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0227U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0227U
CN216850227U CN202220183930.5U CN202220183930U CN216850227U CN 216850227 U CN216850227 U CN 216850227U CN 202220183930 U CN202220183930 U CN 202220183930U CN 216850227 U CN216850227 U CN 216850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re
battery
plate
battery module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839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凡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839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0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0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0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包括排列于一起的多个电芯组,各电芯组具有多个叠置于一起的单体电芯,以及与各单体电芯的极柱电连接的汇流排,相邻两电芯组之间形成有隔离区,单体电芯上的极柱与防爆阀分设于单体电芯的不同端面上,且单体电芯的至少之一极柱以及与之对应相连的汇流排位于隔离区,隔离区内设有用于分隔相邻两电芯组的间隔件,并于隔离区内填充有使相邻两电芯组及间隔件连接于一起的导热胶。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能够对极柱与汇流排的连接区域进行封闭,以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此区域能与喷发的物质形成隔离,而能有效避免短路发生,同时,也能够对汇流排起到冷却降温及防护作用。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中,汇流排与动力电池的极柱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在对应的汇流排上。然而,汇流排由于焊接及过流面积等影响,导致其温度较高。而现有的电池模组通常在其底部对排列的电芯进行冷却,汇流排处的温度冷却效果欠佳。另外,现有电池模组中,汇流排暴露在极柱之外,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极易发生短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模组,以能够对汇流排进行冷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排列于一起的多个电芯组,各所述电芯组具有多个叠置于一起的单体电芯,以及与各所述单体电芯的极柱电连接的汇流排,相邻两所述电芯组之间形成有隔离区,所述单体电芯上的极柱与防爆阀分设在所述单体电芯的不同端面上,且所述单体电芯的至少之一极柱以及与之对应相连的所述汇流排位于所述隔离区,所述隔离区内设有用于分隔相邻两所述电芯组的间隔件,并于所述隔离区内填充有使相邻两所述电芯组和所述间隔件连接于一起的导热胶。
进一步的,所述间隔件包括设于所述隔离区内的竖隔板,以及连接所述竖隔板并与两所述电芯组之一连接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和所述竖隔板分别位于对应所述电芯组的相邻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横隔板包括与所述竖隔板端部连接的、并沿所述竖隔板两侧分别延伸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固连于相邻两所述电芯组上。
进一步的,所述横隔板还包括设于两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块,所述竖隔板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连接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竖隔板采用液冷板,所述液冷板的表面包覆有绝缘层。
进一步的,两相邻所述电芯组之间的间距在5-50mm之间。
进一步的,最外侧的所述电芯组上设有与堆叠的多个所述单体电芯相连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对应于所述间隔件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粘接固连于所述电芯组中的所述单体电芯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具有连接于一起的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和所述竖板分别固连于所述电芯组相邻的端面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通过在相邻两电芯组之间设置的隔离区,以及设置单体电芯的至少之一极柱和汇流排位于该隔离区,并通过设置的间隔件及填充的导热胶,不仅有利于电芯组之间的连接,而且也能够对极柱与汇流排的连接区域进行封闭,以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此区域能与喷发的物质形成隔离,而能有效避免短路发生,同时,也能够对汇流排起到冷却降温及防护作用。
此外,间隔件采用竖隔板和横隔板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的特点,且竖隔板能够起到较好的分隔作用,横隔板能够有利于提高间隔件与电芯组的连接效果。设置的两个连接部分别固连在相邻两电芯组上,能进一步提高间隔件与电芯组的连接效果。
另外,横隔板上设置的连接块,有利于保证竖隔板与横隔板的连接效果。同时,当竖隔板采用液冷板时,能够有效对汇流排进行冷却降温。而设置在最外侧的电芯组上的连接件,不仅能够提高电芯组中的多个单体电芯的相互连接,而且也有利于保证各单体电芯位置的相对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包括围构有容纳腔的下箱体和箱盖,以及置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如上所述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芯组固定在所述下箱体中的液冷板上,或者固定在所述下箱体的底部,或者固定在所述箱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与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模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电池模组局部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视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间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芯组;10、单体电芯;11、汇流排;12、极柱;13、防爆阀;2、间隔件;21、横隔板;22、竖隔板;211、进液口;212、出液口;3、连接件;31、横板;32、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其通过结构改进,可对极柱12与汇流排11的连接区域进行封闭,以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此区域能与喷发的物质形成隔离,而能够有效避免短路发生,同时,也能够对汇流排11起到冷却降温及防护的作用。
