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4102U - 漏泄电缆固定卡具 - Google Patents
漏泄电缆固定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04102U CN216904102U CN202220438531.9U CN202220438531U CN216904102U CN 216904102 U CN216904102 U CN 216904102U CN 202220438531 U CN202220438531 U CN 202220438531U CN 216904102 U CN216904102 U CN 2169041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 base
- fitting
- leaky cable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包括:底座;连接部,连接部贯穿底座设置,连接部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连接孔贯穿连接部进而贯穿底座,连接孔的内表面设有螺纹,连接孔的延伸方向相较于底座倾斜;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底座连接,第一固定部设于底座一侧,第一固定部包括间隔的第一配合件及第二配合件;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固定环,第二固定部包括间隔的第三配合件及第四配合件,第一配合件与第三配合件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连通的第一通槽,第二配合件与第四配合件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连通的第二通槽;插销,插销分别设于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电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泄电缆固定卡具。
背景技术
漏泄电缆是高速铁路系统的重要设备,是高速铁路在隧道内通信的最佳方式,而固定卡具是目前将漏泄电缆固定在高铁隧道中的唯一可行的方案。但随着列车运营速度的不断提高,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所产生的活塞风冲击也更加剧烈,现有的卡具结构将不再适用。现有技术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多只适用于350公里及以下运营时速的路段。
目前国内传统高铁卡具卡环存在施工工序复杂繁琐、不易维护、配件容易脱落等缺陷,例如:1.传统方案对于卡头紧固用螺栓固定位置的选择,通常位于漏泄电缆轴心位置正下方,可对紧固螺栓形成遮挡以防止紧固螺栓掉落至轨道面,但同样由于存在遮挡,使后期维护过程中不易拆卸;2.传统方案的卡具结构一般采用底座及盖板配合的形式,底座及盖板扣合方案通常为一侧插销,另一侧按扣,或者两侧都是按扣,使安装不够牢固;3.传统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尼龙卡座损坏后,需要整体进行更换,但由于卡具本身结构的特性,通常没有可行的临时性维护方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包括:
底座;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底座设置,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连接部进而贯穿所述底座,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孔的延伸方向相较于所述底座倾斜;
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间隔的第一配合件及第二配合件;
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间隔的第三配合件及第四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三配合件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连通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第四配合件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连通的第二通槽;以及
插销,所述插销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通槽及所述第二通槽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开设有多个贯穿孔,多个所述贯穿孔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形成的所述固定环包括用于容纳漏泄电缆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贯穿所述固定环,所述第一配合件、所述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三配合件以及所述第四配合件设于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固定腔的外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盖板及弹片,所述弹片设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固定腔一侧,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固定腔一侧凸起形成有盖板加强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包括间隔的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所述第三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三端部的顶端,所述第三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固定腔一侧,所述第四配合件设于所述第四端部上,所述第四配合件设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固定腔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间隔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固定腔一侧,所述第二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二端部的顶部,所述第二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固定腔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分别由所述底座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卡扣,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卡扣中,所述第二配合件设于所述卡扣远离所述底座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弧形底板及底板加强筋,所述底板加强筋连接所述弧形底板及所述底座,所述底板加强筋与所述第一配合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环均由一个所述第一固定部及一个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形成,多个所述固定环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设于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连接部进而贯穿所述底座,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孔的延伸方向相较于所述底座倾斜;一方面,由于所述连接孔并非位于安装后的漏泄电缆的正上方,避免了漏泄电缆对于设于所述连接孔中的螺栓的遮挡,因此,可以在不拆卸漏泄电缆的情况下,实现对漏泄电缆固定卡具的更换;另一方面,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螺纹可与螺栓匹配并对螺栓进行固定,在螺栓与设于墙面的套筒、锚栓等存在配合固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对螺栓形成双重固定,降低螺栓掉落到轨行区的风险,提高列车的行驶安全。
