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5318U - 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5318U
CN216845318U CN202220299712.8U CN202220299712U CN216845318U CN 216845318 U CN216845318 U CN 216845318U CN 202220299712 U CN202220299712 U CN 202220299712U CN 216845318 U CN216845318 U CN 216845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pipe
reat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997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春明
田冬
杨律超
张维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zhitu Suzhou High Tech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zhitu Suzhou High Tech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zhitu Suzhou High Tech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zhitu Suzhou High Tech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997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5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5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5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矩形滑轨,若干矩形滑轨呈竖直设置,反应釜侧面设有若干环形冷却管,若干环形冷却管与反应釜侧面形状匹配,且呈均匀等距设置,环形冷却管设有与若干矩形滑轨匹配的滑槽,矩形滑轨上设有与若干环形冷却管匹配的若干限位机构,环形冷却管截面呈矩形,且对称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若干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冷却水增压循环泵连接,若干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风冷塔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对反应釜内部的硅油进行有效冷却降温,且降温效果更加均匀,同时整体装置可进行便捷的设置。

Description

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油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硅油是一种无毒而且起泡性低、抗泡性强的油,硅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于液体润滑剂,它不仅作为航空、尖端技术、军事技术部门的特种材料使用,而且也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硅油在生产时需要将原料在反应釜内加热至300-600摄氏度进行反应,而在反应完成后,需要将温度降下来再进行灌装。
现有硅油生产的冷却,主要为自然风冷却和液冷却,自然风冷却效率较低,液冷主要是在反应釜侧壁上设置冷却管,实现冷却的效果,而现有冷却管的设置方式,主要是螺旋缠绕在反应釜上,并通过焊接固定,焊接过程较为繁琐,且由于螺旋缠绕的冷却管长度较长,冷却液前后受热不均,导致反应釜上下冷却温度不均匀,冷却效率不够理想。
为此,我们提出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矩形滑轨,若干所述矩形滑轨呈竖直设置,所述反应釜侧面设有若干环形冷却管,若干所述环形冷却管与反应釜侧面形状匹配,且呈均匀等距设置,所述环形冷却管设有与若干矩形滑轨匹配的滑槽,所述矩形滑轨上设有与若干环形冷却管匹配的若干限位机构,所述环形冷却管截面呈矩形,且对称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若干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冷却水增压循环泵连接,若干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风冷塔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端呈半球型,所述限位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矩形滑轨设有与限位块匹配的凹槽,所述弹簧位于凹槽内,且与矩形滑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分流管,所述进水分流管通过若干支管与若干进水口对应并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汇流管,所述出水汇流管通过若干支管与若干出水口对应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冷塔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风冷塔上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塔风机,所述风冷塔下端匹配设有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风冷塔内部固定设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呈S型环绕在风冷塔空腔内,且与冷却塔风机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增压循环泵与风冷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热交换管一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出水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侧面设置若干环形冷却管,并设置对应的冷却水增压循环泵以及风冷塔,若干环形冷却管通过相关管道与冷却水增压循环泵和风冷塔连接,若干环形冷却管可通入冷却水,实现对反应釜侧壁的冷却降温,进而实现对内部硅油的冷却降温,若干环形冷却管相互之间单独设置,因此冷却液所要流过的距离较短,因此,冷却效果更加均匀,冷却效果较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侧面设置若干矩形滑轨,环形冷却管设有与矩形滑轨匹配的滑槽,通过在矩形滑轨上设置若干限位机构,用于与若干环形冷却管对应,实现对环形冷却管的支撑,达到方便设置环形冷却管的效果,使得环形冷却管的设置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中的若干环形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中的环形冷却管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中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中的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矩形滑轨、3环形冷却管、4限位机构、5进水口、6出水口、7进水管、8冷却水增压循环泵、9出水管、10风冷塔、11限位块、12弹簧、13进水分流管、14出水汇流管、15冷却塔风机、16进风口、17热交换管、18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包括用于装硅油的反应釜1,反应釜1整体为不锈钢材质,为硅油生产的反应器皿,反应釜1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矩形滑轨2,若干矩形滑轨2呈竖直设置,反应釜1侧面设有若干环形冷却管3,环形冷却管3用于通过冷却液,用于与反应釜1进行热交换,若干环形冷却管3与反应釜1侧面形状匹配,且呈均匀等距设置,环形冷却管3可与反应釜1侧壁完全贴合,环形冷却管3设有与若干矩形滑轨2匹配的滑槽,矩形滑轨2起到限位若干环形冷却管3的作用,矩形滑轨2上设有与若干环形冷却管3匹配的若干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用于支撑环形冷却管3,便于环形冷却管3的设置,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块11,限位块11一端呈半球型,限位块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2,矩形滑轨2设有与限位块11匹配的凹槽,限位块11半球形的一端伸出凹槽外,弹簧12位于凹槽内,且与矩形滑轨2固定连接,弹簧12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因此设置环形冷却管3时,可将环形冷却管3的若干滑槽对应若干矩形滑轨2,将环形冷却管3由下而上套上反应釜1,向上滑动,当碰到限位块11时,挤压限位块11,弹簧12收缩,限位块11进入凹槽内,当经过限位块11后,弹簧12复原,限位块11伸出,若干限位块11对环形冷却管3下侧起到支撑的作用,根据该方式,可依次将若干环形冷却管3设置到反应釜1上;
