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9765U - 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9765U
CN216919765U CN202220713823.9U CN202220713823U CN216919765U CN 216919765 U CN216919765 U CN 216919765U CN 202220713823 U CN202220713823 U CN 202220713823U CN 216919765 U CN216919765 U CN 216919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es
horse
sleeve
overturning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38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伟
袁欣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uq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uq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uq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uq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38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9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9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9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涉及晾衣杆结构领域。连接于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的两端,使第二晾衣杆相对于第一晾衣杆上下翻转,并保持翻转过程中,所述第二晾衣杆始终保持与第一晾衣杆平行,包括转动连接第一晾衣杆的第一部件、连接第二晾衣杆的第二部件和调整第二晾衣杆与第一晾衣杆之间距离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为进一步增加翻转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增加了在翻转连接结构上的伸缩组件,通过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的转动连接关系以及和伸缩组价之间的连接实现翻转动作,使得两个晾衣杆之间具有更灵活的三维空间翻转动作,达到多种收纳效果。

Description

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杆结构领域,具体涉及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智能晾衣架是在传统手摇晾衣架上改良而来的集成式多功能智能晾衣架。它通过对电路板I/O口的通断控制照明、杀菌、风干、烘干。语音控制等功能的实现,以及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衣杆的上升、下降等功能。遇阻即停的系统芯片控制让现代生活智能与安全融合,为了家人的健康和舒适,才促使了智能晾衣架的出现和快速发展。
现有的晾衣架往往会在主晾晒杆上进一步叠加一个副晾晒杆,用于增加晾晒空间,对于副晾晒杆的收纳方式,往往是直接在主晾晒杆的下方增加伸缩结构,使副晾晒杆在主晾晒杆的下方上下移动;这种折叠方式既会增加对伸缩结构的体积和支撑强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以解决主晾晒杆底部结构厚度过大导致实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连接于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的两端,使第二晾衣杆相对于第一晾衣杆上下翻转,并保持翻转过程中,所述第二晾衣杆始终保持与第一晾衣杆平行,包括转动连接第一晾衣杆的第一部件、连接第二晾衣杆的第二部件和调整第二晾衣杆与第一晾衣杆之间距离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晾衣杆的上方活动连接一个第二晾衣杆,通过所述翻转连接机构实现第二晾衣杆在第一晾衣杆上的翻转,其中至少可以实现带动第二晾衣杆绕第一晾衣杆向上翻转至第二晾衣杆和第一晾衣杆同一竖直位置状态,从而达到第二晾衣杆收纳与第一晾衣杆上方,缩小第一晾衣杆下方固定设置的结构空间,相对于现有附带底部晾衣杆的晾杆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同样的第一晾衣杆板材具有更薄的厚度,更有利于衣架等物品的晾晒;为进一步增加翻转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增加了在翻转连接结构上的伸缩组件,这种伸缩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的两端,这种伸缩组件可以是一种套接式的结构,或者若干间隔孔和凸起的配合结构,或者是卡扣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增加了在晾衣杆上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转动连接关系以及和伸缩组价之间的连接实现所述的翻转动作,使得两个晾衣杆之间具有更灵活的三维空间翻转动作,从而可以实现两个晾衣杆可以是不同长度,实现多种收纳结果的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一用于将第二晾衣杆固定于第一晾衣杆上方的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为一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包括与第二晾衣杆连接的插接块/插接槽,和与第一晾衣杆连接的插接槽/插接块。
