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2444U - 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 - Google Patents

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2444U
CN216872444U CN202123047308.6U CN202123047308U CN216872444U CN 216872444 U CN216872444 U CN 216872444U CN 202123047308 U CN202123047308 U CN 202123047308U CN 216872444 U CN216872444 U CN 216872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contact
contact line
conductive
fixed
shaped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473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永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uanghu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uanghu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uanghu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uanghu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473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2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2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2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触线技术领域,尤其为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包括工型基板,所述工型基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滑触线本体,所述滑触线本体斜面的两端均固定有相互对称的轮轨,且其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六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导电槽和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导电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工型基板固定两个滑触线本体,使得该滑触线上能够同时运行两组集电器设备,从而实现多组供电,减少了滑触线系统安装需要占用的空间,通过设置在滑触线本体内部的多个第一导电槽和第二导电槽,能够在三相五线制的导电装置之外提供更多的用于快速替换的导电装置,当用电设备繁忙必须要快速重启工作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滑触线系统的检修更换。

Description

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触线技术领域,具体为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
背景技术
滑触线是用来保证移动设备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导电接触的装置,一般由固定的导体和随设备一同移动的集电器组成;这样,当设备移动时,集电器随设备同步运行,并随时从导体上取得电源,提供给设备,以使设备可继续移动;但是传统滑触线壳体的结构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便,现有的滑触线系统只能提供一组电源,当移动设备需要两组供电时,一般需要两组滑触线系统;当在不同环境中使用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滑触线系统,灵活度低,往往造成经济和人工成本的浪费,增加企业预算,同时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常见的滑触线存在以下问题:
1、常见的滑触线通常只能提供一组供电,需要对两组设备进行供电时必须要安装两组滑触线,安装较为麻烦。
2、滑触线系统在使用中导电装置上导电片容易磨损,常见滑触线壳体更滑导电装置较为麻烦,使得滑触线系统的维护较为复杂,难以快速恢复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包括工型基板,所述工型基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滑触线本体,所述滑触线本体斜面的两端均固定有相互对称的轮轨,且其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六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导电槽和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导电槽。
进一步地,所述工型基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延伸向内侧的折板,所述折板与滑触线本体外侧壁的折弯处贴合。
进一步地,部分所述第一导电槽内固定有第一导电装置,任意一个所述滑触线本体内部设置的第一导电装置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进一步地,部分所述第二导电槽内固定有第二导电装置,任意一个所述滑触线本体内部设置的第二导电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滑触线本体的内部设为燕尾槽型,且其开口端的两侧均设有三角挡水板。
进一步地,所述滑触线本体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的卡块,所述工型基板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与卡块配合卡接的卡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工型基板固定两个滑触线本体,使得该滑触线上能够同时运行两组集电器设备,从而实现多组供电,减少了滑触线系统安装需要占用的空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滑触线本体内部的多个第一导电槽和第二导电槽,能够在三相五线制的导电装置之外提供更多的用于快速替换的导电装置,当用电设备繁忙必须要快速重启工作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滑触线系统的检修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型基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触线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触线本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型基板;101、折板;102、卡孔;2、滑触线本体;201、卡块;3、轮轨;4、第一导电槽;5、第二导电槽;6、第一导电装置;7、第二导电装置;8、三角挡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包括工型基板1,工型基板1的两侧均固定有滑触线本体2,滑触线本体2斜面的两端均固定有相互对称的轮轨3,且其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六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导电槽4和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导电槽5,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工型基板1将两个滑触线本体2固定到一起,使得该滑触线的内部能够同时滑动两组集电,从而能够对两组碳刷组进行供电,便于对需要两组供电的设备进行供电,通过设置六个第一导电槽4和两个第二导电槽5,使得一个滑触线本体2的内部最多能够同时对六根导线进行供电,在三相五线制即三根相线加一根地线一根零线的低压输电方式中,有一跟相线或一根地线及一根地线能够替换,从而提高了滑触线系统的重启工作的效率,通过设置固定在滑触线内外两侧的轮轨3,使得集电器套接在滑触线本体2开口端的两侧,不易对第一导电装置6造成严重的挤压和磨损。