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51146Y - 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51146Y
CN200951146Y CN 200620138716 CN200620138716U CN200951146Y CN 200951146 Y CN200951146 Y CN 200951146Y CN 200620138716 CN200620138716 CN 200620138716 CN 200620138716 U CN200620138716 U CN 200620138716U CN 200951146 Y CN200951146 Y CN 20095114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ne needle
lower half
stone
needle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387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1387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5114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5114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5114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包括砭石、加温装置和恒温控制器,所述砭石包括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相互粘接;在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之间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砭石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与空腔相通;所述加温装置设置在空腔内并与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紧密接触;所述恒温控制器通过连接线经砭石一侧设有的开口与加温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砭石中间空腔的加工变得容易,提高了砭石加工的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砭石表面温度可以在使用范围内任意设置,找出最佳治疗温度;可以一个恒温控制器控制多路带有加温装置的砭石。

Description

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古代砭石治疗法已被广泛采用,近代中医砭石疗法正在推广,本砭石是由天然砭石或者其他天然石料各种玉石或名贵木材例如檀香木加工而成。通过砭石作用于患者的穴位、皮肤、肌肉,使其实现按摩、舒经活血、疏通经络等治疗作用,起到对人体的多功能、多方位的医疗保健作用。在多种砭石治疗法中,温法是一种常用方法,即将砭石加热后放于人体病患部位或进行治疗;一般条件下人们通常采用在热水中或加热器上加热砭石,然后再作用于人体病患处,此种方法的缺点是温度无法连续精确稳定地控制也无法找到最佳温度治疗点,在砭石内设置加温装置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为便于治疗时手握方便,砭石通常加工成扁方形或扁圆形或其他扁薄形状。在砭石内设置加热装置,传统的做法是从扁形状的小尺寸面用细长的铣刀铣出深槽,如图1所示,将加热元件插进装入。但是砭石的材质通常都比较脆硬不均匀,在一个整体砭石上加工出很深槽极为困难,又由于使用的是细长的铣刀,在实际加工中铣刀特别容易断,因此在加工中必须特别小心,随着切削的深入,必须使用很小的切削用量,而脆硬不均的砭石材料使加工更加困难,损耗刀具大,成品率很不稳定,一般在50%左右。另外铣削加工本身一种往复型加工,加工效率本身就不高,再加上脆硬的材料和很小的切削用量,使加工一块砭石的效率极低。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找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从而改变传统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砭石空腔的加工难度,提高成品率,实现砭石加温和可进行恒温控制而提出的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砭石,包括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分别设有一个粘接面,相互粘接;在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之间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砭石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与空腔相通。
所述砭石上半部粘接面设有凸起棱,所述砭石下半部粘接面设有凹槽,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通过所设凸起棱和凹槽相互啮合粘接。
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为扁方体,所述空腔为圆柱形。
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为扁圆形柱体,所述空腔为圆柱形。