优选的,所述插接块/插接槽呈竖直向上/向下布置,所述固定机构将第二晾衣杆固定于第一晾衣杆上方状态,所述第二晾衣杆和第一晾衣杆轴线在同一竖直面。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竖向套和竖向伸缩杆,分别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所述竖向套内设置横向轴/滑槽,竖向伸缩杆设置竖向滑槽/横向轴,所述横向轴与滑槽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竖向套包括相互嵌套的外轴套和内轴套,所述伸缩杆嵌套于内轴套中,所述横向轴设置于伸缩杆端部,所述滑槽开设于内轴套上,所述横向轴嵌于所述滑槽内滑动,且不突出内轴套侧面。为了增加伸缩调节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套接的两个内轴套和外轴套扩大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互移动距离。
优选的,所述外轴套的外轴孔呈十字形,所述内轴套横截面外轮廓呈与外轴孔配合的形状,所述内轴套的内轴孔呈长方形,所述伸缩杆横截面呈与内轴孔配合的长方形,所述横向轴设置在伸缩杆横截面长边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外轴套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孔,所述外轴套顶部设有开孔,所述开孔联通所述外轴孔,所述内轴套从所述开口处进入所述外轴孔装配,所述内轴套顶部设有延边,通过延边和支撑板实现所述内轴套与外轴套之间的滑动限位;所述伸缩杆和所述内轴孔之间设有滑动槽,所述内轴孔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应对应所述滑动槽设置,用于限制所述伸缩杆在内轴孔的滑动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内轴套与所述伸缩杆之间设有固定孔,所述限位件为螺母,所述螺母在固定空进行固定,所述伸缩杆通过所述滑动槽和螺母实现在内轴孔上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件侧面设置有开口槽。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放置有卷绕绳,用于挂载所述第一晾衣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件侧面还设有凹陷位,所述凹陷位与开口槽位于同一竖直面,且宽度大于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形成于凹陷位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连接于伸缩组件的一端形成竖向连接件,所述第二部件垂直连接于伸缩组件的另一端形成横向连接件,所述第二晾衣杆长度短于第一晾衣杆长度。
进一步的,第二晾衣杆与第一晾衣杆平行设置,设置有将两者端部连接成一体的翻转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晾衣杆通过所述翻转连接结构相对于第一晾衣杆上下翻转,所述第一晾衣杆两端设置卷绕绳连接位,所述第二晾衣杆长度短于第一晾衣杆长度,且不超出第一晾衣杆两端的连接位之间的距离,所述翻转连接结构一侧设置凹陷位,所述凹陷位至少实现:所述翻转连接结构带动第二晾衣杆绕第一晾衣杆向上翻转至第二晾衣杆和第一晾衣杆同一竖直位置状态;该凹陷位正对所述连接位。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晾衣杆的上方活动连接一个第二晾衣杆,通过翻转连接结构将第二晾衣杆的位置调节到第一晾衣杆的下方,用于增加晾衣机自身的晾晒面积,满足日常家庭在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进行分区晾晒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翻转连接结构实现将第二晾衣杆由第一晾衣杆上方翻转到第一晾衣杆下方,翻转到第一晾衣杆的上方功能设计可以实现将第二晾衣杆叠加到第一晾衣杆上方,由于第二晾衣杆的长度小于第一晾衣杆,使得晾晒的第一晾衣杆底部和晾衣机主体底部具有更多的重合面积,凹陷位的设置可以让翻转连接结构上可以进一步叠加相应的结构,提高第一晾衣杆和翻转连接结构之间的收纳性。
进一步的,还设有晾衣机主体,第二晾衣杆与第一晾衣杆在主体内平行设置,通过在两者端部设置的翻转连接机构连接成一体,晾衣机主体下侧设置开口向下的容纳腔用于容纳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晾衣机主体内设置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晾衣杆两端设置卷绕绳连接位,所述升降机构通过一对卷绕绳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位,带动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进出所述容纳腔,在所述容纳腔内,第二晾衣杆位于第一晾衣杆上方。