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6240U - 污水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水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6240U
CN216876240U CN202220287636.9U CN202220287636U CN216876240U CN 216876240 U CN216876240 U CN 216876240U CN 202220287636 U CN202220287636 U CN 202220287636U CN 216876240 U CN216876240 U CN 216876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opening
cavity
valv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76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松涛
黄喜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rtz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rtz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rtz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rtz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876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6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6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6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污水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吸纳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变形件,壳体围合污水腔,排污组件连接在壳体上并容置于污水腔,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吸纳件围合吸纳腔,并开设有连通进水口的第一开口和连通污水腔的第二开口,第一阀门位于第一开口并导通或封闭第一开口,第二阀门位于第二开口并导通或封闭第二开口,变形件围合第一气腔并容置于吸纳腔,第一气腔与排气口连通;第一气腔的气体通过排气口流出时,变形件收缩,吸纳腔的气压小于常压,第一阀门打开,污水自进水口流入吸纳腔;气体通过排气口流入第一气腔时,变形件膨胀,吸纳腔的气压等于或大于常压,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打开,污水自吸纳腔流入污水腔。

Description

污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电走进人们的生活。洗地机是一种用于清洗地面的清洁电器,其通过排出清水、地面清洗和收集污水的方式完成一整套的地面清洁工作。
目前大多洗地机,其污水收集系统采用负压容器,通过气泵将污水箱内的空气抽走,形成负压,使洗地机收集到的污水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污水箱。但是,这样的工作模式,在污水满载或晃动时容易被吸入气泵管道中,长时间的工作下会使气泵的抽取能力下降;并且,如果污水中含有较浓的粘稠物质或杂质,气泵就会丧失抽气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收集装置,该装置用于洗地机中收集污水,能够确保洗地机在工作中污水不会倒吸回气泵中。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和排污组件,所述壳体围合污水腔,所述排污组件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并容置于所述污水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污组件包括吸纳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变形件,所述吸纳件围合吸纳腔,并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水口的第一开口和连通所述污水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并导通或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并导通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变形件围合第一气腔并容置于所述吸纳腔,所述第一气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腔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流出时,所述变形件收缩,所述吸纳腔的气压小于常压,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污水自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吸纳腔;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流入所述第一气腔时,所述变形件膨胀,所述吸纳腔的气压等于或大于常压,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二阀门打开,污水自所述吸纳腔流入所述污水腔。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纳件还围合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吸纳腔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且所述第一阀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通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变形件连接,所述吸纳件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吸纳腔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吸纳件的同侧,所述变形件通过所述第三开口伸入所述吸纳腔。