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5276U - 留置针熔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留置针熔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5276U
CN216885276U CN202220441229.9U CN202220441229U CN216885276U CN 216885276 U CN216885276 U CN 216885276U CN 202220441229 U CN202220441229 U CN 202220441229U CN 216885276 U CN216885276 U CN 216885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t
die
head die
plate
mel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412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岳明
郭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eny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eny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eny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eny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412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5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5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5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留置针熔头装置,属于医疗注射器材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一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和一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两者彼此左右对应设置;绝缘板设在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的相向一侧之间的下部,冷却板设在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的相向一侧之间;电气左连接条的后端与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的左侧固定、前端伸展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的前方,电气右连接条的后端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的右侧固定、前端伸展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的前方;熔头模具,左端挟持在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上、右端挟持在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上、中部对应于冷却板的中部。可依需调节熔头模具的加热温度,提高对留置针的熔头效率。

Description

留置针熔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注射器材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熔头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留置针被习惯称为套管针或静脉套管针,由于留置针既具有柔软性好、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但通常不宜超过五天)而不易穿破血管壁、有利于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和保护血管的长处,又具有便于临床用药、紧急抢救和减少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的特点,因而在医疗临床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不乏见诸与留置针相关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205163811U(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CN207384554U(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CN104189973B(一种利用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装置)和CN209848011U(一种安全型留置针),等等。
通过对留置针熔头加工可使留置针形成截面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锥形状而得以使其体现与针芯之间的良好配合效果。已有技术中采用高频加热方式将留置针熔头模具加热,由加热后的熔头模具对留置针熔头,但是高频加热装置的结构复杂并且成本较高。此外,采用射频加热方式对熔头模具加热也同样存在前述高频加热方式的类似情形。
CN209051044U推荐的“一种新型留置针熔头机”摒弃了前述的高频或射频加热方式,采用蓄电池供电,但是通过对该专利的说明书的全文阅读特别是对说明书第0018段的阅读可知,其熔头加工效率是相对低的,难以甚至根本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免用高频或射频对熔头模具加热并且有利于依需调节加热温度、又有利于提高熔头效率而得以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的留置针熔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留置针熔头装置,包括一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和一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该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以彼此左右对应状态设置;一绝缘板和一冷却板,绝缘板设置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的相向一侧之间的下部,冷却板在对应于所述绝缘板的上方的位置同样设置在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的相向一侧之间,并且该冷却板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之间或者与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之间保持有非接触间隙;在使用状态下各由线路与脉冲电流控制器电气连接的一电气左连接条和一电气右连接条,电气左连接条的后端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的左侧固定,而电气左连接条的前端以水平悬臂状态伸展到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的前方,电气右连接条的后端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的右侧固定,而电气右连接条的前端以水平悬臂状态伸展到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的前方;一熔头模具,该熔头模具的左端挟持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上,而右端挟持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上,并且该熔头模具的中部以悬空状态对应于所述冷却板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包括一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一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和一熔头模具左挟持板,在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以及后端朝向下的一侧各固定有一熔头模具左支承座绝缘垫块,熔头模具左支承板的底部与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固定,熔头模具左挟持板连接在熔头模具左支承板的上部;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包括一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一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和一熔头模具右挟持板,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对应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的右侧,并且在该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以及后端朝向下的一侧各固定有一熔头模具右支承座绝缘垫块,熔头模具右支承板的底部与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