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33378U - 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33378U
CN216933378U CN202121243395.XU CN202121243395U CN216933378U CN 216933378 U CN216933378 U CN 216933378U CN 202121243395 U CN202121243395 U CN 202121243395U CN 216933378 U CN216933378 U CN 216933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ylinder
clamping device
separa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33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皎
彭国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33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33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33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33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控制部和操作部,其中:夹持部包括至少两个夹臂,至少一个夹臂相对另一夹臂旋转运动,夹持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连杆、前端销钉、铰接销钉、后端销钉、小磁体及第一筒体,控制部连接夹持部及操作部,包括第二筒体、控制线、弹簧管、弹簧、分离轴及分离环,控制线设置控制线前端,第二凸起及控制线后端,控制部根据操作部的动作联动夹持部的开合与锁定,操作部包括手柄滑动体、手柄前端与手柄主体,本发明提供的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方便锚定在组织部位,并能配合外部磁场提拉牵引病变部位,方便医生操作,该夹持装置的控制结构和分离结构设计合理和简洁,降低了设计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领域的消化内镜技术发展迅猛,消化道病变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在相当多的ESD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切割病变组织,传统的切割是通过插管胃镜的外部操作手柄操作,病变部位处于自然松弛状态,病变部位没有夹持与提拉装置将其固定,导致医生做切割病变部位时操作难度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医疗器械行业中使用独立串状磁珠套在内镜钛夹上,利用外部磁场牵引进而切割病变部位,但此产品操作时不便,医生需要分两次操作,首先将磁珠通过内镜通道送至体内,然后再将钛夹送至体内,通过体外手柄操作,在夹住病变部位的同时还需要夹住先去送去体内的磁珠,等效于将磁珠挂在钛夹上。该产品由于磁珠本身并未与钛夹永久固定,只是利用钛夹夹持病变部位时,将独立的磁珠串挂于夹子前段形成的一闭合环,医生稍有操作不当,可能就不能将磁珠夹在钛夹上,且在夹持病变部位的同时还要兼顾考虑磁珠,操作难度较大,当组织部位尺寸较大,需要较大牵引力时,钛夹自身的磁力不足时,操作者也不方便多次输送磁珠进入体内。
申请人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13251994提出了一种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基本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操作不便和磁力不足的问题,但是其内部控制结构比较复杂,设计成本较高,申请人对此进行了技术迭代,控制结构更加合理和简洁,降低了设计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磁体与夹持部永久固定连接,操作中可根据实际牵引力需要多次输送备用磁体,使得组织部位能被合适的外力提拉,解决目前医生切割病变部位难度较大,病变组织边界不易分辨,切割病变组织不精准,手术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控制部和操作部,其中:
夹持部设置于夹持装置前端,包括至少两个夹臂,其中至少一个夹臂相对另一夹臂旋转运动,所述夹臂进一步设置锁定滑槽,第一铰接孔,第一凸起及滑槽前端,夹臂用于抓取和提拉目标,夹持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连杆、前端销钉、铰接销钉、后端销钉、小磁体及第一筒体,所述前端销钉用于锁定滑槽的导向,铰接销钉用于连杆与夹臂的铰接,后端销钉用于控制部与连杆的连接;
所述控制部连接夹持部及操作部,控制部进一步包括第二筒体、控制线、弹簧管、弹簧、分离轴及分离环,所述控制线设置控制线前端,第二凸起及控制线后端,所述控制部根据操作部的动作联动夹持部的开合与锁定,所述第二筒体连接弹簧管;
操作部包括手柄滑动体、手柄前端与手柄主体,其中手柄滑动体与控制部后端固定连接,用于控制夹持部的开合与锁止,手柄前端与手柄主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磁体是永磁体,其截面形状是圆柱形、棱柱形、长方体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轴与分离环固定连接,所述分离轴包括第一分离轴和第二分离轴,所述分离环设置第一分离孔和第二分离孔,其中第一分离轴通过第一分离孔穿过第一筒体尾部的开放式圆槽孔,第二分离轴通过第二分离孔穿过第二筒体的腰形孔内,作为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连接和分离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前端的开放式槽的尺寸是0.1mm~0.2mm。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环具有弱磁性。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进一步设置备用磁铁,所述备用磁铁存储于分离环的内部空间并通过内镜通道输送至体内与小磁体串接。