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晾衣机主体通过卷绕绳连接第一晾衣杆上的连接位,用于带动第一晾衣杆在晾衣机体下方上下移动或将第一晾衣杆进入晾衣机的容纳腔内,在第一晾衣杆的上方活动连接一个第二晾衣杆,通过翻转连接结构将第二晾衣杆的位置调节到第一晾衣杆的下方,用于增加晾衣机自身的晾晒面积,满足日常家庭在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进行分区晾晒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翻转连接结构实现将第二晾衣杆由第一晾衣杆上方翻转到第一晾衣杆下方,翻转到第一晾衣杆的上方功能设计可以实现将第二晾衣杆叠加到第一晾衣杆上方,由于第二晾衣杆的长度小于第一晾衣杆,使得晾晒的第一晾衣杆底部和晾衣机主体底部具有更多的重合面积,可以增强晾晒机容纳腔的封闭性,增强晾晒机的收纳和整理功能,增加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的使用寿命;在第一晾衣杆上增加的凹陷位可以使得第二晾衣杆在第一晾衣杆上的收纳更加紧密,同样也实现了第一晾衣杆、翻转连接结构与卷绕绳之间的收纳连接结构,使所述翻转连接结构带动第二晾衣杆绕第一晾衣杆向上翻转至第二晾衣杆和第一晾衣杆同一竖直位置状态,可以让对应的容纳腔腔体可以直接对应的设计成长方空间,使得晾衣机主体形状更为简单,减少生产成本;凹陷位的设置还可以进一步地对应卷绕绳体所在的滑轮,进一步压缩第一晾衣杆在晾衣机内部的收纳高度,同时实现卷绕绳垂直作用与第一晾衣杆的两端,增强卷绕绳对第一晾衣杆的拉伸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晾衣杆包括主杆套和设置于主杆套内的两段主伸缩杆,所述两段主伸缩杆相对于主杆套滑动伸缩,所述第二晾衣杆包括副杆套和设置于副杆套内的两段副伸缩杆,所述两段副伸缩杆相对于副杆套滑动伸缩,所述竖向连接件一端连接主伸缩杆,所述横向连接件一端连接于副伸缩杆,所述翻转连接结构带动主伸缩杆和副伸缩杆分别相对于主杆套和副杆套同步滑动伸缩。为进一步增加晾衣机的晾晒空间,本发明将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设计成伸缩杆结构,在需要较大的空间进行晾晒时可以通过伸长第一晾衣杆或第二晾衣杆,实现对应晾晒空间的增加。这种伸缩可以是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的独立伸缩,或者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进行单独地伸缩,两种方式均可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两段主伸缩杆相对于翻转连接结构和主杆套独立伸缩。在本发明份一个实施例中,独立伸缩的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具有更高的调节性能,更好地适应分区晾晒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主伸缩杆为圆杆,所述竖向连接件端部设置杆套与主伸缩杆套接,实现所述竖向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晾衣杆两端。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晾衣杆和翻转连接结构下侧的盖板,所述盖板用于封闭容纳腔向下的开口。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增加容纳腔的封闭性,本发明进一步增加了在第一晾衣杆下方的盖板,盖板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对应容纳腔底部开口的大小,同时,盖板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焊接或者浇筑成型,结构简单易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沿第一晾衣杆分布的挂孔板,所述挂孔板设置于第一晾衣杆上侧,所述翻转连接结构带动第二晾衣杆绕第一晾衣杆向上翻转至第二晾衣杆和第一晾衣杆的同一竖直位置状态,所述挂孔板位于第一般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晾衣杆上增加挂孔板,挂孔板上的若干孔用于实现衣架的间隔悬挂,同时由于挂孔板在第一晾衣杆上方的设置,使得在衣架挂钩和衣架体之间形成了一段限位结构,进行限制衣架在一定的强对流环境中的移动性,减少了衣架移动变型的可能性,增加衣架的寿命,同时减少了晾衣机底部和第一晾衣杆之间的间隙,利于第一晾衣的收纳性。
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与第一晾衣杆连接的第一盖板和与翻转连接结构连接的第二盖板。
优选地,所述晾衣机主体内设置内凹壳体将所述容纳腔与其他区域分隔开,所述内凹壳体两端对应所述凹陷位的位置开设供卷绕绳穿过的凹陷口,并设置嵌入所述凹陷口的滑轮机构用于支撑所述卷绕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凹陷口穿出连接滑轮的卷绕绳,进而通过滑轮机构向下连接第一晾衣杆,进一步设置内凹壳体区分主机盒体内部和外部容纳腔体,有利于保护内部的主机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翻转连接结构将第二晾衣杆收纳于第一晾衣杆的上方,使得第一晾衣杆的下方具有更小的底部厚度,有利于后续衣架在挂孔板上的晾晒通用性,同时也有利于主体内容纳腔的收纳;
2)通过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实现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之间独立的伸缩,同时叠加伸缩组件使得所述翻转收纳结构具有更多灵活调节地可能,空间利用率更高;