一种砭石恒温装置,包括砭石、加温装置和恒温控制器,所述砭石包括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分别设有一个粘接面,相互粘接;在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之间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砭石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与空腔相通;所述加温装置设置在空腔内并与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紧密接触;所述恒温控制器通过连接线经砭石一侧设有的开口与加温装置相连接。
所述加温装置包括半导体发热元件或发热电阻丝、温度传感器和多芯电器接口,半导体发热元件或发热电阻丝、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多芯电器接口上,多芯电器接口设置在所述砭石一侧开口处。
所述加温装置包括电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导热金属板和多芯电器接口,导热金属板上、下夹住电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砭石体上,电加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多芯电器接口上,多芯电器接口设置在所述砭石一侧开口处。
所述恒温控制器包括电源、温控开关和多芯电器接口,电源经温控开关的通断触点与多芯电器接口连通。
所述恒温控制器包括电源单元、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多路功率驱动单元、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指令和数字显示单元,电源单元分别接至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多路功率驱动单元为其提供电源,所述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接至多路功率驱动单元,多路功率驱动单元的功率电源输出接至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的多路温度信息接至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的指令接收和显示信号接至指令和数字显示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砭石采用上、下半部结构方式使得砭石中间空腔的加工变得容易,中间的空腔设计为圆形,在实际加工中圆形最容易加工,即使用最普遍的车加工就可以解决,如图2所示。车加工转速高,并且是一种连续加工,加工效率自然比铣床高。还有不论砭石的外形是什么样子只要可以卡在车床的卡盘上就可以实施加工,而在铣削加工中由于砭石表面和内部结构形状变化多端,牢固的卡住砭石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由于空腔形状的改变,使加工方式获得解放,提高了砭石加工的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由于砭石采用上、下半部结构方式,加温装置的装配实现了敞开式,方便、快捷,并能控制装配质量。
3.由于在砭石内壁容易加工成相当平整的表面并和加温装置的良好导热接触,使得砭石表面的温度更加均匀,又由于采用了温度传感器和恒温控制器,使得砭石表面温度可以在使用范围内任意设置,找出最佳治疗温度。
4.由于砭石采用上、下半部结构方式,其中上、下半部可以采用不同的天然或人造材料组成带有加温装置的砭石,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因此本装置砭石就具有两种治疗功能。
5.由于恒温控制器为多路输入输出,因此可以一个恒温控制器控制多个带有同样加温装置的砭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用铣刀加工砭石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车刀加工砭石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扁方体的砭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扁圆形柱体的砭石结构主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扁圆形柱体的砭石结构俯视局剖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砭石上下半部外表面为弧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带有加温装置的砭石断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带有加温装置的砭石断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带有加温装置的砭石俯视局剖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砭石恒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砭石恒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至图11,其中,砭石上半部1,凸起棱1-1,砭石下半部2,凹槽2-1,砭石上半部粘界面3,砭石下半部粘界面4,砭石开口5,砭石空腔6,发热元件7,温度传感器8,多芯电器接口9,导热金属板10,发热元件固定板11,连接弹片12,带有加温装置的砭石13,恒温控制器14,电源单元14-1、温控开关14-2,多芯电器接口14-3,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14-4、多路功率驱动单元14-5、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14-7、指令和数字显示单元14-6。