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伸入所述第一通道的部分包括第一封口部,所述第一封口部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第一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叶片靠拢,以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多个所述第一叶片展开,以导通所述第一开口。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门包括固定部和第二封口部,所述第二封口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所述第二封口部具有弹性,以封闭或导通所述第二开口。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封口部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第二叶片,多个所述第二叶片靠拢,以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多个所述第二叶片展开,以导通所述第二开口。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的外周设有环形槽,围合所述第二开口的壁板伸入所述环形槽,以使得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吸纳件。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污水箱和污水盖,所述排污组件连接在所述污水盖上,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气口开设在所述污水盖的内壁上。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水盖的内壁还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内腔和所述进水口。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形件的内壁还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保持至少部分所述变形件的内壁呈原状。
通过在污水腔内设置排污组件,可以利用变形件所围合的第一气腔的收缩控制吸纳腔内的气压,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关,从而控制污水的流动;而分别设计气体流动的第一气腔和污水流动的吸纳腔,使得洗地机的污水和气体回路分开,可以避免洗地机在工作时污水倒流回气泵中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污水收集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污水收集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实施例的污水收集装置的正视图示意图;
图4是一种实施例的污水收集装置的A-A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实施例的污水收集装置的B-B示意图;
图7是图6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种实施例的第二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阀门和变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种实施例的吸纳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种实施例的污水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一种实施例的污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13是一种实施例的污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1-污水收集装置,10-壳体,11-污水腔,12-污水盖,121-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123-进水接头,124-排气接头,13-污水箱,131-逸气孔,14-进水口,15-排气口,20-排污组件,21-吸纳件,211-第一开口,212-第二开口,213-第三开口,214-吸纳腔,215-第一通道,216-分隔板,217-通气孔,22-第一阀门,221-第一封口部,23-第二阀门,231-第二封口部,232-固定部,233-环形槽,24-变形件,241-第一气腔,242-支撑部,30-进水管,40-排气管,50-气泵,60-两位三通阀,70-浮子,8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收集装置1,请参考图1、图2、图4和图12,包括壳体10和排污组件20,壳体10围合污水腔11,排污组件20连接在壳体10上并容置于污水腔11,壳体10上开设有进水口14和排气口15;排污组件20包括吸纳件21、第一阀门22、第二阀门23和变形件24,吸纳件21围合吸纳腔214,并开设有连通进水口14的第一开口211和连通污水腔11的第二开口212,第一阀门22位于第一开口211并导通或封闭第一开口211,第二阀门23位于第二开口212并导通或封闭第二开口212,变形件24围合第一气腔241并容置于吸纳腔214,第一气腔241与排气口15连通;第一气腔241的气体通过排气口15流出时,变形件24收缩,吸纳腔214的气压小于常压,第一阀门22打开,污水自进水口14流入吸纳腔214;气体通过排气口15流入第一气腔241时,变形件24膨胀,吸纳腔214的气压等于或大于常压,第一阀门22关闭,第二阀门23打开,污水自吸纳腔214流入污水腔11。
具体地,该装置安装在洗地机上,用于收纳洗地机清理的污水。收纳的污水可以集中储存在污水腔11中。请参考图3,壳体10的外形可以为立方体、圆柱体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具体不做限制。壳体10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或金属,具体包括但不限于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环氧树脂、铝合金、不锈钢等。
