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8220U - 一种板桩组合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桩组合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8220U
CN216948220U CN202122470019.0U CN202122470019U CN216948220U CN 216948220 U CN216948220 U CN 216948220U CN 202122470019 U CN202122470019 U CN 202122470019U CN 216948220 U CN216948220 U CN 216948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heet pile
pile
expansion pip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00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盈盈
俞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4700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8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8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8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桩组合墙,包括预制的压桩梁及板桩墙,所述板桩墙由多根混凝土桩并排拼接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桩梁的底部设有用以卡置在板桩墙的顶部的卡槽,所述压桩梁通过所述卡槽卡置在所述板桩墙的顶部,所述板桩墙的侧壁和卡槽的内壁之间设有膨胀管,膨胀管内灌注有膨胀介质以使得膨胀管鼓起。施工时,将压桩梁底部的卡槽扣设在板桩墙的顶部,往膨胀管内灌注有膨胀介质以使得膨胀管鼓起,膨胀管鼓起后,涨紧在桩墙的侧壁和卡槽的内壁,有效提升混凝土梁体与板桩墙结合的牢靠程度,能快速且方便将预制的压桩梁固定的板桩墙上,施工方便快捷,且极大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板桩组合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桩基基础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板桩组合墙,该板桩组合墙由多根混凝土桩体拼接形成,可作为岸堤防护墙、基坑围护及管廊使用。
背景技术
大型的地下建筑、边坡、隧道、港口码头岸墙及河道护岸的整治等,这些建筑物在施工时均需对自身或四周建筑物的基础实施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围护。目前常采用的岸堤防护墙大多采用多个钢筋混凝土圆形桩结合水泥搅拌桩之后插入土壤形成围护墙,也有采用多个T形桩或U形板桩或采用SMW工法制成的水泥搅拌桩插入土壤形成围护墙。
目前还有一种就是采用彼此通过筋槽插配结构依次相连的H型支护桩构成的岸堤防护墙,如一专利号为ZL201320461012.5(公告号为CN2035594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H型支护桩连接结构》就披露了这样一种岸堤防护墙形式,其采用多根H型支护桩通过拼接结构依次无间隙的拼接在一起。H型桩具有力学性能好的很多优点。
现有采用H型桩相互拼接形成的护岸因桩头直接外露,打桩过程中桩头易破损,导致护岸外形不美观,且为保证相邻H型桩连接牢靠性,一般会在防护墙的顶部设置压桩梁,压桩梁能将各桩的桩头衔接起来,同时起到美化保护桩头的左右。现有压桩梁是采用浇注的方式成型在防护墙顶部,需要搭建框架再浇注混凝土,施工量大,成本高、效率极低。尤其是当板桩墙体全部沉入水底的使用场景,若要浇筑成型压桩梁,需要在四周设置围堰,然后再成型压桩梁,施工更复杂,成本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方便且牢靠将预制的压桩梁与板桩墙的顶部牢靠连接的板桩组合墙。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桩组合墙,包括预制的压桩梁及板桩墙,所述板桩墙由多根混凝土桩并排拼接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桩梁的底部设有用以卡置在板桩墙的顶部的卡槽,所述压桩梁通过所述卡槽卡置在所述板桩墙的顶部,所述板桩墙的侧壁和卡槽的内壁之间设有膨胀管,膨胀管内灌注有膨胀介质以使得膨胀管鼓起。
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压桩梁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纵向贯穿连通所述卡槽,所述第一穿孔供膨胀管的端部向上穿过。膨胀管的端部向上穿过第一穿孔,使得膨胀管的注入端向上,方便在压桩梁的上方往膨胀管内灌注膨胀介质。
再进一步改进,上述卡槽的内壁上开有横向贯穿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供绑扎膨胀管的绑扎绳穿过。施工人员预先将未膨胀开的膨胀管绑扎固定在卡槽的内壁,将压桩梁搁置在板桩墙的顶部后,再将绑扎绳剪断,再往膨胀管内灌注膨胀介质,膨胀开的膨胀管鼓起后,涨紧在桩墙的侧壁和卡槽的内壁,完成压桩梁的牢靠的预固定。若不预先对膨胀管绑扎固定,膨胀管易脱落。
作为优选,上述第二穿孔分成沿压桩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每组有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穿孔。方便穿设多组绑扎绳,能将膨胀管较好预先固定在压桩梁上。