固定并且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相对应,熔头模具右挟持板连接在熔头模具右支承板的上部并且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相对应;当所述绝缘板以及所述冷却板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的右侧面固定时,所述非接触间隙位于冷却板的右侧面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的左侧面之间,而当绝缘板以及冷却板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的左侧面固定时,所述非接触间隙位于冷却板的左侧面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的右侧面之间;所述电气左连接条的后端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的左侧固定,而所述电气右连接条的后端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右侧固定;所述熔头模具的左端挟持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之间,而熔头模具的右端挟持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还包括有一补强挡板,该补强挡板的下部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的右侧上部固定,而补强挡板的上部探出熔头模具右支承板的上方并且该补强挡板的左侧面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的右侧面贴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的上表面并且位于熔头模具左支承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而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朝向下的一侧表面并且在对应于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的位置构成有熔头模具左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的上表面并且位于熔头模具右支承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而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朝向下的一侧表面并且在对应于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的位置构成有一熔头模具右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其中: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相对应,而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相对应;在所述冷却板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熔头模具的位置开设有一熔头模具冷却孔;所述熔头模具的左端支承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内并且由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限定,熔头模具的右端支承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内并且由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限定,而熔头模具的中部以悬空于所述熔头模具冷却孔的孔壁的状态对应于熔头模具冷却孔并且在熔头模具的中央构成有一自熔头模具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熔头模具套管针孔,该熔头模具套管针孔的左端以及右端与外界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冷却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熔头模具冷却孔的位置开设有一自冷却板的上表面通向熔头模具冷却孔的冷却空气引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气左连接条的前端左侧配设有一左连接条电气连接线端部固定螺钉,而在所述电气右连接条的前端右侧配设有一右连接条电气连接线端部固定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的左侧配设有一左支承板电阻连接导线固定螺钉,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的右侧配设有一右挟持板电阻连接导线固定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补强挡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熔头模具的右端的位置开设有一补强挡板留置针让位孔,而在补强挡板的上沿开设有一电阻连接线固定螺钉让位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熔头模具的左端以及右端的外径相同,并且大于中部的外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熔头模具左支承座绝缘垫块以及熔头模具右支承座绝缘垫块为橡胶块、尼龙块或胶木块,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工作台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电气左、右连接条在使用状态下各由线路与脉冲电流控制器电气连接,因而由电气左、右连接条分别通过熔头模具左、右挟持机构对熔头模具脉冲电流加热,由熔头模具对留置针熔头,并且既可依需调节熔头模具的加热温度,又能提高对留置针的熔头效率而得以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图。
图2为图1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电气左连接条以及电气右连接条各由线路与脉冲电流控制器电气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一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和一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在使用状态下,该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以彼此左右对应状态设置在工作台上;示出了一绝缘板3和一冷却板4,绝缘板3设置在前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的相向一侧之间的下部,冷却板4在对应于前述绝缘板3的上方的位置同样设置在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的相向一侧之间,并且该冷却板4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之间或者与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之间保持有非接触间隙8;在使用状态下各由线路与脉冲电流控制器9电气连接的一电气左连接条5和一电气右连接条6,电气左连接条5的后端通过一对电气左连接条螺钉52与前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的左侧固定,而电气左连接条5的前端以水平悬臂状态伸展到前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的前方,电气右连接条6的后端通过一对电气右连接条固定螺钉62与前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的右侧固定,而电气右连接条6的前端以水平悬臂状态伸展到前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的前方;示出了一熔头模具7,该熔头模具7的左端挟持在前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上,而右端挟持在前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上,并且该熔头模具7的中部以悬空状态对应于前述冷却板4的中部。