进一步的,所述备用磁铁设置N极与S极标志。
进一步的,所述备用磁铁进一步设置长备用磁铁与短备用磁铁,所述长备用磁铁与短备用磁铁的长度比值不为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进一步设置套环,所述套环用于限制控制部前端沿后端销钉轴向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套环与后端销钉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套环与连杆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进一步设置垫环,用于限制夹臂沿前端销钉轴向滑动,防止夹臂闭合时错位。
进一步的,所述垫环与前端销钉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垫环与夹臂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前端轴向平移约束,轴向转动自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采用毛细管原材料激光切割加工、粉末冶金、冲压下料后卷圆或精密加工的任一种工艺制造。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销钉用于锁定滑槽的导向,铰接销钉用于连杆与夹臂的铰接,后端销钉用于控制线与连杆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设置在手柄滑动体的前端与手柄主体之间,弹簧提供反弹力,促使初始状态时夹臂处于互相夹紧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设置若干圆孔与开槽,第一筒体尾部设置若干折弯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筒体设置若干圆孔与开槽,第二筒体表面设置螺旋切槽。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管为控制线提供轴向滑动通道,弹簧管前端由内环和外环组成,其中内环从外环未端穿入后,内环前端插入第二筒体末端内通过激光点焊固定连接或者内环前端与第二筒体末端过盈配合,弹簧体插入外环末端激光点焊固定连接,内部预留空间配合内环末端外翻凸起特征与外环前端内翻凸起特征活动。
本发明提供的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在ESD手术时,方便锚定在组织部位,并能配合外部磁场提拉牵引病变部位,方便医生操作,该夹持装置的控制结构和分离结构设计合理和简洁,降低了设计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夹持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夹臂张开示意图。
图3:本发明夹持装置的锁止状态示意图。
图4: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夹臂示意图。
图5:本发明夹持装置的控制线示意图。
图6:本发明夹持装置的第一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夹持装置的第二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弹簧管前端示意图。
图9:本发明夹持装置的连杆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分离环示意图。
图11: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夹持装置前端示意图。
图12: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夹持装置前端剖视图。
图13: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备用磁铁示意图。
图14: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备用磁铁连接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15: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夹持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6: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备用磁铁输送示意图。
各序号及对应的名称分别为:
夹臂01,连杆02,筒体03,小磁体04,前端销钉05,铰接销钉06,后端销钉07,控制线08,弹簧管09,手柄主体10,手柄滑动体11,手柄前端12,弹簧13,分离轴14,分离环15,套环16,垫环17,备用磁铁18,锁定滑槽0101,第一铰接孔0102,第一凸起0103,滑槽前端0104,第二铰接孔0201,第三铰接孔0202,第一筒体0301,第二筒体0302,开放孔03011,凹槽03012,圆槽孔03013,尾部折弯边03014,开放圆孔03021,腰形孔03022, 螺旋切槽03023,第二筒体末端03024,控制线前端0801,第二凸起0802,控制线后端0803,内环0901,外环0902,弹簧体0903,内环前端09011,内环末端09012,外环未端09021,外环前端09022,第一分离轴1401,第二分离轴1402 ,第一分离孔1501,第二分离孔1502,台阶18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在执行ESD手术时,该夹持装置能锚定在病变部位,并能通过外力提拉牵引病变部位,方便医生切除病变组织。
