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6640U - 一种投影光机和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影光机和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6640U
CN216956640U CN202123160784.9U CN202123160784U CN216956640U CN 216956640 U CN216956640 U CN 216956640U CN 202123160784 U CN202123160784 U CN 202123160784U CN 216956640 U CN216956640 U CN 216956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ortion
mounting
shell
mounting part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07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浩
孙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hu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hua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hua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hua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607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6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6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6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影光机和投影仪,镜头模块位于第一壳体内,光学调整模块位于第二壳体内,振镜位于所述镜头模块和所述光学调整模块之间,有内部通孔的转接法兰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分别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振镜固定连接;第二安装部的主体至少有向外突出的第一突出部;第一安装部、第三安装部分别从第二安装部的前端面向前凸伸、后端面向后凸伸;第二壳体包括与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的第一端,第一端的端面与第二安装部的前端面平行,第一端至少有向外突出的第二突出部;第一壳体的后端的端面位于第三安装部内;第二突出部与第一突出部相匹配。该投影光机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镜头模块及其所在壳体,有效节约了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投影光机和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影光机和投影仪。
背景技术
目前的投影设备中,通常分别制作光学调整模块及其所在壳体,以及镜头模块及其所在壳体,两壳体连接处外形相适配、便于牢固组装为一体。在为了满足不同的成像效果需要,而更换新尺寸的镜头等情况下,镜头模块所在壳体尺寸要随之发生变化,此时也要相应地调整光学调整模块所在壳体的尺寸,重新制造新的光学调整模块所在壳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光机和投影仪,其光学调整模块所在壳体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镜头模块及其所在壳体,不必随着镜头模块及其壳体的更换而更换不同的光学调整模块所在壳体,且并未显著增大光学调整模块所在壳体的尺寸,有效节约了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影光机,包括镜头模块、振镜、光学调整模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镜头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光学调整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振镜位于所述镜头模块和所述光学调整模块之间,所述光学调整模块出射的光线经过所述振镜后,入射所述镜头模块,
所述投影光机还包括转接法兰,所述转接法兰有内部通孔;
所述转接法兰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与所述振镜固定连接的第三安装部;
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主体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至少在其中一条侧边有向所述投影光机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所述第一安装部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前端面向前凸伸,环绕包住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
所述第三安装部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后端面向后凸伸;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前端面平行,所述第一端至少在其中一面侧壁有向所述投影光机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的端面位于所述第三安装部内;
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内轮廓形状为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内部有向所述投影光机的外侧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轮廓为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上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彼此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安装部准确定位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的至少两个定位柱,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部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柱插入一个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彼此配合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安装结构准确定位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
优选地,所述振镜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部的后端面上,所述投影光机还包括挡光片,所述挡光片位于所述振镜与所述第三安装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挡光片包括弯折部和平行于振镜的前壁面的平面部,所述弯折部弯折进入所述通孔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三安装部包括振镜定位结构,所述振镜定位结构为在所述第三安装部的端面外边缘上向后延伸的定位凸片。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有密封垫圈。
优选地,所述转接法兰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一安装部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轮廓之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外壁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沿所述第一安装部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转接法兰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三安装部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轮廓之内,在所述第三安装部外壁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沿所述第三安装部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投影仪,包括如上所述的投影光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影光机,通过设有内部通孔的转接法兰将光学调整模块所在的第二壳体与镜头模块所在的第一壳体连接为一体,转接法兰的第二安装部与第二壳体相连,转接法兰的第三安装部从第二安装部的后端面向后凸伸伸入至