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9281U - 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9281U
CN216889281U CN202220355652.7U CN202220355652U CN216889281U CN 216889281 U CN216889281 U CN 216889281U CN 202220355652 U CN202220355652 U CN 202220355652U CN 216889281 U CN216889281 U CN 216889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fiber fabric
plate
winding
horizontal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56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慧
蒋晨
蒋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ss Technology Zhen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ire Technology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ire Technology Zhen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ire Technology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56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9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9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9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两侧均连接有立板,其中一个所述立板一侧连接有电机,两个所述立板之间设有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两端均连接有挡板,其中靠近电机的所述挡板另一侧内部连接有T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需要收卷的碳纤维织物的一端依次穿过位于上方的第一横杆的前侧、第二横杆的后侧、位于下方的第一横杆的前侧,使碳纤维织物呈波浪形分布,避免其被直线拉伸,保证其在收卷时不易松动,同时弹性垫可为碳纤维织物提供一定的缓冲,使碳纤维织物在穿过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时,具有调节功能,即可松弛的碳纤维织物进行紧致收缩,保证其稳定的缠绕在收卷辊上。

Description

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织物收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织物又称碳素纤维布、碳纤布、碳纤维编织布、碳纤维预浸布、碳纤维加固布、碳布、碳纤维带、碳纤维片材(预浸布)等,碳纤维加固布是一种单向碳纤维加固产品,通常采用12K碳纤维丝织造,常用于结构构件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该材料与配套浸渍胶共同使用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可构成完整的碳纤维布片材增强体系,适用于处理建筑物使用荷载增加、工程使用功能改变、材料老化、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值、结构裂缝处理、恶劣环境服役构件修缮、防护的加固工程。
而当碳纤维织物在生产后,往往需要对其进行缠绕收卷,但是,目前的碳纤维织物在收卷时,收卷辊上的碳纤维织物往往都是以直线的形式进行缠绕收卷,很容易出现松动,却又不能对碳纤维织物进行调节,收卷后较蓬松,影响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通过将需要收卷的碳纤维织物的一端依次穿过位于上方的第一横杆的前侧、第二横杆的后侧、位于下方的第一横杆的前侧,使碳纤维织物呈波浪形分布,避免其被直线拉伸,保证其在收卷时不易松动,同时弹性垫可为碳纤维织物提供一定的缓冲,使碳纤维织物在穿过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时,具有调节功能,即可松弛的碳纤维织物进行紧致收缩,保证其稳定的缠绕在收卷辊上,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两侧均连接有立板,其中一个所述立板一侧连接有电机,两个所述立板之间设有收卷机构;
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两端均连接有挡板,其中靠近电机的所述挡板另一侧内部连接有T形板,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立板并与T形板相连接,远离电机的所述挡板另一侧内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侧表面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另一端贯穿与其相邻的立板,所述拉杆另一端外侧设有弹簧;
两个所述立板相对应的一侧表面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顶部和底部均填充有弹性垫,所述滑槽内部设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杆。
优选的,所述T形板设置在挡板内部的一端设置为方形柱状,所述支撑杆设置为T形,且设置在挡板内部的一端设置为圆柱状。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之间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限位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远离第二横杆的一侧表面均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均与其相邻的立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卷辊、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三者长度相等,所述挡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三者均设置为圆环状,所述收卷辊、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下依次错位分布。
