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8377U - 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88377U CN216888377U CN202220466162.4U CN202220466162U CN216888377U CN 216888377 U CN216888377 U CN 216888377U CN 202220466162 U CN202220466162 U CN 202220466162U CN 216888377 U CN216888377 U CN 2168883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body
- cavity
- side wall
- bin
- mou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包括:箱体;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共有两个,均设于箱体内部,两个第一腔体左右并列、且互不连通,第一腔体具有开口,第一腔体的开口设于箱体的顶部;箱体的左、右侧壁中部均设有百叶窗,百叶窗位于箱体内部一侧处设有电网;位于箱体内部、与百叶窗对应位置处设有紫外灯,紫外灯设于第一腔体与电网之间;供电机构,其用以为电网和紫外灯供电;第二腔体,其设于箱体内部、且位于两个第一空腔下方,第二腔体有两个开口,分别设于第一箱体的左、右侧壁下部;第二腔体中设有捕鼠机构,用以捕捉或灭杀自开口处进入第二腔体内的鼠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
背景技术
垃圾箱在公共环境与家庭中广泛使用,是维护环境干净整洁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垃圾箱中的食物、杂物等散发出的气息也很容易招引蚊虫、苍蝇、鼠类等有害动物,这些有害动物进入垃圾箱内并进行取食、排泄、产卵等活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还极易造成一些细菌病毒的滋生与繁殖。
现有的垃圾箱,不具备对于有害动物的灭杀作用,导致其成为了蚊蝇等有害动物的繁殖地与频繁活动区,污染环境的同时,还存在散播瘟疫的风险,对大众的安全健康十分不利。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有害动物进行灭杀、导致对环境卫生与大众安全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包括:
箱体;
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共有两个,均设于箱体内部,两个第一腔体左右并列、且互不连通,第一腔体具有开口,第一腔体的开口设于箱体的顶部;
箱体的左、右侧壁中部均设有百叶窗,百叶窗位于箱体内部一侧处设有电网;
位于箱体内部、与百叶窗对应位置处设有紫外灯,紫外灯设于第一腔体与电网之间;
供电机构,其用以为电网和紫外灯供电;
第二腔体,其设于箱体内部、且位于两个第一空腔下方,第二腔体有两个开口,分别设于第一箱体的左、右侧壁下部;第二腔体中设有捕鼠机构,用以捕捉或灭杀自开口处进入第二腔体内的鼠类。
可选地,第二腔体开口处均铰接有对应形状的盖子,盖子仅能向箱体内部打开。
可选地,第二腔体内放置有鼠类引诱剂。
可选地,捕鼠机构具体为粘鼠板和/或老鼠夹。
可选地,供电机构包括蓄电池,其固定设于箱体内部、且位于百叶窗上方。
进一步可选地,供电机构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其设于箱体顶部正上方、且与箱体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背离箱体一面为其吸收面。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腔体,第三腔体设于箱体内部、且位于两个第一腔体之间,第三腔体有两个开口,分别设于箱体的前、后侧壁上部。
可选地,百叶窗的叶片向下倾斜。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并列设置的两个第一腔体方便使用者对垃圾进行分类投递,垃圾箱左右侧壁处设有的百叶窗与其内部的电网和紫外灯结合,可有效引诱蚊虫苍蝇等并对其进行灭杀,第一腔体下方的第二腔体为被引诱而来的鼠类提供进入途径,设于第二腔体内的捕鼠机构即可将进入的鼠类捕捉待处理或直接灭杀。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设于第二腔体开口处的盖子仅可向内打开,在不阻碍鼠类进入的同时,避免鼠类进入第二腔体后逃逸,提升了捕捉或灭杀效果。
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于第二腔体内放置有鼠类引诱剂,与垃圾气味结合,提升对于鼠类的引诱效果,从而提升捕鼠灭鼠效率。
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共同为电网与紫外灯供电,能够延长垃圾箱的灭杀工作时间,且能够对太阳能进行有效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电源的同时还作为垃圾箱的顶盖,起到遮挡作用,防止雨水等灌入第一腔体中而加快垃圾腐败产生有毒有害腐臭物质,同时还可防止雨水灌入箱体内导致电网、紫外灯或蓄电池短路而产生安全问题;蓄电池安装位置较高,位于紫外灯与电网上方,一方面防止蚊虫苍蝇尸体掉入电路中造成短路,另一方面还可防止自垃圾箱下方漫入的雨水等浸湿或者淹没蓄电池造成短路。
