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0615U - 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0615U
CN216830615U CN202220568057.1U CN202220568057U CN216830615U CN 216830615 U CN216830615 U CN 216830615U CN 202220568057 U CN202220568057 U CN 202220568057U CN 216830615 U CN216830615 U CN 216830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ture block
groove
hole
rotating fixtur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80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桂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Shuntai Hardware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Shuntai Hardware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Shuntai Hardware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Shuntai Hardware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80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0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0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0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其结构包括有握持座以及杆部,握持座对应杆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部,杆部固定插设于转动部下端,转动部内对应开设有两个容置腔,每个容置腔内均滑移设置有滑块,两个滑块上端通过回退组件分别连接有正旋卡块或反旋卡块,每个容置腔上端均开设有供正旋卡块或反旋卡块伸出的通孔,连接部下端位于各个通孔的对应位置处等距且周向凹设有若干与正旋卡块或反旋卡块配合的卡槽,正旋卡块外端且位于顺时针侧开设有第一斜腰,反旋卡块外端且位于逆时针侧开设有第二斜腰,容置腔内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滑块径向滑移的调节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
背景技术
T型扳手为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用于旋拧紧固件,例如螺母、螺钉等。现有T型扳手工作时将杆部低端对准工件,而后工作人员用另一只手拧转握持座,每次拧转时手部只能转动半圈,然后需要松开握持座调整手部并重新握持,操作工作在使用时手臂频繁调整,装卸效率较低且增大工作人员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包括有握持座以及杆部,握持座对应杆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部,杆部固定插设于转动部下端,转动部内对应开设有两个容置腔,每个容置腔内均滑移设置有滑块,两个滑块上端通过回退组件分别连接有正旋卡块或反旋卡块,每个容置腔上端均开设有供正旋卡块或反旋卡块伸出的通孔,连接部下端位于各个通孔的对应位置处等距且周向凹设有若干与正旋卡块或反旋卡块配合的卡槽,正旋卡块外端且位于顺时针侧开设有第一斜腰,反旋卡块外端且位于逆时针侧开设有第二斜腰,容置腔内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滑块径向滑移的调节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回退组件包括开设于滑块上端的活动孔,活动孔与正旋卡块或反旋卡块适配,活动孔内壁两侧均凹设有导向槽,正旋卡块或反旋卡块一端活动插设于活动孔内,正旋卡块或反旋卡块插入端两侧均设置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活动孔内底面与正旋卡块或反旋卡块内端面之间均固定夹设有回退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调节组件包括开设于每个容置腔一侧的螺纹孔,螺纹孔均延伸至转动部外,两个螺纹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滑块下端一侧均设置有与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配合的锥台部,锥台部下端面与容置腔内底面之间均夹设有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部下端面开设有轴孔且轴孔内端均延伸有限位槽,转动部上端中心处均固定设置有与轴孔适配的轴柱,轴柱上端套设有与限位槽适配的限位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握持座下端开设有装配槽,装配槽内底面中心处开设有延伸至握持座上端的紧固孔,紧固孔上开口端开设有凹槽,连接部上端中心处设置有与装配槽适配的装配块,装配块上端中心处设置有与紧固孔适配的螺杆,螺杆贯穿延伸至凹槽内且套设有紧固螺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装配槽呈内六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握持座下端且位于装配槽的两侧均设置有便于手部握持的波纹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应工作需要由初始状态切换至正旋状态或反旋状态,当需要安装工件时切换至正旋模式,促使正旋卡块伸出通孔并进入卡槽,安装工件时将杆部与工件对准并通过另一只手握紧转动部,通过握持座带动连接部逆时针转动并通过凹槽与第一斜腰之间的配合促使正旋卡块朝向容置腔内缩,连接部转动促使下一凹槽到达正旋卡块位置处,此时滑块上端的回退组件促使正旋卡块回退至初始位置并进入凹槽,此时顺时针转动握持座并通过凹槽与卡块之间的限位配合带动转动部顺时针转动,转动部转动并带动杆部顺时针转动进而实现工件的安装紧固,安装时手臂不需重复握持或松开握持座,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理,当需要卸下