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3760U - 产品立盒装置和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产品立盒装置和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3760U
CN216943760U CN202122836473.3U CN202122836473U CN216943760U CN 216943760 U CN216943760 U CN 216943760U CN 202122836473 U CN202122836473 U CN 202122836473U CN 216943760 U CN216943760 U CN 216943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supporting plate
module
sorting
p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364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生
袁红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364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3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3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3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产品立盒装置和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其中,该产品立盒装置包括分拣模块、暂存料模块和转移模块,分拣模块上设有分拣平台。暂存料模块将分拣后的产品按预设的排列方式排列,转移模块将产品由分拣模块运送至暂存料模块。该转移模块包括转移平台、推料装置和顶料装置。该转移平台包括支撑板和底板,支撑板与分拣平台呈钝角设置,支撑板设有第一产品位和第二产品位,且第二产品位上设有连接孔。底板通过第一产品位连接分拣平台。推料装置可推动产品由第一产品位滑动至第二产品位,顶料装置将支撑板上的产品顶离支撑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降低转移过程中,产品由于发生翻滚使得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方向改变的可能。

Description

产品立盒装置和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拣装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品立盒装置和应用该产品立盒装置的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产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系列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应运而生。产品经生产完成后要进行包装,并由产品立盒装置将包装好的产品分拣和排列,以方便后续对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进行扫描,并进行封箱运输。但传统分拣过程中,需要人工将待分拣的产品分拣完成,并运送至暂存料平台按特定排列方式排列,且转移过程中,产品可能发生翻滚,使得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方向改变。难以保证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沿同一方向设置,需要人工调整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朝向,最后再进行扫描封箱,不仅费时费力,分拣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产品立盒装置,旨在降低转移过程中,产品由于发生翻滚使得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方向改变的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产品立盒装置,包括:
分拣模块,设有分拣平台,用于对产品进行分拣;
暂存料模块,用于将分拣后的产品按预设的排列方式排列;以及
转移模块,用于将分拣后的产品由所述分拣模块运送至所述暂存料模块,包括:
转移平台,用于转移所述产品,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分拣平台呈钝角设置,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一产品位和第二产品位,且所述第二产品位上设有连接孔;
底板,通过所述第一产品位连接所述分拣平台;
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置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可推动产品由所述第一产品位滑动至所述第二产品位;
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产品位背离所述推料装置的一侧,所述顶料装置顶料时穿过所述连接孔,以将所述支撑板上的产品顶离所述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转移平台还包括第一挡位件,所述第一挡位件固定于所述推料装置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以止挡产品。