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设置的第三腔体供使用者丢弃烟头,第三腔体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离,防止带有余烬的烟头点燃垃圾或者鼠类尸体而产生安全问题。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设置的百叶窗可供蚊虫苍蝇自由进入,保证诱导灭杀效果,百叶窗叶片向下倾斜,在不影响蚊虫苍蝇进入的同时,可有效避免紫外灯直射使用者,并且还可避免雨水灌入而导致电路短路产生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申请,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申请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的正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百叶窗,3-电网,4-紫外灯,5-盖子,6-蓄电池,7-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申请表述的范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包括:
箱体1,其内部设有两个第一腔体,两个第一腔体左右并列、且互不连通,第一腔体具有开口,开口设于箱体1的顶部;
百叶窗2,共有两个,分别设于箱体1的左、右侧壁中部,百叶窗2的叶片向下倾斜,百叶窗2位于箱体1内部一侧处设有电网3;
位于箱体1内部、与百叶窗2对应位置处设有紫外灯4,紫外灯4设于第一腔体与电网3之间;
供电机构,其用以为电网3和紫外灯4供电,供电机构包括蓄电池6和太阳能电池板7,蓄电池6固定设于箱体1内部、且位于百叶窗2上方,太阳能电池板7设于箱体1顶部正上方、且与箱体1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板7背离箱体1一面为其吸收面;
第二腔体,其设于箱体1内部、且位于两个第一空腔下方,第二腔体有两个开口,分别设于第一箱体1的左、右侧壁下部;第二腔体中设有粘鼠板或捕鼠夹,用以捕捉或灭杀自开口处进入第二腔体内的鼠类,第二腔体开口处均铰接有对应形状的盖子5,盖子5仅能向箱体1内部打开,第二腔体内放置有鼠类引诱剂;
第三腔体,其设于箱体1内部、且位于两个第一腔体之间,第三腔体有两个开口,分别设于箱体1的前、后侧壁上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两个并列的第一腔体用以盛放垃圾,两个第一腔体间设置的第三腔体用以盛放烟头,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不连通,防止烟头点燃第一腔体中的垃圾而产生安全隐患;
箱体1内部、第一腔体下方设置的第二腔体内放置有鼠类引诱剂、粘鼠板和/或捕鼠夹,鼠类引诱剂与第一腔体中的垃圾气味结合,对鼠类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鼠类在吸引下自第二腔体的开口处钻入第二腔体中,此时粘鼠板立即控制鼠类的行动防止其逃逸,捕鼠夹则可直接灭杀进入的鼠类,第二腔体开口处设有仅能向内打开的盖子5,不会阻碍鼠类进入,但鼠类进入后将无法从开口处逃逸,保证了捕捉和灭杀效率;
第一腔体的壁上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的大小不足以使鼠类进入,在保证垃圾气味释放的同时,防止鼠类钻入第一腔体中而逃逸;
第三腔体不与第二腔体连通,防止烟头点燃鼠类尸体而产生安全隐患;
设于箱体1侧壁处的百叶窗2为蚊虫苍蝇等提供进入通道,设于箱体1内的紫外灯4与垃圾气味相结合,对蚊虫苍蝇等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引诱这些有害动物自百叶窗2处进入,设于紫外灯4和百叶窗2之间的电网3即可对这些有害动物进行灭杀;
蓄电池6和太阳能电池板7共同为紫外灯4与电网3供电,其中,蓄电池6的安装位置在箱体1内部、紫外灯4上方,一方面防止蚊虫苍蝇尸体掉入蓄电池6电路中造成短路,另一方面还可防止自垃圾箱下方漫入的雨水等浸湿或者淹没蓄电池6造成短路;太阳能电池板7除了利用太阳能供电之外,还作为垃圾箱的顶盖使用,有效防止雨水灌入第一腔体中加快垃圾发酵而产生有毒有害腐臭物质,同时还可防止雨水进入箱体1内部,导致紫外灯4、电网3或蓄电池6短路;
百叶窗2的叶片向下倾斜,有效防止紫外灯4直射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使雨水滴在百叶窗2上后自动向下滑落,防止雨水自百叶窗2处灌入箱体1内部而造成紫外灯4、电网3或蓄电池6短路。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
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共有两个,均设于所述箱体(1)内部,两个所述第一腔体左右并列、且互不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具有开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设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
所述箱体(1)的左、右侧壁中部均设有百叶窗(2),所述百叶窗(2)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一侧处设有电网(3);
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与所述百叶窗(2)对应位置处设有紫外灯(4),所述紫外灯(4)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电网(3)之间;
供电机构,其用以为所述电网(3)和所述紫外灯(4)供电;
