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0439U - 一种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0439U
CN216850439U CN202123421097.8U CN202123421097U CN216850439U CN 216850439 U CN216850439 U CN 216850439U CN 202123421097 U CN202123421097 U CN 202123421097U CN 216850439 U CN216850439 U CN 216850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substrate
ground terminal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210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zhi H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zhi H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zhi H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zhi H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210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0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0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0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镶埋于绝缘本体内的接地端子、电源元件,所述电源元件包括两个,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位于导电端子两侧的一对接地端子,每一接地端子均包括第一基板部、与所述第一基板部相连且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第一焊脚、形成于第一基板部表面露出绝缘本体的第一对接部,以及由第一基板部另一端具有折弯部,折弯部的末端形成卡扣部,卡扣部沿横向方向向外突出,当卡扣部镶埋于绝缘本体内,向外突出的卡扣部侧面与舌板侧面平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有效减少组装的零件数量,并提供良好的插拨力。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正反插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轻薄、短小,这样对电子产品的零组件的结构要求、性能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连接器行业首当其冲。
新一代USB Type-C连接器具有高频传输速度、正反插功能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现有技术的常用结构中USB Type-C连接器,其接地端子需要整片加宽,加宽之后形成扣部,利用扣部与对接的连接器接触,从而防止对接后松动和脱落。由于需要大面积加宽从而导致材料浪费,结构过于复杂,制作成本高。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简单,可有效减少组装的零件数量,并提供良好的插拨力。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镶埋于绝缘本体内的接地端子、电源元件,所述电源元件包括两个,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位于导电端子两侧的一对接地端子,每一接地端子均包括第一基板部、与所述第一基板部相连且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第一焊脚、形成于第一基板部表面露出绝缘本体1的第一对接部,以及由第一基板部另一端具有折弯部,折弯部的末端形成卡扣部,卡扣部沿横向方向向外突出,当卡扣部镶埋于绝缘本体内,向外突出的卡扣部侧面与舌板侧面平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部是呈180度翻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部向外加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部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第五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舌板侧面平齐,其它侧面镶埋于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舌板具有宽部和窄部,所述第三侧面是显露于所述宽部的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宽部的前端有斜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地端子的第一对接部与接地端子的第一对接部分别突出所述舌板的上下侧。
所述电源元件包括位于接地端子内侧的一对电源元件,每一电源元件均包括第二基板部、与所述第二基板部相连且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第二固定部、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第二焊脚,以及形成于第二基板部上表面的第二对接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元件的第二对接部分别突露于舌板的上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基板部另一端设置折弯部,在折弯部的末端形成卡扣部,卡扣部沿横向方向向外突出,当卡扣部镶埋于绝缘本体内,向外突出的卡扣部侧面与舌板侧面平齐。从而可以节省材料,使得卡扣部的设计更为简单,且可以达到卡扣防止对接连接器脱落松动的效果。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组装状态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组装状态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组装状态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接地端子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电源元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绝缘本体 11、主体部
12、舌板 3A\3B、接地端子
31、第一基板部 32、第一固定部
33、第一焊脚 34、第一对接部
35、卡扣部 35A、倒钩部
36、折弯部 37、料带
4A\4B、电源元件 41、第二基板部
42、第二固定部 43、第二焊脚
44、第二对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照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和镶埋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接地端子3和电源元件4。
请参照图2至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而成,且包括主体部11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前凸伸的舌板12。
请参照图2至图10所示,所述接地端子3包括位于导电端子两侧的一对接地端子3A、3B,每一接地端子3A、3B均包括第一基板部31、与所述第一基板部31相连且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第一固定部32、自所述第一固定部32 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第一焊脚33、以及形成于第一基板部31表面露出绝缘本体1的第一对接部34。以及由第一基板部31另一端具有折弯部35A,折弯部的末端形成卡扣部35,卡扣部沿横向方向向外突出,当卡扣部镶埋于绝缘本体内,向外突出的卡扣部侧面与舌板12侧面平齐。所述折弯部是呈180度翻转。所述卡扣部向外加宽。所述卡扣部具有第一侧面351、第二侧面352、第三侧面353、第四侧面354、第五侧面355,所述第三侧面353与舌板12侧面平齐,其它侧面镶埋于内部。
更为具体的是指:所述绝缘本体的舌板具有宽部122和窄部121,所述第三侧面是显露于所述宽部的侧面。所述宽部122的前端有斜部123,具有导引对接插头插入的功能。
所述接地端子3B的第一对接部34与接地端子3A的第一对接部34分别突出所述舌板12的上下侧。
所述接地端子3A、3B相对设置,且分别具有沿横向方向向外凸伸的卡扣部35,所述卡扣部35向外延伸露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侧面,以及卡扣部35的侧面与舌板12之外侧面平齐,以与对接插头连接器卡扣配合。所述接地端子3的第一基板部31位于所述舌板12上下方向上的两侧位置,能同时起到屏蔽的作用,降低上下侧的对接部之间的电磁干扰。
