱1上的凸部依次穿设在连接孔61、密封环32、通孔41和转接孔51中。密封环32另一侧插设在通孔41中,且位于极柱1凸部与通孔41孔壁之间。使得极柱1、下塑胶4和密封件3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并且大幅度限制了下塑胶4的自由度。
下塑胶4包括中部的大C组件400和位于大C组件400两侧,并与大C组件400扣接的左C组件401和右C组件402;所述大C组件400的开口位于内侧。转接片5的尺寸与大C组件400开口匹配,转接片5的为截面为L形结构,与大C组件400紧密贴合,形成限位配合。转接片5的转接孔51和L形拐角部分均去掉倒角,可以与极柱1凸部和下塑胶4配合紧密,避免了发黑现象的产生。边框6上还设有平衡透气孔62,右C组件402位置与平衡透气孔62对应。
优选实施例中,极柱顶端为凹凸结构,主要作用是与转接片配合完成预密封;转接片的孔做喇叭口形状,主要作用是与极柱配合,形成铆合结构,完成预密封。
优选方案中,密封件可以先与极柱和上塑胶先装配形成一体件,减少后续装配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位于边框(6)外侧的:
极柱(1),用于连接导电;
上塑胶(2),用于绝缘;
还包括位于边框(6)内侧的:
密封件(3),用于对极柱组件密封;
下塑胶(4),用于绝缘;
转接片(5);
所述的上塑胶(2)位于极柱(1)和边框(6)之间;所述的密封件(3)位于下塑胶(4)和边框(6)之间,所述的转接片(5)位于下塑胶(4)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6)上设有连接孔(61),所述极柱(1)上的凸部插设在连接孔(6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3)包括密封片(31)和开设在密封片(31)中部、并凸出的密封环(32),组装时,所述的密封片(31)位于下塑胶(4)和边框(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环(32)一侧插设在连接孔(61)中,且位于极柱(1)凸部与连接孔(61)孔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3)包括密封片(31)和开设在密封片(31)中部、并凸出的密封环(32),组装时,所述的密封片(31)位于下塑胶(4)和边框(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塑胶(4)中部开设有通孔(41),所述的转接片(5)中部开设有与通孔(41)位置对应的转接孔(51),组装时,所述极柱(1)上的凸部依次穿设在连接孔(61)、密封环(32)、通孔(41)和转接孔(5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环(32)另一侧插设在通孔(41)中,且位于极柱(1)凸部与通孔(41)孔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塑胶(4)包括中部的大C组件(400)和位于大C组件(400)两侧,并与大C组件(400)扣接的左C组件(401)和右C组件(402);所述大C组件(400)的开口位于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片(5)的尺寸与大C组件(400)开口匹配,转接片(5)的为截面为L形结构,与大C组件(400)紧密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6)上还设有平衡透气孔(62),所述的右C组件(402)位置与平衡透气孔(62)对应。
CN202121688972.6U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 Active CN216980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8972.6U CN216980724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8972.6U CN216980724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0724U true CN216980724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38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88972.6U Active CN216980724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0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54176A1 (en) Battery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US20240128487A1 (en) Battery
CN113629329A (zh) 一种复合极柱、顶盖和电池
CN208889707U (zh) 二次电池顶盖
CN216311920U (zh) 一种复合极柱、顶盖和电池
CN216980724U (zh) 一种电芯极柱组件结构
CN109755422A (zh)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209675395U (zh)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CN209626266U (zh) 一种电池盖板
CN219892367U (zh) 一种方壳电池盖板结构、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08889705U (zh) 二次电池顶盖
CN219246805U (zh) 一种带防反结构的连接片及与之配合的顶盖以及电池
CN208580774U (zh) 二次电池顶盖
CN216980823U (zh) 一种电芯外壳结构
CN207852830U (zh) 一种锂电池外壳及锂电池
CN216980721U (zh) 一种电池外壳结构
CN217589335U (zh) 一种连接件及电池
CN206650107U (zh) 电池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CN115579593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圆柱形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13546425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3483905U (zh) 防晃动的锂电池下盖板结构
CN216161823U (zh) 一种超大电池外壳结构
CN210073928U (zh) 圆柱形电池及其电池盖帽
CN208467594U (zh) 一种防爆片焊接工装
CN216161817U (zh) 一种超大不锈钢电池外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