请参考图2和图11,该装置还包括进水管30和排气管40,壳体10的外壁上可设置有突出于外壁的进水接头123和排气接头124。进水管30安装在进水接头123上,以此进水口14和进水管30的管腔连通;排气管40安装在排气接头124上,以此排气口15和排气管40的管腔连通。洗地机清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30排入至污水收集装置1中。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2,吸纳腔214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第一开口211连通吸纳腔214和进水口14,第二开口212连通吸纳腔214和污水腔11。可以理解的,通过进水管30排入该装置的污水可以先通过进水口14和第一开口211进入到吸纳腔214中,再通过第二开口212进入到污水腔11中。
第一阀门22安装在第一开口211上,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22可以通过气压差控制打开或关闭。当吸纳腔214的气压小于外部气压时第一阀门22打开,第一开口211呈导通状态,污水可以排入至吸纳腔214中;反之,当吸纳腔214的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第一阀门22关闭,第一开口211呈封闭状态,污水无法排入至吸纳腔214中。第一阀门22的材质可以是硅胶、橡胶或硅橡胶;当然还可以是塑料,具体包括但不限于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环氧树脂等。
第二阀门23安装在第二开口212上,并与第一阀门22的控制原理相同。当吸纳腔214的气压大于或等于外部气压时第二阀门23打开,污水可以排入至污水腔11中;反之,当吸纳腔214的气压小于外部气压时第二阀门23关闭,污水无法排入至污水腔11中。第二阀门23的材质可以是硅胶、橡胶或硅橡胶;当然还可以是塑料,具体包括但不限于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环氧树脂等。可以理解的,第一阀门22和第二阀门23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图7和图12,变形件24容置于吸纳腔214的内部并且围合第一气腔241,第一气腔241和吸纳腔214相隔绝。第一气腔241可以通过变形件24上的开口与排气口15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管道与排气口15连通。变形件24具有形变的能力,在第一气腔241内的气体流出后,变形件24可以呈收缩状态,气体流入第一气腔241后,变形件24可以恢复至原型或呈膨胀状态。变形件24的材质可以是硅胶、橡胶或硅橡胶;当然还可以是塑料,具体包括但不限于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环氧树脂等。
洗地机在工作时,可以通过控制变形件24的收缩以实现收纳污水的功能。具体地,排气管4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有气泵50。气泵50吸气时,第一气腔241的气体流出,变形件24收缩。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nRT,吸纳腔214的容积变大并且气压减小,吸纳腔214的内外形成气压差,第一阀门22打开,第二阀门23关闭,进水管30内的污水可以流入到吸纳腔214中。
进一步地,气泵50排气时,气体流入第一气腔241,变形件24复原或膨胀。吸纳腔214的容积变小并且气压增大,吸纳腔214内的气压等于或大于外部气压,第一阀门22关闭,第二阀门23可以在气压或污水重力的影响下打开,吸纳腔214内的污水可以流入到污水腔11中。
通过在污水腔11内设置排污组件20,可以利用变形件24所围合的第一气腔241的收缩控制吸纳腔214内的气压,控制第一阀门22和第二阀门23的开关,从而控制污水的流动;而分别设计气体流动的第一气腔241和污水流动的吸纳腔214,使得洗地机的污水和气体回路分开,可以避免洗地机在工作时污水倒流回气泵50中造成污染。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图10和图13,吸纳件21还围合第一通道215,第一通道215和吸纳腔214通过分隔板216分隔,分隔板216上开设有通气孔217,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位于第一通道215的两端,且第一阀门22至少部分伸入第一通道215。
具体地,分隔板216连接在吸纳件21的内壁上,并与吸纳件21为一体式结构。分隔板216一侧的壁面与吸纳件21的部分内壁围合形成吸纳腔214,分隔板216另一侧的壁面与吸纳的部分内壁围合形成第一通道215,并且吸纳腔214和第一通道215通过通气孔217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通道215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分别位于第一通道215的两端,第一阀门22伸入第一通道215的部分具有根据气压差开合的能力。
当变形件24收缩时,由于第一通道215和吸纳腔214为连通状态,所以,第一通道215和吸纳腔214的气压共同减小,以此使得伸入第一通道215的第一阀门22打开,污水可以排入第一通道215和吸纳腔214。
进一步地,通气孔217可以开设在分隔板216靠近第二开口212的一端,以此,污水可以通过通气孔217流入吸纳腔214,此方式可以增大吸纳件21容纳污水的能力。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孔217可以开设在分隔板216靠近第一开口211的一端,以此,污水无法通过通气孔217流入吸纳腔214,此方式可以避免吸纳腔214受到污染。通气孔217的数量和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可以理解的,通气孔217的具体功能在于连通第一通道215和吸纳腔214,使得第一通道215和吸纳腔214的气压可以共同增大或减小。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和图10,第一阀门22与变形件24连接,吸纳件21上还开设有连通吸纳腔214的第三开口213,第三开口213和第一开口211位于吸纳件21的同侧,变形件24通过第三开口213伸入吸纳腔214。
具体地,第一阀门22和变形件24可以为一体式成型的结构,并且其制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块材切割、浇筑成形、吹塑成型或3D打印成形。第一阀门22和变形件24的外壁有凸出的外延第一凸台。第三开口213开设在与第一开口211同侧的吸纳件21的壁面上,并连通吸纳腔214;在开设第一开口211和第三开口213的外壁也有凸出的外延第二凸台。第一阀门22与变形件24安装入吸纳件21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贴合,变形件24封闭第三开口213,以此避免排气时吸纳腔214漏气。
