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0009U - 除锈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0009U
CN216940009U CN202122587109.8U CN202122587109U CN216940009U CN 216940009 U CN216940009 U CN 216940009U CN 202122587109 U CN202122587109 U CN 202122587109U CN 216940009 U CN216940009 U CN 216940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rust
screw rod
notch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71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康
韩成
赵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71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0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0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0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除锈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除锈装置。该装置包括与待除锈螺杆相匹配的螺母;所述螺母上设置有缺口;所述螺母可相对于待除锈螺杆绕螺杆的轴向旋转,以使锈迹通过所述缺口流出,所述缺口用于防止被铲下的锈迹聚集在所述螺母进给面上而形成堵塞。基于此,本公开提供的除锈装置能够高效清除待除锈螺杆表面的锈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锈迹对螺杆使用性能及寿命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螺杆的工作效率,并对螺杆进行了有效保护。

Description

除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除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螺杆常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设备中,通常因储藏或预埋的环境和时间因素,导致螺杆出现生锈的问题。生锈的螺杆不仅影响整个结构的外观,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锈迹的出现,危害了螺杆的使用性能,缩短了螺杆的寿命,严重影响了工程作业的效率,造成大批量的螺杆得以报废而浪费资源。
现有的除锈方法主要包括手工除锈、机械除锈和化学除锈。其中手工除锈法劳动强度较大且除锈效率低;而机械除锈法的工作环境较为限制,同时会破坏原杆件表面的涂层;化学除锈法即通常所说的酸洗除锈,只能在车间内使用。
然而,上述除锈方法难以对桥梁、墩顶等高空环境中预埋的螺杆进行除锈操作;同时,现有的除锈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对高空环境中预埋的螺杆除锈时,会对其使用性能造成影响,也会降低高空环境构件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除锈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除锈装置,包括与待除锈螺杆相匹配的螺母;
所述螺母上设置有缺口。
可选的,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螺母的一个顶点处。
可选的,所述螺母上设置有第一把手,用于增加旋转所述螺母所需的力臂。
可选的,所述第一把手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缺口两侧的部分所述螺母上的两个第一握杆。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握杆相互平行。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握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螺母与所述缺口相邻的两个顶点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握杆沿着所述螺母的切线方向延伸。
可选的,在所述螺母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把手的对侧设置有第二把手。
可选的,所述第二把手包括在所述螺母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握杆。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握杆背向所述缺口所在方向延伸。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除锈装置,通过设置与待除锈螺杆相匹配的螺母,螺母上设置有缺口,在进行螺杆除锈时,将螺母与待除锈螺杆装配,使螺母配合在待除锈螺杆中,然后绕螺杆的轴向旋转螺母,通过螺母与螺杆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螺杆上的锈迹从螺母的缺口处流出,防止被铲下的锈迹聚集在螺母进给面上而形成阻塞,从而实现了待除锈螺杆表面锈迹的高效清除,避免锈迹对螺杆使用性能及寿命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螺杆的工作效率,并对螺杆进行了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母;2、缺口;3、第一把手;4、第二把手;5、第一握杆;6、第二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锈装置,该除锈装置包括与待除锈螺杆相匹配的螺母1;螺母1上设置有缺口2。
具体实现时,将螺母1与待除锈螺杆配合连接,以使螺母1可绕待除锈螺杆做周向旋转,接着旋转螺母1使得螺杆表面的锈迹通过设置在螺母1上的缺口2流出,防止被铲下的锈迹聚集在螺母1进给面上而形成阻塞。
可以理解的是,螺母1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可以是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任意边数的多边形,只要螺母1内表面能够与待除锈螺杆相匹配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制,本实施例以六边形螺母为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除锈装置,通过设置与待除锈螺杆相匹配的螺母1,螺母1上设置有缺口2,在进行螺杆除锈时,将螺母1与待除锈螺杆装配,使螺母1配合在待除锈螺杆中,然后绕螺杆的轴向旋转螺母1,通过螺母1与螺杆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螺杆上的锈迹从螺母1的缺口2处流出,防止被铲下的锈迹聚集在螺母1进给面上而形成阻塞,从而实现了待除锈螺杆表面锈迹的高效清除,避免锈迹对螺杆使用性能及寿命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螺杆的工作效率,并对螺杆进行了有效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缺口2设置在螺母1的一个顶点处,如此设计,可在满足螺母1对待除锈螺杆除锈的前提下,避免了过大缺口2的螺母1在旋转除锈过程中出现应力、载荷分布不均匀而断裂。当然,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缺口2也可以设置在螺母1的边上,或设置在边与角点的结合处。
其中,螺母1上设置有第一把手3,用于增加旋转螺母1所需的力臂。
具体实施时,通过在螺母1上设置第一把手3,便于人工操作手持第一把手3对螺母1进行旋转,同时也增加了旋转螺母1所需的力臂,起到了省力的作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把手3包括对称设置在缺口2两侧的部分螺母1上的两个第一握杆5。
示例性地,参照图1中所示,在缺口2两侧的螺母1上对称设置了两个第一握杆5,两个第一握杆5的对称设置方便实际除锈过程中人双手握持第一握杆5从而能够增大对握杆的施力进而使得螺母1旋转更为顺畅,实现对待除锈螺杆表面锈迹的高效清除,同时第一握杆5对称设置在缺口2两侧可以防止握杆表面受力不均时对缺口2的破坏,保护了螺母1上的缺口2。
