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8912U - 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8912U
CN216928912U CN202220614232.6U CN202220614232U CN216928912U CN 216928912 U CN216928912 U CN 216928912U CN 202220614232 U CN202220614232 U CN 202220614232U CN 216928912 U CN216928912 U CN 216928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main
base station
fixedly connected
iro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142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鸿
罗正岳
陈宗友
罗棚
文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chuan Branch Of China Iron T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chuan Branch Of China Iron T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chuan Branch Of China Iron T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chuan Branch Of China Iron T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142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28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8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8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包括周向分布的多根竖向设置的主杆,主杆上部的外侧可安装一层第一天线,主杆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次杆连接,每根主杆的外侧均固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斜拉线,斜拉线的下端与地面固定,多根主杆围合形成的空间中设有抱杆,抱杆通过固定支架连接至主杆并相对主杆固定,抱杆上可安装位于第一天线上方的至少一层第二天线。本实用新型在原有主杆和次杆组成的增高架上设置抱杆来增高,提升增高架的总体高度和挂载能力,将天线挂载能力由一层提升至至少两层,由此在不降低运营商挂载高度的情况下,满足运营商覆盖要求;而且采用斜拉线固定主杆,提升增高架的负荷能力,稳固增高架的倾斜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
背景技术
农村的基站铁塔多采用18米增高架铁塔,挂载能力为1层3付天线,天线数量无法超过3付。然而随着运营商业务的不断增加,农村原有基站铁塔的挂载能力严重不足,运营商共享受限。目前大部分提升挂载能力的办法为重新建设新的铁塔,但新建铁塔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增高架这种铁塔做改造,以解决增高架挂载能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包括周向分布的多根竖向设置的主杆,主杆上部的外侧可安装一层第一天线,主杆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次杆连接;还包括抱杆,抱杆位于多根主杆围合形成的空间中,抱杆从主杆的上部向上延伸至主杆上方,抱杆通过固定支架连接至主杆并相对主杆固定,抱杆上可安装位于第一天线上方的至少一层第二天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原有主杆和次杆组成的增高架上设置抱杆来增高,提升增高架的总体高度和挂载能力,将天线挂载能力由一层提升至至少两层,具体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抱杆的高度,更大的提升挂载能力,由此在不降低运营商挂载高度的情况下,满足运营商覆盖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包括分别与每根主杆固接的多根斜撑,斜撑的下端通过第一环形抱箍与主杆固接,斜撑的上端通过第二环形抱箍与抱杆固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斜撑连接主杆和抱杆,多根斜撑从不同的方向对抱杆施加斜向上的力,使抱杆稳固;而且斜撑通过环形抱箍与主杆和抱杆连接,连接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抱箍包括至少两段弧形抱箍,弧形抱箍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斜撑的下端与内侧的弧形抱箍固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环形抱箍由至少两段弧形抱箍组成,且采用螺栓固定,便于高空将斜撑加装在主杆上,操作方便,连接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环形抱箍包括与斜撑数量对应的弧形抱箍,弧形抱箍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每根斜撑的上端分别与一个弧形抱箍固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环形抱箍由多段弧形抱箍组成,且采用螺栓固定,便于高空将抱杆与多根斜撑固接,操作方便,连接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支架沿主杆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固定支架与主杆连接的位置分别靠近第一天线的下方和第一天线的上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两个固定支架对抱杆进行支撑,提升抱杆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每根主杆的外侧均固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斜拉线,斜拉线的下端与地面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斜拉线来固定主杆,提升增高架的负荷能力,稳固增高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斜拉线的上端通过连接座与主杆转动连接,斜拉线的上端设有钢线卡子;斜拉线的下端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紧固,斜拉线的下端设有钢线卡子和可调线夹。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可调线夹调节斜拉线的松紧,拉紧斜拉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斜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7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主杆的数量为三根,三根主杆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固定支架的斜撑的数量也为三根,三根斜撑以抱杆的中心周向均匀分布;一层第二天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二天线以抱杆的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主杆的顶部固接有避雷针,抱杆的顶部也固接有避雷针。通过设置避雷针来保护主杆和抱杆,避免雷击。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斜拉线与地面连接。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主杆与次杆连接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抱杆通过固定支架与主杆连接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弧形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斜拉线与主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斜拉线与地面连接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杆10、次杆11、第一天线12、抱杆20、第二天线21、固定支架30、斜撑31、第一环形抱箍32、第二环形抱箍33、弧形抱箍34、支耳35、斜拉线40、钢线卡子41、可调线夹42、连接座43、避雷针50、斜撑与水平面的夹角α、弧形抱箍的圆心角β、斜拉线与水平面夹角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简称增高架),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增高架包括周向分布的多根竖向设置的主杆10,主杆10高度为18米,相邻两根主杆的距离为1.6米,主杆10上部的外侧可安装一层第一天线12,一根主杆10上安装一付第一天线12,每根主杆10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接有一根1.5米的避雷针50,两根主杆10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次杆11连接,增加强度。比如主杆10的数量为三根,一层第一天线12的数量为三付。俯视该增高架,连接主杆的次杆11形成等边三角形结构,三根主杆10位于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该增高架还包括抱杆20,在本实施例中,抱杆20的长度为4.2米,抱杆20位于三根主杆10围合形成的空间中,三根主杆10以抱杆20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抱杆20的顶部通过螺栓也固接有一根1.5米的避雷针50。抱杆20从主杆10的上部向上延伸至主杆10上方,抱杆20通过固定支架30连接至主杆10并相对主杆10固定。抱杆20上可安装位于第一天线12上方的一层第二天线21,一层第二天线21的数量为三付,三付第二天线21以抱杆20的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在原有主杆10和次杆11组成的增高架上设置抱杆20来增高,提升增高架的总体高度和挂载能力,将天线挂载能力由一层(三付)提升至两层(六付),而且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抱杆20的高度,更大的提升挂载能力,以此在不降低运营商挂载高度的情况下,满足运营商覆盖要求。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支架30沿主杆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比如从距离主杆10最上端约3米处依次往上设置两个固定支架30来固定主杆10。下方的固定支架30与主杆10连接的位置靠近第一天线12的下方,下方的固定支架30与抱杆20连接的位置靠近抱杆20的下部;上方的固定支架30与主杆10连接的位置位于第一天线12的上部,上方的固定支架30与抱杆20连接的位置位于抱杆20的中部。