进一步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开设有相匹配的螺孔,壳体10的内壁也开设有相匹配的螺孔。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22、变形件24与吸纳件21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0的内壁上。以此,第一凸台与壳体10的内壁和第二凸台相连接。
变形件24的内壁与壳体10的部分内壁共同围合了第一气腔241,并且排气口15开设在围合第一气腔241的壳体10的内壁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阀门22、变形件24和吸纳件2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通过卡扣配合连接,排污组件20与壳体1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卡扣配合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第二凸台和壳体10的内壁之间均可设置密封圈,以此增加排污组件20和壳体1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在收集污水的过程中由于漏气而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阀门22和变形件24还可以是不连接的设置方式,即第一阀门22和变形件24分别独立的连接在吸纳件21上。以此,便于用户单独更换第一阀门22或变形件24,便于节约后期维护成本。并且其制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块材切割、浇筑成形、吹塑成型或3D打印成形。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第一阀门22伸入第一通道215的部分包括第一封口部221,第一封口部221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第一叶片,多个第一叶片靠拢,以封闭第一开口211;多个第一叶片展开,以导通第一开口211。
具体地,第一封口部221朝第一通道215内可以呈缩口形状,即如同漏斗形状。组成第一封口部221的第一叶片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叶片均具有弹性。并且,多个依次设置的第一叶片呈环形排布。在第一叶片相背的两侧气压相同时,或第一通道215的气压较大时,第一叶片靠拢,以此封闭第一开口211。在第一通道215的气压较小时,第一叶片展开,以此导通第一开口211。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叶片靠拢时共同围合第一腔室。即两个第一叶片靠拢时,第一腔室和第一通道215隔绝;两个第一叶片展开时,第一腔室和第一通道215连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组成第一封口部221的第一叶片数量还可以为三个、四个或五个,具体数量不做限制。
通过设计多个第一叶片组成的第一封口部221,可以经由控制多个第一叶片靠拢或展开的方式控制第一封口部221导通或关闭,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节约成本。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和图8,第二阀门23包括固定部232和第二封口部231,第二封口部231与固定部232连接,固定部232连接第二开口212的内壁,第二封口部231具有弹性,以封闭或导通第二开口212。
具体地,固定部232可以为环状,包括但不限于圆环状或多边型环状,可以理解的固定部232的具体形状应该根据第二开口212的形状而决定,以此固定部232可以连接在第二开口212上。第二封口部231可以连接在固定部232的内壁或外壁;优选地,第二封口部231和固定部232为一体式成型结构,以此便于制造并节约成本。
固定部232与第二开口212内壁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凹槽卡持连接,或通过卡扣连接,或者通过粘接剂连接等;当然,固定部232还可以连接在第二开口212的外壁,并可以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232和第二开口212的壁面为无缝结构,即第二阀门23可以与吸纳件21为一体式成型结构,以此可以避免产生缝隙。并且其制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块材切割、浇筑成形、吹塑成型或3D打印成形。
进一步地,第二封口部231具有弹性,并设有可以形变的开口,在第一通道215气压大于或等于污水腔11的气压时,第二封口部231可以在压差或污水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此撑开其开口,使得第一通道215内的污水排入至污水腔11。在第一通道215气压小于污水腔11的气压时,第二封口部231无法发生弹性形变,因此污水无法排入至污水腔11。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第二封口部231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第二叶片,多个第二叶片靠拢,以封闭第二开口212;多个第二叶片展开,以导通第二开口212。具体地,第二封口部231朝污水腔11内可以呈缩口形状,并且形状可以与第一封口部221的形状一致。组成第二封口部231的第二叶片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并且,多个依次设置的第二叶片呈环形排布。在第二叶片相背的两侧气压相同时,或第一通道215的气压较小时,第二叶片靠拢,以此封闭第二开口21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叶片靠拢时共同围合第二腔室。即两个第二叶片靠拢时,第二腔室和第一通道215连通,且第二腔室和污水腔11隔绝;两个第二叶片展开时,第二腔室同时连通第一通道215和污水腔11。可以理解接的,在第一通道215的气压较大时,或第一通道215内的污水重量过大时,第二叶片展开,以此导通第二开口212。第一封口部221与第二封口可以采用同样的设计,以此节约制造本。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和图8,固定部232的外周设有环形槽233,围合第二开口212的壁板伸入环形槽233,以使得固定部232连接吸纳件21。具体地,固定部232的外周设有一圈环形凹槽,围合第二开口212的内壁向内凸出,并伸入环形槽233,以此使得固定部232可以卡持在第二开口212向内凸出的内壁上。通过设计环形槽233的方式使得固定部232与吸纳件21连接,可以通过卡持的方式增强吸纳腔214内的密封性,避免吸纳腔214在排气时由于漏气而无法吸入污水。