参考图1本发明夹持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夹臂张开示意图及图3本发明夹持装置的锁止状态示意图,本发明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控制部及操作部,其中夹持部包括:
夹臂01,所述夹臂至少包括两个夹臂,其中至少一个夹臂能相对另一夹臂进行旋转,通过体外操作实现开合,进一步参考图4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夹臂示意图,夹臂01进一步设置锁定滑槽0101、第一铰接孔0102、第一凸起0103及滑槽前端0104;
连杆02,所述连杆至少为一个,进一步参考图9本发明夹持装置的连杆示意图,连杆02进一步设置第二铰接孔0201和第三铰接孔0202;
筒体03,所述筒体03进一步设置第一筒体0301和第二筒体0302,所述第一筒体0301表面设置若干圆孔与开槽,尾部设置若干折弯边,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采用毛细管原材料激光切割加工、粉末冶金、冲压下料后卷圆或精密加工的任一种工艺制造。
第二筒体0302,进一步参考图7本发明夹持装置的第二筒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筒体0302表面设置若干圆孔与开槽,第二筒体表面设置部分螺旋切槽,该螺旋切槽具有弹性,容易实现一定程度的弯曲,所述第二筒体0302进一步设置开放圆孔03021,腰形孔03022,螺旋切槽03023及第二筒体末端03024,;
小磁体04,所述小磁体04置于第一筒体0301的末端,在受检者体内产生磁场,与体外的磁场相互作用,提供夹持和牵引病变部位的作用力,所述小磁体04是永磁体,其截面形状是圆柱形、棱柱形、长方体的任一种;
前端销钉05,用于锁定滑槽0101的导向;
铰接销钉06,用于连杆02与夹臂01的铰接。
后端销钉07,用于控制线08与连杆02的连接。
控制部包括:
控制线08,进一步参考图5控制线示意图,所述控制线进一步设置控制线前端0801、第二凸起0802及控制线后端0803,其中控制线前端0801与后端销钉07连接,控制线后端0803与手柄滑动体11连接,通过滑动手柄滑动体11控制夹臂01的开合,所述控制线前端的开放式槽的尺寸是0.1mm~0.2mm;
弹簧管09,用于为控制线08提供轴向滑动通道,所述弹簧管09使用弹簧式环绕方式加工而成,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弯曲。进一步参考图8夹持装置的弹簧管前端示意图,弹簧管09的前端由内环0901和外环0902组成,其中内环0901从外环未端09021穿入后,内环前端09011插入第二筒体末端03024内通过激光点焊固定连接,弹簧体0903插入外环末端09021后采用激光点焊固定连接,内环0901和外环0902的结合部分设置冗余空间,该冗余空间提供给内环末端09012外翻凸起特征与外环前端09022内翻凸起特征配合活动,实现内环0901和外环0902的轴向连接和轴向转动,弹簧管后端与手柄前端12固定连接。
操作部包括:
手柄主体10,其设置导槽结构和握持部位,用于约束手柄滑动体11在导槽内运动;
手柄滑动体11,其与控制线后端0803固定连接,用于控制和锁止夹臂01的开合;
手柄前端12,其与手柄主体10连接,用于固定弹簧管后端,所述手柄前端12轴向平移受限,轴向转动自由;
弹簧13,在初始状态时,通过控制线08牵引夹臂01,提供反弹力,使弹簧13处于适度的互相夹紧状态。
所述夹持装置进一步设置分离轴14,所述分离轴14包括第一分离轴1401和第二分离轴1402,所述分离轴14与分离环15固定连接,与分离环15同时作用,使夹持部与控制部在未分离时连接第一筒体0301和第二筒体0302,分离时作为受力部件和活动部件,使第一筒体0301和第二筒体0302分离;进一步参考图6本发明夹持装置的第一筒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分离轴1401通过第一分离孔1501穿过第一筒体0301尾部的开放式圆槽孔03013,第二分离轴1402通过第二分离孔1502穿过第二筒体0302的腰形孔03022内,凹槽03012可以是形状不限的一般通孔,也可以是台阶状结构。
分离环15,参考图10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分离环示意图,所述分离环15用于固定分离轴14并与分离轴14同时作用,使夹持部与控制部未分离时连接第一筒体0301和第二筒体0302分离,分离时作为受力部件和活动部件,使第一筒体0301和第二筒体0302分离,同时作为输送备用磁铁18进入体内的存放空间,所述分离环具有弱磁性。
套环16,用于限制控制线前端0801沿后端销钉07轴向滑动,同时提高后端销钉07的刚度,便于控制线前端0801与后端销钉07的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其中一个套环16与后端销钉07一体成型,减少一个套环用量,减少零件数量及降低装配难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套环16与连杆02一体成型,减少零件数量及降低装配难度。
垫环17,用于限制夹臂01沿前端销钉05轴向滑动,防止夹臂01闭合时错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其中一个垫环15与前端销钉05一体成型,减少一个套环用量,减少零件数量及降低装配难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垫环15与夹臂01一体成型,减少零件数量及降低装配难度。
备用磁铁18,进一步参考图13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备用磁铁示意图,所述备用磁铁18进一步设置台阶1801,可按需求附加于夹持部的尾部,用于增强体内夹持部的磁场,从而增强体外磁场对体内夹持部的牵引力,所述备用磁铁设置N极与S极标志,所述备用磁铁进一步设置长备用磁铁与短备用磁铁,所述长备用磁铁与短备用磁铁的长度比值不为整数。