作为选择,上述混凝土桩为H形桩或工字形或矩形桩或多边形桩。施工者可以按需选择,H形桩从各参数而言力学性能最佳。H型预应力混凝土桩具有两个翼缘及连接两个翼缘的腹板,所述H型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横截面为由两个翼缘及连接两个翼缘的腹板构成的H形,两个翼缘和腹板在H型预应力混凝土桩的两侧形成沿桩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板桩组合墙的优点在于:施工时,将压桩梁底部的卡槽扣设在板桩墙的顶部,往膨胀管内灌注有膨胀介质以使得膨胀管鼓起,膨胀管鼓起后,涨紧在桩墙的侧壁和卡槽的内壁,有效提升混凝土梁体与板桩墙结合的牢靠程度,能快速且方便将预制的压桩梁固定的板桩墙上,施工方便快捷,且极大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板桩组合墙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板桩组合墙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板桩组合墙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板桩组合墙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板桩组合墙第一个实施例中混凝土桩的俯视图;
图6为板桩组合墙第一个实施例中压桩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板桩组合墙第一个实施例中压桩梁的侧视图;
图8为板桩组合墙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板桩组合墙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为板桩组合墙的第一个实施例。
一种板桩组合墙,包括预制的压桩梁1及板桩墙2,板桩墙2由多根混凝土桩3并排拼接形成。
板桩墙2的顶部间隔分布有多个纵向延伸的孔洞21,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桩3的横截面为H形,其包括两个翼缘31及连接两个翼缘31的腹板32,H型预应力混凝土桩3 的横截面为由两个翼缘31及连接两个翼缘31的腹板32构成的H形,两个翼缘31和腹板32在H型预应力混凝土桩3的左右两侧形成沿桩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部33。相邻两根混凝土桩3的凹槽部33所共同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的孔洞21。
预制的压桩梁1,大致呈长方体状,压桩梁1的底部设有可卡置在板桩墙的顶部的卡槽11,压桩梁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12,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通孔12 有三个。
压桩梁1通过其底部的卡槽11卡置在所述板桩墙2的顶部,至少一部分所述连接通孔12与孔洞21对应,连接通孔12的横截面积大于孔洞21的横截面积,确保孔洞21完全位于连接通孔12内。锚固件4自上而下插入连接通孔12和对应的孔洞21内而将所述压桩梁1与板桩墙2连接。
锚固件4为预制混凝土块、或杆件、或浇筑在连接通孔12和孔洞21内的混凝土部件。以采用现场浇筑在连接通孔12和孔洞21内的混凝土部件为最佳。
板桩墙2的侧壁2a和卡槽11的内壁11a之间设有膨胀管5,膨胀管5内灌注有膨胀介质以使得膨胀管5鼓起。膨胀管5可以采用类似消防软管。压桩梁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14,第一穿孔14纵向贯穿连通卡槽11,第一穿孔14供膨胀管5的端部向上穿过。
卡槽11的内壁上开有横向贯穿的第二穿孔15,所述第二穿孔15供绑扎膨胀管5的绑扎绳穿过,第二穿孔15分成多组,每组有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穿孔15。施工人员预先将未膨胀开的膨胀管5绑扎固定在卡槽11的内壁11a,将压桩梁1搁置在板桩墙2 的顶部后,再将绑扎绳剪断,再往膨胀管5内灌注膨胀介质,膨胀开的膨胀管5鼓起后,涨紧在板桩墙2a的侧壁和卡槽11的内壁11a,完成压桩梁的牢靠的预固定。若不预先对膨胀管5绑扎固定,膨胀管5易脱落。
当然也可以在横截面呈矩形的混凝土桩3的两侧成型出纵向延伸的凹槽部33,相邻两根混凝土桩3的凹槽部33所共同围成的空间构成前述孔洞21。
施工时,将压桩梁1底部的卡槽11扣设在板桩墙2的顶部,并使板桩墙2顶部的孔洞21与压桩梁上的连接通孔12对准,然后通过现场浇筑在连接通孔12和孔洞21内的混凝土部件形成锚固件4,使得锚固件4自上而下插入连接通孔12和对应的孔洞21内而将所述压桩梁1与板桩墙2连接,能快速且方便将预制的压桩梁固定的板桩墙2上,施工方便快捷,且极大降低施工成本。
如图8~9所示,为板桩组合墙的第二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和板桩组合墙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混凝土桩体3为中空的多边形桩,其内的中心孔构成孔洞21。若混凝土桩体3为离心成型而成,则中心孔即为离心孔。当然也可以是采用抽芯的方式在实现混凝土桩体3的顶部成型出孔洞。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5)

