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2868U - 车辆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2868U
CN216942868U CN202220389597.3U CN202220389597U CN216942868U CN 216942868 U CN216942868 U CN 216942868U CN 202220389597 U CN202220389597 U CN 202220389597U CN 216942868 U CN216942868 U CN 216942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ight
lamp
lamp body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895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育硕
张敏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895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2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2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2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灯具,包括一灯体、一灯罩、一第一光源、一第二光源、一远光灯反射面以及一近光灯反射面。灯罩连接该灯体。第一光源设于该灯体,其中,该第一光源提供一第一光线。第二光源设于该灯体,其中,该第二光源提供一第二光线。该第一光线适于由该远光灯反射面反射并穿过该灯罩而射出。该第二光线适于由该近光灯反射面反射并穿过该灯罩而射出,相对于一地平面,该远光灯反射面位于该近光灯反射面的上方。

Description

车辆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车辆灯具,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提供远近光灯照射的车辆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主灯灯具包括一上反射面、一下反射面、一远光灯光源以及一近光灯光源。在现有的主灯灯具中,远光灯光源朝下而对应下反射面,近光灯光源朝上而对应上反射面。由于行人或对向车的驾驶眼睛高度较高,在靠近车辆时眼睛容易直视近光灯光源的光源,而发生刺眼现象。一般夜间驾驶用到近光灯的机会较多。而在都市中,由于车与车之间、或人与车之间彼此的距离往往很近。因此,刺眼的情况发生频率极高,影响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车辆灯具,包括一灯体、一灯罩、一第一光源、一第二光源、一远光灯反射面以及一近光灯反射面。灯罩连接该灯体。第一光源设于该灯体,其中,该第一光源提供一第一光线。第二光源设于该灯体,其中,该第二光源提供一第二光线。该第一光线适于由该远光灯反射面反射并穿过该灯罩而射出。该第二光线适于由该近光灯反射面反射并穿过该灯罩而射出,相对于一地平面,该远光灯反射面位于该近光灯反射面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光源以及该第二光源为发光二极体光源。
在一实施例中,该车辆灯具更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以及一第二电路板,该第一光源设于该第一电路板,该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二电路板,该灯体包括一散热器,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设于该散热器。
在一实施例中,该散热器包括一安装座,该第一电路板设于该安装座的一第一设置面,该第二电路板设于该安装座的一第二设置面,该第一设置面与该第二设置面相反。
在一实施例中,该安装座包括二第一挡墙以及二第二挡墙,该二第一挡墙分别位于该第一光源的左右两侧,该二第二挡墙分别位于该第二光源的左右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该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鳍片,该多个散热鳍片连接该安装座。
在一实施例中,该车辆灯具更包括一内饰盖,该内饰盖设于该灯体与该灯罩之间,该内饰盖对应该安装座,该内饰盖包括一内饰盖缺口,该第一光源对应该内饰盖缺口。
在一实施例中,该车辆灯具更包括多个第三光源,该多个第三光源以环状排列的方式设于该灯体周缘,该多个第三光源提供一第三光线。
在一实施例中,该车辆灯具更包括一环状内罩,该环状内罩对应该多个第三光源,该环状内罩位于该灯罩与该灯体之间,该第三光线穿过该环状内罩以及该灯罩而射出。
在一实施例中,该灯体包括一灯体扣合部,该灯罩包括一灯罩扣合部,该灯罩扣合部扣接该灯体扣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远光灯反射面位于该近光灯反射面的上方。换言之,近光灯光源(第二光源)朝下,当使用者使用近光灯时,不会造成刺眼的情况。由于一般夜间驾驶用到近光灯的机会较多,如此可大幅降低刺眼情况的发生频率,改善行车安全。而远光灯一般使用于对向车辆极少或距离很远的情况。而当夜间会车时,本来就应该切换为近光灯,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下均无安全疑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外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灯具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灯具的剖面图。
图4A以及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细部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饰盖的细部结构。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L:灯具
1:灯体
11:散热器
11A:安装座
11B:散热鳍片
111:第一设置面
112:第二设置面
113:第一挡墙
114:第二挡墙
12:灯体扣合部
2:灯罩
22:灯罩扣合部
31:第一光源
311:第一光线
32:第二光源
321:第二光线
33:第一电路板
34:第二电路板
35:第三光源
351:第三光线
41:远光灯反射面
42:近光灯反射面
5:内饰盖
51:内饰盖缺口