在整体构成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排列于一起的多个电芯组1,各电芯组1具有多个叠置于一起的单体电芯10,以及与各单体电芯10极柱12电连接的汇流排11。其中,相邻两电芯组1之间形成有隔离区,单体电芯10上的极柱12与防爆阀13分设在单体电芯10的不同端面上,且单体电芯10的至少之一极柱12以及与之对应相连的汇流排11位于隔离区。同时,在隔离区内设有用于分隔相邻两电芯组1的间隔件2,并于隔离区内填充有使相邻两电芯组1和间隔件2连接于一起的导热胶。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单体电芯10上的两个极柱12和防爆阀13分设在单体电芯10的不同端面上,包括但不限于单体电芯10的两个极柱12,也即正极柱12和负极柱12位于同一端面上,或者两个极柱12位于相对的端面上。
另外,需说明的是,上述中单体电芯10的至少之一极柱12以及与之对应相连的汇流排11位于隔离区,具体可例如为:单体电芯10的正极柱12以及与之相连的汇流排11位于隔离区,或者,单体电芯10的负极柱12以及与之相连的汇流排11位于隔离区,或者,单体电芯10的正极柱12和负极柱12,以及与之对应相连的汇流排11均位于隔离区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单体电芯10的两个极柱12以及与之对应相连的汇流排11均位于隔离区中。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汇流排11的结构以及单体电芯10的极柱12与汇流排11的电连接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成熟结构便可。而导热胶可采用导热硅胶或是导热硅脂,从而利于汇流排11热量的传导。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间隔件2具体包括设于隔离区内的竖隔板22,以及连接竖隔板22并与两个电芯组1之一连接的横隔板21,横隔板21和竖隔板22分别位于对应电芯组1的相邻两侧。其中,竖隔板22与电芯组1的具有极耳的端面平行,而横隔板21与竖隔板22垂直设置,也即横隔板21和竖隔板22连接形成L形结构或是T形结构。当连接形成L形结构时,横隔板21则与两个相邻电芯组1之一进行连接。而当连接形成T形结构时,横隔板21则与两个相邻电芯组1均可连接。并且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横隔板21通过结构胶粘接固连在电芯组1的端面上,如此,可保证相邻两个电芯组1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的一种示例性结构,本实施例的间隔件2可参看图5所示,其优选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当然,也可采用绝缘材质以外的其他材质制成,但需在其表面包覆一层绝缘材料,比如喷涂绝缘漆等。上述的横隔板21包括与竖隔板22端部连接的、并沿竖隔板22两侧分别延伸两个连接部,也即图5所示出的,该间隔件2整体上呈T字形,由此,两个连接部分别固连在相邻两个电芯组1上,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间隔件2与电芯组1的连接强度。
为提高竖隔板22与横隔板21的连接效果,本实施例中,横隔板21还包括设于两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块,竖隔板22可拆卸地固定在连接块上。具体的,由图1结合图5所示,横隔板21包括中部外凸的几字型主体,两连接部具体为该主体两端的两个连接板体,该两个连接板体搭设在两个相邻的电芯组1端面上,并通过结构胶粘接连接于一起。连接块设于两连接部之间,且该连接块的厚度大于连接部的厚度。并且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横隔板21上设有螺纹孔,竖隔板22通过穿设于螺纹孔中的螺纹连接件3螺接在横隔板21上。
此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间隔件2上的横隔板21可粘接在电芯组1的上端面上,其也可粘接在电芯组1的下端面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竖隔板22优选采用液冷板,液冷板的表面包覆有绝缘层。其中,该液冷板内具有冷却液通道,且液冷板的端部设有与冷却液通道连通的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通过液冷板内的冷却液的流动,可进一步提高对汇流排11的冷却效果。此处,可以理解的是,除了采用表面包覆有绝缘层的液冷板外,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绝缘液冷板。
本实施例中,两相邻电芯组1之间的间距在5-50mm之间。如此,在保证电芯便捷安装的同时,使得两相邻电芯组1之间较小,而利于节省占用空间。
为提高单体电芯10位置的相对稳定,最外侧的电芯组1上设有与堆叠的多个单体电芯10相连的连接件3。具体的,由图1结合图3和图6所示,该连接件3包括对应于间隔件2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粘接固连于电芯组1中的单体电芯10上。如图3和图6中所示出的,间隔件2的横隔板21位于图3所示的电芯组1的上端面上,连接板可粘接固连在与横隔板21所在的相同端面上,也可粘接固连在电芯组1的最外侧的端面上,使得各单体电芯10之间较好的连接于一起。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本实施例的连接板整体呈L形板,其具体包括连接于一起的横板31和竖板32,横板31和竖板32通过结构胶分别粘接固连于电芯组1相邻的端面上,也即该连接板位于图3中示出的电芯组1的角部位置,如此,可提高单体电芯10之间的连接效果,而利于保证电芯组1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连接件3除了采用上述结构的连接板外,其还可采用其他结构形式,例如连接板呈长条板状结构,其粘接连接在与横隔板21所在的电芯组1的端面上。
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通过结构改进,可对极柱12与汇流排11的连接区域进行封闭,以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此区域能与喷发的物质进行隔离,二能有效避免短路发生,同时,设置竖隔板22采用液冷板以及填充的导热胶,也能够对汇流排11起到较好的冷却降温即防护的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围构有容纳腔的下箱体和箱盖,以及置于该容纳腔内的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模组,多个电芯组1粘接固定在下箱体中的液冷板上,或者,多个电芯组1粘接固定在下箱体的底部,或者,多个电芯组1粘接固定在箱盖上。
本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应用实施例一的电池模组,可有效防止短路的发生,同时也能避免电池包内凝露现象对汇流排11区域的影响,同时,间隔件2的竖隔板22采用液冷板,也能较好的对汇流排11进行降温,利于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而有着较好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包括排列于一起的多个电芯组(1),各所述电芯组(1)具有多个叠置于一起的单体电芯(10),以及与各所述单体电芯(10)的极柱(12)电连接的汇流排(11),相邻两所述电芯组(1)之间形成有隔离区,所述单体电芯(10)上的极柱(12)与防爆阀(13)分设在所述单体电芯(10)的不同端面上,且所述单体电芯(10)的至少之一极柱(12)以及与之对应相连的所述汇流排(11)位于所述隔离区,所述隔离区内设有用于分隔相邻两所述电芯组(1)的间隔件(2),并于所述隔离区内填充有使相邻两所述电芯组(1)和所述间隔件(2)连接于一起的导热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2)包括设于所述隔离区内的竖隔板(22),以及连接所述竖隔板(22)并与两所述电芯组