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5826U - 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5826U
CN216955826U CN202220158271.XU CN202220158271U CN216955826U CN 216955826 U CN216955826 U CN 216955826U CN 202220158271 U CN202220158271 U CN 202220158271U CN 216955826 U CN216955826 U CN 216955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y
small pip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582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天奇
王哲骏
胡大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2201582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5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5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58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包括三通管、注压小管、三通接头、两支连接小管、两个检测探头。三通管设有与两个被测管道连接的接口,注压小管接收来自外部压力源的气体或液体,两支连接小管均设置于三通管内,两支连接小管的第一端分别通过三通接头与注压小管连接,两支连接小管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检测探头连接,两个检测探头均为按预设角度沿周向散射分布的多个导管,每个导管内均安装有活塞,活塞外端部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通管内设置安装有传感器的检测探头,将三通管与两个被测管道连接,同时对难以在其外部布置传感器的两个被测管道进行无损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无损检测是指在检查机械材料内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数量、形状、性质、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当前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主要有射线检验(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和液体渗透检测(PT)四种。
然而,现有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时一般需要将检测仪器安装或布置于被测试件外部,对被测试件为不易到达区域如辐射环境或污染环境时,现有无损检测技术则难以有效应用。特别的,当位于不易到达区域的两个被测试件均需要进行检测时,现有技术更加难以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无损检测装置的应用环境受限,存在针对不可达到区域或不易达到区域的被测试件难以实施无损检测技术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包括三通管、注压小管、三通接头、第一连接小管、第二连接小管、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设有与两个被测管道连接的接口;
所述注压小管第一端与外部压力源连接,所述注压小管第二端与所述三通接头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小管设置于所述三通管内,所述第一连接小管第一端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注压小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小管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检测探头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小管设置于所述三通管内,所述第二连接小管第一端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注压小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小管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检测探头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和所述第二检测探头均为按预设角度沿周向散射分布的多个导管;
所述外部压力源为气压源或液压源;
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和所述第二检测探头的每个所述导管互相联通,每个所述导管内均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在其靠近被测管道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传感器;
每个所述导管的外缘与被测管道的内壁具有相同的形状;
所述活塞在所述导管内沿所述导管内壁运动;
所述传感器通过线缆与外部连接;
所述传感器为压电传感器或磁致伸缩换能器。
(三)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通过在三通管内设置安装有传感器的检测探头,将三通管与两个被测管道连接,可实现在内部对两个被测管道进行各种工况下的实时无损检测,针对难以在其外部布置传感器的两个被测管道,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进行管道检测,将大大提高被测管道无损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检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通管,2-注压小管,3-三通接头,4-第一连接小管,5-第一检测探头,6-第二连接小管,7-第二检测探头,8-第一被测管道,9-第二被测管道,10-外部压力源,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污染环境区域,51-第一导管,52-第二导管,53-第三导管,54-活塞,55-压电传感器,56-线缆,57-限位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包括三通管1、注压小管2、三通接头3、第一连接小管4、第一检测探头5、第二连接小管6和第二检测探头7,三通管1与第一被测管道8和第二被测管道9均通过法兰连接;注压小管2与外部压力源10通过螺纹接头连接;
第一连接小管4的第一端通过三通接头3与注压小管2连接,第一连接小管4的第二端通过螺纹接头与第一检测探头5连接。第一被测管道8贯通于第一隔板11,第一隔板11背离三通管1的一侧空间为污染环境区域12;
第二连接小管6的第一端通过三通接头3与注压小管2连接,第二连接小管6的第二端通过螺纹接头与第二检测探头7连接。第二被测管道9贯通于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13背离三通管1的一侧空间为污染环境区域12。