2、本申请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插销连接;一方面,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三配合件通过第一插销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第四配合件通过第二插销件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双重固定”,漏泄电缆被安装后,在未拆除所述插销的情况下,漏泄电缆无法从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内脱落,有效提升了安全性;另一方面,第二插销件采用“台阶式”结构,方便专用工具进行拆卸,而无专用工具时则无法拆卸,方便维护;
3、本申请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所述底座开设有多个贯穿孔,多个所述贯穿孔间隔设置;进而,若后期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发生损坏,可临时使用尼龙绳、扎带等带状物穿过所述贯穿孔对漏泄电缆进行临时捆绑处理,防止漏泄电缆因脱离漏泄电缆固定卡具而发生安全问题。
4、本申请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所述盖板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盖板内侧,用于加强所述盖板的强度;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弧形底板及底板加强筋,所述底板加强筋连接所述弧形底板及所述底座,使得装配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未扣合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弧形底板及所述底板加强筋可对漏泄电缆进行临时支撑,有效提升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安装过程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的俯视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的仰视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图4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沿VI-VI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漏泄电缆固定卡具 10
底座 11
贯穿孔 110
第一侧面 111
第二侧面 112
连接部 12
连接孔 120
螺纹 121
第一固定部 13
空腔 130
第一配合件 131
第二配合件 132
第一部分 133
第二部分 134
卡扣 135
弧形底板 136
底板加强筋 137
第一端部 138
第二端部 139
第二固定部 14
第三配合件 141
第四配合件 142
盖板 143
弹片 144
盖板加强筋 145
第三端部 146
第四端部 147
卡钩 148
插销 15
第一插销件 151
第一盖端 1511
第一尾端 1512
第二插销件 152
第二盖端 1521
第二尾端 1522
缝隙 153
固定环 16
固定腔 160
第一通槽 171
第二通槽 17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将参考附图以更全面地描述本申请内容。附图中所示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申请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申请。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文中使用时,“包括”和/或“包含”和/或“具有”,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文中明确定义,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本申请内容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
以下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须注意的是,参考附图中所描绘的组件不一定按比例显示;而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或类似的技术用语。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至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包括底座11、连接部12、第一固定部13、第二固定部14以及插销15。
连接部12贯穿底座11设置。连接部12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120,连接孔120贯穿连接部12进而贯穿底座11。连接孔120的内表面设有螺纹121,连接孔120的延伸方向相较于底座11倾斜。
第一固定部13与底座11连接,第一固定部13设于底座11一侧。第一固定部13包括间隔的第一配合件131及第二配合件132。
第二固定部14与第一固定部13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固定环16。第二固定部14包括间隔的第三配合件141及第四配合件142,第一配合件131与第三配合件141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连通的第一通槽171,第二配合件132与第四配合件142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连通的第二通槽172。
插销15分别设于第一通槽171及第二通槽172中。
其中,本申请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连接孔120贯穿连接部12进而贯穿底座11,连接孔120的内表面设有螺纹121,连接孔120的延伸方向相较于底座11倾斜。一方面,由于连接孔120并非位于安装后的漏泄电缆的正上方,避免了漏泄电缆对于设于连接孔120中的螺栓的遮挡,因此,可以在不拆卸漏泄电缆的情况下,实现对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的更换。另一方面,连接孔120的内表面设有螺纹121,螺纹121可与螺栓匹配并对螺栓进行固定,在螺栓与设于墙面的套筒、锚栓等存在配合固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对螺栓形成双重固定,降低螺栓掉落到轨行区的风险,提高列车行驶安全。