具体地,固定支架30包括分别与每根主杆10固接的多根斜撑31,一个固定支架30由三根斜撑31组成,一根斜撑31与一根主杆10连接,三根斜撑31以抱杆20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斜撑31的下端通过第一环形抱箍32与主杆10固接,斜撑31的上端通过第二环形抱箍33与抱杆20固接,优选斜撑31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环形抱箍32包括至少两段弧形抱箍34,弧形抱箍3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斜撑31的下端与内侧的弧形抱箍34固接。第二环形抱箍33包括与一个固定支架30的斜撑31数量对应的弧形抱箍34,即三个弧形抱箍34,弧形抱箍3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每根斜撑31的上端分别与一个弧形抱箍34固接。优选第一环形抱箍32也由三个弧形抱箍34组成,即第一环形抱箍32与第二环形抱箍33的结构相同,两者的尺寸根据主杆10和抱杆20的尺寸而定。如图4所示,弧形抱箍34的圆心角β小于120°,比如为115°、117°等,弧形抱箍34通过弹性变形以及螺栓的紧固力实现与主杆10或抱杆20的固定,紧固效果好。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每根主杆10上部的外侧均固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斜拉线40,共三根斜拉线40,三根斜拉线40相邻夹角均为120°。斜拉线40的下端与地面固定,斜拉线40与水平面的夹角θ为50°-70°,优选θ为60°。斜拉线40的上端通过连接座43与主杆10上的支架转动连接,斜拉线40的下端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紧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述。斜拉线40的上端设有钢线卡子41,斜拉线40的下端设有钢线卡子41和可调线夹42,便于通过可调线夹42调节斜拉线40的松紧,拉紧斜拉线40,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和原理在此不详述。本方案通过设置斜拉线40来固定主杆10,提升增高架的负荷能力,稳固增高架的结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包括周向分布的多根竖向设置的主杆,主杆上部的外侧可安装一层第一天线,主杆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次杆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杆,所述抱杆位于多根主杆围合形成的空间中,所述抱杆从主杆的上部向上延伸至主杆上方,所述抱杆通过固定支架连接至主杆并相对主杆固定,所述抱杆上可安装位于第一天线上方的至少一层第二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分别与每根主杆固接的多根斜撑,所述斜撑的下端通过第一环形抱箍与主杆固接,斜撑的上端通过第二环形抱箍与抱杆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抱箍包括至少两段弧形抱箍,弧形抱箍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斜撑的下端与内侧的弧形抱箍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抱箍包括与所述斜撑数量对应的弧形抱箍,弧形抱箍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每根斜撑的上端分别与一个弧形抱箍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支架沿主杆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固定支架与主杆连接的位置分别靠近第一天线的下方和第一天线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主杆的外侧均固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斜拉线,斜拉线的下端与地面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线的上端通过连接座与主杆转动连接,斜拉线的上端设有钢线卡子;所述斜拉线的下端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紧固,所述斜拉线的下端设有钢线卡子和可调线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70°。
9.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的数量为三根,三根主杆周向均匀分布;
每个固定支架的斜撑的数量也为三根,三根斜撑以抱杆的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一层第二天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二天线以抱杆的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的顶部固接有避雷针,所述抱杆的顶部也固接有避雷针。
CN202220614232.6U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 Active CN216928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4232.6U CN216928912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4232.6U CN216928912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8912U true CN216928912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26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14232.6U Active CN216928912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28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28912U (zh) 一种基站铁塔用增高架
CN108179913A (zh) 一种便携式基站的加固装置
CN111155696A (zh) 一种肋环型多撑杆弦支穹顶
CN212359263U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11899965U (zh) 一种高强度免拉线电杆用横担
CN210105440U (zh) 一种电杆加高装置
CN205811032U (zh) 一种屋面小型化快装式通信天线支撑杆
WO2019054879A1 (en) MODULAR SYSTEM FOR SHIELDING AND / OR EXTENDING A RADIO MAST AND MOUNTING EQUIPMENT THEREON
CN216921588U (zh) 一种通信抱杆
KR100481632B1 (ko) 이동통신 기지국용 안테나 설치구조물
CN112081427A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02000726U (zh) 新型增高架
CN212359262U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13043236U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16005018U (zh) 建筑用塔吊的防风固定机构
CN212026320U (zh) 一种铁塔承台基础结构
CN217062485U (zh) 一种用于多个无线通信信号平行覆盖的装置
CN115370215B (zh) 一种稀土耐蚀普碳钢通信铁塔的加固装置
CN209261315U (zh) 一种rru设备三角支撑挂架
CN215760802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电力铁塔
CN219864358U (zh) 一种小根开的组合式输电塔
CN216110004U (zh) 一种带有天线支架的铁塔休息平台
CN214064403U (zh)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安装座和其安装装置
CN212897869U (zh) 一种楼面抱杆和楼面基站
CN219717247U (zh) 一种拉索式通信天线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