优选的,两个所述立板关于底板中心对称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需要收卷的碳纤维织物的一端依次穿过位于上方的第一横杆的前侧、第二横杆的后侧、位于下方的第一横杆的前侧,并将其固定在收卷辊的外侧,碳纤维织物在两个立板之间呈波浪形分布,避免其被直线拉伸,且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充分接触,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可防止其在收卷时被拉断的情况发生,又能保证其在收卷时不易松动,同时弹性垫可为碳纤维织物提供一定的缓冲,使碳纤维织物在穿过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时,具有调节功能,即可松弛的碳纤维织物进行紧致收缩,同时又能防止碳纤维织物过紧而断裂,保证其稳定的缠绕在收卷辊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T形板、支撑杆和挡板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2立板、3电机、41收卷辊、42挡板、43 T形板、44支撑杆、45拉杆、46弹簧、47滑槽、48弹性垫、49滑块、410第一限位板、411第一横杆、5第二横杆、6第二限位板、7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两侧均连接有立板2,其中一个所述立板2一侧连接有电机3,两个所述立板2之间设有收卷机构;
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辊41,所述收卷辊41两端均连接有挡板42,其中靠近电机3的所述挡板42另一侧内部连接有T形板43,所述电机3输出端贯穿立板2并与T形板43相连接,远离电机3的所述挡板42另一侧内部连接有支撑杆44,所述支撑杆44另一侧表面连接有拉杆45,所述拉杆45另一端贯穿与其相邻的立板2,所述拉杆45另一端外侧设有弹簧46;
两个所述立板2相对应的一侧表面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47,所述滑槽47顶部和底部均填充有弹性垫48,所述滑槽47内部设有滑块49,两个所述滑块49远离滑槽47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第一限位板410,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410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杆41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T形板43设置在挡板42内部的一端设置为方形柱状,使电机3输出端转动可以带动右侧的挡板42转动,所述支撑杆44设置为T形,且设置在挡板42内部的一端设置为圆柱状,使左侧的挡板42可以不受支撑杆44的限位而自由转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块49设置为T形,所述滑槽47与滑块49相匹配,提高了滑块49上下滑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横杆411之间设有第二横杆5,所述第二横杆5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限位板6,为碳纤维织物再提供一个支撑点,增加碳纤维织物弯曲次数,使其更稳定的被缠绕收卷。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6远离第二横杆5的一侧表面均连接有连接块7,两个所述连接块7均与其相邻的立板2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卷辊41、第一横杆411和第二横杆5三者长度相等,与收卷辊41上收卷的碳纤维织物相适配,避免碳纤维织物在传动时发生偏移,所述挡板42、第一限位板410和第二限位板6三者均设置为圆环状,可以更好的为碳纤维织物提供限位,所述收卷辊41、第一横杆411和第二横杆5上下依次错位分布,使依次穿过上方的第一横杆411、第二横杆5和下方的第一横杆411的碳纤维织物呈波浪形分布在两个竖板之间,从而避免碳纤维织物呈直线状被拉伸收卷,从而避免其在收卷时发生松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立板2关于底板1中心对称分布。
实施方式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需要收卷的碳纤维织物的一端依次穿过位于上方的第一横杆411的前侧、第二横杆5的后侧、位于下方的第一横杆411的前侧,并将其固定在收卷辊41的外侧,然后启动电机3,使电机3输出端逆时针转动并带动T形板43转动,进而带动挡板42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收卷辊41转动,从而将碳纤维织物缠绕收卷在收卷辊41上,而在收卷时,在第一横杆411和第二横杆5的作用下,碳纤维织物在两个立板2之间呈波浪形分布,与第一横杆411和第二横杆5充分接触,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同时避免其被直线拉伸,不仅有效的避免了其在收卷时被拉断的情况发生,又能避免收卷辊41上已经缠绕的碳纤维织物发生松动,同时弹性垫48可为滑块49提供一定的上下移动的空间,使两个第一横杆411可以上下移动一定的距离,进而为碳纤维织物在经过第一横杆411时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使碳纤维织物在穿过第一横杆411和第二横杆5时,具有调节功能,即可松弛的碳纤维织物进行紧致收缩,同时又能防止碳纤维织物过紧而断裂,保证其稳定的缠绕在收卷辊41上,而当碳纤维织物缠绕完成后,工作人员向左拉动拉杆45,使支撑杆44脱离左侧的挡板42,即可拆除收卷辊41,更换新的收卷辊41,即可再次进行碳纤维织物的收卷缠绕,保证碳纤维织物收卷的工序效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目前的碳纤维织物在收卷时,收卷辊41上的碳纤维织物往往都是以直线的形式进行缠绕收卷,很容易出现松动,却又不能对碳纤维织物进行调节,收卷后较蓬松,影响使用的问题。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两侧均连接有立板(2),其中一个所述立板(2)一侧连接有电机(3),两个所述立板(2)之间设有收卷机构;