请参照图2至图10所示,所述电源元件4包括位于接地端子3内侧的一对电源元件4A、4B,每一电源元件4A、4B均包括第二基板部41、与所述第二基板部41相连且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第二固定部42、自所述第二固定部42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第二焊脚43以及形成于第二基板部41上表面的第二对接部44。如此,所述电源元件4A、4B的第二对接部44分别突露于所述舌板12的上下侧,以与对接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相接触。
所述接地端子3、电源元件4的第一、二基板部31、41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接地端子3、电源元件4的第一、二对接部34、44在所述绝缘本体 1的舌板12的上下侧对应且呈反向排布设置。所述接地端子3、电源元件4 的第一、二对接部34、44在所述舌板12的上下侧分别处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上,在满足电量传输的情况下,大大节省了端子数量,降低生产成本。相应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对接部的数量、类型及排列顺序。所述接地端子3、电源元件4的各对接部在绝缘本体1上的位置设置均与标准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上相应端子的对接部位置相同。
所述接地端子3、电源元件4的第一、二焊脚33、4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便于定位安装于电路板上:所述接地端子3、电源元件4的第一、二固定部位于32、42位于同一平面上,成型绝缘本体1较为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在成型过程中由同一金属料带通过冲压工艺一次成型制成,节省模具数量,产品共面度容易保证,降低生产成本,且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构成整体。
所述接地端子3的第一固定部32、第一焊脚33的宽度均大于第一基板部 31的宽度,所述电源元件的第二固定部42、第二焊脚43的宽度均大于第二基板部41的宽度,即可使得接地端子3与电源元件4的各焊脚面积更大,从而便于SMT贴片。
上述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绝缘本体和镶埋于绝缘本体内的接地端子、电源元件,所述电源元件包括两个,所述接地端子(3)包括位于导电端子两侧的一对接地端子(3A、3B),每一接地端子(3A、3B)均包括第一基板部(31)、与所述第一基板部(31)相连且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第一固定部(32)、自所述第一固定部(32)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第一焊脚(33)、形成于第一基板部(31)表面露出绝缘本体(1)的第一对接部(34),以及由第一基板部(31)另一端具有折弯部,折弯部的末端形成卡扣部,卡扣部沿横向方向向外突出,当卡扣部镶埋于绝缘本体内,向外突出的卡扣部侧面与舌板侧面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是呈180度翻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向外加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第五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舌板侧面平齐,其它侧面镶埋于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舌板具有宽部(122)和窄部(121),所述第三侧面是显露于所述宽部的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部(122)的前端有斜部(12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3B)的第一对接部(34)与接地端子(3A)的第一对接部(34)分别突出所述舌板(12)的上下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元件(4)包括位于接地端子(3)内侧的一对电源元件(4A、4B),每一电源元件(4A、4B)均包括第二基板部(41)、与所述第二基板部(41)相连且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第二固定部(42)、自所述第二固定部(42)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第二焊脚(43),以及形成于第二基板部(41)上表面的第二对接部(4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元件(4A、4B)的第二对接部(44)分别突露于舌板(12)的上下侧。
CN202123421097.8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连接器 Active CN216850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1097.8U CN21685043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1097.8U CN21685043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0439U true CN216850439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1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21097.8U Active CN21685043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04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441A1 (zh) * 2021-09-06 2023-03-09 深圳市普玛斯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母端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441A1 (zh) * 2021-09-06 2023-03-09 深圳市普玛斯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母端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3540B (zh) 插座連接器
TWI593199B (zh) 電連接器
US664500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ing metal ears
TWM514136U (zh) 插座連接器
US563073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surface mounting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KR20080066865A (ko) 차폐된 전기 커넥터
US77758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grounding member
US20030216067A1 (en) Battery connector
TW201801426A (zh) 電連接器
TWI568104B (zh) 電連接器
US5024607A (en) Ground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108520B1 (en)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361332B1 (en) Retention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4113535B2 (ja) 改良型接地端子を備えた基板取付電気コネクタ
CN216850439U (zh) 一种连接器
TWM537746U (zh) 電連接器
CN109378608B (zh) 插座连接器
CN107834252B (zh) 电连接器
JP314885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M584999U (zh) 電連接器之接地結構
US6685504B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reliable grounding capabilities
CN210576571U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座及连接器组件
CN110829085B (zh) 电连接器
US757546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724782B1 (en) Gang modular j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