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工型基板1的两端均固定有延伸向内侧的折板101,折板101与滑触线本体2外侧壁的折弯处贴合,通过设置折板101,便于使绝缘材质的滑触线本体2卡在工型基板1的内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第一导电槽4内固定有第一导电装置6,任意一个滑触线本体2内部设置的第一导电装置6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装置6与滑触线系统中碳刷组上连接相线或零线的碳刷相连,不少于四个第一导电装置6的设置,便于在其中一个位置第一导电装置6或是与其滑动连接的碳刷磨损程度较大无法继续使用时能够利用未接电的第一导电装置6与碳刷替代,提高滑触线系统的维修速度,避免在繁忙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维修,同时,即使只在四个第一导电槽4中安装第一导电装置6,也能使电路较为安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第二导电槽5内固定有第二导电装置7,任意一个滑触线本体2内部设置的第二导电装置7的数量至少为一个,通过设置至少一个连接地线的第二导电装置7的第二导电槽5,当其中一个第二导电装置7损坏时还有后备的可以使用,同时,即使只在其中一个第二导电槽5中安装第二导电装置7,也能使滑触线系统较为安全。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滑触线本体2的内部设为燕尾槽型,且其开口端的两侧均设有三角挡水板8,本实施例中,燕尾槽式的设置使得集电器在滑触线本体2的内部滑动更加稳定,同时也能减少雨水进入内部的几率,通过三角挡水板8的设置,能够减少雨水进入到滑触线本体2内部的几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滑触线本体2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的卡块201,工型基板1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与卡块201配合卡接的卡孔102,通过卡孔102和卡块201的设置,便使得滑触线本体2能够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工型基板1的内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包括工型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基板(1)的两侧均固定有滑触线本体(2),所述滑触线本体(2)斜面的两端均固定有相互对称的轮轨(3),且其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六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导电槽(4)和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导电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基板(1)的两端均固定有延伸向内侧的折板(101),所述折板(101)与滑触线本体(2)外侧壁的折弯处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第一导电槽(4)内固定有第一导电装置(6),任意一个所述滑触线本体(2)内部设置的第一导电装置(6)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第二导电槽(5)内固定有第二导电装置(7),任意一个所述滑触线本体(2)内部设置的第二导电装置(7)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线本体(2)的内部设为燕尾槽型,且其开口端的两侧均设有三角挡水板(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线本体(2)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的卡块(201),所述工型基板(1)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与卡块(201)配合卡接的卡孔(102)。
CN202123047308.6U 2021-12-07 2021-12-07 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 Active CN216872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7308.6U CN216872444U (zh) 2021-12-07 2021-12-07 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7308.6U CN216872444U (zh) 2021-12-07 2021-12-07 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2444U true CN216872444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7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47308.6U Active CN216872444U (zh) 2021-12-07 2021-12-07 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24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6204A (zh) * 2021-11-16 2022-04-12 江苏创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滑触线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6204A (zh) * 2021-11-16 2022-04-12 江苏创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滑触线系统
CN114336204B (zh) * 2021-11-16 2024-02-02 江苏创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滑触线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72444U (zh) 燕尾槽式铜体钢基滑触线
CN202737412U (zh) 低压母线槽
CN218161125U (zh) 一种母线槽与铜条排布机构
CN210224551U (zh) 一种刚体滑触线
CN211183415U (zh) 由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造的直流线路
CN210326427U (zh) 一种用于导电滑环的防护机构
CN210744410U (zh) 一种新型集电器
CN216529717U (zh) 一种用于酸洗车间的不锈钢导电排
CN210669374U (zh) 一种组合式滑触线槽
CN210607960U (zh) 一种滑触线
CN111564742A (zh) 一种挂轨机器人用滑触线结构
CN210744409U (zh) 一种集电器
CN217444985U (zh) 一种具有节约空间的密集型母线槽
CN220160618U (zh) 一种应用于桥式吊车滑线清理刷头
CN204434754U (zh) 一种电镀夹具导电装置
CN213565508U (zh) 一种承力索座
CN212991547U (zh) 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
CN220977175U (zh) 一种导电排及导电机构
CN214280842U (zh) 一种防水母线槽
CN110808515A (zh) 一种新型集电器
CN210129645U (zh) 用于节能的高温滑触线及铜制h型滑触线
CN214069529U (zh) 水面漂浮光伏电站用电缆漂浮体结构
CN215968719U (zh) 一种挂轨机器人用滑触线
CN215580181U (zh) 一种电缆桥架接地装置
CN111016668B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的双环型“受流--接地”兼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