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0604U - 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90604U
CN216890604U CN202123251804.3U CN202123251804U CN216890604U CN 216890604 U CN216890604 U CN 216890604U CN 202123251804 U CN202123251804 U CN 202123251804U CN 216890604 U CN216890604 U CN 216890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heat
drying box
water tank
temperature waste
treat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518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全生
胡兰
王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2518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90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90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90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包括烘干箱和水箱,所述省煤器设置于所述燃烧炉炉膛上方的烟道内,所述烘干箱为螺旋输送式干燥器,包括具有中空夹层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设有输送杆,所述输送杆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旋转;所述水箱通过与省煤器和烘干箱内水道连接形成换热循环,所述烘干箱进水口位于烘干箱的底部,所述水箱的顶部还设有蒸汽压力平衡阀。通过采用烘干箱、省煤器、水箱的循环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焚烧炉内的烟气从而实现干化污泥;通过采用中空夹层箱体的设置能够使本装置在使用时从多个方位进行烘干污泥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余热。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常用的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污泥浓缩技术、污泥脱水技术、污泥厌氧消化技术、高温好氧发酵技术、污泥热干化技术等。
经过处理的污泥需要进行安全处置。目前我国通常采用的处置方法有土地利用(农用)、焚烧、卫生填埋,但这些处置方式现在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土地利用对污泥泥质要求较高,污泥中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往往超标;由于污泥含水率较高,焚烧的能耗太高,不生态环保;卫生填埋通常遇到无地可埋的尴尬处境。
目前需要一种流程化处理污泥并且能够兼顾回收使用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利用焚烧炉的烟气能够形成可循环式环保流程且提高污泥处理效率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包括燃烧炉以及省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和水箱,所述省煤器设置于所述燃烧炉炉膛上方的烟道内,所述烘干箱为螺旋输送式干燥器,包括具有中空夹层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设有输送杆,所述输送杆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旋转;所述水箱通过与省煤器和烘干箱内水道连接形成换热循环,所述烘干箱进水口位于烘干箱的底部,所述水箱的顶部还设有蒸汽压力平衡阀。
通过采用烘干箱、省煤器、水箱的循环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焚烧炉内的烟气从而实现干化污泥;
通过采用中空夹层箱体的设置能够使本装置在使用时从多个方位进行烘干污泥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余热。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包括冷却水腔体和热水腔体,所述冷却水腔体和热水腔体之间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杆为螺旋式输送杆,所述输送杆的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其另一端与出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位于料斗的顶部,所述料斗内还设有用于粉碎干燥后的粉碎器。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炉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助燃管和上料管,所述上料器的顶部与所述料斗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压力平衡阀包括阀体、阀芯和设置于阀体内部的泄压管道以及设置于阀芯两端的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采用烘干箱、省煤器、水箱的循环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焚烧炉内的烟气从而实现干化污泥;
通过采用中空夹层箱体的设置能够使本装置在使用时从多个方位进行烘干污泥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余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1、烟道;2、省煤器;3、支架;4、助燃管;5、燃烧炉;6、水箱;7、蒸汽压力平衡阀;8、进料口;9、烘干箱;10、水道;11、伺服电机;12、出料口;13、料斗;14、粉碎器;15、上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包括燃烧炉5、省煤器2、水箱6和烘干箱9。
燃烧炉5的顶部设有烟道1,燃烧炉5的底部设有燃烧室,在其底部设有燃烧架(图中未示出),将可燃烧物放入燃烧室内的燃烧架上,燃烧后的灰烬会落到燃烧架的底部从而被人工清理;在燃烧炉5的一侧设有助燃管4,在燃烧炉5的顶部设有排烟用的烟道1,在烟道1内设有省煤器2,通过省煤器2利用烟道1中的余热加热省煤器2中的水;燃烧炉5康助燃管4的一侧还设有上料管15,将燃料加入燃烧炉5内。
当燃烧粉末状的燃料时可以将燃烧架换成燃烧盘,这样设置能够兼顾微小的颗粒燃烧物进行使用。