在其他实施例中,环形槽233内还可以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以此用于增强吸纳腔214内的密封性。
通设在固定部232上设计环形槽233的方式与吸纳件21相连接,有利于用户更换第二阀门23,在第二阀门23松懈或受损时,可以仅通过更换第二阀门23的方式维修污水收集装置1,极大的节约了后期的使用成本。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壳体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污水箱13和污水盖12,排污组件20连接在污水盖12上,进水口14和排气口15开设在污水盖12的内壁上。
具体地,污水箱13上可设置一开口,污水盖12连接在污水箱13上并封闭此开口,以此使得污水腔11呈密封状态。并且在污水箱13和污水盖1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80,密封件80套设在污水盖12的部分外周,并且污水盖12通过密封件80与污水箱13的内壁连接,通过设置密封件80,可以增强污水箱13内的密封性,以避免用户在移动污水箱13的过程中产生漏水的现象。
进一步地,排污组件20连接在污水盖12的内壁上,当污水盖12和污水箱13连接闭合时,排污组件20容置于污水腔11内。此外,进水口14和排气口15均开设在污水盖12上,并分别连通第一通道215和第一气腔241。
请参考图12和图13,污水箱13上还开设有逸气孔131,逸气孔131用于连通外部空间和污水腔11,以使得污水腔11的气压可以维持至常压状态,当吸纳腔214的气压发生变化时,第二阀门23可以根据吸纳腔214和污水腔11内的气压差打开或关闭。逸气孔131的位置和尺寸不做具体限制;优选地,洗地机工作时,逸气孔131应该位于远离污水液面的一端,以避免污水自逸气孔131渗漏的现象。
通过设计可拆卸连接的污水箱13和污水盖12,便于用户在污水腔11满载后排放污水,也便于用户更换排污组件20。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11,污水盖12的内壁还开设有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第一凹槽121连通第一气腔241和排气口15,第二凹槽122连通第一阀门22的内腔和进水口14。
具体地,在污水盖12正对污水箱13的开口的内壁上,开设有并排且不连通的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排气口15开设在围合第一凹槽121的侧壁上,进水口14开设在围合第二凹槽122的侧壁上。并且,第一凹槽121的截面形状应该与第一气腔241的截面形状一致,第二凹槽122的截面形状应该与第一阀门22的形状一致。排污组件20与污水盖12连接后,第一凹槽121与第一气腔241连通且呈密封状态,第二凹槽122和第一阀门22的内腔连通且呈密封状态。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7和图9,变形件24的内壁还设有支撑部242,支撑部242用于保持至少部分所述变形件24的内壁呈原状。
具体地,变形件24的内壁设有四个支撑部242,分别位于围合第一气腔241的四个内壁上,且任一支撑部242可以斜置于任一内壁的对角线上,支撑部242与内壁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并凸出于内壁。当变形件24的内壁压缩变形后,设置支撑部242可以避免变形件24发生完全变形,而收缩入第一凹槽121。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部242与内壁可以为焊接结构,支撑部242与变形件24的材质为不同材质。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11,污水收集装置1还包括浮子70,污水盖12的内壁有向污水腔11凸出的连接部,浮子70连接在连接部上,并因此容置于污水腔11内。浮子70可以绕连接部转动,并且浮子70可以内置永久磁铁,浮子70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浮子70可以用于指示污水腔11内污水的水位。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污水收集装置1还包括两位三通阀60,该阀门连接在气泵50上,用于控制第一气腔241内的气压,以使第一气腔241处于负压或常压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标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排污组件,所述壳体围合污水腔,所述排污组件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并容置于所述污水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
所述排污组件包括吸纳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变形件,所述吸纳件围合吸纳腔,并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水口的第一开口和连通所述污水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并导通或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并导通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变形件围合第一气腔并容置于所述吸纳腔,所述第一气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所述第一气腔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流出时,所述变形件收缩,所述吸纳腔的气压小于常压,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污水自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吸纳腔;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