请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包括一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一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和一熔头模具左挟持板13,在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以及后端朝向下的一侧各通过左支承板固定座螺钉112固定有一熔头模具左支承座绝缘垫块111,在图1和图2中,还示出了材质与熔头模具左支承座绝缘垫块111相同的并且对应于前述左支承板固定座螺钉112的位置设置的绝缘隔垫113,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底部优选以焊接方式或者用螺钉固定的方式与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固定,熔头模具左挟持板13通过左挟持板固定螺钉132在对应于开设在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上的熔头模具左支承板螺孔123的位置连接在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上部;前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包括一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21、一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和一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21对应于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的右侧,并且在该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21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以及后端朝向下的一侧各通过右支承板固定座螺钉212固定有一熔头模具右支承座绝缘垫块211,在图1和图2中还示出了材质与熔头模具右支承座绝缘垫块211相同的并且对应于前述右支承板固定座螺钉212的位置设置的绝缘垫块213,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底部优选以焊接方式或者用螺钉固定的方式与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21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固定并且与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相对应,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通过右挟持板固定螺钉233在对应于开设在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上的熔头模具右支承板螺孔222的位置连接在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上部并且与前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13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述绝缘板3以及前述冷却板4分别通过绝缘板固定螺钉31以及冷却板固定螺钉43与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右侧面固定,因此前述非接触间隙8位于冷却板4的右侧面与前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左侧面之间(图2和图4示)。作为另一实施例而当绝缘板3以及冷却板4与前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左侧面固定时,那么前述非接触间隙8位于冷却板4的左侧面与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右侧面之间,因此后者是与前者等效的;前述电气左连接条5的后端通过前述电气左连接条固定螺钉52与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左侧固定,而前述电气右连接条6的后端通过前述电气右连接条固定螺钉62(图2示)与前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右侧固定;前述熔头模具7的左端挟持在前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13与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之间,而熔头模具7的右端挟持在前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与前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之间。
在前述的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补强挡板24,该补强挡板24通过补强挡板固定螺钉243的下部与前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右侧上部固定,而补强挡板24的上部探出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上方并且该补强挡板24的左侧面与前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的右侧面贴触。
在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上表面并且位于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121,而前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13朝向下的一侧表面并且在对应于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121的位置构成有熔头模具左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131;在前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上表面并且位于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221,而在前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朝向下的一侧表面并且在对应于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221的位置构成有一熔头模具右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231,其中: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121与前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221相对应,而前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131与前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231相对应;在前述冷却板4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熔头模具7的位置开设有一熔头模具冷却孔41;前述熔头模具7的左端支承在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121内并且由前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131限定,熔头模具7的右端支承在前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221内并且由前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231限定,而熔头模具7的中部以悬空于前述熔头模具冷却孔41的孔壁的状态对应于熔头模具冷却孔41并且在熔头模具7的中央构成有一自熔头模具7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熔头模具套管针孔71,该熔头模具套管针孔71的左端以及右端与外界相通。
在前述冷却板4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熔头模具冷却孔41的位置开设有一自冷却板4的上表面通向熔头模具冷却孔41的冷却空气引入孔42,在使用状态下将管路的一端与冷却空气引入孔42配接,而管路的另一端与导气装置如风机引出风管即引出管连接。
在前述电气左连接条5的前端左侧配设有一左连接条电气连接线端部固定螺钉51,而在前述电气右连接条6的前端右侧配设有一右连接条电气连接线端部固定螺钉61。
在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左侧配设有一左支承板电阻连接导线固定螺钉122,在前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的右侧配设有一右挟持板电阻连接导线固定螺钉232。
在前述补强挡板24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熔头模具7的右端的位置开设有一补强挡板留置针让位孔241,而在补强挡板24的上沿开设有一电阻连接线固定螺钉让位腔242。由图2所示,前述的右挟持板电阻连接导线固定螺钉232恰好对应于该电阻连接线固定螺钉让位腔242。
前述熔头模具7的左端以及右端的外径相同,并且大于中部的外径,也就是说熔头模具7的形状呈哑铃状,由于中间的外径小,即由于中间细小,因而该处的电阻大而温度可以迅速升高,当升高到由上面提及的脉冲电流控制器9设定的值时,作为电气控制器的脉冲电流控制器9会断开电源供电。前述的温度可在300-450℃范围依需调节,熔头模具7的加热时间可依需调节为1-2秒钟。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熔头模具左支承座绝缘垫块111以及熔头模具右支承座绝缘垫块211为橡胶块,但也可以使用尼龙块或胶木块,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工作台固定,具体是:在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左支承板固定座螺钉112的位置开设有直径大于开设在熔头模具左支承座绝缘垫块111以及绝缘隔垫113上的螺钉孔的通孔(即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通孔),以由该通孔避免与左支承板固定座螺钉112接触,在左支承板固定座螺钉112由上向下依次穿过绝缘隔垫113、前述通孔以及熔头模具左支承座绝缘垫块111后旋入前述的工作台,从而将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与工作台绝缘固定,并且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处于与工作台的绝缘状态。