工件时促使反旋卡块伸出通孔即可;当需要切换至初始状态时控制正旋卡块及反旋卡块均伸出通孔并与对应凹槽卡紧,此时正旋卡块及反旋卡块分别对连接部的正向及反向转动实现卡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握持座;100、杆部;101、连接部;102、轴孔;103、限位槽;104、轴柱;105、限位环;106、装配槽;107、紧固孔;108、凹槽;109、装配块;110、螺杆;112、紧固螺母;113、波纹部;2、转动部;200、容置腔;201、滑块;202、正旋卡块;203、反旋卡块;204、通孔;205、卡槽;206、第一斜腰;207、第二斜腰;3、活动孔;300、导向槽;301、导向块;302、回退弹簧;4、螺纹孔;400、第一螺栓;401、第二螺栓;402、锥台部;40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包括有握持座1以及杆部100,握持座1对应杆部10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101,连接部101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部2,杆部100固定插设于转动部2下端,转动部2内对应开设有两个容置腔200,每个容置腔200内均滑移设置有滑块201,两个滑块201上端通过回退组件分别连接有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每个容置腔200上端均开设有供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伸出的通孔204,连接部101下端位于各个通孔204的对应位置处等距且周向凹设有若干与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配合的卡槽205,正旋卡块202外端且位于顺时针侧开设有第一斜腰206,反旋卡块203外端且位于逆时针侧开设有第二斜腰207,容置腔200内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滑块201径向滑移的调节组件。
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应工作需要由初始状态切换至正旋状态或反旋状态,当需要安装工件时将本实用新型切换至正旋模式,具体是通过调节组件控制与正旋卡块202连接的滑块201沿容置腔200向上滑移并促使正旋卡块202伸出通孔204,正旋卡块202伸出通孔204并进入卡槽205,正旋卡块202上端且位于顺时针侧开设有第一斜腰206(如附图1所示),安装工件时将杆部100与工件对准并通过另一只手握紧转动部2,通过握持座1带动连接部101逆时针转动且连接部101转动时转动部2固定不动,连接部101逆时针转动并通过凹槽108与第一斜腰206之间的配合促使正旋卡块202朝向容置腔200内缩,连接部101转动促使下一凹槽108到达正旋卡块202位置处,此时滑块201上端的回退组件促使正旋卡块202回退至初始位置并进入凹槽108,此时顺时针转动握持座1并通过凹槽108与卡块之间的限位配合带动转动部2顺时针转动,转动部2转动并带动杆部100顺时针转动进而实现工件的安装紧固,安装时手臂不需重复握持或松开握持座1,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理,当需要卸下工件时通过调节组件控制与反旋卡块203连接的滑块201沿容置腔200向上滑移并促使反旋卡块203伸出通孔204即可;当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切换至初始状态时控制正旋卡块202及反旋卡块203均伸出通孔204并与对应凹槽108卡紧,此时正旋卡块202及反旋卡块203分别对连接部101的正向及反向转动实现卡紧;其中凹槽108的尺寸大于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的尺寸,进而避免凹槽108与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之间发生卡滞。
回退组件包括开设于滑块201上端的活动孔3,活动孔3与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适配,活动孔3内壁两侧均凹设有导向槽300,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一端活动插设于活动孔3内,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插入端两侧均设置有与导向槽300配合的导向块301,活动孔3内底面与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内端面之间均固定夹设有回退弹簧302。
在使用时,当正旋卡块202的第一斜腰206面或反旋卡块203的第二斜腰207面与凹槽108接触时促使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内缩至通孔204内,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内缩的同时克服回退弹簧302的弹性往复力朝向活动孔3内底壁压紧,转动部2旋动促使下一凹槽108到达通孔204位置处时,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由于回退弹簧302的弹性往复力伸出通孔204并进入凹槽108与凹槽108,通过设置回退弹簧302有效提高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的复位性能。
调节组件包括开设于每个容置腔200一侧的螺纹孔4,螺纹孔4均延伸至转动部2外,两个螺纹孔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400及第二螺栓401,滑块201下端一侧均设置有与第一螺栓400或第二螺栓401配合的锥台部402,锥台部402下端面与容置腔200内底面之间均夹设有复位弹簧403。
在使用时,当需要控制对应滑块201沿容置腔200向上滑移时,将第一螺栓400或第二螺栓401与螺纹孔4旋紧并促使第一螺栓400或第二螺栓401的杆部100与锥台部402压紧,通过锥台部402与第一螺栓400或第二螺栓401之间的配合带动滑块201克服复位弹簧403的拉力沿容置腔200向上滑移,进而带动上端对应的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伸出通孔204;当需要控制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回缩至容置腔200内时旋出第一螺栓400或第二螺栓401,此时第一螺栓400或第二螺栓401对于滑块201的限位消失,滑块201由于复位弹簧403的拉力回退至初始位置并带动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回缩至容置腔200内;其中第一螺栓400及第二螺栓401优选时可替换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旋钮件,进而便于工作人员的调节及使用。
