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2154U - 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2154U
CN216962154U CN202123299368.7U CN202123299368U CN216962154U CN 216962154 U CN216962154 U CN 216962154U CN 202123299368 U CN202123299368 U CN 202123299368U CN 216962154 U CN216962154 U CN 216962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ir inlet
connecting portion
cavity
water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993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穗华
方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2993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2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2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2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水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包括上盖、气弹和基座,所述上盖开设有容纳腔,所述气弹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气弹相对的进气顶针以及设有与外接的储液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基座上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顶针用于释放所述气弹内的气体、且气体可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进入储液瓶内。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结构更加简单、携带和使用都更加方便、通用性更强、使用范围更广、更加利于推广使用、市场接受程度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水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制造汽水的装置(通常也称为气泡水机)开始被逐渐接受和被广泛应用,使得普通家庭在家中就可以自己制作汽水饮用,这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气泡水机是一种可以产生强大压力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将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弹击穿,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射入装有水或者果汁的杯子中,使得杯子中的水与二氧化碳气体融合,从而制成气泡果汁汽水饮品,也称碳酸果汁饮料。现有的气泡水机一般为结构较为复杂的机器,在使用时需要用专门的容器装好饮料,然后再在气泡水机上将二氧化碳其他融合到饮料中才能制成气泡水饮料。这种气泡水机结构复杂,而且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且无法直接适用于市面上的各种饮料,因此通用性很差、使用范围很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不方便、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包括上盖、气弹和基座,所述上盖开设有容纳腔,所述气弹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气弹相对的进气顶针以及设有与外接的储液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基座上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顶针用于释放所述气弹内的气体、且气体可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进入储液瓶内。结构更加简单、携带和使用都更加方便、通用性更强、使用范围更广、更加利于推广使用、市场接受程度更高。
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的外壁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上盖在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连接座的下端面开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侧壁。设置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可使上盖和基座连接稳固,在制作气泡水时方便基座上的进气顶针将气弹刺破,同时也能避免由于气弹在释放气体时产生的较大的压力造成气弹和上盖脱落,使得无法制作好气泡水。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相互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可伸入外接的储液瓶内。气体与液体融合更加快速、更加完全。
优选地,还包括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一端开口且内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保护套管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以套设在所述进气管上。保护管套用于保护进气管,避免进气管弄脏、影响气泡水的纯净、卫生。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管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四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可适配与第四连接部和储液瓶的瓶口,基座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实用性更强,且更加通用。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在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套设有进气头,所述进气头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气体在排入储液瓶内时更加均匀、更加分散,因此气体与液体的融合效果更好、融合效率更高。