3)伸缩结构为较容易实施的套接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本产品的成本和提高消费者具体使用的便捷性,同时,盖板的封闭也使得主体容纳腔在收纳时,可以有效隔绝空气流通,提高了主体的外观欣赏性和收纳结构或元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的晾衣杆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晾衣杆的连接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剖面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的伸缩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的伸缩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的伸缩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安装有晾衣杆、主体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安装有晾衣杆、主体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安装有晾衣杆、主体的局部结构图。
图13为图10的仰视图。
图14为图13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的晾衣杆的爆炸图。
图中,主体100,卷绕绳111,容纳腔120,滑轮130,第一晾衣杆200,连接位210,主伸缩杆220,主杆套230,插接槽240,第二晾衣杆300,副伸缩杆310,副杆套320,插接块330,翻转连接结构400,凹陷位410,第一部件420,第二部件430,外轴孔431,伸缩组件440,外轴套441,内轴套442,伸缩杆443,固定孔444,支撑板450,挂孔板500,盖板6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连接于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的两端,使第二晾衣杆300相对于第一晾衣杆200上下翻转,并保持翻转过程中,所述第二晾衣杆300始终保持与第一晾衣杆200平行,包括转动连接第一晾衣杆200的第一部件420、连接第二晾衣杆300的第二部件430和调整第二晾衣杆300与第一晾衣杆200之间距离的伸缩组件440,所述伸缩组件440设置于第一部件420和第二部件430之间。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晾衣杆200的上方活动连接一个第二晾衣杆300,通过所述翻转连接机构实现第二晾衣杆300在第一晾衣杆200上的翻转,其中至少可以实现带动第二晾衣杆300绕第一晾衣杆200向上翻转至第二晾衣杆300和第一晾衣杆200同一竖直位置状态,从而达到第二晾衣杆300收纳与第一晾衣杆200上方,缩小第一晾衣杆200下方固定设置的结构空间,相对于现有附带底部晾衣杆的晾杆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同样的第一晾衣杆200板材具有更薄的厚度,更有利于衣架等物品的晾晒;为进一步增加翻转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增加了在翻转连接结构400上的伸缩组件440,这种伸缩组件440可以设置在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的两端,这种伸缩组件440可以是一种套接式的结构,或者若干间隔孔和凸起的配合结构,或者是卡扣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增加了在晾衣杆上的第一部件420和第二部件430,通过转动连接关系以及和伸缩组价之间的连接实现所述的翻转动作,使得两个晾衣杆之间具有更灵活的三维空间翻转动作,从而可以实现两个晾衣杆可以是不同长度,实现多种收纳结果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部件420、第二部件430和伸缩组件440之间可以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件420和伸缩组件440一体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一用于将第二晾衣杆300固定于第一晾衣杆200上方的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为一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包括与第二晾衣杆300连接的插接块330/插接槽240,和与第一晾衣杆200连接的插接槽240/插接块330。
具体的,如图3所示,此时所述晾衣杆为封闭状态,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进行固定。如图4所示,采用俯视视角对结构进行剖视,如图5、6所示,所述第二晾衣杆300的末端连接有插接块330,所述第一晾衣杆200的对应位置设有插接槽240,所述插接块330与所述插接槽240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插接块330/插接槽240呈竖直向上/向下布置,所述固定机构将第二晾衣杆300固定于第一晾衣杆200上方状态,所述第二晾衣杆300和第一晾衣杆200轴线在同一竖直面。
如图7所示,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440包括竖向套和竖向伸缩杆443,分别与第一部件420和第二部件430连接,所述竖向套内设置横向轴/滑槽,竖向伸缩杆443设置竖向滑槽/横向轴,所述横向轴与滑槽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竖向套包括相互嵌套的外轴套441和内轴套442,所述伸缩杆443嵌套于内轴套442中,所述横向轴设置于伸缩杆443端部,所述滑槽开设于内轴套442上,所述横向轴嵌于所述滑槽内滑动,且不突出内轴套442侧面。为了增加伸缩调节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套接的两个内轴套442和外轴套441扩大第一部件420和第二部件430的相互移动距离。