于一实施例中,插销15可包括两种不同尺寸的第一插销件151以及第二插销件152,第一插销件151设于第一配合件131与第三配合件141连接形成的第一通槽171中,第二插销件152设于第二配合件132与第四配合件142连接形成的第二通槽172中。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插销件151可包括第一盖端1511以及第一尾端1512,第一盖端1511及第一尾端1512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销件151的长度与第一通槽171的长度相当,使得当第一插销件151设于第一通槽171后,第一盖端1511及第一尾端1512均收容于第一通槽171内;第一插销件151可以理解为设于第一通槽171后不可拆卸,以提升第一插销件151对第一固定部13以及第二固定部14的锁定。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插销件152可包括第二盖端1521以及第二尾端1522,第二盖端1521以及第二尾端1522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插销件152的长度大于第二通槽172的长度,使得当第二插销件152设于第二通槽172后,第二盖端1521及第二尾端1522伸出于第二通槽172外部。
进一步的,第二盖端1521顶部设有台阶状凸起,该凸起的宽度大于第二通槽172的孔径宽度,可用于避免第二盖端1521滑入第二通槽172内部;第二尾端1522底部设有凹槽,操作员可通过该凹槽对拆卸工具或手指尖等尖端进行固定,并由此推动第二插销件152,使第二插销件152的第二盖端1521顶起,并在第二盖端1521与第二配合件132之间形成缝隙153;进而,通过将拆卸工具伸入缝隙153中并藉由第二盖端1521的台阶状凸起将第二插销件152由第二通槽172中拆除。即,第二插销件152可拆卸地设于第二通槽172中,使得当需要进行返工操作时,固定环16可被拆开。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插销件151可在漏泄电缆安装至固定环16之前设于第一通槽171中,第二插销件152可在漏泄电缆安装至固定环16之后设于第二通槽172中。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通过插销15连接。一方面,第一配合件131与第三配合件141通过第一插销件151固定地连接,第二配合件132与第四配合件142通过第二插销件152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双重固定”,漏泄电缆被安装后,在未拆除插销15的情况下,漏泄电缆无法从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内脱落,有效提升了安全性。另一方面,第二插销件152采用“台阶式”结构,方便专用工具进行拆卸,而无专用工具时则无法拆卸,方便维护。
于一实施例中,底座11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第一固定部13设于第一侧面111,连接部12贯穿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连接孔120贯穿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
进一步的,连接部12可与底座11为一体成型,连接部12用于连接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以及用于固定卡具的沉头螺栓,沉头螺栓通过分别与连接部12、固定于墙壁的套筒及锚栓连接,以实现对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的固定。
于一实施例中,连接部12可以为柱状,连接部12以轴线倾斜的方向嵌入底座11中并贯穿底座11,连接孔120沿连接部12的轴线贯穿连接部12,连接孔120的开口朝向与底座11用于固定的平面不平行。
于一实施例中,螺纹121可以为直接开设于连接孔120的内表面上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螺纹121也可以为设于一螺母上,将设有螺纹121的螺母嵌入连接部12内并使螺母的内孔与连接孔120贯通;螺纹121的形状、尺寸等可根据与之匹配的沉头螺栓的尺寸匹配。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孔120内也可以是光滑的,连接孔120通过倾斜设置即可解决螺栓被漏泄电缆遮挡不易拆卸的问题,螺栓的固定亦不仅限于螺纹固定的方式,也可以是膨胀固定等其他固定方式,连接孔120的内壁也可以是光滑的。
于一实施例中,底座11开设有多个贯穿孔110,多个贯穿孔110间隔设置。其中,若后期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发生损坏,可临时使用扎带、尼龙绳等带状物穿过贯穿孔110对漏泄电缆进行临时捆绑固定处理,防止漏泄电缆因脱离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而发生安全问题。
于一实施例中,贯穿孔110贯穿底座11的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即,贯穿孔110需要完全贯穿底座11,进而,扎带或尼龙绳缠绕漏泄电缆后可进一步穿过贯穿孔110使漏泄电缆与底座11实现临时性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贯穿孔110间隔对称设于连接部12的四周,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贯穿孔110也可以是非对称设置的。
于一实施例中,底座11与第一固定部13可以为一体成型,第二固定部14进一步通过插销15与第一固定部13连接,从而使底座11、第一固定部13以及第二固定部14连接并实现对漏泄电缆的固定。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3包括第一部分133及第二部分134,第一部分133及第二部分134分别由底座11向远离底座11的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33的长度大于第二部分134的长度,第二部分134包括卡扣135,第二固定部14的至少部分设于卡扣135中,第二配合件132设于卡扣135远离底座11一侧。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14可包括卡钩148,卡钩148设于卡扣135中使第二固定部14与第一固定部13固定;通过卡钩148与卡扣135的配合,以及插销15对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的固定,实现对第一固定部13以及第二固定部14的双重锁定。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33包括弧形底板136及底板加强筋137,底板加强筋137连接弧形底板136及底座11,底板加强筋137与第一配合件13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底板136由底座11向远离底座11的方向远离延伸,底板加强筋137设于弧形底板136的外侧用于支撑弧形底板136。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34向远离底座11的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与底座11连接的区域形成有空腔130,空腔130与卡扣135连通,使得第二固定部14的卡钩148卡设于卡扣135的端部可容纳于空腔130内,进而实现对第二固定部14的固定;空腔130至少包括使第二固定部14沿第二固定部14的自然延伸方向伸入空腔130中的开口,该开口开设于第一固定部13上,使第一固定部13的至少部分相较于第二固定部14位于漏泄电缆外侧,即,第四端部147的至少部分相较于第一固定部13更靠近漏泄电缆放置位置(固定腔160)。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结合图6所示,第一固定部13的卡扣135与第二固定部14的第四端部147接触,第一固定部13的卡扣135设于第二固定部14的第四端部147远离固定腔160的一侧,卡钩148的钩状凸起可朝向远离漏泄电缆放置位置(固定腔160)一侧延伸,即卡钩148的凸起方向朝向远离固定腔160的一侧,卡钩148的与凸起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表面可与漏泄电缆接触,卡钩148与卡扣135的扣合处位于第二固定部14远离固定腔160一侧;当漏泄电缆设于固定环16内后,在第一固定部13与第二固定部14的接触区域上,漏泄电缆与第二固定部14而非第一固定部13接触,第二固定部14被漏泄电缆挤压而进一步挤压第一固定部13,具体可以为漏泄电缆挤压第四端部147使第四端部147挤压卡扣135,并使卡钩148与卡扣135进一步扣合,从而使卡钩148回抽的空间被压缩,使卡钩148与卡扣135锁固,进而实现对漏泄电缆的“三重固定”。