可选地,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推料件沿第一产品位和第二产品位之间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顶料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至少一个顶料杆,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顶料杆穿过所述支撑板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挡位件,所述第二挡位件位于所述第一产品位远离所述第二产品位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挡位件,所述第三挡位件位于所述第二产品位远离所述第一产品位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推料装置与所述顶料装置附近均设有感应装置,当所述产品由所述分拣平台沿所述支撑板滑至所述底板上时,所述感应装置感应使推料装置推动所述产品由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滑动至另一侧,至所述顶料装置附近的所述感应装置处,由所述顶料装置将所述支撑板上的产品顶离所述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转移模块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转移模块分设于所述分拣模块的相对两侧,且每个所述转移模块均与所述暂存料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包括进料装置、出料装置以及上述的产品立盒装置,所述进料装置、所述产品立盒装置和所述出料装置依次相连,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皮带线,所述进料皮带线与所述分拣模块连接,产品由所述进料皮带线运送至所述分拣模块,并由所述暂存料模块运送至出料装置。
可选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夹爪和打包平台,所述出料夹爪用于转移位于所述暂存料模块的产品至所述打包平台,所述打包平台包括打包皮带线、开箱组件和打包组件,所述开箱组件设于所述打包皮带线的上游,所述开箱组件用于打开产品包装箱,所述打包组件设于所述打包皮带线的下游,其中,包装箱从所述打包皮带线流出至所述开箱组件,所述开箱组件将包装箱打开后,所述出料夹爪将产品转移至包装箱内,再经打包皮带线流至打包组件进行打包后流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分拣模块设置分拣平台,并在转移模块上设置转移平台,该转移平台包括支撑板和底板,支撑板设有第一产品位和第二产品位,底板通过第一产品位连接分拣平台。支撑板与分拣平台呈钝角设置,使得产品由分拣平台上滑下时不会产生翻转,即当产品由分拣平台沿第一产品位滑动至底板时,产品紧贴于支撑板上。而后由设有支撑板靠近底板的一侧的推料装置,将产品由第一产品位推送至第二产品位,再由设于第二产品位背离推料装置的一侧的顶料装置,穿过连接孔将支撑板上的产品顶离支撑板,即将产品由倾斜放置变为竖直放置。而后利用由推料装置将下一产品从第一产品位推送至第二产品位产生的力,将产品进一步顶离该转移模块,并由传送带传送至暂存料模块,暂存料模块将产品按预设的排列方式排列。转移过程中,产品未发生翻转,故使得经转移模块转移后每个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始终保持一致,降低了转移过程中,产品由于发生翻滚使得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方向改变的可能。从而减少了人工翻转产品包装盒调节产品包装盒的工序,提高转移效率,减少人力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立盒装置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产品立盒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产品立盒装置 140 推料装置
110 分拣模块 141 推料件
111 分拣平台 142 第一驱动组件
120 暂存料模块 150 顶料装置
130 转移模块 151 第二驱动组件
131 转移平台 152 顶料杆
132 支撑板 200 进料装置
133 第一产品位 210 进料皮带线
134 第二产品位 300 出料装置
135 连接孔 310 出料夹爪
136 底板 320 打包平台
137 第一挡位件 321 打包皮带线
138 第二挡位件 322 开箱组件
139 第三挡位件 323 打包组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产品立盒装置100,用于将流入该产品立盒装置100 的产品进行转移,并按预设的排列方式排列,且保证排列后的产品的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具有相同朝向,以方便后续的装箱和扫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产品立盒装置100包括分拣模块110、暂存料模块120和转移模块130,分拣模块110上设有分拣平台111,用于对产品进行分拣。该暂存料模块120用于将分拣后的产品按预设的排列方式排列,转移模块130用于将分拣后的产品由分拣模块110运送至暂存料模块120。该转移模块130包括转移平台131、推料装置140和顶料装置150。该转移平台131包括支撑板132和底板136,支撑板132与分拣平台 111呈钝角设置,支撑板132设有第一产品位133和第二产品位134,且第二产品位134上设有连接孔135。底板136通过第一产品位133连接分拣平台 111。推料装置140置于支撑板132靠近底板136的一侧,可推动产品由第一产品位133滑动至第二产品位134。顶料装置150设于第二产品位134背离推料装置140的一侧,顶料装置150顶料时穿过连接孔135,以将支撑板132上的产品顶离支撑板132。