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第一壳体的后端的端面位于第三安装部内,即第一壳体后端中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第二壳体内部的,由于在第二壳体与转接法兰相接的一端的至少一面侧壁上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在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之内的部分的直径在一定范围内变大时,第二壳体依然可以将其容纳在内,而无需更换新的更大尺寸的第二壳体,也不会显著增大光机整体尺寸,有效节约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投影光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接法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接法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接法兰与振镜固定之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光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投影光机去掉转接法兰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投影光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投影光机去掉转接法兰、镜头模块及其所在的第一壳体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第一壳体;110、第二法兰结构;120、通孔;200、转接法兰;210、第一安装部;211、加强肋;220、第二安装部;221、第一突出部;222、定位孔槽;230、第三安装部;231、定位凸片;232、螺纹孔;240、通孔;300、第二壳体;310、端面;320、第二突出部;330、凹陷部;340、开孔;350、螺纹孔;400、振镜;410、连接孔;500、挡光片;510、弯折部;511、定位柱;520、平面部;600、密封结构;700、密封垫圈;710、通孔;810、螺栓;820、螺栓;830、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以光路出射的方向为“前”。
第一方面,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影光机,包括镜头模块、振镜400、光学调整模块、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所述镜头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内,所述光学调整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壳体300内,所述振镜400位于所述镜头模块和所述光学调整模块之间,所述光学调整模块出射的光线经过所述振镜后,入射所述镜头模块,所述投影光机还包括转接法兰200,参见附图2-3,所述转接法兰200有内部通孔240;所述转接法兰200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300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部220、与所述第一壳体100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210和与所述振镜400固定连接的第三安装部230;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主体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至少在其中一条侧边有向所述投影光机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21;所述第一安装部210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前端面向前凸伸,环绕包住所述第一壳体100的一部分;所述第三安装部230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后端面向后凸伸;参见附图6-8,所述第二壳体300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的端面310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前端面平行,所述第一端至少在其中一面侧壁有向所述投影光机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320;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的端面位于所述第三安装部内;所述第二突出部320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21相匹配。
所述光学调整模块,是对投影光机的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光学调整,使之沿着预定路线充分入射镜头模块的功能模块,其内通常包括,例如,DMD、反射镜、棱镜和/或中继透镜等等;镜头模块则包括投影光机的光线经过光学调整模块和振镜之后,向外出射时,所经过的各透镜组件。振镜则是将从光学调整模块出射后形成的先后两帧影像发生错位,使得这两束影响光束依次入射镜头模块,错位叠加,使得在外部的投影屏幕上,人眼利用视觉暂留,感知到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影像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调整模块和镜头模块各自位于其对应壳体中,通过转接法兰200将光学调整模块所在的第二壳体300和镜头模块所在的第一壳体100连接为一体,振镜结构400则与转接法兰200固定连接(参见附图3、4和8,首端有螺纹的连接柱830穿过振镜上的连接孔410,伸入到转接法兰的螺纹孔232中,以将振镜结构与转接法兰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光学调整模块、振镜和镜头模块能够各自安装就位,相互配合实现正常工作。
具体地,所述转接法兰200内部设有通孔240,该通孔240的设置可使得通过光学调整模块和振镜400后出射的光线顺利进入镜头模块,而不受到遮挡。因为投影光机出于正常工作和小型化的需求,镜头模块和振镜之间的限定距离通常较小(参考附图6),故以光路出射的方向为前,在投影光机组装之后,镜头模块所在的第一壳体100的后端也至少有一部分伸入该通孔240之中,第一壳体的后端端面位于第三安装部230所围绕的部分通孔的内部,使得镜头模块可以接近振镜。
参见附图1-4和7,转接法兰200包括第一安装部210、第二安装部220和第三安装部230,其中,第一安装部210用于和第一壳体100固定连接,第二安装部220用于和第二壳体300固定连接,第三安装部230用于和振镜400固定连接。
第二安装部220的主体为板状结构,其和第二壳体30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由此,在将第二壳体300固定连接的同时,该板状结构也能覆盖第二壳体的第一端端面310,使得外界粉尘、异物等不易进入光学调整模块内部,也有利于对光学调整模块各组成部件的保护。
第一安装部210从第二安装部220的前端面向前凸伸,并环绕包住第一壳体100的一部分,在第一壳体100外部具有与第二安装部相固定的结构,例如在适当位置环绕第一壳体100设置的第二法兰结构110。
第三安装部230从第二安装部220的后端面向后凸伸,振镜400与第三安装部230之间的固定连接位置根据使用需求来确定,例如,可以将振镜400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部230的后端面上。由于第二安装部220的主体和第二壳体300的第一端端面310是固定连接的,因此第三安装部230是位于第二壳体300内部的。
如前所述,第一壳体100后端的端面位于第三安装部内,即位于第三安装部230所围绕的通孔部分内部,故第一壳体后端至少有一部分是位于第二壳体300内部的,进而,本实用新型使得第二壳体的第一端至少在其中一个侧壁有向投影光机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320,因此,在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内部的部分在一定范围内变大时(例如,直至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内部的部分直径增大至,大于第二突出部320至其相对面的最远垂直距离时),第二壳体依然可以将其容纳在内,而无需更换新的更大尺寸的第二壳体,也不会显著增大光机整体尺寸,有效节约了资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时转接法兰是可更换的,在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之内的部分的直径变大时,转接法兰200需要更换,使得第三安装部230能够正常容纳第一壳体100位于第二壳体300之内的部分。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完全遮盖第二壳体300的第一端端面310,作为第二安装部220主体的板状结构至少在其中一条侧边有向投影光机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21,第二突出部320和第一突出部221相匹配,使得第一突出部221至少能够盖住由于设置第二突出部320带来的空心部分,避免外界灰尘等进入第二壳体300,也对光学调整模块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