优选地,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七连接部和与外接的储液瓶连接的第八连接部。根据不同型号的储液瓶来选择是否增加转接头或更换不同的转接头,使用更方便,适用范围更广,通用性更强。
优选地,所述基座开设有与外接的储液瓶相互连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用于将储液瓶中对于的气体排出,保证储液瓶内的气压。
优选地,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有第五连接部,所述基座在所述排气通道处设有第六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六连接部可拆卸连接。设置泄压阀,可在保证排气通道正常排气的前提下,提高排气通道的密封性,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等赃物通过排气通道进入储液瓶内,保证气泡水的干净。
优选地,所述泄压阀包括基体、弹性件和柱塞件,所述基体内部开设有通过第一排气孔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五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所述基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相互连通的第二排气孔;所述柱塞件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排气孔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于所述柱塞件远离所述第一排气孔的一端、另一端抵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泄压阀包括基体、弹性件和柱塞件,所述基体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放置腔和泄气通道,且所述放置腔和所述泄气通道贯穿所述基体,所述第五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柱塞件位于所述放置腔内、且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于所述放置腔的内壁、另一端抵于所述柱塞件远离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基座上设置第一连接部使基座可直接适用于市面上的绝大部分瓶装饮料,然后再配合气弹、上盖等可非常方便将市面上的饮料直接制成气泡水饮料;因此结构更加简单、携带和使用都更加方便、通用性更强、使用范围更广、更加利于推广使用、市场接受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气泡水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气泡水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基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基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套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气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泄压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泄压阀的剖面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上盖、11-容纳腔、12-第三连接部、2-气弹、3-基座、31-进气顶针、32-第一连接部、33-进气通道、34-上连接座、341-第二连接部、35-下连接座、351-凹槽、36-排气通道、37-第六连接部、4-进气管、5-保护套管、51-容置腔、52-第四连接部、6-进气头、61-进气孔、7-泄压阀、71-基体、711-第五连接部、712-第一排气孔、713-第一腔体、714-第二腔体、715-第二排气孔、716-放置腔、717-泄气通道、72-弹性件、73-柱塞件、8-转接头、81-第七连接部、82-第八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包括上盖1、气弹2和基座3,上述上盖1开设有容纳腔11,上述气弹2位于上述容纳腔11内,上述基座3上设有与上述气弹2相对的进气顶针31以及设有与外接的储液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2,上述基座3上开设有进气通道33,上述进气顶针31用于释放上述气弹2内的气体、且气体可通过上述进气通道33进入储液瓶内。
上盖1为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的结构,中空的内部形成为上述的容纳腔11,容纳腔11的尺寸大于气弹2的尺寸;气弹2内部储存有气体,如二氧化碳,初始状态,气弹2为密封状态,且内部储存有气体后造成内部气压较大,气弹2可置于容纳腔11内,且气弹2与上盖1并不连接。基座3上设有和气弹2相对的进气顶针31,基座3上还开设有进气通道33,进气顶针31内部中空、可供气体通过,且进气顶针31位于进气通道33处;在基座3上还设有与外界的储液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2;当基座3安装在储液瓶上时,进气通道33与储液瓶内部相互连通。使用时,先将储液瓶上的瓶盖取下,然后经基座3安装在储液瓶的瓶口处,接着将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弹2放置到容纳腔11内,然后再将上盖1安装在基座3上,在安装过程中,进气顶针31刺破气弹2,气弹2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进气顶针31和进气通道33进入到储液瓶内并与储液瓶内的液体融合,从而形成气泡水。第一连接部32可以是卡扣、螺纹等连接结构。上述的储液瓶可以是市面上可直接购买到的饮料、饮用水或矿泉水等瓶装水的瓶子;从市面上直接购买到瓶装饮料(如矿泉水、饮用水、果汁、功能性饮料、奶制饮料等),然后将瓶装饮料的瓶盖取下,在饮料瓶上装上基座3,然后按照上述的流程即可将气弹2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融合到饮料中以制成气泡饮料。由于市面上的瓶装饮料的瓶子的瓶口处绝大部分采用的是螺纹状结构,因此基座3上的第一连接部32可设计为与之匹配的螺纹结构;而瓶口一般采用的是统一标准,主流为两种:其中一种以怡宝、农夫山泉、景田百岁山为螺纹为Tr1.1×5.1,另一种以可口可乐、纯悦、景田为主,螺纹为T r0.56×3.9,因此可设计两种与主流瓶口分别配合的第一连接部32,可以是设计两种不同的基座3,或者是将第一连接部32设计为相对基座3可拆卸的形式,针对不同的瓶口选用不同的第一连接部32固定在基座3上。更优地,上盖1、气弹2和基座3均可采用塑胶材料制成,成本更低。