优选的,所述外轴套441的外轴孔431呈十字形,所述内轴套442横截面外轮廓呈与外轴孔431配合的形状,所述内轴套442的内轴孔呈长方形,所述伸缩杆443横截面呈与内轴孔配合的长方形,所述横向轴设置在伸缩杆443横截面长边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件430底部设有支撑板450,所述支撑板450之间设有支撑孔,所述外轴套441顶部设有开孔,所述开孔联通所述外轴孔431,所述内轴套442从所述开口处进入所述外轴孔431装配,所述内轴套442顶部设有延边,通过延边和支撑板450实现所述内轴套442与外轴套441之间的滑动限位;所述伸缩杆443和所述内轴孔之间设有滑动槽,所述内轴孔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应对应所述滑动槽设置,用于限制所述伸缩杆443在内轴孔的滑动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内轴套442与所述伸缩杆443之间设有固定孔444,所述限位件为螺母,所述螺母在固定空进行固定,所述伸缩杆443通过所述滑动槽和螺母实现在内轴孔上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件430侧面设置有开口槽。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放置有卷绕绳111,用于挂载所述第一晾衣杆200。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件430侧面还设有凹陷位410,所述凹陷位410与开口槽位于同一竖直面,且宽度大于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形成于凹陷位410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420连接于伸缩组件440的一端形成竖向连接件,所述第二部件430垂直连接于伸缩组件440的另一端形成横向连接件,所述第二晾衣杆300长度短于第一晾衣杆200长度。
进一步的,第二晾衣杆300与第一晾衣杆200平行设置,设置有将两者端部连接成一体的翻转连接结构400,所述第二晾衣杆300通过所述翻转连接结构400相对于第一晾衣杆200上下翻转,所述第一晾衣杆200两端设置卷绕绳111连接位210,所述第二晾衣杆300长度短于第一晾衣杆200长度,且不超出第一晾衣杆200两端的连接位210之间的距离,所述翻转连接结构400一侧设置凹陷位410,所述凹陷位410至少实现:所述翻转连接结构400带动第二晾衣杆300绕第一晾衣杆200向上翻转至第二晾衣杆300和第一晾衣杆200同一竖直位置状态;该凹陷位410正对所述连接位210。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晾衣杆200的上方活动连接一个第二晾衣杆300,通过翻转连接结构400将第二晾衣杆300的位置调节到第一晾衣杆200的下方,用于增加晾衣机自身的晾晒面积,满足日常家庭在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进行分区晾晒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翻转连接结构400实现将第二晾衣杆300由第一晾衣杆200上方翻转到第一晾衣杆200下方,翻转到第一晾衣杆200的上方功能设计可以实现将第二晾衣杆300叠加到第一晾衣杆200上方,由于第二晾衣杆300的长度小于第一晾衣杆200,使得晾晒的第一晾衣杆200底部和晾衣机主体100底部具有更多的重合面积,凹陷位410的设置可以让翻转连接结构400上可以进一步叠加相应的结构,提高第一晾衣杆200和翻转连接结构400之间的收纳性。
进一步的,还设有晾衣机主体100,第二晾衣杆300与第一晾衣杆200在主体100内平行设置,通过在两者端部设置的翻转连接机构连接成一体,晾衣机主体100下侧设置开口向下的容纳腔120用于容纳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晾衣机主体100内设置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晾衣杆200两端设置卷绕绳111连接位210,所述升降机构通过一对卷绕绳111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位210,带动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进出所述容纳腔120,在所述容纳腔120内,第二晾衣杆300位于第一晾衣杆200上方。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晾衣机主体100通过卷绕绳111连接第一晾衣杆200上的连接位210,用于带动第一晾衣杆200在晾衣机体下方上下移动或将第一晾衣杆200进入晾衣机的容纳腔120内,在第一晾衣杆200的上方活动连接一个第二晾衣杆300,通过翻转连接结构400将第二晾衣杆300的位置调节到第一晾衣杆200的下方,用于增加晾衣机自身的晾晒面积,满足日常家庭在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进行分区晾晒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翻转连接结构400实现将第二晾衣杆300由第一晾衣杆200上方翻转到第一晾衣杆200下方,翻转到第一晾衣杆200的上方功能设计可以实现将第二晾衣杆300叠加到第一晾衣杆200上方,由于第二晾衣杆300的长度小于第一晾衣杆200,使得晾晒的第一晾衣杆200底部和晾衣机主体100底部具有更多的重合面积,可以增强晾晒机容纳腔120的封闭性,增强晾晒机的收纳和整理功能,增加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的使用寿命;在第一