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9252U -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9252U
CN216869252U CN202122569005.4U CN202122569005U CN216869252U CN 216869252 U CN216869252 U CN 216869252U CN 202122569005 U CN202122569005 U CN 202122569005U CN 216869252 U CN216869252 U CN 216869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
pipe
air compressor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90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明强
关明煌
刘义彬
翁国强
关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nb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nb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nb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nb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690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9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9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9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空压机和隔热箱,所述隔热箱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导流管的外侧安装有外换热管,所述外换热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换热进口,所述导流管的内部设置有内换热管,所述内换热管的一端穿过导流管并设置有第二换热进口,所述外换热管和内换热管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换热出口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换热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外换热管和内换热管,在使用时外换热管和内换热管分别安装在导流管的内外两侧,从而在换热时通过内外双向对废热进行吸收,在吸收回收时效率更高从而充分对废热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压缩机,使曲轴产生旋转运动,带动连杆使活塞产生往复运动,引起气缸容积变化。由于气缸内压力的变化,通过进气阀使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消声器)进入气缸,在压缩行程中,由于气缸容积的缩小,压缩空气经过排气阀的作用,经排气管,单向阀(止回阀)进入储气罐,当排气压力达到额定压力0.7MPa时由压力开关控制而自动停机。当储气罐压力降至0.5--0.6MPa时压力开关自动联接启动。而空气压缩机就是提供气源动力,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机电引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通常是电动机或柴油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
现有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对产生的废热进行回收利用,在回收时通常采用换热器进行吸收利用,在换热时通过换热介质吸热,会出现换热效率过低不能及时把废热充分吸收收回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空压机和隔热箱,所述隔热箱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导流管的外侧安装有外换热管,所述外换热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换热进口,所述导流管的内部设置有内换热管,所述内换热管的一端穿过导流管并设置有第二换热进口,所述外换热管和内换热管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换热出口上。
优选的,所述外换热管呈螺旋状安装在导流管上,且外换热管的内侧设置有辅助导热片,所述辅助导热片插入导流管内部,所述内换热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导流螺旋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进口、第二换热进口、换热出口、进液管和出液管的外侧均套设有安装插板,所述安装插板通过滑动安装在隔热箱上,所述安装插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紧贴在隔热箱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插板的外侧设置有插块,所述隔热箱的内侧对应插块的位置设置有插槽,所述安装插板通过插块和插槽滑动卡合在隔热箱上。
优选的,所述隔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安装插板的一端固定在箱盖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空压机的外侧设置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水泵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换热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外换热管和内换热管,在使用时外换热管和内换热管分别安装在导流管的内外两侧,从而在换热时通过内外双向对废热进行吸收,在吸收回收时效率更高从而充分对废热回收。
2.通过设计的安装插板和密封板,在对换热机构、第二换热进口、进液管、出液管和换热出口进行安装时,通过安装插板套设在第二换热进口、进液管、出液管和换热出口上,然后插在隔热箱上安装,同时通过密封板贴合在安装插板与隔热箱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减少热量外泄,在进行拆卸时只需把箱盖从隔热箱上拆下,然后把安装插板从隔热箱上拔下,即可对换热机构、第二换热进口、进液管、出液管和换热出口进行拆装检修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压机;2、吸热管;3、进液管;4、出液管;5、隔热箱;6、箱盖;7、第一换热进口;8、第二换热进口;9、换热出口;10、安装插板;11、密封板;12、换热机构;13、导流管;14、辅助导热片;15、外换热管;16、内换热管;17、导流螺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空压机1和隔热箱5,空压机1的外侧散热处设置有吸热管2,吸热管2盘绕在空压机1的散热处,吸热管2的两端分别通过水泵与进液管3和出液管4连通,通过水泵运行使余热吸收介质从吸热管2内通过对空压机1的预热进行吸收,余热吸收介质吸热后通过进液管3进入导流管13内,隔热箱5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12,换热机构12包括导流管13,导流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3和出液管4,导流管13的外侧安装有外换热管15,外换热管1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换热进口7,导流管13的内部设置有内换热管16,内换热管16的一端穿过导流管13并设置有第二换热进口8,外换热管15和内换热管16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换热出口9上,换热介质从第一换热进口7和第二换热进口8分别进入外换热管15和内换热管16内,然后通过辅助导热片14导热向外换热管15传热,通过导流螺旋片17导向和内换热管16吸热,从而从内外双向对余热吸收介质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传递到换热介质上,在对余热进行换热回收时效率更快且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可参阅图2和图3,外换热管15呈螺旋状安装在导流管13上,且外换热管15的内侧设置有辅助导热片14,辅助导热片14插入导流管13内部,内换热管16的外表面设置有导流螺旋片17,使外换热管15在使用时配合辅助导热片14快速进行吸热导热,且通过导流螺旋片17的导向,使内换热管16方便进行吸热换热。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时通过外换热管15和内换热管16,在使用时外换热管15和内换热管16分别安装在导流管13的内外两侧,从而在换热时通过内外双向对废热进行吸收,在吸收回收时效率更高从而充分对废热回收。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第一换热进口7、第二换热进口8、换热出口9、进液管3和出液管4的外侧均套设有安装插板10,安装插板10通过滑动安装在隔热箱5上,安装插板10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板11,密封板11紧贴在隔热箱5内壁上,安装插板10的外侧设置有插块,隔热箱5的内侧对应插块的位置设置有插槽,安装插板10通过插块和插槽滑动卡合在隔热箱5上,隔热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盖6,安装插板10的一端固定在箱盖6的内壁上。