环形冷却管3截面呈矩形,且对称设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环形冷却管3截面呈矩形可更好的与反应釜1侧面相贴合,进水口5和出水口6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若干进水口5通过进水管7与冷却水增压循环泵8连接,冷却水增压循环泵8与现有型号为ISG40-200(I)的增压循环泵相同,冷却水增压循环泵8可将冷却水通过进水管7泵入到环形冷却管3内,若干出水口6通过出水管9与风冷塔10连接,风冷塔10用于热交换冷却用,进水管7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分流管13,进水分流管13通过若干支管与若干进水口5对应并固定连接,出水管9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汇流管14,出水汇流管14通过若干支管与若干出水口6对应并固定连接,进水分流管13与出水汇流管14均起到连接的效果,并分别起到分流和汇流的效果;
风冷塔10内部设有空腔,风冷塔10上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塔风机15,冷却塔风机15与现有型号为LF42-LF100的冷却风机相同,冷却塔风机15可进行抽风,风冷塔10下端匹配设有进风口16,进风口16与冷却塔风机15对应,实现气流的流动,完成热交换冷却,风冷塔10内部固定设有热交换管17,热交换管17呈S型环绕在风冷塔10空腔内,且与冷却塔风机15位置对应,热交换管17呈S型环绕设置,有效的增加了散热的面积,使得冷却液能够被冷却塔风机15快速冷却,冷却水增压循环泵8与风冷塔10之间通过连接管18连接,热交换管17一端与连接管18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出水管9固定连接,连接管18将经过热交换冷却后的冷却液输送到冷却水增压循环泵8,实现往复循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对若干环形冷却管3进行设置时,将环形冷却管3的若干滑槽对应到若干矩形滑轨2,再将环形冷却管3由下而上套到反应釜1上,环形冷却管3沿着反应釜1侧壁滑动,对应的若干限位块11能够支撑环形冷却管3,之后通过该方式依次将若干环形冷却管3等距设置到反应釜1上,最后完成若干环形冷却管3的设置;对反应釜1内硅油进行冷却时,在冷却水增压循环泵8的作用下,冷却水经过进水管7和进水分流管13,进入到若干环形冷却管3内,与反应釜1侧壁进行热交换,之后经过出水汇流管14和出水管9进入风冷塔10内部的热交换管17,冷却塔风机15对热交换管17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冷却,之后在通过连接管18回到冷却水增压循环泵8中,进入下一个循环,实现冷却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矩形滑轨(2),若干所述矩形滑轨(2)呈竖直设置,所述反应釜(1)侧面设有若干环形冷却管(3),若干所述环形冷却管(3)与反应釜(1)侧面形状匹配,且呈均匀等距设置,所述环形冷却管(3)设有与若干矩形滑轨(2)匹配的滑槽,所述矩形滑轨(2)上设有与若干环形冷却管(3)匹配的若干限位机构(4),所述环形冷却管(3)截面呈矩形,且对称设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若干所述进水口(5)通过进水管(7)与冷却水增压循环泵(8)连接,若干所述出水口(6)通过出水管(9)与风冷塔(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一端呈半球型,所述限位块(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矩形滑轨(2)设有与限位块(11)匹配的凹槽,所述弹簧(12)位于凹槽内,且与矩形滑轨(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7)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分流管(13),所述进水分流管(13)通过若干支管与若干进水口(5)对应并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9)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汇流管(14),所述出水汇流管(14)通过若干支管与若干出水口(6)对应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塔(10)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风冷塔(10)上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塔风机(15),所述风冷塔(10)下端匹配设有进风口(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塔(10)内部固定设有热交换管(17),所述热交换管(17)呈S型环绕在风冷塔(10)空腔内,且与冷却塔风机(15)位置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增压循环泵(8)与风冷塔(10)之间通过连接管(18)连接,所述热交换管(17)一端与连接管(18)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出水管(9)固定连接。
CN202220299712.8U 2022-02-15 2022-02-15 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Active CN216845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9712.8U CN216845318U (zh) 2022-02-15 2022-02-15 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9712.8U CN216845318U (zh) 2022-02-15 2022-02-15 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5318U true CN216845318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8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99712.8U Active CN216845318U (zh) 2022-02-15 2022-02-15 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53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45318U (zh) 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CN208627291U (zh) 一种反应釜快速升降温系统
CN206310741U (zh) 一种带有平行翅片迂回流道的双效太阳能平板集热装置
CN104596156B (zh) 变排深翅片换热器
CN203964711U (zh) 一种冷却回收装置
CN201181114Y (zh) 循环式自然对流高效太阳能热水器
CN206146250U (zh) 一种两流程d型管箱空冷换热装置
CN208833028U (zh) 防水卷材生产用冷却水塔
CN210911100U (zh) 一种片材挤出机的机筒降温装置
CN209352879U (zh) 一种通用式发酵罐的换热装置
CN208398700U (zh) 一种树脂降温冷却流道
CN208449303U (zh) 大型半盘管夹套搪玻璃反应釜
CN207628381U (zh) 一种食品级二氧化碳绕管反应器
CN211552532U (zh) 一种无盲区管壳式换热装置
CN104728853A (zh) 锅炉烟气冷却器
CN2684100Y (zh) 导流循环换热保温储热水箱
CN111023870A (zh) 一种无盲区管壳式换热装置
CN110252209A (zh) 一种高效甲醛氧化器
CN204494821U (zh) 一种用于锅炉的热交换器
CN205279803U (zh) 一种淋浴余热回收装置
CN208073604U (zh) 一种新型基于换热技术的汽车专用水空中冷器
CN205383927U (zh) 封闭型空冷器
CN208305538U (zh) 一种新型电子仓灌封模具
CN207674817U (zh) 发酵罐混合液快速降温器
CN203148299U (zh) 一种高效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