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5225U - 电机安装装置及3d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安装装置及3d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5225U
CN216885225U CN202120940120.5U CN202120940120U CN216885225U CN 216885225 U CN216885225 U CN 216885225U CN 202120940120 U CN202120940120 U CN 202120940120U CN 216885225 U CN216885225 U CN 216885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mounting
side plate
profi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401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林
唐京科
梁道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401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5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5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5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安装装置及3D打印机,其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设有收容腔,安装壳体的第一侧板开设有可供同步轮穿过的第一通孔,安装壳体的第二侧板开设有可供皮带穿过的第二通孔;其中,第一侧板朝向电机,同步轮贯穿第一通孔且被收容于收容腔内,电机可固定安装于安装壳体的第一侧板且与第一侧板相贴合,安装壳体的第二侧板朝向型材且可固定安装于型材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机安装装置,通过在安装壳体内设收容腔,同步轮贯穿安装壳体的第一侧板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且被收容于收容腔内,电机可固定安装于安装壳体的第一侧板且与第一侧板相贴合,以实现将同步轮进行包裹,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且不易被外物干扰。

Description

电机安装装置及3D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安装装置及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3D打印机包括电机、型材以及同步轮等部件,在对这些部件进行安装时,电机大多通过钣金固定安装于型材上,与电机同轴连接的同步轮裸露在外,安全性较低,同时容易被外界异物干扰导致打印失败。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较高且不易被干扰的电机安装装置及具有该电机安装装置的3D打印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安装装置及具有该电机安装装置的3D打印机,旨在解决现有电机安装安全性较低且容易被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收容腔,所述安装壳体的第一侧板开设有可供所述同步轮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安装壳体的第二侧板开设有可供皮带穿过的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侧板朝向所述电机,所述同步轮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且被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机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的所述第一侧板且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贴合,所述安装壳体的所述第二侧板朝向所述型材且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型材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安装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安装壳体的第三侧板上,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所述限位件朝所述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安装有一限位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上朝向所述型材的一侧设有收容槽,所述限位开关安装于所述收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壳体包括主体部及侧盖;所述主体部为设有开口的五面壳体,其包括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所述侧盖为所述第三侧板,所述侧盖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上且覆盖所述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与所述限位件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上设有多个卡爪,所述主体部的开口处设有与多个所述卡爪相适配的卡槽,借由所述卡爪和所述卡槽的配合,所述侧盖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腔的底部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处设有一螺柱,所述侧盖上与所述螺柱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借由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螺柱的配合,所述侧盖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板上还设有两凸块,所述凸块上沿着垂直于所述型材的方向形成有一第二安装孔,两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型材上的两第三安装孔相对准,借由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的配合,所述电机安装装置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型材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上朝向所述型材的一侧设有导向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所述3D打印机包括电机、同步轮、型材以及电机安装装置,所述电机及所述同步轮通过所述电机安装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型材上。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机安装装置及具有该电机安装装置的3D打印机,通过在安装壳体内设收容腔,同步轮贯穿安装壳体的第一侧板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且被收容于收容腔内,电机可固定安装于安装壳体的第一侧板且与第一侧板相贴合,以实现将同步轮进行包裹,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且不易被外物干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机安装装置解决了现有电机安装安全性较低且容易被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安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机安装装置使用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电机装置使用时移去型材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电机安装装置使用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电机安装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机安装装置10用于将电机40及与所述电机40同轴连接的同步轮50固定安装到3D打印机的型材60上,其包括安装壳体20,所述安装壳体20内设有收容腔,所述安装壳体20的第一侧板2011开设有可供所述同步轮50穿过的第一通孔2013,所述安装壳体20的第二侧板2012开设有可供皮带穿过的第二通孔2014;其中,所述第一侧板2011朝向所述电机40,所述同步轮50贯穿所述第一通孔2013且被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机40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20的所述第一侧板2011且与所述第一侧板2011相贴合,所述安装壳体20的所述第二侧板2012朝向所述型材60且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型材60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安装壳体20内设所述收容腔,所述同步轮50贯穿所述安装壳体20的所述第一侧板2011上开设的所述第一通孔2013且被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机40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20的所述第一侧板2011且与所述第一侧板2011相贴合,以实现将所述同步轮50进行包裹,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且不易被外物干扰。