具体地,参见附图7,螺栓810(附图中仅对其中两个螺栓810作出标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附图判断本实施例中用于固定第一壳体的螺栓的实际个数;在其它附图中,对于有多个同样结构件的情况,同样仅对其中两个作出标记来示意)穿过第一壳体外部的第二法兰结构110上的通孔120、位于第二法兰结构110和第一安装部210之间的密封垫圈700上的通孔710,装入第一安装部210的螺纹孔内,将第一壳体100和密封垫圈700固定连接在转接法兰200的第一安装部210上;螺栓820穿过第二安装部220的通孔、位于第二安装部220和第二壳体300的第一端面310之间的密封结构600上的相应避位结构,装入第一端面310上的螺纹孔350之内,使得第二壳体300能够固定安装在转接法兰200的第二安装部220上。
优选地,参见附图1、7和8,所述第二突出部320的内轮廓形状为圆弧状。
通常来说,镜头模块中的镜头截面为圆形,故镜头模块所在的第一壳体100的整体外形通常也为类似圆柱形,将第二突出部320的内轮廓设为圆弧状,该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不小于前述类似圆柱形截面的直径,这样,在第一壳体100位于第二壳体300内部的部分变大,直至第一壳体100位于第二壳体300内部的部分的直径增大至,大于第二突出部320的内轮廓顶点至其相对面的最远垂直距离时,第二壳体300依然可以将其容纳在内。
优选地,参见附图8,所述第一端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突出部320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内部有向所述投影光机的外侧凹陷的凹陷部330,所述凹陷部300的轮廓为圆弧形。
在第二侧壁上设置如上凹陷部,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300能够容纳的第一壳体100伸入第二壳体300内部的部分的最大直径,这时,在第一壳体100位于第二壳体300内部的部分变大,直至第一壳体100位于第二壳体300内部的部分直径增大至,大于第二突出部320的内轮廓顶点至所述凹陷部330的顶点距离时,第二壳体300依然可以将其容纳在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上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上设有彼此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安装部准确定位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310上。
优选地,参见附图3和8,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310上的至少两个定位柱511,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部220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孔槽222。
通过至少两组定位柱和定位孔槽的配合,可以将第二安装部220准确定位在第二壳体300的第一端的端面310上。定位孔槽222可以均为孔状,也可以均为槽状,也可以是其中至少一个为孔状,而其它是槽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常情况下第一端的端面310具有中部开孔340,便于安装光学调整模块的各光学元件等,故至少两个定位柱是围绕前述开孔340外围并分开一定距离设置,至少实现对端面310的一组相对侧(一组在开孔340外侧的平行面)准确定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100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上设有彼此配合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安装结构准确定位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10上。
如前所述,参见附图7,在第一壳体100外侧适当位置可有环绕第一壳体设置的第二法兰结构110,第二法兰结构110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第一定位结构也可以是多个相互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孔。
优选地,参见附图4,所述振镜400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部230的后端面上,参见附图7和8,所述投影光机还包括挡光片500,所述挡光片500位于所述振镜400与所述第三安装部230之间。
由于在振镜出射后的OFF光线中,可能会未对准镜头模块、而是直接打在第三安装部230之上的部分,故而通过设置金属材质的挡光片可避免这部分光直接打在转接法兰200上,这样,转接法兰200就可以用塑料材质制造,不必担心因为光直接照射其上引起的过热自燃,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参见附图5、7和8,所述挡光片500包括弯折部510和平行于振镜的前壁面的平面部520,所述弯折部510弯折进入所述通孔240内部。
使得挡光片500具有平面部520和弯折部510,可使得不期望的光线不能打在第三安装部230与振镜400接触的后端面上,也不会因为进入通孔240内部而打在第三安装部230的内部。
优选地,参见附图3和4,所述第三安装部230包括振镜定位结构,所述振镜定位结构为在所述第三安装部230的端面外边缘上向后延伸的定位凸片231。
通过如上定位凸片231的设置,便于将振镜400沿着所述定位凸片231推入到第三安装部230的后端面上的预定安装位置处,有助于振镜400的准确、顺利安装。
优选地,参见附图7,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310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之间有密封垫圈700。
在第二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面310和第二安装部220之间设置密封垫圈700(材质可选择泡棉等),可进一步提升对第二壳体300的密封效果。
优选地,参见附图2,所述转接法兰200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一安装部210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外轮廓之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外壁有加强肋211,所述加强肋211沿所述第一安装部210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部220。
优选地,所述转接法兰200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三安装部230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外轮廓之内,在所述第三安装部外壁有加强肋(附图未示出),所述加强肋沿所述第三安装部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部。
通过如上加强肋的设置,可以增强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三安装部230的结构强度,也有助于增强该转接法兰200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转接法兰200对光学调整模板所在的第二壳体300和镜头模块所在的第一壳体100的安装更加牢固和稳定。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投影仪,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光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投影光机,包括镜头模块、振镜(400)、光学调整模块、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所述镜头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内,所述光学调整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壳体(300)内,所述振镜(400)位于所述镜头模块和所述光学调整模块之间,所述光学调整模块出射的光线经过所述振镜(400)后,入射所述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光机还包括转接法兰(200),所述转接法兰(200)有内部通孔(240);
所述转接法兰(200)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300)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部(220)、与所述第一壳体(100)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210)和与所述振镜(400)固定连接的第三安装部(230);
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主体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至少在其中一条侧边有向所述投影光机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21);