(1)之一连接的横隔板(21),所述横隔板(21)和所述竖隔板(22)分别位于对应所述电芯组(1)的相邻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隔板(21)包括与所述竖隔板(22)端部连接的、并沿所述竖隔板(22)两侧分别延伸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固连于相邻两所述电芯组(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隔板(21)还包括设于两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块,所述竖隔板(22)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连接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隔板(22)采用液冷板,所述液冷板的表面包覆有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两相邻所述电芯组(1)之间的间距在5-5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最外侧的所述电芯组(1)上设有与堆叠的多个所述单体电芯(10)相连的连接件(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3)包括对应于所述间隔件(2)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粘接固连于所述电芯组(1)中的所述单体电芯(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具有连接于一起的横板(31)和竖板(32),所述横板(31)和所述竖板(32)分别固连于所述电芯组(1)相邻的端面上。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构有容纳腔的下箱体和箱盖,以及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芯组(1)固定在所述下箱体中的液冷板上,或者固定在所述下箱体的底部,或者固定在所述箱盖上。
CN202220183930.5U 2022-01-21 2022-01-21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Active CN216850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83930.5U CN216850227U (zh) 2022-01-21 2022-01-21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83930.5U CN216850227U (zh) 2022-01-21 2022-01-21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0227U true CN216850227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7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83930.5U Active CN216850227U (zh) 2022-01-21 2022-01-21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022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4762A (zh) * 2022-07-20 2022-09-20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5312937A (zh) * 2022-08-31 2022-11-08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包括其的电动装置
WO2024067583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电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4762A (zh) * 2022-07-20 2022-09-20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5084762B (zh) * 2022-07-20 2024-03-22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5312937A (zh) * 2022-08-31 2022-11-08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包括其的电动装置
CN115312937B (zh) * 2022-08-31 2023-07-07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包括其的电动装置
WO2024067583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50227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EP2293377B1 (en)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battery cell assembly with heat exchanger
KR20120016590A (ko) 콤팩트한 구조와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CN215771333U (zh)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CN217426941U (zh) 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CN113964417A (zh) 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CN113224435A (zh) 一种高比能电池包
CN210349937U (zh) 一体化电池模组
CN218939920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8039705U (zh) 一种具有ccs组件的电池包
CN216624395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428015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装置
CN212625975U (zh) 电芯、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214378661U (zh) 电芯固定结构
CN113889708A (zh) 车辆及其电池包
CN218586100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15084762B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7589090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20629913U (zh) Bdu模块及电池包
WO2024032641A1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9067017U (zh) 动力电池包和电池
CN220106760U (zh) 模组框架、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CN216850167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628101U (zh) 电池包及其车辆
CN219892260U (zh) 控温板件、冷却系统、电池包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