具体地,产品置于该分拣平台111上,且分拣模块110上具有推料组件,以将产品推离分拣平台111,使之顺利沿支撑板132滑至底板136上,且由于支撑板132与分拣平台111呈钝角设置,即为产品下滑时提供了缓冲,使得产品由分拣平台111上滑下时不会产生翻转,此时产品紧贴于支撑板132上,此时产品处于倾斜放置,且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朝向一致。该支撑板132上设有第一产品位133和第二产品位134,即支撑板132的宽度是产品的两倍,第一产品位133和第二产品位134均为与同一平面内,即产品可在第一产品位133和第二产品位134之间滑动。推料装置140置于支撑板132靠近底板 136的一侧,故当产品由分拣平台111转移至第一产品位133上时,推料装置 140与产品形成抵接面,使得推料装置140可推动产品由第一产品位133滑动至第二产品位134。顶料装置150设于第二产品位134背离推料装置140的一侧,发生顶料动作时,顶料装置150穿过连接孔135,即在初始状态时,顶料装置150位于连接孔135中,即与第二产品位134所在的平面大致平齐或者凹陷于第二产品位134所在的平面,以降低对产品由第一产品位133滑至第二产品位134时造成阻挡的可能。当产品位于第二产品位134时,顶料装置 150穿过连接孔135,将支撑板132上的产品顶离支撑板132,即将产品由倾斜放置变为竖直放置,且为了保证产品顺利由倾斜放置变为竖直放置,故而顶料装置150主要与产品的上部作用。而后利用由推料装置140将下一产品从第一产品位133推送至第二产品位134产生的力,将产品进一步顶离该转移模块130,并由传送带传送至暂存料模块120,暂存料模块120将产品按预设的排列方式排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分拣模块110设置分拣平台111,并在转移模块130上设置转移平台131,该转移平台131包括支撑板132和底板136,支撑板132设有第一产品位133和第二产品位134,底板136通过第一产品位 133连接分拣平台111。支撑板132与分拣平台111呈钝角设置,使得产品由分拣平台111上滑下时不会产生翻转,即当产品由分拣平台111沿第一产品位 133滑动至底板136时,产品紧贴于支撑板132上。而后由设有支撑板132靠近底板136的一侧的推料装置140,将产品由第一产品位133推送至第二产品位134,再由设于第二产品位134背离推料装置140的一侧的顶料装置150,穿过连接孔135将支撑板132上的产品顶离支撑板132,即将产品由倾斜放置变为竖直放置。而后利用由推料装置140将下一产品从第一产品位133推送至第二产品位134产生的力,将产品进一步顶离该转移模块130,并由传送带传送至暂存料模块120,暂存料模块120将产品按预设的排列方式排列。转移过程中,产品未发生翻转,故使得经转移模块130转移后每个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始终保持一致,降低了转移过程中,产品由于发生翻滚使得产品包装盒上的条码方向改变的可能。从而减少了人工翻转产品包装盒调节产品包装盒的工序,提高转移效率,减少人力浪费。
为降低顶料装置150将产品顶离支撑板132时,产品飞出转移模块130 的可能。在一实施例中,转移平台131还包括第一挡位件137,第一挡位件 137固定于推料装置140背离支撑板132的一侧,以止挡产品。具体地,第一挡位件137固定于推料装置140背离支撑板132的一侧,即推料装置140置于支撑板132和第一挡位件137,当产品位于第二产品位134上时,顶料装置 150穿过连接孔135将支撑板132上的产品顶离支撑板132,并由第一挡位件 137挡位,以降低由于顶料装置150顶出力过大时,使得产品飞离转移模块 130。当顶料装置150支撑板132上的产品顶离支撑板132时,由于顶出力使得产品与第一挡位件137接触,使得产品顺利竖直放置且与第一挡位件137 抵接。
参考图2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推料装置140包括推料件141和第一驱动组件142,第一驱动组件142可驱动推料件141沿第一产品位133和第二产品位134之间往复运动。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142与推料件141固定,并为推料件141提供驱动力,使得推料件141沿第一产品位133和第二产品位 134之间往复运动,保证推料板顺利将产品从第一产品位133推送至第二产品位134后也能顺利复位,以完成下一推送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顶料装置150包括第二驱动组件151和至少一个顶料杆 152,第二驱动组件151驱动顶料杆152穿过支撑板132往复运动。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151与顶料杆152固定,并未顶料杆152提供驱动力,使得顶料杆152穿过支撑板132往复运动,保证顶料装置150顺利穿过连接孔135 将支撑板132上的产品顶离支撑板132后也能顺利复位,以完成下一顶料动作。
其中,顶料装置150与支撑板132呈夹角设置,即顶料装置150既可以与支撑板132大致垂直,也可以是顶料装置150与支撑板132呈钝角或者锐角设置。顶料装置150包括至少一个顶料杆152,即顶料装置150上可以设置一个顶料杆152,也可以设置多个顶料杆,当顶料装置150上设置两个顶料杆 152时,两个顶料杆152均与第二驱动组件151相连,且两个顶料杆152间隔排布且关于第二驱动组件151对称设置,使得两个顶料杆152均由第二驱动组件151驱动,且同步运动。两个顶料杆152可与产品的两侧抵接,降低产品由于顶料杆152偏斜使得产品侧向偏转的可能。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板132上设有第二挡位件138,第二挡位件138位于第一产品位133远离第二产品位134的一侧。具体地,第二挡位件138位于第一产品位133远离第二产品位134的一侧,降低产品由转移平台131沿支撑板132滑下时,产品由第一产品位133远离第二产品位134的一侧滑落。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第二挡位件138与支撑板132一体成型。如此,既可以减少第二挡位件138与支撑板132的安装工序,又可以降低第二挡位件138从支撑板132上脱落的可能,提高支撑板132的结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挡位件138与支撑板132也可以采用粘接或者卡接的方式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板132上设有第三挡位件139,第三挡位件139位于第二产品位134远离第一产品位133的一侧。具体地,第三挡位件139位于第二产品位134远离第一产品位133的一侧,降低推料装置140推动产品由第一产品位133滑动至第二产品位134上时,产品由第二产品位134远离第一产品位133的一侧滑落。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第三挡位件139与支撑板132一体成型。如此,既可以减少第三挡位件139与支撑板132的安装工序,又可以降低第三挡位件139从支撑板132上脱落的可能,提高支撑板132的结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挡位件139与支撑板132也可以采用粘接或者卡接的方式连接。