6:环状内罩
M:摩托车
91:龙头
92:前轮
93:后轮
94:座垫
95:动力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M的外型,包括主灯96、龙头91、前轮92、后轮93、座垫94、动力系统95等元件。
摩托车M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等等部分。摩托车M的前段设有龙头91、前轮92、主灯96、方向灯以及钥匙孔等元件。摩托车M的中段设有动力系统95、座垫94及脚架等元件。摩托车M的后段设有尾灯、后轮93、挡泥板等元件。
龙头91用以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龙头91上可装设有机能零件,包括仪表、开关、后照镜等单元。龙头91也具有把手(包含加油握把)以及手刹车,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操控龙头91的转向,通过加油握把调整动力系统95的节气门角度以控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手刹车将摩托车M减速。龙头91上装设有主灯96,主灯96为摩托车M提供主要光线照明。
龙头91与前轮92通过龙头旋转轴连动,因此通过旋转龙头91可控制前轮92的角度,从而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
动力系统95连接并驱动后轮93,因此为摩托车M提供动力,使摩托车M前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灯具可以被设置于前述的主灯9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灯具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灯具的剖面图。结合如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灯具L包括一灯体1、一灯罩2、一第一光源31、一第二光源32、一远光灯反射面41以及一近光灯反射面42。灯罩2连接该灯体1。第一光源31设于该灯体1,其中,该第一光源31提供一第一光线311。第二光源32设于该灯体1,其中,该第二光源32提供一第二光线321。该第一光线311适于由该远光灯反射面41反射并穿过该灯罩2而射出。该第二光线321适于由该近光灯反射面42反射并穿过该灯罩2而射出,相对于一地平面,该远光灯反射面41位于该近光灯反射面42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光源31以及该第二光源32为发光二极体光源。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光源31以及该第二光源32亦可能为其他形式的光源。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车辆灯具L更包括一第一电路板33以及一第二电路板34,该第一光源31设于该第一电路板33,该第二光源32设于该第二电路板34,该灯体1包括一散热器11,该第一电路板33以及该第二电路板34设于该散热器11。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散热器11包括一安装座11A,该第一电路板33设于该安装座11A的一第一设置面111,该第二电路板34设于该安装座11A的一第二设置面112,该第一设置面111与该第二设置面112相反。
图4A以及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细部结构。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安装座11A包括二第一挡墙113以及二第二挡墙114,该二第一挡墙113分别位于该第一光源31的左右两侧,该二第二挡墙114分别位于该第二光源32的左右两侧。该二第一挡墙113以及该二第二挡墙114可提供遮光、限位等效果。例如,如第4A图所示,该第一挡墙113对该第一电路板33进行限位;如第4B图所示,该第二挡墙114对该第二电路板34进行限位
再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散热器11包括多个散热鳍片11B,该多个散热鳍片11B连接该安装座11A。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饰盖的细部结构。如图3、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车辆灯具更包括一内饰盖5,该内饰盖5设于该灯体1与该灯罩2之间,该内饰盖5对应该安装座11A,该内饰盖5包括一内饰盖缺口51,该第一光源31对应该内饰盖缺口51。在一实施例中,该内饰盖缺口51高于该第一光源31。因此,该内饰盖缺口51可提供一定程度的遮光效果,减少第一光线311未经反射而直接射出于灯罩2的情况。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车辆灯具L更包括多个第三光源35,该多个第三光源35以环状排列的方式设于该灯体1周缘,该多个第三光源35提供一第三光线351。
如图3、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车辆灯具更包括一环状内罩6,该环状内罩6对应该多个第三光源35,该环状内罩6位于该灯罩2与该灯体1之间,该第三光线351穿过该环状内罩6以及该灯罩2而射出。在一实施例中,该环状内罩6具有分隔不同光线的功能。该多个第三光源35提供的第三光线351可提供指示、炫光、或装饰等等功能。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灯体1包括一灯体扣合部12,该灯罩2包括一灯罩扣合部22,该灯罩扣合部22扣接该灯体扣合部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远光灯反射面位于该近光灯反射面的上方。换言之,近光灯光源(第二光源)朝下,当使用者使用近光灯时,不会造成刺眼的情况。由于一般夜间驾驶用到近光灯的机会较多,如此可大幅降低刺眼情况的发生频率,改善行车安全。而远光灯一般使用于对向车辆极少或距离很远的情况。而当夜间会车时,本来就应该切换为近光灯,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下均无安全疑虑。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摩托车可以包括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或其他机动车辆。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文件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灯体;
