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3391U - 车载医疗舱 - Google Patents
车载医疗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33391U CN216833391U CN202220693165.1U CN202220693165U CN216833391U CN 216833391 U CN216833391 U CN 216833391U CN 202220693165 U CN202220693165 U CN 202220693165U CN 216833391 U CN216833391 U CN 2168333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cabin
- medical
- plate
- equipment roo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医疗舱,车载医疗舱经隔板分隔为设备舱和CT检查舱,CT检查舱内设有CT扫描仪和检查床,CT扫描仪中部开设有扫描开口,检查床包括床体支撑架和床板,床板经床板驱动机构驱动可沿床体支撑架前后移动并穿过扫描开口,CT检查舱侧壁上安装有维修门和患者进出门,设备舱内部经设备舱隔板分隔为左设备间、右设备间和下设备间,下设备间设在设备舱的下部,左设备间设在下设备间上并位于设备舱的左侧,右设备间设在下设备间上并位于设备舱的右侧,左设备间与右设备间之间留有检查床移动空间,隔板中部开设有隔板开口,检查床经隔板开口伸入检查床移动空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载医疗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CT扫描仪由传统的安装于医院内检查室的方式向安装于车辆移动仓体的方式转变,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
特种车辆外廓尺寸有限制要求,CT扫描仪及配套的检查床占用空间较大,将CT设备安装在车辆上会占用车辆大部分空间,使得车辆上其他检查设备及医护人员可用空间减小,操作不方便且无法满足五病五癌等较多项目的筛查;同时医疗车上经常需要配备储能电源,以备应急用,但储能电源也需占用车辆较大空间。
经检索,CN202010586071X公开了一种应急用半挂车CT,车厢包括扫描间和操作间,车厢外设有空调外机和储能电源;储能电源和空调外机的空间布局方式,在满足特种车辆外轮廓尺寸的要求下,必然使得车厢内部的扫描空间或操作间空间变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的车载医疗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医疗舱经隔板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设备舱和CT检查舱,所述CT检查舱内设有CT扫描仪和沿CT检查舱长度方向放置的检查床,所述CT扫描仪中部开设有供检查床穿过的扫描开口,所述检查床包括床体支撑架和床板,所述床板经床板驱动机构驱动可沿床体支撑架前后移动并穿过扫描开口,所述CT检查舱侧壁上安装有维修门和患者进出门;
所述设备舱内部经设备舱隔板分隔为左设备间、右设备间和下设备间,所述下设备间设在设备舱的下部且高度小于检查床的高度,所述左设备间设在下设备间上并位于设备舱的左侧,所述右设备间设在下设备间上并位于设备舱的右侧,所述左设备间与右设备间之间留有检查床移动空间,所述隔板中部开设有使检查床移动空间与CT检查舱连通的隔板开口,所述检查床经隔板开口伸入检查床移动空间;
通过隔板将车载医疗舱分隔为设备舱和CT检查舱,并在设备舱中部设有检查床移动空间,此种结构设置方式,可相应的缩短CT检查舱的长度尺寸,在特种车辆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放置其他检查设备,医生可操作空间大。
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舱设在CT检查舱的前侧,所述CT扫描仪设在检查床的前侧且位置靠近设备舱,患者从检查床后侧上床并躺在检查床上,检查床移动,患者的头部能够随着检查床伸进检查床移动空间中,患者检查完,检查床恢复初始位置时,患者从检查床后侧下床,空间大,上下床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左设备间、下设备间内分别固定安装有储能电源,所述右设备间内固定安装有空调外机,所述右设备间外侧侧壁上开设有防护网安装口,所述防护网安装口处安装有防护网,设备间空间布局设置,储能电源分块放置,既能保证设备舱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储能电源和空调外机,又能余留出检查床移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舱的左侧侧壁上在左设备间、下设备间的位置安装有左侧设备维护门,所述左侧设备维护门与左设备间、下设备间均连接,所述设备舱的右侧侧壁上在下设备间的位置安装有下设备间右维护门,打开左侧设备维护门,可同时对左设备间和下设备间的设备进行维护,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打开下设备间右维护门,可对下设备间的设备进行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左设备间的右侧还安装有左设备间右维护门,便于从检查床移动空间处对左设备间的设备进行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CT检查舱的侧壁上在CT扫描仪的左侧和/或右侧开设有维修门,所述维修门靠近CT扫描仪,便于CT扫描仪的安装