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3159U - 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3159U
CN216873159U CN202122762857.5U CN202122762857U CN216873159U CN 216873159 U CN216873159 U CN 216873159U CN 202122762857 U CN202122762857 U CN 202122762857U CN 216873159 U CN216873159 U CN 216873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household
switch
ammete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628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印权
钟建华
郑培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628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3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3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3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包括光伏板、逆变器、并网配电箱、并网电表、入户电表及运维器;网配电箱内设置有配电开关;并网电表内设置有并网开关;入户电表内设置有入户开关;运维器上设置有第一采集线、第二采集线及第三采集线,第一采集线与入户开关进电端电连接,第二采集线与并网开关出电端电连接,第三采集线与配电开关进电端电连接;运维器包括壳体、线路板、运维电表及中控板;线路板上设置有电压采集元件、储能元件及通讯元件。上述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对故障位置的快速判断,并通过设置通讯元件实现故障信息的快速传输,出现故障时用户可以第一时间准确知道故障位置,进而提高维修效率。

Description

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供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供电是通过将太阳辐射至光伏供电站的光能转化为电能,以供人们使用的供电站;所以相对比其他的供电来说,光伏供电更加的节能环保,具有优势和发展前景。户用的光伏供电是通过光伏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配合市电供户用所需,在光伏发电充足时户用通过光伏发电供日常所需,光伏发电超出户用的使用部分可以充入市电,而在光伏发电不足时户用通过市电供日常所需,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用电成本。
户用的光伏供电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的主要为开关元件,开关元件在整个系统中设置有多处,并网配电箱与并网电表内设置有开关元件,损坏时需要更换维修,而入户电表内设置的开关元件损坏时只能联系供电局进行维修更换,所以导致出现故障时不能快速的判断出现故障的元件,常常出现厂商故障检测后发现是供电局的入户电表的故障,还需要在联系供电局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严重影响维修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维修效率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
一种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包括:
光伏板;
逆变器,与所述光伏板电连接;
并网配电箱,与所述逆变器电连接;所述并网配电箱内设置有配电开关;
并网电表,与所述并网配电箱电连接;所述并网电表内设置有并网开关;
入户电表,与所述并网电表并联;所述入户电表内设置有入户开关;及
运维器,分别连接所述并网电表与所述入户电表;所述运维器上设置有第一采集线、第二采集线及第三采集线,所述第一采集线与所述入户开关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采集线与所述并网开关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三采集线与所述配电开关进电端电连接;所述运维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线路板、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的运维电表、及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的中控板;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电压采集元件、储能元件及通讯元件,所述并网电表与所述入户电表并联接入所述运维电表。
上述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采集线、第二采集线及第三采集线分别对入户开关、并网开关及配电开关进行电压采样,配合运维电表的工作状态,实现对故障位置的快速判断,并通过设置通讯元件实现故障信息的快速传输,出现故障时用户可以第一时间准确知道故障位置,进而提高维修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内设置有信号发送元件,所述信号发送元件将光伏板的数据传输至所述通讯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采集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采集线、所述第二采集线及所述第三采集线连接,所述电压采集元件与所述中控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维电表与所述中控板连接,所述中控板与所述通讯元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整流元件,所述整流元件与所述入户电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元件与所述整流元件连接;所述线路板上还设置有开关元件与稳压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元件与所述储能元件连接,所述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储能元件远离所述整流元件的一侧;所述稳压元件与所述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稳压元件设置在所述开关元件远离所述储能元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压元件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稳压元件分别连接所述通讯元件与所述中控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与所述中控板呈并列状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运维电表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通讯元件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运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圆圈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0、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