实施例1,参见图3,在砭石上半部1上设有一砭石上半部粘界面3,在砭石下半部2上设有一砭石下半部粘界面4,所述砭石上半部1和砭石下半部2所设粘接面相互粘接;在所述砭石上半部1和砭石下半部2之间设有一个空腔6,砭石一侧设有开口5,开口5与空腔6相通;所述砭石上半部1和砭石下半部为扁方体,空腔6为圆柱形。
实施例2,参见图4和图5,所述砭石上半部1和砭石下半部2为扁圆形柱体,空腔6为圆柱形,为了使砭石上半部1和砭石下半部2很好的定位粘接,在所述砭石上半部1的粘界面3上设有凸起棱1-1,在所述砭石下半部2的粘界面4上设有凹槽2-1,砭石上半部1的粘界面3和砭石下半部2的粘界面4通过所设凸起棱1-1和凹槽2-1相互啮合粘接。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构形式改变了如图1所示用铣刀铣出深槽的方式,使用最普遍的车加工就可以解决,如图2所示。车加工转速高,并且是一种连续加工,加工效率自然比铣床高。不论砭石的外形是什么样子只要可以卡在车床的卡盘上就可以实施加工,使得带有空腔的砭石加工非常方便,成品率提高到90%以上。
实施例3,参见图6,砭石的上下两部分除了需要粘接面外,其它的的面可以根据患者部位的形状设计成各种形状,例如本实施例中砭石上半部的上部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砭石下半部的下部为向内凹起的弧形;由于砭石是由天然石料加工而成,不同的天然石料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将砭石上半部1的天然石料和砭石下半部2的天然石料选择为不同的天然石料,这样一个砭石具有两种治疗功能,本实施例所述砭石上半部1为溴玉,砭石下半部2为独山玉组合,或砭石上半部1为软玉或独山玉或玛瑙,砭石下半部2为溴玉或软玉或玛瑙组合;砭石也可以是由药用木料加工而成,例如檀香木。
实施例4,参见图4、图5、图7和图8,在图4所示砭石的空腔6中设置的加温装置组成了带有加温装置的砭石13,加温装置包括加热元件7是四个PTC电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8、导热金属板10和多芯电器接口9;导热金属板10(铜板或铝板)上、下夹住PTC电加热元件,导热金属板10焊有连接弹片12,通过连接弹片12导热金属板10与多芯电器接口9连接使得电源通过多芯电器接口9连接到四个PTC电加热元件上使其发热,温度传感器8设置贴在砭石体上,四个PTC电加热元件通过发热元件固定板11被分开固定在砭石空腔6内,本实施例发热元件固定板11采用的是双面印刷线路板,其双面设有连接线路,温度传感器8通过该线连接到多芯电器接口9上,导热金属板10与砭石紧密接触将四个PTC电加热元件发出的热量传递到砭石上。
实施例5,参见图4、图5和图9,在图4所示砭石的空腔6中设置有加温装置组成了带有加温装置的砭石13,所述加温装置与砭石上半部1和砭石下半部2紧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温装置是由发热元件7、温度传感器8和多芯电器接口9组成,所述发热元件7是半导体发热元件或发热电阻丝;半导体发热元件或发热电阻丝、温度传感器8通过导线连接到多芯电器接口9上,多芯电器接口9设置在所述砭石体一侧所设开口5处。
实施例6,参见图10,它是一种实现砭石恒温的实施方式,它是由恒温控制器14和带有加温装置的砭石13组成,恒温控制器14包括电源14-1、温控开关14-2和多芯电器接口14-3;
电源14-1是电瓶,该电瓶的正极经温控开关14-2的通断触点与多芯电器接口14-3连通,电瓶的负极直接接到多芯电器接口14-3上,温控开关14-2的温控线连接到多芯电器接口14-3上,多芯电器接口14-3与带有加温装置的砭石13上的多芯电器接口9相接。
实施例7,参见图11,它是另一种实现砭石恒温的实施方式,它是由恒温控制器14和带有加温装置的四个相同的砭石13组成,所述恒温控制器包括电源单元14-1、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14-4、多路功率驱动单元14-5、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14-7、指令和数字显示单元14-6;
电源单元14-1是将市电通过隔离变压器降压、整流、稳压到小于直流24伏的电压,所述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14-4采用的是AT89C51单片机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外围配有AT24C02存储器、IMP813L看门狗和TLC0838的ADC数模转换器,多路功率驱动单元14-5是由四路DS2YS微型继电器组成,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14-7是由四个多芯电器接口14-3组成,指令和数字显示单元14-6是由两个温度设定按钮、开/关机按钮、时间设定指令按钮和两位七段数码显示器组成;
电源单元14-1分别接至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14-4、多路功率驱动单元14-5为其提供电源,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14-4的控制信号接至多路功率驱动单元14-5,多路功率驱动单元14-5的功率电源输出接至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14-7,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14-7的多路温度信息接至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14-4,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14-4的指令接收和显示信号接至指令和数字显示单元14-6,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14-7的四个多芯电器接口14-3分别接至四个带有加温装置的砭石13的多芯电器接口9上。
本实施例通过所设四个按钮和显示器,控制砭石的温度调整在37至53度之间,控制仪器的开/关机和自动关机。