一灯罩,连接该灯体;
一第一光源,设于该灯体,其中,该第一光源提供一第一光线;
一第二光源,设于该灯体,其中,该第二光源提供一第二光线;
一远光灯反射面,其中,该第一光线适于由该远光灯反射面反射并穿过该灯罩而射出;以及
一近光灯反射面,其中,该第二光线适于由该近光灯反射面反射并穿过该灯罩而射出,相对于一地平面,该远光灯反射面位于该近光灯反射面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源以及该第二光源为发光二极体光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灯具,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以及一第二电路板,该第一光源设于该第一电路板,该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二电路板,该灯体包括一散热器,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设于该散热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一安装座,该第一电路板设于该安装座的一第一设置面,该第二电路板设于该安装座的一第二设置面,该第一设置面与该第二设置面相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座包括二第一挡墙以及二第二挡墙,该二第一挡墙分别位于该第一光源的左右两侧,该二第二挡墙分别位于该第二光源的左右两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鳍片,该多个散热鳍片连接该安装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灯具,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内饰盖,该内饰盖设于该灯体与该灯罩之间,该内饰盖对应该安装座,该内饰盖包括一内饰盖缺口,该第一光源对应该内饰盖缺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灯具,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个第三光源,该多个第三光源以环状排列的方式设于该灯体周缘,该多个第三光源提供一第三光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灯具,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环状内罩,该环状内罩对应该多个第三光源,该环状内罩位于该灯罩与该灯体之间,该第三光线穿过该环状内罩以及该灯罩而射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体包括一灯体扣合部,该灯罩包括一灯罩扣合部,该灯罩扣合部扣接该灯体扣合部。
CN202220389597.3U 2022-02-25 2022-02-25 车辆灯具 Active CN216942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9597.3U CN216942868U (zh) 2022-02-25 2022-02-25 车辆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9597.3U CN216942868U (zh) 2022-02-25 2022-02-25 车辆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2868U true CN216942868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0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89597.3U Active CN216942868U (zh) 2022-02-25 2022-02-25 车辆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2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3096B1 (en) Lamp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8057081B2 (en) Light guide for vehicle lamp assembly
JP4037289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US7407311B2 (en) Light with a ring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lamp
US10000151B2 (en) Mot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
TW201829952A (zh) 可增強車燈光強度的遮光模組
JP2008529233A (ja) 車両用ヘッドランプ
CN107631277B (zh) 用于车灯组件的一体成形的散热器和灯壳体
CN216942868U (zh) 车辆灯具
US11674657B1 (en) Vehicle auxiliary light luminaire bezel attachment assembly
JP2007196906A (ja) 灯体装備車両
TWM628930U (zh) 車輛燈具
CN106195858A (zh) 一种投射单元用增强型反射镜总成
CN219140591U (zh) 一种新型带信号功能的led辅助尾灯
US11906120B2 (en) Hybrid function LED auxiliary lamp for motor vehicles
JP2014113843A (ja) 車両用灯具
CN102951071B (zh) 具警示作用的主动式转向头灯
CN220338283U (zh) 车辆用灯具
US20240149778A1 (en) Configurable vehicle lighting system with modular lights
CN219770054U (zh) 一种多功能自行车车灯
CN205956989U (zh) 一种投射单元用增强型反射镜总成
JP2021089837A (ja) 車両用灯具
CN111649301A (zh) 一种汽车前组合灯三功能厚壁光导结构
WO2024094692A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rear-view device of vehicle
JP3162528U (ja) 車輪リム用装飾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