具体地,两个第一握杆5的设置特别是当锈迹较薄时方便双手操作,以除去待除锈螺杆表面的锈迹。参照图1所示,当待除锈螺杆表面的锈迹较薄时,可通过抓握第一把手3中的两个第一握杆5以使螺母1旋进待除锈螺杆,接着对两个第一握杆5施力使得缺口2有闭合的趋势,从而可略微减小螺母1的孔径,便于螺母1与锈迹较薄的螺杆紧密配合,进而通过反复旋拧两个第一握杆5以清除螺杆表面的锈迹,实现螺杆表面抛光的效果。
两个第一握杆5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螺母1上,当然,两个第一握杆5也可以和螺母1一体成型,整体性好,连接强度高。
具体实现时,两个第一握杆5相互平行,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握杆5节省了该除锈装置放置的空间,也方便人工操作旋转,特别对于夹角过大且长度较长的两个第一握杆5,不方便对两个第一握杆5进行拉开和收紧的动作,导致待除锈螺杆的锈迹清除不彻底,影响了螺杆的是使用性能。
其中,两个第一握杆5分别设置在螺母1与缺口2相邻的两个顶点上。
通过将两个第一握杆5对应设置在螺母1与缺口2相邻的两个顶点上,能够满足旋转螺母1时施力的便捷性,而过近距离的两个第一螺杆在施力过程中不方便,进一步影响了螺杆的除锈效果。
参照图1中所示,第一握杆5沿着螺母1的切线方向延伸。
其中,切线方向是大体与螺母1所在基圆相切的方向,也是就说,第一握杆5是一个平直的杆,其沿着螺母1的径向方向延伸,而弯曲的第一握杆5在除锈过程中会因施力不均弯曲处易折断。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螺母1上并位于第一把手3的对侧设置有第二把手4。
具体实现时,将第一把手3和第二把手4对称设置在螺母1上,其中,第二把手4的设置增加了旋转螺母1时的力臂,使得螺母1的旋转比较顺畅。更重要的是,当待除锈螺杆表面的锈迹较多且较厚时,仅仅使用上述实施例难以除去螺杆表面的锈迹,操作非常不方便。因此,在第一把手3对侧螺母1处设置有第二把手4。
具体地,第二把手4包括在螺母1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握杆6。将第二把手4设置为两个第二握杆6,方便抓握以通过旋拧第二把手4清除待除锈螺杆表面的锈迹,以使螺母1的旋转比较方便顺畅。
示例性地,参照图1所示,当待除锈螺杆表面的锈迹多且厚时,可通过抓握两个第二握杆6以使螺母1旋进待除锈螺杆,接着对两个第二握杆6施力使得缺口2有张开的趋势,从而可略微增大螺母1的孔径,便于螺母1与锈迹多且厚的螺杆配合,进而通过反复旋拧两个第二握杆6以清除螺杆表面的锈迹。
可以理解的是,抓握两个第二握杆6时的力可通过旋拧过程中由于锈迹的存在所产生的阻力的大小进行调整。
其中,两个第二握杆6背向缺口2所在方向延伸,如此设计,便于抓握第二把手4,避免弯曲的第二握杆6造成受力不均匀而断裂。
同样地,两个第二握杆6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螺母1上,当然,两个第二握杆6也可以和螺母1一体成型,整体性好,连接强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待除锈螺杆相匹配的螺母(1);
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缺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设置在所述螺母(1)的一个顶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第一把手(3),用于增加旋转所述螺母(1)所需的力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3)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缺口(2)两侧的部分所述螺母(1)上的两个第一握杆(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握杆(5)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握杆(5)分别设置在所述螺母(1)与所述缺口(2)相邻的两个顶点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杆(5)沿着所述螺母(1)的切线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母(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把手(3)的对侧设置有第二把手(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4)包括在所述螺母(1)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握杆(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握杆(6)背向所述缺口(2)所在方向延伸。
CN202122587109.8U 2021-10-26 2021-10-26 除锈装置 Active CN216940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7109.8U CN216940009U (zh) 2021-10-26 2021-10-26 除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7109.8U CN216940009U (zh) 2021-10-26 2021-10-26 除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0009U true CN216940009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2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7109.8U Active CN216940009U (zh) 2021-10-26 2021-10-26 除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0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73716A (en) Screw extractor
CN216940009U (zh) 除锈装置
CA2220863C (en) Drain nut pliers
US5604947A (en) Plier-type tool for gripping, twisting, and pulling wires
CN212311867U (zh) 一种多用途活动扳手
CN111360753B (zh) 膨胀螺栓拆除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US6475065B1 (en) Rigid polymeric cutting article, a rotary tool having the article attached thereto, and a method of using
CN111482416B (zh) 一种用于pe管的刮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99925U (zh) 一种抬升工具
JP5090594B2 (ja) 解放システムでの使用のための反応カムシステムおよび反力を解放するための方法
CN209503969U (zh) 一种新型活扳手
CN206915562U (zh) 一种新型自锁起重棒
CN217776880U (zh) 一种防松螺栓的拆卸工具
JP4146554B2 (ja) ホットスティックを使用した間接活線作業により活線状態にある開閉器を取り扱う方法及び開閉器吊工具
CN217776830U (zh) 一种电缆插头分解通用勾头扳手
CN211278172U (zh) 一种新型扳手
CN210339194U (zh) 一种铝圆棒搬运装置
JPH08141921A (ja) ラチェット機構付きソケットレンチ用手回しリング
US4873900A (en) Screw driving device
CN218592896U (zh) 一种钢丝螺套的安装拆卸两用工具
CN210819397U (zh) 一种简易拆卸装置
CN210910053U (zh) 一种夹具
CN209140612U (zh) 一种用于e-ct试样双面同时打磨的机械装置
CN217255610U (zh) 一种塔基螺栓除锈工具
CN211193661U (zh) 一种用于大宽度薄螺母拆卸和拧紧的轻型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