现有的气泡水机一般为结构较为复杂的机器,在使用时需要用专门的容器装好饮料,然后再在气泡水机上将二氧化碳其他融合到饮料中才能制成气泡水饮料。这种气泡水机结构复杂,而且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且无法直接适用于市面上的各种饮料,因此通用性很差、使用范围很窄。而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通过在基座3上设置第一连接部32使基座3可直接适用于市面上的绝大部分瓶装饮料,然后再配合气弹2、上盖1等可非常方便将市面上的饮料直接制成气泡水饮料;因此结构更加简单、携带和使用都更加方便、通用性更强、使用范围更广、更加利于推广使用、市场接受程度更高。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上述基座3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上连接座34和下连接座35,上述上连接座34的外壁设有第二连接部341,上述上盖1在上述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部12,上述第二连接部341与上述第三连接部12可拆卸连接;上述下连接座35的下端面开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351,上述第一连接部32设置在上述凹槽351的侧壁。
基座3由上连接座34和下连接座35连接组成,上连接座34用于与上盖1连接,下连接座35用于与外接的储液瓶连接;具体在上连接座34的外壁设有第二连接部341,上盖1在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341和第三连接部12可以是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或其他可拆卸连接的结构。设置第二连接部341和第三连接部12,可使上盖1和基座3连接稳固,在制作气泡水时方便基座3上的进气顶针31将气弹2刺破,同时也能避免由于气弹2在释放气体时产生的较大的压力造成气弹2和上盖1脱落,使得无法制作好气泡水。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341和第三连接部12,还可使上盖1与基座3刚开始连接时进气顶针31不至于刺破气弹2,而在上盖1和基座3连接到较为稳固时,进气顶针31才刺破气弹2,这样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比如,第二连接部341和第三连接部12为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上盖1通过拧紧的方式固定在基座3上,当上盖1开始拧动时,进气顶针31不会刺破气弹2,当上盖1拧紧到一定程度时(此时上盖1和基座3连接较为稳固,不易相互脱落),进气顶针31才刺破气弹2。
下连接座35用于与储液瓶连接,具体在下连接座35的下端面开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351,凹槽351的内径略大于储液瓶的瓶口的直径,第一连接部32设置在凹槽351的侧壁上;下连接座35类似于瓶装饮料的瓶盖,当基座3安装在储液瓶上时,储液瓶的瓶口位于凹槽351内,储液瓶的瓶口处的螺纹结构与第一连接部32(螺纹结构)相互配合。下连接座35结构如此设置,可方便与储液瓶稳固连接,且装卸方便,能避免气泡水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较大的气压使基座3脱落、影响气泡水的制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基座3上设有与上述进气通道33相互连通的进气管4,上述进气管4可伸入外接的储液瓶内。
进气管4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管体,进气管4与进气通道33相互连通,使用时将基座3安装在储液瓶的瓶口处,进气管4伸入储液瓶内并插入瓶内的液体中,进气管4的长度小于储液瓶的高度;气弹2内的气体依次经过进气顶针31、进气通道33和进气管4进入储液瓶内,且直接进入液体内,使气体与液体融合更加快速、更加完全。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还包括保护套管5,上述保护套管5一端开口且内部开设有容置腔51,上述保护套管5与上述基座3可拆卸连接以套设在上述进气管4上。保护管套用于保护进气管4,避免进气管4弄脏、影响气泡水的纯净、卫生。保护套管5为一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结构,中空的内部形成为上述的容置腔51;气泡水机不使用时,保护套管5与基座3可拆卸连接,且进气管4位于容置腔51内,通过保护套管5完全将进气管4罩住;需要使用时,将保护套管5取下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上述保护套管5的外壁设有与上述第一连接部32可拆卸连接的第四连接部52。在使用时,进气管4伸入储液瓶内;在不使用时,进气管4伸入保护套管5内;因此基座3与保护套管5的配合方式和基座3与保护套管5的配合方式一般相同。由于基座3上设有第一连接部32,因此在保护套管5上可直接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32相配合的第四连接部52,使第一连接部32可适配与第四连接部52和储液瓶的瓶口,基座3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实用性更强,且更加通用。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7所示,上述进气管4在远离上述基座3的一端套设有进气头6,上述进气头6开设有多个进气孔61。进气管4的一端与基座3连接、另一端设有进气头6,进气头6套设在进气管4上;具体可在在进气管4和进气头6上分别设置外螺纹和内螺纹,通过螺纹配合使进气头6套设在进气管4上;当然也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或者卡扣的方式将进气头6套设在进气管4上。在进气头6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61,进气孔61可开设在进气头6的端部和/或侧壁上。