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述电机安装装置10还包括限位件30,所述限位件30设于所述安装壳体20的第三侧板上,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2011相对设置,所述限位件30朝所述型材60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一安装部301,所述安装部301上安装有一限位开关70。具体地,所述安装部301上朝向所述型材60的一侧设有收容槽3011,所述限位开关70安装于所述收容槽301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开关70通过两颗螺钉或者螺栓安装于所述收容槽3011内;所述电机40通过四颗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20的所述第一侧板2011上且与所述第一侧板2011相贴合。可理解地,所述型材60上还设有一运动机构602,所述运动机构602受所述同步轮50上的皮带所驱动,当所述运动机构602移动到触发所述限位开关70的位置时,所述电机40受所述限位开关70的控制而停止工作,从而使得受皮带驱动的所述运动机构602停止在所述型材60上滑动。在实际应用中,还设有一惰轮与所述电机40固定连接,所述惰轮设于所述同步轮50与所述型材60之间,起传动作用。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述安装壳体20包括主体部201及侧盖202;所述主体部201为设有开口的五面壳体,其包括所述第一侧板2011及所述第二侧板2012;所述侧盖202为所述第三侧板,所述侧盖202安装于所述主体部201上且覆盖所述开口。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侧板2011即为左侧板,所述第二侧板2012即为前侧板,所述主体部201的右侧为开口,所述侧盖202安装于所述主体部201的右侧开口处且能覆盖所述开口,以实现将所述同步轮50进行包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盖202与所述限位件30为一体式结构,便于生产,同时可节省生产成本。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侧盖202与所述限位件30可不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件30安装于所述侧盖202上;可理解地,所述安装壳体20也可为一体式壳体,即所述主体部201及侧盖202一体成型,所述限位件30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20上,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述侧盖202上设有多个卡爪2021,所述主体部201的开口处设有与多个卡爪2021相适配的卡槽2015,借由所述卡爪2021和所述卡槽2015的配合,所述侧盖202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部201上。所述收容腔的底部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处设有一螺柱2016,所述侧盖202上与所述螺柱2016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022,借由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022及所述螺柱2016的配合,所述侧盖202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部201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侧盖202上设有三个卡爪2021,三个所述卡瓜分别设于所述侧盖202的左右两侧及上侧的中心位置处,相应地,所述主体部201的开口处设有与三个所述卡爪2021相适配的卡槽2015,所述卡爪2021与所述卡槽2015相卡合,并借由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022及所述螺柱2016的配合,所述侧盖202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部201上。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卡爪2021、所述螺柱2016、所述第一安装孔2022的位置及个数均不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述主体部201的第二侧板2012上还设有两凸块2017,所述凸块2017上沿着垂直于所述型材60的方向形成有一第二安装孔2018,两所述第二安装孔2018与所述型材60上的两第三安装孔601相对准,借由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018及所述第三安装孔601的配合,所述电机安装装置10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型材60上。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块2017上朝向所述型材60的一侧设有导向定位柱2019,以使所述电机安装装置10安装于所述型材60后不会出现晃动,确保稳固性。两所述凸块2017中间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2014以供所述皮带穿过,使皮带驱动所述型材60上的所述运动机构602移动。可理解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及所述第二紧固件均为螺钉或螺栓,所述第一安装孔2022、所述第二安装孔2018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孔601均为圆形孔或矩形孔。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所述3D打印机包括电机40、同步轮50、型材60以及电机安装装置10,所述电机40及所述同步轮50通过所述电机安装装置10固定安装于所述型材60上。具体地,所述电机安装装置10包括安装壳体20,所述安装壳体20内设有收容腔,所述同步轮50贯穿所述安装壳体20的第一侧板201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2013并被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机4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2011且与所述第一侧板2011相贴合,所述安装壳体20的第二侧板2012朝向所述型材60且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型材60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安装装置,通过在安装壳体内设收容腔,同步轮贯穿安装壳体的第一侧板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且被收容于收容腔内,电机可固定安装于安装壳体的第一侧板且与第一侧板相贴合,以实现将同步轮进行包裹,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且不易被外物干扰。具体地,安装壳体内设收容腔,安装壳体包括主体部及侧盖,其中,主体部为设有开口的五面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上开设第一通孔,第二侧板朝向型材且通过第二紧固件与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的配合可固定安装于型材上,同步轮贯穿第一通孔且被收容于收容腔内,电机可固定安装于安装壳体的第一侧板且与第一侧板相贴合,侧盖为第三侧板,侧盖安装于主体部上且覆盖主体部上设有的开口,以实现将同步轮进行包裹,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且不易被外物干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机安装装置解决了现有电机安装安全性较低且容易被干扰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安装装置,用于将电机(40)及与所述电机(40)同轴连接的同步轮(50)固定安装到3D打印机的型材(6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装置(10)包括:
安装壳体(20),所述安装壳体(20)内设有收容腔,所述安装壳体(20)的第一侧板(2011)开设有可供所述同步轮(50)穿过的第一通孔(2013),所述安装壳体(20)的第二侧板(2012)开设有可供皮带穿过的第二通孔(2014);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2011)朝向所述电机(40),所述同步轮(50)贯穿所述第一通孔(2013)且被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机(40)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20)的所述第一侧板(2011)且与所述第一侧板(2011)相贴合,所述安装壳体(20)的所述第二侧板(2012)朝向所述型材(60)且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型材(6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装置(10)还包括:
限位件(30),所述限位件(30)设于所述安装壳体(20)的第三侧板上,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2011)相对设置,所述限位件(30)朝所述型材(60)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一安装部(301),所述安装部(301)上安装有一限位开关(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01)上朝向所述型材(60)的一侧设有收容槽(3011),所述限位开关(70)安装于所述收容槽(30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20)包括主体部(201)及侧盖(202);
所述主体部(201)为设有开口的五面壳体,其包括所述第一侧板(2011)及所述第二侧板(2012);
所述侧盖(202)为所述第三侧板,所述侧盖(202)安装于所述主体部(201)上且覆盖所述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202)与所述限位件(30)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202)上设有多个卡爪(2021),所述主体部(201)的开口处设有与多个所述卡爪(2021)相适配的卡槽(2015),借由所述卡爪(2021)和所述卡槽(2015)的配合,所述侧盖(202)安装于所述主体部(2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的底部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处设有一螺柱(2016),所述侧盖(202)上与所述螺柱(2016)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022),借由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022)及所述螺柱(2016)的配合,所述侧盖(202)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部(2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01)的第二侧板(2012)上还设有两凸块(2017),所述凸块(2017)上沿着垂直于所述型材(60)的方向形成有一第二安装孔(2018),两所述第二安装孔(2018)与所述型材(60)上的两第三安装孔(601)相对准,借由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018)及所述第三安装孔(601)的配合,所述电机(40)安装装置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型材(6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017)上朝向所述型材(60)的一侧设有导向定位柱(2019)。
10.一种3D打印机,包括电机(40)、同步轮(50)以及型材(6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40)安装装置,所述电机(40)及所述同步轮(50)通过所述电机安装装置(10)固定安装于所述型材(60)上。
CN202120940120.5U 2021-04-30 2021-04-30 电机安装装置及3d打印机 Active CN216885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0120.5U CN216885225U (zh) 2021-04-30 2021-04-30 电机安装装置及3d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0120.5U CN216885225U (zh) 2021-04-30 2021-04-30 电机安装装置及3d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5225U true CN216885225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7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40120.5U Active CN216885225U (zh) 2021-04-30 2021-04-30 电机安装装置及3d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5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0230B2 (en) Housing for electronic lock
US8071877B2 (en) Box for accommodating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KR20120068046A (ko) 버클 장치
CN113199930B (zh) 一种锁止机构及电动汽车
EP3192709B1 (en) Steering lock device
CN216885225U (zh) 电机安装装置及3d打印机
KR900001059A (ko) 배선장치용 접속기 보유기
CN210316917U (zh) 一种防盗锁
US6206712B1 (en) Connector coupling apparatus
CN109664844A (zh) 车用线束固定件、安装组件及车
US5350309A (en) Connector with a protective cover
JP3725813B2 (ja)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の組み付け方法
EP0194825A2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plug and socket connectors
CN116780253A (zh) 快拆结合结构
CN111385998A (zh) 机柜盲板及设备柜
CN212084925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5255326U (zh) 一种机械模块与电子模块分离的智能锁
CN211106418U (zh) 一种打印机
CN217374737U (zh) 一种带拉索功能的电门锁
CN214588416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壳体及其具有该壳体的电流互感器
CN216412966U (zh) 一种新型继电器模块安全组合结构
EP2166182B1 (en) Handle for vehicle doors with improved grip
CN218217988U (zh) 户外便携设备
CN216429313U (zh) 一种带状态监测的直插式挂锁
CN210900000U (zh) 一种分控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808, Jinxiu Hongdu building, Meilong Avenue,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address)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808, Jinxiu Hongdu building, Meilong Avenue,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address), No. 156, huawang Road, Langkou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production addres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