1.一种板桩组合墙,包括预制的压桩梁(1)及板桩墙(2),所述板桩墙(2)由多根混凝土桩(3)并排拼接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桩梁(1)的底部设有用以卡置在板桩墙的顶部的卡槽(11),所述压桩梁(1)通过所述卡槽(11)卡置在所述板桩墙(2)的顶部,所述板桩墙(2)的侧壁(2a)和卡槽(11)的内壁(11a)之间设有膨胀管(5),膨胀管(5)内灌注有膨胀介质以使得膨胀管(5)鼓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桩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桩梁(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14),第一穿孔(14)纵向贯穿连通所述卡槽(11),所述第一穿孔(14)供膨胀管(5)的端部向上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桩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的内壁上开有横向贯穿的第二穿孔(15),所述第二穿孔(15)供绑扎膨胀管(5)的绑扎绳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桩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孔分成沿压桩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每组有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穿孔(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桩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3)为H形桩或工字形或矩形桩或多边形桩。
CN202122470019.0U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板桩组合墙 Active CN216948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0019.0U CN216948220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板桩组合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0019.0U CN216948220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板桩组合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8220U true CN216948220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2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0019.0U Active CN216948220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板桩组合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8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05563A (en) Cellular structures for sustaining walls
US20130008125A1 (en)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new underground structure
CN109440782B (zh) 自带冠梁的拼装式混凝土板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US4561804A (en) Earth retaining method
CN112575796A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76982A (zh) 一种水泥土围护墙-预制桩悬臂式组合支护
CN113417300B (zh) 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GB2059484A (en) A temporary retaining system for an excavation
JP2000265458A (ja) PCa杭地中壁による地下構造物の床版連結構造
CN216948220U (zh) 一种板桩组合墙
KR101568232B1 (ko) 2열 에이치 빔과 고강도강판을 이용한 자립식 흙막이 구조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KR101599931B1 (ko) 강재띠 phc 말뚝과 프리캐스트 패널을 이용한 급속시공 옹벽, 그 시공방법
CN216640665U (zh) 预制挡土墙叠合板与装配式挡土墙结构
KR20130098579A (ko) 흙막이 가설시스템
CN217811160U (zh) 压桩梁、板桩组合墙及制造压桩梁的模具
KR20040031451A (ko) 혁신적 프리스트레스트 가시설 공법
CN214143677U (zh) 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的新型钢护壁结构
CN114635437A (zh) 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
KR102114826B1 (ko) 조립식 pc 철탑 기초구조물
CN115961637A (zh) 压桩梁、板桩组合墙及制造压桩梁的模具
JP4438540B2 (ja) 地下連続壁の応力負担材および施工方法
WO1997034053A1 (en) Pre-cast concrete panel wall
JPH02190517A (ja) 擁壁構造
KR200308716Y1 (ko) 프리스트레스트 가시설
CN113818479B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路基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