通过设置开设有多个进气孔61的进气头6,可使气体在排入储液瓶内时更加均匀、更加分散,因此气体与液体的融合效果更好、融合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10所示,还包括转接头8,上述转接头8设有与上述第一连接部32连接的第七连接部81和与外接的储液瓶连接的第八连接部82。具体地,转接头8为环状结构,其外壁设有与第一连接部32连接的第七连接部8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七连接部81具体为相互配合、可拆卸连接的内螺纹和外螺纹;转接头8的内环壁上设有与外接的储液瓶可拆卸连接的第八连接部82,第八连接部82的形状与储液瓶的瓶口相配合。应当注意的是,在本申请提出的气泡水机不设有转接头8时,使用时,基座3上的第一连接部32直接与储液瓶的瓶口连接;当气泡水机设有转接头8时,转接头8上的第七连接部81与第一连接部32连接,储液瓶的瓶口与第八连接部82连接,即储液瓶与第一连接部32通过转接头8间接连接。同样地,当气泡水机不设有转接头8时,保护套管5上的第四连接部52直接与基座3上的第一连接部32连接;当气泡水机设有转接头8时,保护套管5上的第四连接部52与第八连接部82连接。根据不同型号的储液瓶来选择是否增加转接头8或更换不同的转接头8,使用更方便,适用范围更广,通用性更强。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基座3开设有与外接的储液瓶相互连通的排气通道36。排气通道36用于将储液瓶中对于的气体排出,以保证储液瓶内的气压。排气通道36连通储液瓶和外界空气,气泡水制作完成后,储液瓶内一般存储有较多的气体,而这些气体可通过排气通道36排出至外界空气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泄压阀7,上述泄压阀7设有第五连接部711,上述基座3在上述排气通道36处设有第六连接部37,上述第五连接部711与上述第六连接部37可拆卸连接。在排气通道36处设有泄压阀7,通过设置在泄压阀7上的第五连接部711和设置在基座3上的第六连接部37使泄压阀7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3上。第五连接部711和第六连接部37具体可为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设置泄压阀7,可在保证排气通道36正常排气的前提下,提高排气通道36的密封性,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等赃物通过排气通道36进入储液瓶内,保证气泡水的干净。泄压阀7一般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和图8所示,上述泄压阀7包括基体71、弹性件72和柱塞件73,上述基体71内部开设有通过第一排气孔712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713和第二腔体714,上述第五连接部711设置在上述第一腔体713的侧壁上,上述基体71开设有与上述第二腔体714相互连通的第二排气孔715;上述柱塞件73位于上述第二腔体714内、且位于上述第一排气孔712处,上述弹性件72的一端抵于上述柱塞件73远离上述第一排气孔712的一端、另一端抵于上述第二腔体714的内壁。
本实施例中,基体71内部开设有第一腔体713和第二腔体714,第一腔体713和第二腔体714之间通过第一排气孔712连通,基体71在远离基座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排气孔715,第二排气孔715与第二腔体714相互连通,因此第一腔体713、第一排气孔712、第二腔体714和第二排气孔715贯穿整个基体71;在第一腔体713的侧壁上设有第五连接部711,基体71在排气通道36的外侧壁上设有第六连接部37,排气通道36的一端伸入第一腔体713内,且第五连接部711和第六连接部37相互连接;柱塞件73和弹性件72均位于第二腔体714内,自然状态下,弹性件72抵住第二腔体714的内壁和柱塞件73,使柱塞件73堵住第一排气孔712。制备完气泡水后,储液瓶中多余的气体进入到排气通道36内,由于储液瓶内的气压较大,因此气体进入到泄压阀7内时会推动柱塞件73,使柱塞件73往弹性件72所在的一侧移动,进而使弹性件72压缩;弹性件72压缩后,柱塞件73不再堵住第一排气孔712,气体从进气通道33依次经过第一腔体713、第一排气孔712、第二腔体714和第二排气孔715排出到外界的空气中,进而实现对储液瓶的泄压。弹性件72具体可为弹簧,柱塞件73具体可为圆锥状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2、图5和图9所示,上述泄压阀7包括基体71、弹性件72和柱塞件73,上述基体71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放置腔716和泄气通道717,且上述放置腔716和上述泄气通道717贯穿上述基体71,上述第五连接部711设置在上述基体71的外侧壁上;上述柱塞件73位于上述放置腔716内、且位于上述排气通道36的一端,上述弹性件72的一端抵于上述放置腔716的内壁、另一端抵于上述柱塞件73远离上述排气通道36的一端。
本实施例,基体71内部开设有相互连通、且贯穿基体71的放置腔716和泄气通道717,放置腔716的内径大于泄气通道717的内径,两者之间形成台阶;弹性件72位于放置腔716内,且一端抵于放置腔716与泄气通道717之间的台阶上,弹性件72不封住泄气通道717,自然状态下,弹性件72的另一端抵于柱塞件73,使柱塞件73堵住排气通道36。制作完气泡水后,储液瓶中多余的气体进入排气通道36内,由于储液瓶内的气压较大,因此气体进入到泄压阀7内时会推动柱塞件73,使柱塞件73往弹性件72所在的一侧移动,进而使弹性件72压缩;弹性件72压缩后,柱塞件73不再堵住排气通道36,气体依次经过排气通道36、放置腔716和泄气通道717排放到外界的空气中,进而实现对储液瓶的泄压。