10、光伏板;
20、逆变器;
30、并网配电箱;35、配电开关;
40、并网电表;45、并网开关;
50、入户电表;55、入户开关;
60、运维器;61、第一采集线;62、第二采集线;63、第三采集线;65、壳体;66、线路板;661、电压采集元件;662、储能元件;663、通讯元件;664、整流元件;665、开关元件;666、稳压元件;67、运维电表;68、中控板;69、天线;
90、电网;95、用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100,包括光伏板10、与光伏板10电连接的逆变器20、与逆变器20电连接的并网配电箱30、与并网配电箱30电连接的并网电表40、与并网电表40并联的入户电表50、及分别连接并网电表40与入户电表50的运维器60;该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100用于与外界市电连接,实现市电与光伏发电一并供户用的日常电量所需。
该光伏板10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该光伏板10设置在户外,光伏板10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以供户用的电量使用需求。
逆变器20与光伏板10电连接,该逆变器20大致呈矩形状结构设置,该逆变器20用于将光伏板10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保证供电使用,同时在并网系统中,该逆变器20在市电断电时,该逆变器20用于切断光伏发电的供电回路,防止光伏发电系统在并网系统中单独发电使用,对市电维修人员造成触电伤害。进一步地,该逆变器20内设置有信号发送元件(图未示),该信号发送元件用于将光伏板10的发电数据传输至云端,以供用户实时查看光伏发电数据。
该并网配电箱30与逆变器20电连接,该并网配电箱30设置在逆变器20的一侧,该并网配电箱30用于控制逆变器20产生的交流电的连通状态,以保护整体设备。进一步地,该并网配电箱30内设置有配电开关35,该配电开关35用于对光伏发电的交流电路进行过流保护。
该并网电表40与并网配电箱30电连接,该并网电表40设置在并网配电箱30远离逆变器20的一侧,该并网电表40用于测量光伏发电的电量。进一步地,该并网电表40内设置有并网开关45,该并网开关45用于对并网电表40进行过流保护。
该入户电表50与并网电表40并联,入户电表50设置在并网电表40远离并网配电箱30的一侧,该入户电表50与外界电网90连接,该入户电表50用于测量使用市电的电量。进一步地,该入户电表50内设置有入户开关55,该入户开关55用于对入户电表50进行过流保护。
该运维器60分别连接并网电表40与入户电表50,光伏发电与市电通过运维器60输送至用户的用电设备95内,以保证户用的用电需求;该运维器60上设置有第一采集线61、第二采集线62及第三采集线63。该第一采集线61与入户开关55进电端电连接,以将入户开关55进电端的电压信号采集至运维器60内;该第二采集线62与并网开关45的进电端电连接,以将并网开关45进电端的电压信号采集至运维器60内;该第三采集线63与配电开关35进电端电连接,以将配电开关35进电端的电压信号采集至运维器60内。
该运维器60包括壳体65、设置在壳体65内的线路板66、与线路板66电连接的运维电表67、及与线路板66电连接的中控板68。该壳体65呈中空矩形状结构设置,该壳体65与外界连接固定;该线路板66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线路板66固定在壳体65内,该线路板66用于承载整体电路;该运维电表67设置在线路板66的一侧,该并网电表40与入户电表50对应并联接入运维电表67,运维电表67与用户的用电设备95电连接,运维电表67用于测量用户的用电量;该中控板68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该中控板68与线路板66呈并列状结构设置在壳体65内,该中控板68用于计算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100的工作状态,该中控板68与运维电表67连接,以采集运维电表67的电量信号。
该线路板66上设置有电压采集元件661、储能元件662及通讯元件663。该电压采集元件661呈矩形方块状结构设置,该电压采集元件661分别与第一采集线61、第二采集线62及第三采集线63连接,该电压采集元件661与中控板68连接,电压采集元件661用于将第一采集线61、第二采集线62及第三采集线63的电压信号输送至中控板68内进行分析计算;该储能元件662呈圆柱状结构设置,该储能元件662用于提供运维器60工作所需的电量;该通讯元件663呈矩形方块状结构设置,该逆变器20内的信号发送元件将光伏板10的数据传输至通讯元件663,该通讯元件663与中控板68电连接,以保证中控板68对光伏板10的数据信号进行分析,同时将计算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100工作状态的结果通过通讯元件663进行传输。可以理解地,不具体限制信号发送元件与通讯元件663的数据传送方式,信号发送元件与通讯元件663的数据传送方式可以采用信号线连接传输、蓝牙无线传输、云端传送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该线路板66上设置有整流元件664,该整流元件664与入户电表50电连接,该整流元件664呈矩形状结构设置,整流元件664与储能元件662连接,以将入户电表50输送的交流市电整流为储能元件662所需的直流电。更进一步地,该线路板66上还设置有开关元件665与稳压元件666;该开关元件665呈矩形状结构设置,开关元件665设置在储能元件662远离整流元件664的一侧,该开关元件665与储能元件662连接,该开关元件665用于对储能元件662输出的电压进行第一次降压处理,并对电压的波动进行稳定,保证供电的稳定性;该稳压元件666与开关元件665连接,稳压元件666设置在开关元件665远离储能元件662的一侧,该稳压元件666用于将开关元件665输送的电压进行第二次降压处理,以符合运维器60工作所需的电压值。在本实施例中,该稳压元件666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稳压元件666分别连接通讯元件663与中控板68,以保证分别对通讯元件663与中控板68进行供电。在本实施例中,该壳体65上设置有天线69,该天线69与通讯元件663连接,该天线69用于对通讯传输信号进行放大,进而提高传输效率。
上述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100,通过设置第一采集线61、第二采集线62及第三采集线63分别对入户开关55、并网开关45及配电开关35进行电压采样,配合运维电表67的工作状态,实现对故障位置的快速判断,并通过设置通讯元件663实现故障信息的快速传输,出现故障时用户可以第一时间准确知道故障位置,进而提高维修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板;