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辊(41),所述收卷辊(41)两端均连接有挡板(42),其中靠近电机(3)的所述挡板(42)另一侧内部连接有T形板(43),所述电机(3)输出端贯穿立板(2)并与T形板(43)相连接,远离电机(3)的所述挡板(42)另一侧内部连接有支撑杆(44),所述支撑杆(44)另一侧表面连接有拉杆(45),所述拉杆(45)另一端贯穿与其相邻的立板(2),所述拉杆(45)另一端外侧设有弹簧(46);
两个所述立板(2)相对应的一侧表面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47),所述滑槽(47)顶部和底部均填充有弹性垫(48),所述滑槽(47)内部设有滑块(49),两个所述滑块(49)远离滑槽(47)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第一限位板(410),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410)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杆(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板(43)设置在挡板(42)内部的一端设置为方形柱状,所述支撑杆(44)设置为T形,且设置在挡板(42)内部的一端设置为圆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9)设置为T形,所述滑槽(47)与滑块(49)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411)之间设有第二横杆(5),所述第二横杆(5)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限位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6)远离第二横杆(5)的一侧表面均连接有连接块(7),两个所述连接块(7)均与其相邻的立板(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41)、第一横杆(411)和第二横杆(5)三者长度相等,所述挡板(42)、第一限位板(410)和第二限位板(6)三者均设置为圆环状,所述收卷辊(41)、第一横杆(411)和第二横杆(5)上下依次错位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板(2)关于底板(1)中心对称分布。
CN202220355652.7U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 Active CN216889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5652.7U CN216889281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5652.7U CN216889281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9281U true CN216889281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4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5652.7U Active CN216889281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9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89281U (zh) 一种碳纤维织物用收卷装置
CN203333956U (zh) 经编机碳纤维纱用展纤纱架
CN211848281U (zh) 一种纺织多股复合纱线的传导装置
CN209906074U (zh) 一种玻璃纤维卷丝装置
CN111101728A (zh) 通过滚动张拉的碳纤维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347735U (zh) 一种任意调整角度的整经筒子架
CN215710374U (zh) 一种新型碳纤维编织布高效连续编织装置
CN108910609A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纱线导线防缠绕机构
CN107098209A (zh) 一种棉纱用自动绕线设备
CN213137881U (zh) 一种展纱用打纱装置
CN211311753U (zh) 一种织布机用张紧度调节装置
CN210192967U (zh) 一种复合材料织物放卷装置
CN206476538U (zh) 一种无纺布中转架
CN207918169U (zh) 纺织机用绕线筒支架
CN218345620U (zh) 一种化工纤维纱线整经退线装置
CN212051783U (zh) 一种涤纶短纤维生产用拉伸设备
CN107385615A (zh) 一种任意调整角度的整经筒子架
CN205133892U (zh) 一种绒布织物绒纱张力装置
CN210122635U (zh) 一种碳纤维大幅宽扩展机
CN216338200U (zh) 整经机放绞绳装置
CN218707686U (zh) 一种织带机卸料机构
CN22086892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结构
CN116065282B (zh) 一种蚕丝牵经机
CN217869399U (zh) 一种土工布制备用针刺机构
CN214934795U (zh) 一种玻纤放卷纱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3

Address after: Building 6, No. 130 Tonggang Road, Zhenjiang New District,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2000

Patentee after: Compass Technology (Zhen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2000 building 10, No. 33, Yangzijiang Road, Dagang, New District,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oire Technology (Zhenjia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