进一步的,当漏泄电缆与本申请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处于装配状态时,漏泄电缆挤压第二固定部14使卡钩148因回抽空间受阻而无法由空腔130中抽出,进而使卡钩148与卡扣135扣合实现锁定;同时,卡钩148与卡扣135扣合并受漏线电缆挤压使第一通槽171及第二通槽172处于较好的配合关系,以便于插销15对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进行固定;同时,由于插销15至少包括第一插销件151及第二插销件152,其中部分插销15需通过特殊工具解除锁定,使第一固定部13与第二固定部14在非人工拆卸的情况下难以分离;因此,通过插销15、第一固定部13、第二固定部14以及第一固定部13与第二固定部14相较于漏线电缆的位置关系使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具备“三重固定”,有效提升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锁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底板加强筋137连接弧形底板136及底座11,使得装配过程中,在第一固定部13与第二固定部14未扣合的情况下,通过弧形底板136及底板加强筋137可对漏泄电缆进行临时支撑,有效提升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安装过程的便捷性。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33及第二部分134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可设于第一部分133与第二部分134的分隔处并靠近底座11。该凹槽可用于容纳漏泄电缆凸起的背筋,从而确保漏泄电缆在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中摆放方向的正确。
于一实施例中,固定环1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个固定环16均由一个第一固定部13及一个第二固定部14可拆卸地连接形成,多个固定环16间隔设置,连接部12设于两个固定环16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环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环16设于一个连接部12两侧,两个固定环16的形状及摆放方向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环1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大于两个。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3与第二固定部14连接形成的固定环16包括用于容纳漏泄电缆的固定腔160,固定腔160贯穿固定环16,第一配合件131、第二配合件132、第三配合件141以第四配合件142设于固定环16远离固定腔160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环16的固定腔160沿相同方向摆放,使得漏泄电缆可同时设于两个固定腔160中并由两个固定环16所固定。
于一实施例中,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还可以包括一防火卡环(图未示),所述防火卡环可设于两个固定环16之间,所述防火卡环可直接与设于连接孔120中的沉头螺栓固定连接,且漏泄电缆被所述防火卡环所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防火卡环可以为防火材质,例如金属、陶瓷等,在面临极端火灾环境时,若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中其他的注塑件因高温或火焰被融化消解,防火材质的所述防火卡环依然可以通过与沉头螺栓的配合将漏泄电缆固定于墙壁,避免漏泄电缆掉落影响行车安全。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14还包括盖板143及弹片144,弹片144设于盖板143朝向固定腔160一侧,盖板143朝向固定腔160一侧凸起形成有盖板加强筋145。
进一步的,弹片144可用于缓冲因漏泄电缆外径数值波动对于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的挤压力,一方面可以提升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对于漏泄电缆尺寸变化的容错率从而提升漏泄电缆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缓冲压力,降低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被压坏的概率从而提升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的耐用性。
进一步的,盖板加强筋145可用于加强盖板143的强度,提升漏泄电缆固定卡具10的耐用性。
于一实施例中,盖板143包括间隔的第三端部146及第四端部147,第三配合件141设于第三端部146的顶端,第三配合件141设于第一固定部13远离固定腔160一侧,第四配合件142设于第四端部147上,第四配合件142设于盖板143远离固定腔160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卡钩148与盖板143一体形成于第四端部147。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3包括间隔的第一端部138及第二端部139,第一配合件131设于第一端部138上,第一配合件131设于第一固定部13远离固定腔160一侧,第二配合件132设于第二端部139的顶部,第二配合件132设于第二固定部14远离固定腔160一侧。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底座设置,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连接部进而贯穿所述底座,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孔的延伸方向相较于所述底座倾斜;
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间隔的第一配合件及第二配合件;