第二腔体,其设于所述箱体(1)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腔体下方,所述第二腔体有两个开口,分别设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侧壁下部;所述第二腔体中设有捕鼠机构,用以捕捉或灭杀自所述开口处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内的鼠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处均铰接有对应形状的盖子(5),所述盖子(5)仅能向所述箱体(1)内部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放置有鼠类引诱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鼠机构具体为粘鼠板和/或老鼠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机构包括蓄电池(6),其固定设于所述箱体(1)内部、且位于所述百叶窗(2)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机构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7),其设于所述箱体(1)顶部正上方、且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背离所述箱体(1)一面为其吸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设于所述箱体(1)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腔体之间,所述第三腔体有两个开口,分别设于所述箱体(1)的前、后侧壁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2)的叶片向下倾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66162.4U CN216888377U (zh) | 2022-03-04 | 2022-03-04 | 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66162.4U CN216888377U (zh) | 2022-03-04 | 2022-03-04 | 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88377U true CN216888377U (zh) | 2022-07-05 |
Family
ID=82189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66162.4U Active CN216888377U (zh) | 2022-03-04 | 2022-03-04 | 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88377U (zh) |
-
2022
- 2022-03-04 CN CN202220466162.4U patent/CN2168883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80163541A1 (en) | Flying Insect Trap | |
US20200196587A1 (en) | Mosquito attracting device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EP3217789A1 (de) | Tierfalle | |
CN201805829U (zh) | 苍蝇诱捕器 | |
CN216888377U (zh) | 一种灭杀有害动物的垃圾箱 | |
CN201577435U (zh) | 悬挂式高压灭虫灯的防逃逸结构 | |
CN217771213U (zh) | 一种新型有害生物防制用监测诱杀装置 | |
JP2000501605A (ja) | 電子虫捕り機 | |
KR200478938Y1 (ko) | 해충 포획기 | |
CN202680298U (zh) | 一种飞虫诱捕器 | |
CN213074125U (zh) | 一种天牛害虫灯光诱捕装置 | |
CN215602757U (zh) | 一种便于清理的诱杀蚊蝇蟑螂装置 | |
CN215074905U (zh) | 一种大棚蔬菜培育用防虫害装置 | |
CN213427910U (zh) | 一种大耳羊养殖用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 | |
CN214206911U (zh) | 一种用于植保的病虫害防治箱 | |
CN218184844U (zh) | 一种防反跑易取出处理害虫引诱捕捉器 | |
CN217136557U (zh) | 一种性引诱式森林害虫诱捕器 | |
CN220875620U (zh) | 一种便携式胡蜂诱捕装置 | |
CN221355449U (zh) | 一种昆虫诱捕装置 | |
CN215123663U (zh) | 一种林业草原鼠虫害防治设备 | |
CN218789979U (zh) | 一种农业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 |
CN214801838U (zh) | 一种太阳能高效灭杀蚊虫的装置 | |
CN219437985U (zh) | 一种蔬菜培育防虫器 | |
CN221554450U (zh) | 一种用于棉花的绿色防控装置 | |
CN217337137U (zh) | 一种农业病虫害防治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