省煤器2包括了蛇形管束和支架3,所述支架3固定连接于烟道1的内壁用于支撑蛇形管束,蛇形管束为中空的铸铁管道,蛇形管束与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水箱6连接,水箱6分为冷水腔体和热水腔体,蛇形管束的进水口与水箱6的冷水腔体连接,蛇形管束的出水口与水箱6的热水腔体连接。
烘干箱9的顶部设有进料口8供含水污泥进入,然后流进烘干箱9腔体内,烘干箱9箱壁是中空夹层设置,在烘干箱9的箱壁内开设水道10的进水口与水箱6的热水腔体出水口连接,烘干箱9的顶部还设有水道10出口且与水箱6的冷水腔体进水口连接从而形成水道10循环。
在水箱6的顶部还设有蒸汽压力平衡阀7,所述蒸汽压力平衡阀7包括阀体和阀芯泄压管道和弹簧,如图所示,壳体中部开设有设置阀芯的腔体,在腔体内设有圆柱形的阀芯,在阀体侧壁上设有泄压管道,所述泄压管道交错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能够同时时候兼顾向内和向外的负压实现既能够向外排气的同时也能向内进气,蒸汽压力平衡发设置于热水腔体或冷水腔体任意一处即可。
烘干箱9的底部还设有螺旋式输送杆,螺旋式输送杆一端与烘干箱9底部的出料口12进行连接,另一端穿过远离出料口12一侧的箱壁与箱壁外的伺服电机11连接。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1.在上料管15的端部设有料斗13,在料斗13内的底部还设有粉碎器14,粉碎器14能够将过大的块状固定燃料进行粉碎成规定大小的燃烧物然后及逆行燃烧。
2.在上料管15内还设有间歇运动的上料器,上料器可以是无杆螺旋上料装置。
使用时,首先通过在燃烧室内放入燃料然后通过燃料的燃烧,省煤器2在燃料燃烧时进行余热的转换将水加热通过循环泵将热水不断地输送到烘干箱9的水道10中然后通过水道10中热水进行加热污泥烘干后再次进行利用有机污泥。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包括燃烧炉(5)以及省煤器(2),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9)和水箱(6),所述省煤器(2)设置于所述燃烧炉(5)炉膛上方的烟道(1)内,所述烘干箱(9)为螺旋输送式干燥器,包括具有中空夹层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料口(8)和出料口(12),所述箱体内设有输送杆,所述输送杆通过伺服电机(11)驱动旋转;所述水箱(6)通过与省煤器(2)和烘干箱(9)内水道(10)连接形成换热循环,所述烘干箱(9)进水口位于烘干箱(9)的底部,所述水箱(6)的顶部还设有蒸汽压力平衡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内包括冷却水腔体和热水腔体,所述冷却水腔体和热水腔体之间设有隔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杆为螺旋式输送杆,所述输送杆的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11)连接,其另一端与出料口(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2)位于料斗(13)的顶部,所述料斗(13)内还设有用于粉碎干燥后的粉碎器(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5)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助燃管(4)和上料管(15),所述上料管(15)的顶部与所述料斗(13)的底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压力平衡阀(7)包括阀体、阀芯和设置于阀体内部的泄压管道以及设置于阀芯两端的弹簧。
CN202123251804.3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890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1804.3U CN216890604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1804.3U CN216890604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90604U true CN216890604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06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51804.3U Active CN216890604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90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0170B (zh) 一种城市固体废物协同焚烧发电系统
CN201206835Y (zh) 利用电站煤粉锅炉的污泥处理系统
CN101216244A (zh) 螺旋回转式污泥干燥成型机
WO2021128855A1 (zh) 节能污泥干化处理系统
CN104033911A (zh)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系统
CN101463261B (zh) 污泥制油和垃圾焚烧集成系统和方法
CN108218177B (zh)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与干化方法
CN215886751U (zh) 污泥两级干化热解处置系统
CN101476729A (zh) 城市生活垃圾干燥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56013A (zh) 一种处理污泥的装置及方法
CN105731754A (zh) 一种利用炉渣余热干化污泥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0498589A (zh) 一种利用炉烟处理城市污泥的系统及方法
CN201310895Y (zh) 城市生活垃圾干燥预处理装置
CN104048297B (zh) 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可燃废弃物与旁路放风发电互补系统
CN109161563B (zh) 一种抗生素菌渣处理利用的技术方法
CN103359906B (zh) 利用地沟油进行污泥干化及焚烧方法
CN216890604U (zh) 一种活性污泥低温余热干化处理系统
CN103409147B (zh) 预热式碳化炉
CN203116031U (zh) 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烟气余热焚烧污泥的系统
CN217709199U (zh) 一种污泥燃料真空高效烘干设备
CN205599653U (zh) 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及工程车
CN210861115U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
CN209636082U (zh) 一种污泥高温裂解设备
CN207999833U (zh) 一种印染污泥焚烧流化床设备
CN209940804U (zh)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