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3334U - 一种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3334U
CN216953334U CN202220385890.2U CN202220385890U CN216953334U CN 216953334 U CN216953334 U CN 216953334U CN 202220385890 U CN202220385890 U CN 202220385890U CN 216953334 U CN216953334 U CN 216953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enser
heat pipe
outdoor
evaporativ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858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俊
李林达
周浩
许海进
董海凤
许亚楠
宿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anatal Data Centre Environmental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anatal Data Centre Environmental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anatal Data Centre Environmental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anatal Data Centre Environmental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858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3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3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3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包括空空换热器,所述空空换热器设置在框架内并将框架分成四个室,四个室分别对应空空换热器的内循环回风入口、内循环气流出口、室外新风入口和室外循环气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新风入口对应的室内设有冷凝器,冷凝器与室外新风入口之间设置第一喷淋系统,用于对空空换热器降温;所述冷凝器远离室外新风入口的一侧设置第二喷淋系统,用于对冷凝器降温。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冷凝器的冷凝温度,提高了补冷环节的运行能效比,从而提高机组全年运行能效比。

Description

一种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组制冷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大型数据中心项目中,间接蒸发冷的设备被越来越多的采用,间接蒸发冷产品由于采用喷淋蒸发技术,通过空空换热器作为换热载体,从而冷却数据中心热通道的回风,有效降低压缩机的开启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的意义,传统的间接蒸发冷却机组送风温度控制方案,一般有三种运行模式进行送风温度控制,分别是干模式,湿模式,以及混合模式,这种控制方案并没有实现对间接蒸发冷节能的最大利用。
常规的间接冷却机组,未能针对冷凝器做专门的喷淋处理,仅和空空换热器系统共用了一套喷淋水系统,没有最大化利用空气中的干湿球温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最大化利用空气中的干湿球温差的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空空换热器,所述空空换热器设置在框架内并将框架分成四个室,四个室分别对应空空换热器的内循环回风入口、内循环气流出口、室外新风入口和室外循环气流出口,所述室外新风入口对应的室内设有冷凝器,冷凝器与室外新风入口之间设置第一喷淋系统,用于对空空换热器降温;所述冷凝器远离室外新风入口的一侧设置第二喷淋系统,用于对冷凝器降温。
所述第二喷淋系统采用直排式喷雾喷淋系统,能够让水颗粒雾化,更加快速的在冷凝器表面蒸发。
所述内循环气流出口对应的室内设置蒸发器和压缩机,蒸发器的出口通过压缩机连接至冷凝器的入口;所述压缩机两端并联连接单向阀;所述蒸发器的入口通过电子膨胀阀与冷凝器的出口连接,形成循环系统。
所述蒸发器设置在冷凝器的正下方,通过在机组的垂直方向布置冷凝器和蒸发器,利用重力热管的特性,扩大利用自然冷源的能力,在不增加动力循环设备的基础上,提高机组的全年运行能效,同时也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所述室外循环气流出口对应的室内设置外循环风机,内循环气流出口对应的室内设置内循环送风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机组在压缩机补冷运行模式下,独立的第二喷淋系统对换热器的冷凝器进行喷淋降温,降低了冷凝器的冷凝温度,提高了补冷环节的运行能效比,从而提高机组全年运行能效比;(2)在补冷环节增加热管运行模式,提高了自然冷源利用时间,在这段时间段内,由于无需开启压缩机,相比压缩机在低转速下时的功率,节能80%左右;并且在热管运行模式时,由于加入了独立的喷雾喷淋系统,降低了热管换热器表面的温度,提升热管换热系统的制冷量;(3)减少压缩机低频模式下的运行时间,提高整机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在湿模式下的系统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在压缩机混合模式下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2、电子膨胀阀3、冷凝器4、外循环风机5、内循环送风机6、空空换热器7、第一喷淋系统8、框架9、单向阀10、第二喷淋系统12。空空换热器7设置在框架9内并将框架9分成四个室,四个室分别对应空空换热器7的内循环回风入口、内循环气流出口、室外新风入口和室外循环气流出口,室外新风入口对应的室内设有冷凝器4,冷凝器4与室外新风入口之间设置第一喷淋系统8,用于对空空换热器7降温;冷凝器4远离室外新风入口的一侧设置第二喷淋系统12,用于对冷凝器4降温。本实施例中,第二喷淋系统12采用直排式喷雾喷淋系统,无需循环水,让水颗粒雾化,更加快速的在冷凝器表面蒸发,一般冷凝器的设计厚度在150mm内,更加适用喷雾喷淋方案。内循环回风换热出口对应的室内设置蒸发器2和压缩机1,蒸发器2的出口通过压缩机1连接至冷凝器4的入口;压缩机1两端并联连接单向阀10。蒸发器2的入口通过电子膨胀阀3与冷凝器4的出口连接。室外循环气流出口对应的室内设置外循环风机5,内循环气流出口对应的室内设置内循环送风机6。蒸发器2设置在冷凝器4的正下方,在机组的垂直方向布置冷凝器4和蒸发器2,利用重力热管的特性,扩大利用自然冷源的能力,在不增加动力循环设备的基础上,提高机组的全年运行能效,同时也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以下为新型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机组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
干模式:当室外干球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机组运行在干模式,此时喷淋系统、压缩机均处于停机状态,不参与工作,仅仅仅靠室内循环和室外循环的风机调速运行,就可以满足送风温度的需求,是最节能的运行模式,此时由于无需开启压缩机,但是制冷剂由于室内外有较高的温差,依然可以产生一定的制冷量,此时无需额外的功率输入,相较于传统的间接蒸发冷机组更加节能。
湿模式:当室外湿球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机组运行在湿模式,此时室内外风机,喷淋系统工作,压缩机停机,不参与工作,该模式也比较节能。根据回风温度的设定值,此时12喷淋系统B,也可以开启,对热管系统的冷凝侧进行降温,氟利昂系统会在4冷凝器和2蒸发器之间通过重力作用循环,从而进一步利用自然冷源,如图2所示。
压缩机混合模式:当室外湿球温度大于设定值,在机组运行在混合运行模式下,送风温度不能满足需求时,开启压缩机,通过压缩机循环产生的制冷量,满足送风温度的需求,此时喷淋系统B也开启工作,降低冷凝器的冷凝温度,提升压缩机运行效率,如图3所示。
本方案能够减少压缩机低频模式下的运行时间,提高整机可靠性;如果没有热管混合运行模式,在送风温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间接蒸发冷机组会从湿模式直接进入到压缩机运行模式,由于此时的压缩机热负荷需求较低,则压缩机会长时间运行在低转速,而压缩机长时间运行在低转速对压缩机的可靠性会产生不利影响,压缩机长时间低转速,润滑油得不到足够的循环动力支撑,故压缩机会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进入到回油模式,此时压缩机会自动升频率,给回油提供足够的动力循环;采用本方案后,压缩机低负荷运行时间被大大降低,从而减少压缩机低频运行的时间,提高整机的可靠性;当压缩机运行时,压缩机已经进入中高频率,其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Claims (7)