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CT检查舱的内壁上固定有防辐射铅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医疗舱包括医疗舱前侧板、医疗舱后侧板、医疗舱底板、医疗舱顶板、医疗舱左侧板和医疗舱右侧板,所述医疗舱底板与医疗舱顶板的前端与医疗舱前侧板固定连接,后端与医疗舱后侧板固定连接,左端与医疗舱左侧板固定连接,右端与医疗舱右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隔板的上端与医疗舱顶板固定连接,下端与医疗舱底板固定连接,左端与医疗舱左侧板固定连接,右端与医疗舱右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设备舱隔板包括左设备间右隔板、右设备间左隔板和下设备间顶板,所述下设备间顶板的高度小于检查床的高度,所述下设备间顶板前端与医疗舱前侧板固定连接,后端与隔板固定连接,左端与医疗舱左侧板固定连接,右端与医疗舱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下设备间顶板与医疗舱底板之间形成下设备间;
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与右设备间左隔板相对设置并位于下设备间顶板上端,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位于设备舱左侧,所述右设备间左隔板位于设备舱右侧,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上端、右设备间左隔板上端分别与医疗舱顶板固定连接,下端分别与下设备间顶板固定连接,前端分别与医疗舱前侧板固定连接,后端分别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与医疗舱左侧板之间形成左设备间,所述右设备间左隔板与医疗舱右侧板之间形成右设备间,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与右设备间左隔板之间形成检查床移动空间;结构设计简单,空间布局合理,组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隔板将车载医疗舱分隔为设备舱和CT检查舱,并在设备舱中部设有检查床移动空间,此种结构设置方式,可相应的缩短CT检查舱的长度尺寸,在特种车辆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放置其他检查设备,医生可操作空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左视图。
附图标记:设备舱-1、左设备间-101、右设备间-102、防护网-1021、下设备间-103、检查床移动空间-104、左侧设备维护门-105、下设备间右维护门-106、左设备间右维护门-107;
CT检查舱-2、检查床-201、CT扫描仪-202、扫描开口-2021、左侧维修门-203、右侧维修门-204、患者进出门-205;
医疗舱前侧板-301、医疗舱后侧板-302、医疗舱底板-303、医疗舱左侧板-304、医疗舱右侧板-305、隔板-306、左设备间右隔板-307、右设备间左隔板-308、下设备间顶板-3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车载医疗舱,所述车载医疗舱经隔板306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设备舱1和CT检查舱2,所述CT检查舱2内设有CT扫描仪202和沿CT检查舱2长度方向放置的检查床201,所述CT扫描仪202中部开设有供检查床201穿过的扫描开口2021,所述检查床201包括床体支撑架和床板,所述床板经床板驱动机构驱动可沿床体支撑架前后移动并穿过扫描开口2021,所述CT检查舱2侧壁上安装有维修门和患者进出门205;
所述设备舱1内部经设备舱隔板分隔为左设备间101、右设备间102和下设备间103,所述下设备间103设在设备舱1的下部且高度小于检查床201的高度,所述左设备间101设在下设备间103上并位于设备舱1的左侧,所述右设备间102设在下设备间103上并位于设备舱1的右侧,所述左设备间101与右设备间102之间留有检查床移动空间104,所述检查床移动空间的宽度大于检查床的宽度,所述隔板306中部开设有使检查床移动空间104与CT检查舱2连通的隔板开口,所述检查床201经隔板开口伸入检查床移动空间104;
通过隔板306将车载医疗舱分隔为设备舱1和CT检查舱2,并在设备舱1中部设有检查床移动空间104,此种结构设置方式,可相应的缩短CT检查舱2的长度尺寸,在特种车辆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放置其他检查设备,医生可操作空间大。
所述设备舱1设在CT检查舱2的前侧,所述CT扫描仪202设在检查床201的前侧且位置靠近设备舱1,患者从检查床201后侧上床并躺在检查床201上,检查床201移动,患者的头部能够随着检查床201伸进检查床移动空间104中,患者检查完,检查床201恢复初始位置时,患者从检查床201后侧下床,空间大,上下床方便。
所述左设备间101、下设备间103内分别固定安装有储能电源,所述右设备间102内固定安装有空调外机,所述右设备间102外侧侧壁上开设有防护网安装口,所述防护网安装口处安装有防护网1021,设备间空间布局设置,储能电源分块放置,既能保证设备舱1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储能电源和空调外机,又能余留出检查床移动空间104。