由于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21的固定方式与前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的固定方式完全相同,因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3,示出了上面已提及的脉冲电流控制器9(也可简称为“电气控制器”或“控制器”),该脉冲电流控制器9包括设置在箱体93(也可称“盒体”)内的起到滤除外部电源线(即电源电路)干扰(如滤除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作用的滤波器91(也可称“滤波模块”)、用于控制以及显示加热温度并且配有触摸按钮921(也可称“开关”)和显示器922的控制显示模块92、变压器94和电流互感器95,外部电流由外部电源线10接入滤波器91,该滤波器91与控制显示模块92之间由第一连接线路Ⅰ911电气连接,变压器94与控制显示模块92之间由第二连接线路Ⅱ941电气连接,变压器94与电流互感器95之间由第三连接线路Ⅲ942电气连接,并且电流互感器95与控制显示模块92之间由第四连接线路Ⅳ951电气连接。在控制显示模块92与前述的左支承板电阻连接导线固定螺钉122之间连接有左支承板电阻连接导线923,而控制显示模块92与前述的右挟持板电阻连接导线固定螺钉232之间连接有右支承板电阻连接导线924,在电流互感器95与前述右连接条电气连接线端部固定螺钉61之间连接有右连接条电气连接线952,在前述变压器94与前述左连接条电气连接线端部固定螺钉51之间连接有左连接条电气连接线943。电流互感器95与左、右支承板电阻连接导线923、924形成闭环控制电路。
电压为220伏的外部电源由外部电源线10引入滤波器91,经滤波器91滤波后由第一连接线路Ⅰ911引出至控制显示模块92,经第二连接线路Ⅱ941引至变压器94,由变压顺94将电压由220伏变为低电压如2伏,由于变压器94由第三连接线路Ⅲ942与电流互感器95电气连接,并且电流互感器95由第四连接线路Ⅳ951与控制显示模块92电气连接,因此由电流互感器95采集的电流值信号提供给控制显示模块92并在显示器922(也可称“显示屏”)上显示。
由上述对图3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由图1和图2所示的留置针熔头装置的结构体系的电气左、右连接条5、6在使用状态下分别由左连接条电气连接线943以及右连接条电气连接线952与脉冲电流控制器9电气连接。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至图3,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前述工作台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熔头模具7的左侧的位置配套犹如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到的CN101618583B推荐的“留置针套管头部成型机”的结构体系的夹具驱动机构、夹具活动座、芯棒夹具和芯棒,在图4中还示出了芯棒夹具20(也可称芯棒夹头)和夹持在芯棒夹具20上的芯棒30以及留置针40。对留置针40熔头时,由在线作业人员将留置针40套置在芯棒夹具20上,紧接着按动前述的触模式按钮921,脉冲式的变压器94通电,经左、右连接条电气连接线943、952向电气左、右连接条5、6提供脉冲电流,由于熔头模具7的中间部位(即中部细),因而在通电过程中,因电阻大而温度迅速升高到脉冲电流控制器9的设定值,即在达到脉冲电流控制器9的设定值时会自动断开电流供电。在前述脉冲式的变压器94通电并经左、右连接条电气连接线943、952向电气左、右连接条5、6提供脉冲电流的过程中,上面提及的留置针40恰好处于由图4所示的熔头模具7的配合状态,即位于熔头模具套管针孔71内,在断开电源供电时由冷却孔42引入冷却空气对熔头模具7的中部(细的区域即直径小的区域)降温,同时在前述夹具驱动机构的工作下,由其带动夹具活动座、芯棒夹具以及芯棒连同留置针40退离本实用新型,在取下完成了熔头的留置针40后,再将有待于熔头的留置针套置于芯棒30上,由夹具驱动机构的再次工作而通过夹具的活动座、芯棒夹具以及芯棒30连同留置针40向左位移,使留置针40进入熔头模具7的熔头模具套管针孔71,再次按动触摸式按钮921,重复前述过程。依据留置针40的略微不同,整个熔头过程均可在1-2秒内完成,并且温度可以通过对脉冲电流控制器9的操作而控制在300-40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留置针熔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和一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该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以彼此左右对应状态设置;一绝缘板(3)和一冷却板(4),绝缘板(3)设置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的相向一侧之间的下部,冷却板(4)在对应于所述绝缘板(3)的上方的位置同样设置在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的相向一侧之间,并且该冷却板(4)与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之间或者与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之间保持有非接触间隙(8);在使用状态下各由线路与脉冲电流控制器(9)电气连接的一电气左连接条(5)和一电气右连接条(6),电气左连接条(5)的后端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的左侧固定,而电气左连接条(5)的前端以水平悬臂状态伸展到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的前方,电气右连接条(6)的后端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的右侧固定,而电气右连接条(6)的前端以水平悬臂状态伸展到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的前方;一熔头模具(7),该熔头模具(7)的左端挟持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上,而右端挟持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上,并且该熔头模具(7)的中部以悬空状态对应于所述冷却板(4)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熔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机构(1)包括一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一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和一熔头模具左挟持板(13),在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以及后端朝向下的一侧各固定有一熔头模具左支承座绝缘垫块(111),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底部与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固定,熔头模具左挟持板(13)连接在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上部;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包括一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21)、一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和一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21)对应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固定座(11)的右侧,并且在该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21)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以及后端朝向下的一侧各固定有一熔头模具右支承座绝缘垫块(211),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底部与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固定座(21)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固定并且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相对应,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连接在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上部并且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13)相对应;当所述绝缘板(3)以及所述冷却板(4)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右侧面固定时,所述非接触间隙(8)位于冷却板(4)的右侧面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左侧面之间,而当绝缘板(3)以及冷却板(4)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左侧面固定时,所述非接触间隙(8)位于冷却板(4)的左侧面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右侧面之间;所述电气左连接条(5)的后端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左侧固定,而所述电气右连接条(