进一步参考图14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备用磁铁输送示意图及图15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备用磁铁连接夹持装置示意图,当夹臂01的磁力较弱时,将合适的备用磁铁18放入分离环15的内部空间,通过内镜通道输送至锚定部位,备用磁铁18将在体内小磁体04的吸引力作用下,叠加在体内夹持部的尾部,增强夹持部分的牵引力,方便夹持和提拉生物组织。
本专利的夹持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参考图11夹持装置前端示意图及图12夹持装置前端剖视图,夹臂01的第一铰接孔0102通过铰接销钉06分别与连杆02的第二铰接孔0201铰接,然后将后端销钉07穿入第三铰接孔0202,两侧套上套环16,进一步与控制线前端0801铆接在一起,然后加上小磁体04穿入第一筒体0301内,夹臂01的锁定滑槽0101通过前端销钉05连接,两侧垫上垫环17,通过激光点焊固定在第一筒体0301的开放孔03011内,然后将第一分离轴1401通过第一分离孔1501穿过第一筒体0301尾部开放式的圆槽孔03013,连接第一筒体0301,再通过激光点焊将第一分离轴1401固定在分离环15上,然后再将第二分离轴1402通过第二分离孔1502穿过第二筒体 0302的腰形孔03022,连接上第二筒体0302,再通过激光点焊固定连接第二分离轴1402与分离环15,控制线后端0803卡入手柄滑动体11,弹簧管09为控制线08提供轴向通道,弹簧管前端通过内环0901插入第二筒体末端03024并激光点焊固定;弹簧管后端与手柄前端12固定连接,完成弹簧管09与第二筒体0302的初始状态连接。至此,夹持部通过控制线08、弹簧管09与操作部连为一体,夹臂01处于闭合状态。
进一步参考图16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夹持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当夹持部通过内镜通道到达病变部位时,向前端推动手柄滑动体11,夹臂01张开,再向后端牵引手柄滑动体11,夹臂01逐渐闭合,当夹住病变部位时,继续用力往后牵引手柄滑动体11,通过控制线08带动连杆02,继而带动夹臂01通过锁定滑槽0101与前端销钉05的导向继续向后滑动,当夹臂01的第一凸起0103与第一筒体0301的内壁碰触时,第一筒体0301的内壁压迫两个夹臂01的第一凸起0103使其微量弹性变形,弹入锁定滑槽0101内,当夹臂01的第一凸起0103在锁定滑槽0101内不受压迫,同时在两个夹臂01闭合并夹住病变部位时产生的相互反弹力作用下,两个连杆02将以后端销钉07为旋转轴,产生相对向外侧旋转运动趋势,继而使夹臂01的第一凸起0103牢固卡置在锁定滑槽0101内,前端销钉05与滑槽前端0104接触,完成夹持部的闭合与锁止动作。
在夹持部锁止过程中,控制线08带动后端销钉07往后移动时,后端销钉07上的套环16、连杆02的第三铰接孔0202一侧的端部共同与小磁体04接触,带动小磁体04往后运动触碰并推动第一分离轴1401,直至第一分离轴1401脱离第一筒体0301尾部开放式的圆槽孔03013;进一步继续向后牵引手柄滑动体11,通过控制线08带动后端销钉07继续向后移动,此时,因前端销钉05已与滑槽前端0104接触,夹臂01不能再继续向后移动,当手柄滑动体11的拉力加大,后端销钉07与控制线前端0801分离,至此,第一筒体0301与第二筒体0302分离,控制线08与后端销钉07分离,夹持部释放于体内,弹簧管09、分离环15和第二筒体0302通过内镜通道取出至体外,夹臂01等部件留置于体内,在体外磁场的牵引力作用下,夹臂01提拉生物组织,方便医生高效、便捷的完成切除病变组织等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控制部和操作部,其中:
夹持部设置于夹持装置前端,包括至少两个夹臂,其中至少一个夹臂相对另一夹臂旋转运动,所述夹臂进一步设置锁定滑槽,第一铰接孔,第一凸起及滑槽前端,夹臂用于抓取和提拉目标,夹持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连杆、前端销钉、铰接销钉、后端销钉、小磁体及第一筒体,所述前端销钉用于锁定滑槽的导向,铰接销钉用于连杆与夹臂的铰接,后端销钉用于控制部与连杆的连接;
所述控制部连接夹持部及操作部,控制部进一步包括第二筒体、控制线、弹簧管、弹簧、分离轴及分离环,所述控制线设置控制线前端,第二凸起及控制线后端,所述控制部根据操作部的动作联动夹持部的开合与锁定,所述第二筒体连接弹簧管;
操作部包括手柄滑动体、手柄前端与手柄主体,其中手柄滑动体与控制部后端固定连接,用于控制夹持部的开合与锁止,手柄前端与手柄主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磁体是永磁体,其截面形状是圆柱形、棱柱形、长方体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轴与分离环固定连接,所述分离轴包括第一分离轴和第二分离轴,所述分离环设置第一分离孔和第二分离孔,其中第一分离轴通过第一分离孔穿过第一筒体尾部的开放式圆槽孔,第二分离轴通过第二分离孔穿过第二筒体的腰形孔内,作为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连接和分离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前端的开放式槽的尺寸是0.1mm~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环具有弱磁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进一步设置备用磁铁,所述备用磁铁存储于分离环的内部空间并通过内镜通道输送至体内与小磁体串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磁铁设置N极与S极标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磁铁进一步设置长备用磁铁与短备用磁铁,所述长备用磁铁与短备用磁铁的长度比值不为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进一步设置套环,所述套环用于限制控制部前端沿后端销钉轴向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与后端销钉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与连杆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进一步设置垫环,用于限制夹臂沿前端销钉轴向滑动,防止夹臂闭合时错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环与前端销钉一体成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环与夹臂一体成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前端轴向平移约束,轴向转动自由。