来自外部压力源10的压力气体或液体由注压小管2进入布置于三通管1内部的第一连接小管4、第一检测探头5、第二连接小管6和第二检测探头7。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探头5中设有按120°沿周向均匀分布的3个导管、具体为第一导管51、第二导管52和第三导管53,第一导管51、第二导管52和第三导管53远离第一被测管道8中心线的外缘均与第一被测管道8内壁紧密贴合。
第二检测探头7与第一检测探头5具有相同的结构。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探头5的第一导管51内安装有活塞54,活塞54上固定安装有压电传感器55,压电传感器55通过线缆56与外部连接,第一导管51内安装有限位挡圈57用于限制挡活塞54向下的移动范围。
第二导管52和第三导管53具有与第一导管51相同的结构。
来自外部压力源10的压力气体或液体通过第一连接小管4进入第一导管51、第二导管52和第三导管53,以第一导管51为例,压力气体或液体驱动活塞54向第一被测管道8的内壁移动直至固定安装于活塞54外端面的压电传感器55与第一被测管道8的内壁接触,压电传感器55受压后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线缆56输送至外部。
本实施例充分考虑到第一被测管道8和第二被测管道9位于不易到达的污染环境区域12内的特点,通过将第一检测探头5布置于第一被测管道8的内部、将第二检测探头7布置于第二被测管道9的内部,不进入污染环境区域12即可完成第一被测管道8和第二被测管道9的无损检测,大大提高了无损检测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包括三通管、注压小管、三通接头、第一连接小管、第二连接小管、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设有与两个被测管道连接的接口;
所述注压小管第一端与外部压力源连接,所述注压小管第二端与所述三通接头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小管设置于所述三通管内,所述第一连接小管第一端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注压小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小管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检测探头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小管设置于所述三通管内,所述第二连接小管第一端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注压小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小管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检测探头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和所述第二检测探头均为按预设角度沿周向散射分布的多个导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压力源为气压源或液压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头的每个所述导管互相联通,每个所述导管内均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在其靠近被测管道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管的外缘与被测管道的内壁具有相同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在所述导管内沿所述导管内壁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通过线缆与外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压电传感器或磁致伸缩换能器。
CN202220158271.XU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955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8271.XU CN216955826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8271.XU CN216955826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5826U true CN216955826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6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5827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955826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5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0682A (zh) 一种自动加注耦合剂的超声探头
US8301401B2 (en) Low profile encircling ultrasonic probe for the inspection of in-situ piping in immersion mode
CN109357645B (zh) 一种可移动式超声波弯管测厚装置
CN201408181Y (zh) 具有圆拱形楔块的压力管道弯头超声波探头
CN103180688A (zh) 高温结构变形放大测量引伸计
CN101676703B (zh) 检测重水反应堆中的燃料管道上的管道封闭塞泄漏的设备
CN109406637A (zh) 一种用于卧式储罐腐蚀泄漏声发射定位的实验装置
CN106872584A (zh) 用于复合绝缘子超声检测的超声耦合装置及超声耦合方法
CN216955826U (zh) 一种三通型无损检测装置
CN113236985B (zh) 一种流体管道泄漏在线监测与定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26324A (zh) 一种超声表面波检测主汽管道蠕变损伤的方法
CN214094036U (zh) 一种流体管道泄漏在线监测与定位装置
CN216955825U (zh) 一种弯管型无损检测装置
CN216955824U (zh) 一种直通型无损检测装置
CN212111117U (zh) 地下管线腐蚀监测结构
CN202708601U (zh) 外置式油气管道泄漏检测装置
WO2021057287A1 (zh) 一种高温管道周长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3465843A (zh) 一种船舶管路系统密闭性的检测设备及方法
CN108799846B (zh) 一种核电站压力管道声发射探测器及方法
KR200446596Y1 (ko) 연료관마개의 누설 검사장치
CN107676636B (zh) 一种管道泄漏检测用传感器固定方法
CN203758970U (zh) 超声波阵列探头性能测试装置
CN202794114U (zh) 一种用于高温高压水环境下的波导装置
CN203414065U (zh) 一种应用于超声波旋转探伤机测量钢管厚度的探头座装置
CN202708602U (zh) 内置式油气管道泄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