为了更好的保证各个工序的配合运动。在一实施例中,推料装置140与顶料装置150附近均设有感应装置,当产品由分拣平台111沿支撑板132滑至底板136上时,感应装置感应使推料装置140推动产品由支撑板132的一侧滑动至另一侧,至顶料装置150附近的感应装置处,由顶料装置150将支撑板132上的产品顶离支撑板132。具体地,当产品由分拣平台111沿支撑板 132滑至底板136上时,感应装置感应,使得推料装置140开始工作,推料装置140推动产品由第一产品位133滑动至第二产品位134后,感应装置感应,使得顶料装置150开始工作,使得顶料装置150将支撑板132上的产品顶离支撑板132,即将产品由倾斜放置变为竖直放置。感应装置可以对产品的运动位置进行监测以准确判断产品所在位置,进而利用感应装置的反馈分别控制推料装置140和顶料装置150的运动,以保证推料运动和顶料运动的配合运动。
再次参考图1至图4,为了提高分拣转移效率,在一实施例中,转移模块 130有两个,且两个转移模块130分设于分拣模块110的相对两侧,且每个转移模块130均与暂存料模块120连接。具体地,且两个转移模块130分设于分拣模块110的相对两侧,每个转移模块130均与暂存料模块120连接,即暂存料模块120也有两个,且两个暂存模块分设于分拣模块110的相对两侧。两个转移模块130和两个暂存料模块120同时工作,以提高产品立盒装置100的工作效率。
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该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包括进料装置200、出料装置300以及如上述的产品立盒装置100,其中,进料装置200、产品立盒装置100和出料装置300依次相连,由于本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进料装置200包括进料皮带线210,进料皮带线210与分拣模块110连接,产品由进料皮带线210运送至分拣模块110,并由暂存料模块 120运送至出料装置300。产品由进料皮带线210传输至分拣模块110上的分拣平台111上,并由分拣模块110通过转移模块130运送至暂存料模块120,由暂存料模块120将产品按预设的排列方式排列。而后运送至出料装置300。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出料装置300对产品运送和装箱打包。出料装置300 包括出料夹爪310和打包平台320,出料夹爪310用于转移位于暂存料模块 120的产品至打包平台320,打包平台320包括打包皮带线321、开箱组件322 和打包组件323,开箱组件322设于打包皮带线321的上游,开箱组件322用于打开产品包装箱,打包组件323设于打包皮带线321的下游。具体地,包装箱从打包皮带线321流出至开箱组件322,开箱组件322将包装箱打开后,由出料夹爪310将产品由暂存料模块120转移至包装箱内,再经打包皮带线 321流至打包组件323进行打包后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产品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拣模块,设有分拣平台,用于对产品进行分拣;
暂存料模块,用于将分拣后的产品按预设的排列方式排列;以及
转移模块,用于将分拣后的产品由所述分拣模块运送至所述暂存料模块,包括:
转移平台,用于转移所述产品,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分拣平台呈钝角设置,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一产品位和第二产品位,且所述第二产品位上设有连接孔;
底板,通过所述第一产品位连接所述分拣平台;
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置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可推动产品由所述第一产品位滑动至所述第二产品位;
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产品位背离所述推料装置的一侧,所述顶料装置顶料时穿过所述连接孔,以将所述支撑板上的产品顶离所述支撑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平台还包括第一挡位件,所述第一挡位件固定于所述推料装置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以止挡产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推料件沿第一产品位和第二产品位之间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至少一个顶料杆,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顶料杆穿过所述支撑板往复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挡位件,所述第二挡位件位于所述第一产品位远离所述第二产品位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挡位件,所述第三挡位件位于所述第二产品位远离所述第一产品位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与所述顶料装置附近均设有感应装置,当所述产品由所述分拣平台沿所述支撑板滑至所述底板上时,所述感应装置感应使推料装置推动所述产品由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滑动至另一侧,至所述顶料装置附近的所述感应装置处,由所述顶料装置将所述支撑板上的产品顶离所述支撑板。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产品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模块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转移模块分设于所述分拣模块的相对两侧,且每个所述转移模块均与所述暂存料模块连接。