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采用毛细管原材料激光切割加工、粉末冶金、冲压下料后卷圆或精密加工的任一种工艺制造。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销钉用于锁定滑槽的导向,铰接销钉用于连杆与夹臂的铰接,后端销钉用于控制线与连杆的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设置在手柄滑动体的前端与手柄主体之间,弹簧提供反弹力,促使初始状态时夹臂处于互相夹紧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设置若干圆孔与开槽,第一筒体尾部设置若干折弯边。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设置若干圆孔与开槽,第二筒体表面设置螺旋切槽。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管为控制线提供轴向滑动通道,弹簧管前端由内环和外环组成,其中内环从外环未端穿入后,内环前端插入第二筒体末端内通过激光点焊固定连接或者内环前端与第二筒体末端过盈配合,弹簧体插入外环末端激光点焊固定连接,内部预留空间配合内环末端外翻凸起特征与外环前端内翻凸起特征活动。
CN202121243395.XU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Active CN216933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3395.XU CN216933378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3395.XU CN216933378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33378U true CN216933378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8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3395.XU Active CN216933378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33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71453A (en) Moveable sample tube multiple biopsy sampling device
CN113243972A (zh) 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JP6674374B2 (ja) 滅菌包装材料を備えた外科手術システム
US6083150A (en) Endoscopic multiple sample biopsy forceps
US8062310B2 (en) Clipping instrument for an endoscopic surgical device
CN106466197A (zh) 手术施夹器
US20080306493A1 (en) Clipping instrument for an endoscopic surgical device
CN108697428A (zh) 夹具盒
CN105266858B (zh) 用于引导缝合线的方法和装置
KR101385942B1 (ko) 내시경용 바이옵시 포셉
CN110897663A (zh) 一种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
US20200054309A1 (en) Jaw assembly for surgical tool and biopsy sample collection member
WO2017017753A1 (ja) 組織回収具及び組織回収システム
KR101754026B1 (ko) 내시경 조직 검사용 바이옵시 포셉
CN216933378U (zh) 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JP2001120561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CN113180783A (zh) 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EP3302306B1 (en) Grasping tool
JP3649730B2 (ja) 持ち運び型の検体管式の多数生検用検体採取装置
CN210843243U (zh) 用于微创手术的自动缝合机构及内窥镜
CN113425347B (zh) 一种输送结构及应用其的esd磁锚定夹
CN211409195U (zh) 一种牵开固定器
CN216933377U (zh) 一种微创手术的夹持装置
CN211985525U (zh) 一种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
US20220386856A1 (en) Multi-processing device for an endoscope and use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