晾衣杆200上增加的凹陷位410可以使得第二晾衣杆300在第一晾衣杆200上的收纳更加紧密,同样也实现了第一晾衣杆200、翻转连接结构400与卷绕绳111之间的收纳连接结构,使所述翻转连接结构400带动第二晾衣杆300绕第一晾衣杆200向上翻转至第二晾衣杆300和第一晾衣杆200同一竖直位置状态,可以让对应的容纳腔120腔体可以直接对应的设计成长方空间,使得晾衣机主体100形状更为简单,减少生产成本;凹陷位410的设置还可以进一步地对应卷绕绳111体所在的滑轮130,进一步压缩第一晾衣杆200在晾衣机内部的收纳高度,同时实现卷绕绳111垂直作用与第一晾衣杆200的两端,增强卷绕绳111对第一晾衣杆200的拉伸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晾衣杆200包括主杆套230和设置于主杆套230内的两段主伸缩杆220,所述两段主伸缩杆220相对于主杆套230滑动伸缩,所述第二晾衣杆300包括副杆套320和设置于副杆套320内的两段副伸缩杆310,所述两段副伸缩杆310相对于副杆套320滑动伸缩,所述翻转连接结构400带动主伸缩杆220和副伸缩杆310分别相对于主杆套230和副杆套320同步滑动伸缩。为进一步增加晾衣机的晾晒空间,本发明将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设计成伸缩杆443结构,在需要较大的空间进行晾晒时可以通过伸长第一晾衣杆200或第二晾衣杆300,实现对应晾晒空间的增加。这种伸缩可以是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的独立伸缩,或者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进行单独地伸缩,两种方式均可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两段主伸缩杆220相对于翻转连接结构400和主杆套230独立伸缩。在本发明份一个实施例中,独立伸缩的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具有更高的调节性能,更好地适应分区晾晒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主伸缩杆220为圆杆,所述竖向连接件端部设置杆套与主伸缩杆220套接,实现所述竖向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晾衣杆200两端。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晾衣杆200和翻转连接结构400下侧的盖板600,所述盖板600用于封闭容纳腔120向下的开口。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增加容纳腔120的封闭性,本发明进一步增加了在第一晾衣杆200下方的盖板600,盖板600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对应容纳腔120底部开口的大小,同时,盖板600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焊接或者浇筑成型,结构简单易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沿第一晾衣杆200分布的挂孔板500,所述挂孔板500设置于第一晾衣杆200上侧,所述翻转连接结构400带动第二晾衣杆300绕第一晾衣杆200向上翻转至第二晾衣杆300和第一晾衣杆200的同一竖直位置状态,所述挂孔板500位于第一般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300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晾衣杆200上增加挂孔板500,挂孔板500上的若干孔用于实现衣架的间隔悬挂,同时由于挂孔板500在第一晾衣杆200上方的设置,使得在衣架挂钩和衣架体之间形成了一段限位结构,进行限制衣架在一定的强对流环境中的移动性,减少了衣架移动变型的可能性,增加衣架的寿命,同时减少了晾衣机底部和第一晾衣杆200之间的间隙,利于第一晾衣的收纳性。
优选地,所述盖板600包括与第一晾衣杆200连接的第一盖板和与翻转连接结构400连接的第二盖板。
优选地,所述晾衣机主体100内设置内凹壳体将所述容纳腔120与其他区域分隔开,所述内凹壳体两端对应所述凹陷位410的位置开设供卷绕绳111穿过的凹陷口,并设置嵌入所述凹陷口的滑轮130机构用于支撑所述卷绕绳1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凹陷口穿出连接滑轮130的卷绕绳111,进而通过滑轮130机构向下连接第一晾衣杆200,进一步设置内凹壳体区分主机盒体内部和外部容纳腔120体,有利于保护内部的主机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第一部件420和第二部件430实现第一晾衣杆200和第二晾衣杆300之间独立的伸缩,同时叠加伸缩组件440使得所述翻转收纳结构具有更多灵活调节地可能,空间利用率更高;
2)通过翻转连接结构400将第二晾衣杆300平行收纳于第一晾衣杆200,使得第一晾衣杆200的下方具有更小的底部厚度,有利于后续衣架在挂孔板500上的晾晒通用性,同时也有利于主体100内容纳腔120的收纳;