所述设备舱1的左侧侧壁上在左设备间101、下设备间103的位置安装有左侧设备维护门105,所述左侧设备维护门105与左设备间101、下设备间103均连接,所述设备舱1的右侧侧壁上在下设备间103的位置安装有下设备间右维护门106,打开左侧设备维护门105,可同时对左设备间101和下设备间103的设备进行维护,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打开下设备间右维护门106,可对下设备间103的设备进行维护。
所述左设备间101的右侧还安装有左设备间右维护门107,便于从检查床移动空间104处对左设备间101的设备进行维护。
所述CT检查舱2的侧壁上在CT扫描仪202的左侧和/或右侧开设有维修门,维修门靠近CT扫描仪202,便于CT扫描仪202的安装和维护。
此实施例中CT检查舱2左侧侧壁上安装有左侧维修门203,右侧侧壁上安装有右侧维修门205,患者进出门205设在CT检查舱的右侧侧壁后侧,便于患者从患者进出门205进入到CT检查舱2后能够直接从检查床201的后侧上床,结构布局合理。
所述CT检查舱2的内壁上固定有防辐射铅板。
所述车载医疗舱包括医疗舱前侧板301、医疗舱后侧板302、医疗舱底板303、医疗舱顶板、医疗舱左侧板304和医疗舱右侧板305,所述医疗舱底板303与医疗舱顶板的前端与医疗舱前侧板301固定连接,后端与医疗舱后侧板302固定连接,左端与医疗舱左侧板304固定连接,右端与医疗舱右侧板305固定连接;
所述隔板306的上端与医疗舱顶板固定连接,下端与医疗舱底板303固定连接,左端与医疗舱左侧板304固定连接,右端与医疗舱右侧板305固定连接;
所述设备舱隔板包括左设备间右隔板307、右设备间左隔板308和下设备间顶板309,所述下设备间顶板309的高度小于检查床201的高度,所述下设备间顶板309前端与医疗舱前侧板301固定连接,后端与隔板306固定连接,左端与医疗舱左侧板304固定连接,右端与医疗舱右侧板305固定连接,所述下设备间顶板309与医疗舱底板303之间形成下设备间103;
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307与右设备间左隔板308相对设置并位于下设备间顶板309上端,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307位于设备舱1左侧,所述右设备间左隔板308位于设备舱1右侧,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307上端、右设备间左隔板308上端分别与医疗舱顶板固定连接,下端分别与下设备间顶板309固定连接,前端分别与医疗舱前侧板301固定连接,后端分别与隔板306固定连接,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307与医疗舱左侧板304之间形成左设备间101,所述右设备间左隔板308与医疗舱右侧板305之间形成右设备间102,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307与右设备间左隔板308之间形成检查床移动空间104;结构设计简单,空间布局合理,组装方便。
此实施例中CT扫描仪经控制器控制工作,床板驱动机构与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床板沿着CT检查舱长度方向移动,床板驱动机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此实施例中控制器可采用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对患者进行CT检查时:
1、患者从患者进出门205进到CT检查舱2内,从检查床201的后侧上床并躺在检查床201上,患者头部靠近CT扫描仪202,床板驱动机构工作,带动床板向前移动,此时CT扫描仪202工作对患者进行扫描;
2、检查床201的前侧穿过CT扫描仪202的扫描开口2021并通过隔板开口进入到检查床移动空间104中;
3、床板驱动机构工作,带动床板向后移动,回到床板的初始位置,患者从检查床201的后侧下床。
Claims (8)
1.一种车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医疗舱经隔板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设备舱和CT检查舱,所述CT检查舱内设有CT扫描仪和沿CT检查舱长度方向放置的检查床,所述CT扫描仪中部开设有供检查床穿过的扫描开口,所述检查床包括床体支撑架和床板,所述床板经床板驱动机构驱动可沿床体支撑架前后移动并穿过扫描开口,所述CT检查舱侧壁上安装有维修门和患者进出门;
所述设备舱内部经设备舱隔板分隔为左设备间、右设备间和下设备间,所述下设备间设在设备舱的下部且高度小于检查床的高度,所述左设备间设在下设备间上并位于设备舱的左侧,所述右设备间设在下设备间上并位于设备舱的右侧,所述左设备间与右设备间之间留有检查床移动空间,所述隔板中部开设有使检查床移动空间与CT检查舱连通的隔板开口,所述检查床经隔板开口伸入检查床移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舱设在CT检查舱的前侧,所述CT扫描仪设在检查床的前侧且位置靠近设备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设备间、下设备间内分别固定安装有储能电源,所述右设备间内固定安装有空调外机,所述右设备间外侧侧壁上开设有防护网安装口,所述防护网安装口处安装有防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舱的左侧侧壁上在左设备间、下设备间的位置安装有左侧设备维护门,所述左侧设备维护门与左设备间、下设备间均连接,所述设备舱的右侧侧壁上在下设备间的位置安装有下设备间右维护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设备间的右侧还安装有左设备间右维护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一种车