9.一种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出料装置以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产品立盒装置,所述进料装置、所述产品立盒装置和所述出料装置依次相连,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皮带线,所述进料皮带线与所述分拣模块连接,产品由所述进料皮带线运送至所述分拣模块,并由所述暂存料模块运送至出料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夹爪和打包平台,所述出料夹爪用于转移位于所述暂存料模块的产品至所述打包平台,所述打包平台包括打包皮带线、开箱组件和打包组件,所述开箱组件设于所述打包皮带线的上游,所述开箱组件用于打开产品包装箱,所述打包组件设于所述打包皮带线的下游,其中,包装箱从所述打包皮带线流出至所述开箱组件,所述开箱组件将包装箱打开后,所述出料夹爪将产品转移至包装箱内,再经打包皮带线流至打包组件进行打包后流出。
CN202122836473.3U 2021-11-18 2021-11-18 产品立盒装置和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 Active CN216943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6473.3U CN216943760U (zh) 2021-11-18 2021-11-18 产品立盒装置和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6473.3U CN216943760U (zh) 2021-11-18 2021-11-18 产品立盒装置和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3760U true CN216943760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4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36473.3U Active CN216943760U (zh) 2021-11-18 2021-11-18 产品立盒装置和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3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50693A (en) Apparatus for packing units of goods under continuous movement
EP1417127B1 (en) Conveyor assembly for packagings,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a pack
US118972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recting cartons
JPH0790849B2 (ja) パックを集積および包装ステーションに送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00307107A1 (en) Device for inserting products into packaging containers
CN110304301B (zh) 产品入托装盒生产线
CN210527036U (zh) 装盒机出料装置
CN103391881A (zh) 用于包装物品的装置及方法
US4583965A (en) Assembly for unfolding flattened cartons in packaging machinery
US4262795A (en) Gripp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ripping containers
US2007010738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ading a packaging station of an insulation batt packager
CN216943760U (zh) 产品立盒装置和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
CA1141646A (en) Packaging machine
US3753333A (en) Carton handling machine
US2766567A (en) Machine for forming carriers for rectangular milk cartons and method of packaging such cartons in pairs
US5484377A (en) Carton blank erector and feeder
CN1111474C (zh) 折页-粘贴机中单元板料面板翻转装置
US5662454A (en)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filling a container for collecting flat objects
US7344348B2 (en) Storage and retrieval un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oduct storage shelving, especially a commission device
KR20160086878A (ko) 봉투에 서류를 삽입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관련 방법
KR101691365B1 (ko) 포장용 박스 자동 카운팅 및 반출장치
CN218807008U (zh) 一种奶包抓包机
US4955175A (en) Two-stage box pusher for carton indexer
CN216988721U (zh) 一种边条自动出料装置
US5104368A (en) Carton set-up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