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间隔的第三配合件及第四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三配合件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连通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第四配合件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连通的第二通槽;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形成的所述固定环包括用于容纳漏泄电缆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贯穿所述固定环,所述第一配合件、所述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三配合件以及所述第四配合件设于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固定腔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卡钩,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卡扣,所述卡钩设于所述卡扣使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卡钩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四端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所述第四端部接触,所述卡扣设于所述第四端部远离所述固定腔的一侧,所述卡钩的凸起方向朝向远离固定腔的一侧以与所述卡扣扣合,所述卡钩于所述卡扣的扣合处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固定腔一侧;以及
插销,包括两种不同尺寸的第一插销件及第二插销件,所述第一插销件设于所述第一通槽中,所述第二插销件设于所述第二通槽中,所述第二插销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通槽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多个贯穿孔,多个所述贯穿孔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盖板及弹片,所述弹片设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固定腔一侧,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固定腔一侧凸起形成有盖板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三端部,所述第四端部为所述盖板上与所述第三端部间隔设置的端部,所述第三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三端部的顶端,所述第三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固定腔一侧,所述第四配合件设于所述第四端部上,所述第四配合件设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固定腔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间隔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固定腔一侧,所述第二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二端部的顶部,所述第二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固定腔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分别由所述底座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卡扣,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卡扣中,所述第二配合件设于所述卡扣远离所述底座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弧形底板及底板加强筋,所述底板加强筋连接所述弧形底板及所述底座,所述底板加强筋与所述第一配合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电缆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环均由一个所述第一固定部及一个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形成,多个所述固定环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设于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38531.9U CN216904102U (zh) | 2022-03-02 | 2022-03-02 | 漏泄电缆固定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38531.9U CN216904102U (zh) | 2022-03-02 | 2022-03-02 | 漏泄电缆固定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04102U true CN216904102U (zh) | 2022-07-05 |
Family
ID=82188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38531.9U Active CN216904102U (zh) | 2022-03-02 | 2022-03-02 | 漏泄电缆固定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04102U (zh) |
-
2022
- 2022-03-02 CN CN202220438531.9U patent/CN2169041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904102U (zh) | 漏泄电缆固定卡具 | |
CN101495763B (zh) | 用于至少一个弹性的流体软管的流体技术方面的装置 | |
CN110761806A (zh) | 具有水平销式榫卯与推压紧固式接头连接组件的管片结构 | |
CN212455136U (zh) | 一种钎杆接头装置 | |
CN113404958A (zh) | 自动连接的安全管接头 | |
CN211817001U (zh) | 一种装配式结构连接件 | |
CN212366673U (zh) | 一种基于预埋槽安装的漏缆卡具 | |
CN215568800U (zh) | 一种防错双锁止快速连接器 | |
CN211950035U (zh) | 一种胀扣分体式发动机盖撑杆卡扣结构 | |
CN115324325A (zh) | 连接机构及模板系统 | |
CN221202039U (zh) | 一种航空线束装配固定装置 | |
CN210397348U (zh) | 一种碳复合材料紧固件 | |
CN111649044A (zh) | 一种钎杆接头装置 | |
CN219932855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拖链盖板安装结构及拖链 | |
CN110970857A (zh) | 高承重抗拉易拆卸的自锁漏缆卡具及其生产工艺 | |
CN220543529U (zh) | 一种地铁站快装方位指示牌 | |
CN218440060U (zh) | 一种带有限位功能的防脱固定卡扣 | |
CN221718476U (zh) | 一种按压式单孔线束线卡 | |
CN221090498U (zh) | 一种汽车仪表用快速扣件结构 | |
CN210105922U (zh) | 电缆挂钩组件 | |
CN218493965U (zh) | 快速拆卸装置 | |
CN220622615U (zh) | 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扁平接链环及矿用链条 | |
CN219476436U (zh) | 一种点火线圈的可限位螺栓结构 | |
CN217540029U (zh) | 一种双锁止器的快速连接装置 | |
CN215173106U (zh) | 一种自动连接的安全管接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