弹性件72具体可为弹簧,柱塞件73具体可为T形结构,即柱塞件73由柱塞头和柱塞杆组成,其中柱塞头为圆台锥状结构,柱塞杆为杆状结构,且弹簧套设在柱塞杆上,弹簧的一端抵于柱塞头、另一端抵于放置腔716的内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气弹(2)和基座(3),所述上盖(1)开设有容纳腔(11),所述气弹(2)位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基座(3)上设有与所述气弹(2)相对的进气顶针(31)以及设有与外接的储液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2),所述基座(3)上开设有进气通道(33),所述进气顶针(31)用于释放所述气弹(2)内的气体、且气体可通过所述进气通道(33)进入储液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上连接座(34)和下连接座(35),所述上连接座(34)的外壁设有第二连接部(341),所述上盖(1)在所述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部(12),所述第二连接部(341)与所述第三连接部(12)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连接座(35)的下端面开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351),所述第一连接部(32)设置在所述凹槽(351)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上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33)相互连通的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可伸入外接的储液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套管(5),所述保护套管(5)一端开口且内部开设有容置腔(51),所述保护套管(5)与所述基座(3)可拆卸连接以套设在所述进气管(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5)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可拆卸连接的第四连接部(5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在远离所述基座(3)的一端套设有进气头(6),所述进气头(6)开设有多个进气孔(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头(8),所述转接头(8)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连接的第七连接部(81)和与外接的储液瓶连接的第八连接部(8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开设有与外接的储液瓶相互连通的排气通道(36);还包括泄压阀(7),所述泄压阀(7)设有第五连接部(711),所述基座(3)在所述排气通道(36)处设有第六连接部(37),所述第五连接部(711)与所述第六连接部(37)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7)包括基体(71)、弹性件(72)和柱塞件(73),所述基体(71)内部开设有通过第一排气孔(712)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713)和第二腔体(714),所述第五连接部(711)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713)的侧壁上,所述基体(71)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714)相互连通的第二排气孔(715);所述柱塞件(73)位于所述第二腔体(714)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排气孔(712)处,所述弹性件(72)的一端抵于所述柱塞件(73)远离所述第一排气孔(712)的一端、另一端抵于所述第二腔体(714)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7)包括基体(71)、弹性件(72)和柱塞件(73),所述基体(71)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放置腔(716)和泄气通道(717),且所述放置腔(716)和所述泄气通道(717)贯穿所述基体(71),所述第五连接部(711)设置在所述基体(71)的外侧壁上;所述柱塞件(73)位于所述放置腔(716)内、且位于所述排气通道(36)的一端,所述弹性件(72)的一端抵于所述放置腔(716)的内壁、另一端抵于所述柱塞件(73)远离所述排气通道(36)的一端。
CN202123299368.7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 Active CN216962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9368.7U CN216962154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9368.7U CN216962154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2154U true CN216962154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7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99368.7U Active CN216962154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2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4646B (zh) 一种防胀气液体瓶
US6662959B1 (en) Wine bottle convertible to wine glass
US20050092760A1 (en) Beverage bottle convertible to stemmed drinking glass
CN111345694B (zh) 可携式气泡水瓶及其控制气阀
CN216962154U (zh) 一种通用型气泡水机
CN111620291A (zh) 便携式啤酒打酒组件
KR101144182B1 (ko) 산소 및 탄산음료 제조기
WO2018077229A1 (zh) 一种液气混合容器
CN2426459Y (zh) 即冲饮料瓶
CN2242222Y (zh) 一种微型二氧化碳供给装置
CN220885404U (zh) 一种铝瓶盖
CN214317681U (zh) 一种新型可变容器
CN112960262A (zh) 一种便于定量倒取的容器
CN215686486U (zh) 一种可拆卸式保温杯
CN212140182U (zh) 一种高适用性气泡水机
CN211443487U (zh) 一种速溶性饮料包装瓶
CN221012801U (zh) 一种饮料吸管
CN218317943U (zh) 一种精油瓶
CN215852961U (zh) 一种按压式即配型饮料瓶
CN214180121U (zh) 一种气泡水机上的气弹定位基座
CN209889502U (zh) 一种多功能瓶盖
CN218094461U (zh) 一种双头螺纹型充气阀
CN211024099U (zh) 一种防孩子误食的多功能药瓶
TWI818805B (zh) 混液式容器
CN220925037U (zh) 一种弹片压开式分层饮料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