6)的后端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右侧固定;所述熔头模具(7)的左端挟持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13)与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之间,而熔头模具(7)的右端挟持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熔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头模具右挟持机构(2)还包括有一补强挡板(24),该补强挡板(24)的下部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右侧上部固定,而补强挡板(24)的上部探出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上方并且该补强挡板(24)的左侧面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的右侧面贴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熔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上表面并且位于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121),而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13)朝向下的一侧表面并且在对应于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121)的位置构成有熔头模具左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131);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上表面并且位于熔头模具右支承板(2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221),而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朝向下的一侧表面并且在对应于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221)的位置构成有一熔头模具右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231),其中: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121)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221)相对应,而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131)与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231)相对应;在所述冷却板(4)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熔头模具(7)的位置开设有一熔头模具冷却孔(41);所述熔头模具(7)的左端支承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121)内并且由所述熔头模具左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131)限定,熔头模具(7)的右端支承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支承板半圆形支承凹腔(221)内并且由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半圆形挟模凹腔(231)限定,而熔头模具(7)的中部以悬空于所述熔头模具冷却孔(41)的孔壁的状态对应于熔头模具冷却孔(41)并且在熔头模具(7)的中央构成有一自熔头模具(7)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熔头模具套管针孔(71),该熔头模具套管针孔(71)的左端以及右端与外界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留置针熔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板(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熔头模具冷却孔(41)的位置开设有一自冷却板(4)的上表面通向熔头模具冷却孔(41)的冷却空气引入孔(4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熔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左连接条(5)的前端左侧配设有一左连接条电气连接线端部固定螺钉(51),而在所述电气右连接条(6)的前端右侧配设有一右连接条电气连接线端部固定螺钉(6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熔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熔头模具左支承板(12)的左侧配设有一左支承板电阻连接导线固定螺钉(122),在所述熔头模具右挟持板(23)的右侧配设有一右挟持板电阻连接导线固定螺钉(23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针熔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强挡板(2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熔头模具(7)的右端的位置开设有一补强挡板留置针让位孔(241),而在补强挡板(24)的上沿开设有一电阻连接线固定螺钉让位腔(24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8所述的留置针熔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头模具(7)的左端以及右端的外径相同,并且大于中部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熔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头模具左支承座绝缘垫块(111)以及熔头模具右支承座绝缘垫块(211)为橡胶块、尼龙块或胶木块,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工作台固定。
CN202220441229.9U 2022-03-02 2022-03-02 留置针熔头装置 Active CN216885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1229.9U CN216885276U (zh) 2022-03-02 2022-03-02 留置针熔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1229.9U CN216885276U (zh) 2022-03-02 2022-03-02 留置针熔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5276U true CN216885276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6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41229.9U Active CN216885276U (zh) 2022-03-02 2022-03-02 留置针熔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5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85276U (zh) 留置针熔头装置
CN216748506U (zh) 留置针熔头装置用的脉冲电流控制系统
CN114311700A (zh) 留置针熔头装置
JP2004329223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チューブ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6492344A (zh) 纹身机、纹身设备及纹身设备的使用方法
JPH10155910A (ja) ばりの無いカテーテル面取り方法
CN219924905U (zh) 一种隔热棉切割装置
CN204839541U (zh) 全自动抽血仪
CN207530292U (zh) 一种剥编织层机
CN217404344U (zh) 一种半导体生产用晶棒性能连续测试架
CN114559642B (zh) 封堵器的收口端制备方法以及封堵器的收口端制备装置
CN203679474U (zh) 精密点焊机
CN200951146Y (zh) 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
CN212372766U (zh) 用于对留置针软管端部进行熔头以形成锥状针头的机构
CN209778886U (zh) 一种用于细胞核移植过程的电融合辅助工具
CN209532460U (zh) 小滤芯全自动焊接机
CN205043291U (zh) 一种导管头电极焊接设备
CN216579245U (zh) 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高精度热熔机
CN105079955A (zh) 自动热熔式双绞线刺激电极制备装置
CN212228258U (zh) 一种加温仪报警阈值调节用辅助装置
CN219148938U (zh) 一种导丝远端流变机
CN214773981U (zh) 一种留置针软管热熔旋切自动化设备
JPH0822570B2 (ja) 樹脂チューブの先端加工方法
CN219445340U (zh) 插管打孔设备
CN217514459U (zh) 一种塑胶制品浇口加热冲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