逆变器,与所述光伏板电连接;
并网配电箱,与所述逆变器电连接;所述并网配电箱内设置有配电开关;
并网电表,与所述并网配电箱电连接;所述并网电表内设置有并网开关;
入户电表,与所述并网电表并联;所述入户电表内设置有入户开关;及
运维器,分别连接所述并网电表与所述入户电表;所述运维器上设置有第一采集线、第二采集线及第三采集线,所述第一采集线与所述入户开关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采集线与所述并网开关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三采集线与所述配电开关进电端电连接;所述运维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线路板、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的运维电表、及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的中控板;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电压采集元件、储能元件及通讯元件,所述并网电表与所述入户电表并联接入所述运维电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内设置有信号发送元件,所述信号发送元件将光伏板的数据传输至所述通讯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集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采集线、所述第二采集线及所述第三采集线连接,所述电压采集元件与所述中控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电表与所述中控板连接,所述中控板与所述通讯元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整流元件,所述整流元件与所述入户电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元件与所述整流元件连接;所述线路板上还设置有开关元件与稳压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与所述储能元件连接,所述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储能元件远离所述整流元件的一侧;所述稳压元件与所述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稳压元件设置在所述开关元件远离所述储能元件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元件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稳压元件分别连接所述通讯元件与所述中控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与所述中控板呈并列状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运维电表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通讯元件连接。
CN202122762857.5U 2021-11-12 2021-11-12 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873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2857.5U CN216873159U (zh) 2021-11-12 2021-11-12 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2857.5U CN216873159U (zh) 2021-11-12 2021-11-12 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3159U true CN216873159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62857.5U Active CN216873159U (zh) 2021-11-12 2021-11-12 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3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68247B2 (ja) 光起電力発電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故障検出方法
CN108964276A (zh) 支持自动需求响应的用电管控终端和系统及负荷辨识方法
CN103545926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口装置
CN103475019A (zh) 太阳能发电系统、测量模块与定位方法
KR101083818B1 (ko) 태양 전지 모듈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9494823A (zh) 家用储能电池系统
CN202424727U (zh) 一种微功率无线通信模块的便携式测试装置
CN216873159U (zh) 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
CN203024872U (zh) 自取电式无线测温系统
CN113992152A (zh) 户用智能光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WO2017198644A1 (en) Inverter having a revenue grade meter
CN115940303A (zh) 直流微网的能量优化调配系统
KR101674941B1 (ko) 직류 공급원을 이용하는 전력 공급 네트워크 및 이에 기반한 전기 제품
CN211576391U (zh) 一种用于微电网的监控装置
CN113552411A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电流数据仪表
CN210514436U (zh) 一种基站多回路电表
CN208955747U (zh) 智能配变终端监测系统
CN215064958U (zh) 低压计量箱节点温升监测装置
CN214280959U (zh) 带有ups蓄电池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电路
CN217404401U (zh) 一种低压监控数据采集装置
CN219554659U (zh) 转接盒及空调系统
CN220368522U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监测一体化装置
CN219590405U (zh) 一种智能在线检测系统
CN220171638U (zh) 车辆检测系统和车辆检测设备
CN109541355A (zh) 一种智能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