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CT检查舱的侧壁上在CT扫描仪的左侧和/或右侧开设有维修门,所述维修门靠近CT扫描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CT检查舱的内壁上固定有防辐射铅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7所述的一种车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医疗舱包括医疗舱前侧板、医疗舱后侧板、医疗舱底板、医疗舱顶板、医疗舱左侧板和医疗舱右侧板,所述医疗舱底板与医疗舱顶板的前端与医疗舱前侧板固定连接,后端与医疗舱后侧板固定连接,左端与医疗舱左侧板固定连接,右端与医疗舱右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隔板的上端与医疗舱顶板固定连接,下端与医疗舱底板固定连接,左端与医疗舱左侧板固定连接,右端与医疗舱右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设备舱隔板包括左设备间右隔板、右设备间左隔板和下设备间顶板,所述下设备间顶板的高度小于检查床的高度,所述下设备间顶板前端与医疗舱前侧板固定连接,后端与隔板固定连接,左端与医疗舱左侧板固定连接,右端与医疗舱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下设备间顶板与医疗舱底板之间形成下设备间;
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与右设备间左隔板相对设置并位于下设备间顶板上端,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位于设备舱左侧,所述右设备间左隔板位于设备舱右侧,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上端、右设备间左隔板上端分别与医疗舱顶板固定连接,下端分别与下设备间顶板固定连接,前端分别与医疗舱前侧板固定连接,后端分别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与医疗舱左侧板之间形成左设备间,所述右设备间左隔板与医疗舱右侧板之间形成右设备间,所述左设备间右隔板与右设备间左隔板之间形成检查床移动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93165.1U CN216833391U (zh) | 2022-03-26 | 2022-03-26 | 车载医疗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93165.1U CN216833391U (zh) | 2022-03-26 | 2022-03-26 | 车载医疗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33391U true CN216833391U (zh) | 2022-06-28 |
Family
ID=82097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93165.1U Active CN216833391U (zh) | 2022-03-26 | 2022-03-26 | 车载医疗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33391U (zh) |
-
2022
- 2022-03-26 CN CN202220693165.1U patent/CN2168333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24933U (zh) | 流动医院专用医疗车 | |
CN110656790A (zh) | 一种拓展智能方舱 | |
CN106473870B (zh) | 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 |
CN216833391U (zh) | 车载医疗舱 | |
CN101579229A (zh) | 集装箱式医检箱体 | |
CN207311243U (zh) | 一种应急ct医疗车 | |
CN210713978U (zh) | 一种ct方舟结构 | |
CN213309810U (zh) | Ct系统医疗舱 | |
CN217091183U (zh) | 多功能筛查车 | |
CN115801105B (zh) | 一种一车一站式高集成机动测控站 | |
CN115230566A (zh) | 一种双扩展ct医疗车 | |
CN201427538Y (zh) | 太阳能供电医检厢体 | |
CN221418072U (zh) | 一种ct检测医疗车 | |
CN213824952U (zh) | 一种移动式生物安全实验室 | |
CN221370117U (zh) | 一种电梯轿顶的通风结构 | |
CN209896499U (zh) | 一种具有双层防护安全型箱体变压器 | |
CN202273755U (zh) | 车载式发电机组静音厢 | |
CN217048419U (zh) | 疾病早筛检测车 | |
CN220053444U (zh) | 一种禽类动物运输车 | |
CN208615731U (zh) | 一种单开门的双枪非车载充电机 | |
CN218367556U (zh) | 直播方舱 | |
CN206856557U (zh) | 一种高原制氧车 | |
CN208646692U (zh) | 一种轻便型新能源照明车 | |
CN205468723U (zh) | 带电作业库房车 | |
CN201426711Y (zh) | 具有锁定装置的医检箱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