3)伸缩结构为较容易实施的套接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本产品的成本和提高消费者具体使用的便捷性,同时,盖板600的封闭也使得主体100容纳腔120在收纳时,可以有效隔绝空气流通,提高了主体100的外观欣赏性和收纳结构或元件的使用寿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连接于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的两端,使第二晾衣杆相对于第一晾衣上下翻转,并保持翻转过程中,所述第二晾衣杆始终保持与第一晾衣杆平行,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第一晾衣杆的第一部件、连接第二晾衣杆的第二部件和调整第二晾衣杆与第一晾衣杆之间距离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将第二晾衣杆固定于第一晾衣杆上方的固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一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包括与第二晾衣杆连接的插接块/插接槽,和与第一晾衣杆连接的插接槽/插接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插接槽呈竖直向上/向下布置,所述固定机构将第二晾衣杆固定于第一晾衣杆上方状态,所述第二晾衣杆和第一晾衣杆轴线在同一竖直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竖向套和竖向伸缩杆,分别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所述竖向套内设置横向轴/滑槽,竖向伸缩杆设置竖向滑槽/横向轴,所述横向轴与滑槽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套包括相互嵌套的外轴套和内轴套,所述伸缩杆嵌套于内轴套中,所述横向轴设置于伸缩杆端部,所述滑槽开设于内轴套上,所述横向轴嵌于所述滑槽内滑动,且不突出内轴套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套的外轴孔呈十字形,所述内轴套横截面外轮廓呈与外轴孔配合的形状,所述内轴套的内轴孔呈长方形,所述伸缩杆横截面呈与内轴孔配合的长方形,所述横向轴设置在伸缩杆横截面长边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侧面设置有开口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侧面还设有凹陷位,所述凹陷位与开口槽位于同一竖直面,且宽度大于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形成于凹陷位底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于伸缩组件的一端形成竖向连接件,所述第二部件垂直连接于伸缩组件的另一端形成横向连接件,所述第二晾衣杆长度短于第一晾衣杆长度。
CN202220713823.9U 2022-03-30 2022-03-30 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 Active CN216919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3823.9U CN216919765U (zh) 2022-03-30 2022-03-30 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3823.9U CN216919765U (zh) 2022-03-30 2022-03-30 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9765U true CN216919765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2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3823.9U Active CN216919765U (zh) 2022-03-30 2022-03-30 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9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93518A1 (en) Trash bin with pull-out bucket supported and guided by frame to which both pedal and lid are pivoted
WO2007040782B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a collapsible box with top access, side access and interconnected vertical stacking
CN216919765U (zh) 晾衣杆翻转连接机构
CN106724662A (zh) 一种塑料衣架
CN206680763U (zh) 一种学生宿舍衣服收容器
CN216919766U (zh) 一种翻转晾杆结构
CN206880264U (zh) 一种分层储物箱
USD418741S (en) Clothing separator
CN114645433A (zh) 晾衣机翻转杆收纳结构
CN108725942A (zh) 一种储物盒
CN209553756U (zh) 一种折叠箱
CN221025171U (zh) 一种白卡纸包装手提袋
CN219772507U (zh) 一种隐藏式自动晾衣架的主机部件
CN213799462U (zh) 一种汽车前车门装饰件
CN220557616U (zh) 一种多功能收纳装置
CN218569117U (zh) 一种具有伸缩式提手的电池箱盖
CN220618084U (zh) 吊具
CN213769066U (zh) 一种悬浮式电池包装装置
CN216641950U (zh) 一种更衣设备用带有悬挂结构的柜门
CN211242235U (zh) 衣柜
CN209574028U (zh) 一种床箱的举升装置
CN209973173U (zh) 控制承载重量更容易的手提袋
CN215959095U (zh) 一种储物靠背
CN220529732U (zh) 一种防倾倒水杯
CN214216624U (zh) 一种新型eps泡沫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