流入所述第一气腔时,所述变形件膨胀,所述吸纳腔的气压等于或大于常压,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二阀门打开,污水自所述吸纳腔流入所述污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纳件还围合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吸纳腔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且所述第一阀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变形件连接,所述吸纳件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吸纳腔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吸纳件的同侧,所述变形件通过所述第三开口伸入所述吸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伸入所述第一通道的部分包括第一封口部,所述第一封口部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第一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叶片靠拢,以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多个所述第一叶片展开,以导通所述第一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包括固定部和第二封口部,所述第二封口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所述第二封口部具有弹性,以封闭或导通所述第二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口部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第二叶片,多个所述第二叶片靠拢,以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多个所述第二叶片展开,以导通所述第二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外周设有环形槽,围合所述第二开口的壁板伸入所述环形槽,以使得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吸纳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污水箱和污水盖,所述排污组件连接在所述污水盖上,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气口开设在所述污水盖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盖的内壁还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内腔和所述进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件的内壁还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保持至少部分所述变形件的内壁呈原状。
CN202220287636.9U 2022-02-14 2022-02-14 污水收集装置 Active CN216876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7636.9U CN216876240U (zh) 2022-02-14 2022-02-14 污水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7636.9U CN216876240U (zh) 2022-02-14 2022-02-14 污水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6240U true CN216876240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2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87636.9U Active CN216876240U (zh) 2022-02-14 2022-02-14 污水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6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30074254A (ko) 청소 장비용 오수탱크 구조 및 청소 장비
CN216876240U (zh) 污水收集装置
CN216602768U (zh) 一种清洁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CN114287846A (zh) 污水收集装置
CN105986426B (zh) 一种洗衣机双头排水泵过滤器
CN117090778A (zh) 一种可切换工作状态的叶轮泵及其构成的洗涤装置
CN209996229U (zh) 一种进水排气一体式的洗碗机
CN210764688U (zh) 水处理机
CN217027338U (zh) 一种无水马桶空气处理组件
CN216060432U (zh) 带有密封结构的流体转换装置及家用清洗设备
CN115262689A (zh) 家庭用节水水箱
CN215800492U (zh) 一种水箱以及具备该水箱的洗涤装置
CN210300861U (zh) 一种集尘盒和清洁机器人
CN220109644U (zh) 水箱组件及清洁装置
CN218738767U (zh) 储液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CN220395935U (zh) 一种带储气过滤的真空泵装置
CN215993862U (zh) 一种清污一体的水箱
CN216628402U (zh) 一种水箱、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CN218552254U (zh) 一种自动处理清水桶溢水的扫地机基站
CN219070151U (zh) 一种液体回收装置
CN217162007U (zh) 一种拖地机及拖地机组件
CN217078990U (zh) 一种水箱及马桶
CN220487883U (zh) 一种可切换工作状态的叶轮泵及其构成的洗涤装置
CN212336200U (zh) 一种除臭装置和除臭马桶
CN220212871U (zh) 洗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