采用上述的安装插板10和密封板11,在对换热机构12、第二换热进口8、进液管3、出液管4和换热出口9进行安装时,通过安装插板10套设在第二换热进口8、进液管3、出液管4和换热出口9上,然后插在隔热箱5上安装,同时通过密封板11贴合在安装插板10与隔热箱5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减少热量外泄,在进行拆卸时只需把箱盖6从隔热箱5上拆下,然后把安装插板10从隔热箱5上拔下,即可对换热机构12、第二换热进口8、进液管3、出液管4和换热出口9进行拆装检修或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通过水泵运行使余热吸收介质从吸热管2内通过对空压机1的预热进行吸收,余热吸收介质吸热后通过进液管3进入导流管13内,同时换热泵运行使换热介质从第一换热进口7和第二换热进口8分别进入外换热管15和内换热管16内,然后通过辅助导热片14导热向外换热管15传热,通过导流螺旋片17导向和内换热管16吸热,从而从内外双向对余热吸收介质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传递到换热介质上,在对余热进行换热回收时效率更快且更加充分,从而保证对空压机1的余热进行充分应用,在长时间使用后换热机构12出现故障,只需把箱盖6从隔热箱5上拆下,同时带动安装插板10从隔热箱5上滑出,从而把换热机构12、第二换热进口8、进液管3、出液管4和换热出口9从隔热箱5内滑出,然后即可进行检修和更换,在拆装时更加方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空压机(1)和隔热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5)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12),所述换热机构(12)包括导流管(13),所述导流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3)和出液管(4),所述导流管(13)的外侧安装有外换热管(15),所述外换热管(1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换热进口(7),所述导流管(13)的内部设置有内换热管(16),所述内换热管(16)的一端穿过导流管(13)并设置有第二换热进口(8),所述外换热管(15)和内换热管(16)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换热出口(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管(15)呈螺旋状安装在导流管(13)上,且外换热管(15)的内侧设置有辅助导热片(14),所述辅助导热片(14)插入导流管(13)内部,所述内换热管(16)的外表面设置有导流螺旋片(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进口(7)、第二换热进口(8)、换热出口(9)、进液管(3)和出液管(4)的外侧均套设有安装插板(10),所述安装插板(10)通过滑动安装在隔热箱(5)上,所述安装插板(10)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板(11),所述密封板(11)紧贴在隔热箱(5)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插板(10)的外侧设置有插块,所述隔热箱(5)的内侧对应插块的位置设置有插槽,所述安装插板(10)通过插块和插槽滑动卡合在隔热箱(5)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盖(6),所述安装插板(10)的一端固定在箱盖(6)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的外侧设置有吸热管(2),所述吸热管(2)的两端分别通过水泵与进液管(3)和出液管(4)连通。
CN202122569005.4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6869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9005.4U CN216869252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9005.4U CN216869252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9252U true CN216869252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5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9005.4U Active CN216869252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92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2499A (zh) 开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及其应用技术
CN101706149A (zh) 具有热管冷凝热回收机构的空调器
CN201003434Y (zh) 一种内燃机余热回收转换动力装置
CN216869252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US20200300147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CN205174919U (zh) 用于轻烃回收的油田废热驱动的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CN205422944U (zh) 一种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212406839U (zh) 一种电动引风机直接空冷机组冬季小流量排汽冷凝系统
CN201448144U (zh) 内燃机新型高效节能装置
CN209510487U (zh) 一种油仓加热节能装置
CN218469305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循环系统
CN216953220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天然气供暖设备
CN2528934Y (zh) 低压蒸汽动力机
CN211082193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1202211U (zh) 一种工质循环驱动机
CN214332669U (zh) 一种除氧器乏液回收装置
CN214145757U (zh) 一种压缩空气蓄能式风力驱动挤压液体制热装置
CN219674191U (zh)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CN209295427U (zh) 一种复合板热固性生产线用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6691261U (zh) 集装箱式燃气机组
CN219625146U (zh) 一种冷油器机油取样管
CN218523781U (zh) 一种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定位多功能空气能热泵
CN219344900U (zh) 一种新型高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213514515U (zh) 空气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CN108999663A (zh) 汽轮机外壳凸缘的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