1.一种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包括空空换热器(7),所述空空换热器(7)设置在框架(9)内并将框架(9)分成四个室,四个室分别对应空空换热器(7)的内循环回风入口、内循环气流出口、室外新风入口和室外循环气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新风入口对应的室内设有冷凝器(4),冷凝器(4)与室外新风入口之间设置第一喷淋系统(8),用于对空空换热器(7)降温;所述冷凝器(4)远离室外新风入口的一侧设置第二喷淋系统(12),用于对冷凝器(4)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系统(12)采用直排式喷雾喷淋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气流出口对应的室内设置蒸发器(2)和压缩机(1),蒸发器(2)的出口通过压缩机(1)连接至冷凝器(4)的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两端并联连接单向阀(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的入口通过电子膨胀阀(3)与冷凝器(4)的出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设置在冷凝器(4)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循环气流出口对应的室内设置外循环风机(5),内循环气流出口对应的室内设置内循环送风机(6)。
CN202220385890.2U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Active CN216953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5890.2U CN216953334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5890.2U CN216953334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3334U true CN216953334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1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85890.2U Active CN216953334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3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58280A1 (zh) 一种复合式制冷多联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48970B (zh)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748969B (zh)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4592518U (zh) 一种防反向热传导间接蒸发冷机组
CN211792609U (zh) 一种数据中心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8834366A (zh) 一种数据机房空调系统
CN111295084A (zh) 一种使用冷凝器及蒸发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10748963A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7084463B (zh) 复合冷源冷水机组
CN205980700U (zh) 高效热回收的热闪干系统
CN110748965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210267598U (zh) 一种蒸发冷却冷风冷水双利用的节能空调
CN109915968B (zh) 一种防堵塞的蒸发冷却结合机械制冷的空调机组
CN216953334U (zh) 一种双喷淋热管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CN217274603U (zh) 一种数据中心用间接蒸发及压缩式制冷复合空调系统
CN102734973A (zh) 一种专用于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双温高效水源热泵机组
CN113218048B (zh) 一种多联空调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2526752Y (zh) 一种高温热泵制冷机组
CN212618650U (zh)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233112U (zh) 空调系统
CN211146701U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
CN102734878A (zh) 一种专用于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双温高效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554905A (zh) 一种分体式热泵空调系统
CN112146211A (zh) 一种水冷三模式机房空调
CN204154009U (zh) 采用水作为制冷剂的离心式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