所述第一安装部(210)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前端面向前凸伸,环绕包住所述第一壳体(100)的一部分;
所述第三安装部(230)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后端面向后凸伸;
所述第二壳体(300)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的端面(310)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前端面平行,所述第一端至少在其中一面侧壁有向所述投影光机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320);
所述第一壳体(100)的后端的端面位于所述第三安装部(230)内;
所述第二突出部(320)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21)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出部(320)的内轮廓形状为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突出部(320)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内部有向所述投影光机的外侧凹陷的凹陷部(330),所述凹陷部(330)的轮廓为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上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彼此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安装部(220)准确定位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3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310)上的至少两个定位柱(511),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部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孔槽(2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上设有彼此配合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安装结构准确定位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镜(400)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部(230)的后端面上,所述投影光机还包括挡光片(500),所述挡光片(500)位于所述振镜(400)与所述第三安装部(2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片(500)包括弯折部(510)和平行于振镜的前壁面的平面部(520),所述弯折部(510)弯折进入所述通孔(240)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部(230)包括振镜定位结构,所述振镜定位结构为在所述第三安装部的端面外边缘上向后延伸的定位凸片(2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310)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之间有密封垫圈(70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法兰(200) 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一安装部(210)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外轮廓之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10)外壁有加强肋(211),所述加强肋(211)沿所述第一安装部(210)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部(22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法兰(200)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三安装部(230)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外轮廓之内,在所述第三安装部(230)外壁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沿所述第三安装部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部(220)。
13.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光机。
CN202123160784.9U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投影光机和投影仪 Active CN216956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0784.9U CN216956640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投影光机和投影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0784.9U CN216956640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投影光机和投影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6640U true CN216956640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0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0784.9U Active CN216956640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投影光机和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6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10056236A (ko)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젼
CN216956640U (zh) 一种投影光机和投影仪
JP2016078559A (ja) 車両用サイドミラー
US6961195B2 (en) Mirror device for a vehicle
JP2019139216A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US11513334B2 (en) Periscope lens module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218782507U (zh) 一种投影仪的光学镜头机构
US20230023457A1 (en) Vehicle camera device
JP2009001198A (ja) バンパー取付け構造
CN111427226B (zh) 一种匀光棒固定调节结构及投影机
CN210405572U (zh) 一种互动投影仪用音响安装机构及互动投影设备
KR101188720B1 (ko) 노광조건 절환유닛 및 카메라 유닛
CN220974086U (zh) 摄像头总成和车辆
CN220709475U (zh) 光束匀化组件及激光发射装置
KR100424696B1 (ko) 프로젝터용 투사렌즈 유닛
CN210605333U (zh) 显示设备及其匀光装置
CN217279104U (zh) 夜视仪和瞄准设备
CN217541893U (zh) 3d激光引导检测头
CN212709195U (zh) 外后视镜结构及汽车
CN216565370U (zh) 一种带有紧急防护机构的高清车载摄像头
CN217587848U (zh) 投影设备
CN219869744U (zh) 一种光学传感装置
CN215416242U (zh) 投影光机的光机壳、投影光机以及投影仪
CN217587849U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214332597U (zh) 透镜安装结构、车灯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67 3C, 3D, Block CD, Building 7, Xinghua Industrial Building, No. 4, Industrial 6th Road, Huaguoshan Community, Merchants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nhu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floor 21, block a, building 8,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Dashi 1st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NHUA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