Claims (9)

1.一种砭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砭石包括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分别设有一个粘接面,相互粘接;在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之间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砭石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与空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砭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砭石上半部粘接面设有凸起棱,所述砭石下半部粘接面设有凹槽,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通过所设凸起棱和凹槽相互啮合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砭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为扁方体,所述空腔为圆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砭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为扁圆形柱体,所述空腔为圆柱形。
5.一种砭石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砭石、加温装置和恒温控制器,所述砭石包括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分别设有一个粘接面,相互粘接;在所述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之间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砭石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与空腔相通;所述加温装置设置在空腔内并与砭石上半部和砭石下半部紧密接触;所述恒温控制器通过连接线经砭石一侧设有的开口与加温装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砭石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装置包括半导体发热元件或发热电阻丝、温度传感器和多芯电器接口,半导体发热元件或发热电阻丝、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多芯电器接口上,多芯电器接口设置在所述砭石一侧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砭石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装置包括电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导热金属板和多芯电器接口,导热金属板上、下夹住电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砭石体上,电加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多芯电器接口上,多芯电器接口设置在所述砭石一侧开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砭石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器包括电源、温控开关和多芯电器接口,电源经温控开关的通断触点与多芯电器接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砭石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器包括电源单元、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多路功率驱动单元、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指令和数字显示单元,电源单元分别接至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多路功率驱动单元为其提供电源,所述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接至多路功率驱动单元,多路功率驱动单元的功率电源输出接至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多路功率输出和温度信息输入接口单元的多路温度信息接至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温度信息接收处理单元的指令接收和显示信号接至指令和数字显示单元。
CN 200620138716 2006-09-01 2006-09-01 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114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8716 CN200951146Y (zh) 2006-09-01 2006-09-01 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8716 CN200951146Y (zh) 2006-09-01 2006-09-01 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51146Y true CN200951146Y (zh) 2007-09-26

Family

ID=38809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3871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1146Y (zh) 2006-09-01 2006-09-01 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51146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6074A1 (en) * 2007-10-26 2009-05-07 Yuzhong Gao Electric heating stone needle
CN103536386A (zh) * 2013-11-06 2014-01-29 卜乃谦 砭石电加热理疗器械及用途
CN104224430A (zh) * 2013-06-14 2014-12-24 喜来健株式会社 热疗设备的发热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6074A1 (en) * 2007-10-26 2009-05-07 Yuzhong Gao Electric heating stone needle
CN104224430A (zh) * 2013-06-14 2014-12-24 喜来健株式会社 热疗设备的发热装置
CN103536386A (zh) * 2013-11-06 2014-01-29 卜乃谦 砭石电加热理疗器械及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54877U (zh) 一种按摩棒
CN209286503U (zh) 一种磁场刺激仪辅助治疗固定头盔
CN200951146Y (zh) 一种砭石及砭石恒温装置
CN201888551U (zh) 一种坐垫或床垫
CN201022454Y (zh) 远红外恒温电吹风器
CN105727455A (zh) 一种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CN211269599U (zh) 一种电暧式重力毯
CN108403366A (zh) 一种智能判断人体穴位的砭石养生床
CN1150949C (zh) 盆腔炎治疗仪
CN212118767U (zh) 一种中医背部经络治疗垫
CN111888619B (zh) 一种穿戴式颈椎康复睡眠仪
CN113907708A (zh) 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诊断装置
CN208031481U (zh) 一种老年高血压病人下肢浮肿自行治疗架
CN203227208U (zh) 一种保健椅
CN220801701U (zh) 一种恒温擦药器
CN201750914U (zh) 针灸按摩头
CN206285207U (zh) 医疗设备角度智能控制装置
CN213607366U (zh) 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的石墨烯远红外辅热护理暖罩
CN213489698U (zh) 一种穿戴式颈椎康复睡眠仪
CN219700495U (zh) 一种藏医电热烙疗装置
CN109498252A (zh) 一种中医用自行走全身蜡疗装置
CN209696060U (zh) 一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
CN213641992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背部护理装置
CN109316235A (zh) 一种智能骨针操控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9933852U (zh) 便携式激光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26

Termination date: 20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