连接部101下端面开设有轴孔102且轴孔102内端均延伸有限位槽103,转动部2上端中心处均固定设置有与轴孔102适配的轴柱104,轴柱104上端套设有与限位槽103适配的限位环105。
在使用时,转动部2通过轴柱104与轴孔102之间的配合与连接部101转动连接,同时通过限位环105与限位槽103之间的配合对轴柱104的位置进行限定,进而避免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转动部2与连接部101之间发生脱离。
握持座1下端开设有装配槽106,装配槽106内底面中心处开设有延伸至握持座1上端的紧固孔107,紧固孔107上开口端开设有凹槽108,连接部101上端中心处设置有与装配槽106适配的装配块109,装配块109上端中心处设置有与紧固孔107适配的螺杆110,螺杆110贯穿延伸至凹槽108内且套设有紧固螺母112。
在使用时,握持座1与连接部101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日常收纳,同时便于握持座1的日常维护及更换,将连接部101与握持座1进行装配时将装配块109与装配槽106对准并推入,装配块109推入装配槽106并促使螺杆110进入紧固孔107并延伸至凹槽108内,将紧固螺母112与螺杆110旋紧完成拼装,紧固螺母112旋紧状态下时位于凹槽108内进而不会对扳手的使用造成影响。
装配槽106呈内六角结构。
在使用时,装配槽106呈内六角结构且装配块109结构与装配槽106适配,通过装配槽106与装配块109之间的限位卡紧,避免握持杆旋动过程中与连接部101之间发生脱离,保证握持杆与连接部101之间的连接强度。
握持座1下端且位于装配槽106的两侧均设置有便于手部握持的波纹部113。
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波纹部113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握持时的舒适度。
同时需要指出的本实用新型指出的术语,如: “前”、“后”、“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包括有握持座(1)以及杆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座(1)对应杆部(10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101),所述连接部(101)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部(2),所述杆部(100)固定插设于转动部(2)下端,所述转动部(2)内对应开设有两个容置腔(200),每个所述容置腔(200)内均滑移设置有滑块(201),两个所述滑块(201)上端通过回退组件分别连接有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每个所述容置腔(200)上端均开设有供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伸出的通孔(204),所述连接部(101)下端位于各个通孔(204)的对应位置处等距且周向凹设有若干与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配合的卡槽(205),所述正旋卡块(202)外端且位于顺时针侧开设有第一斜腰(206),所述反旋卡块(203)外端且位于逆时针侧开设有第二斜腰(207),所述容置腔(200)内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滑块(201)径向滑移的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退组件包括开设于滑块(201)上端的活动孔(3),所述活动孔(3)与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适配,所述活动孔(3)内壁两侧均凹设有导向槽(300),所述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一端活动插设于活动孔(3)内,所述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插入端两侧均设置有与导向槽(300)配合的导向块(301),所述活动孔(3)内底面与正旋卡块(202)或反旋卡块(203)内端面之间均固定夹设有回退弹簧(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型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于每个容置腔(200)一侧的螺纹孔(4),所述螺纹孔(4)均延伸至转动部(2)外,两个所述螺纹孔(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400)及第二螺栓(401),所述滑块(201)下端一侧均设置有与第一螺栓(400)或第二螺栓(401)配合的锥台部(402),所述锥台部(402)下端面与容置腔(200)内底面之间均夹设有复位弹簧(4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1)下端面开设有轴孔(102)且轴孔(102)内端均延伸有限位槽(103),所述转动部(2)上端中心处均固定设置有与轴孔(102)适配的轴柱(104),所述轴柱(104)上端套设有与限位槽(103)适配的限位环(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型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座(1)下端开设有装配槽(106),所述装配槽(106)内底面中心处开设有延伸至握持座(1)上端的紧固孔(107),所述紧固孔(107)上开口端开设有凹槽(108),所述连接部(101)上端中心处设置有与装配槽(106)适配的装配块(109),所述装配块(109)上端中心处设置有与紧固孔(107)适配的螺杆(110),所述螺杆(110)贯穿延伸至凹槽(108)内且套设有紧固螺母(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型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106)呈内六角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型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座(1)下端且位于装配槽(106)的两侧均设置有便于手部握持的波纹部(113)。
CN202220568057.1U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 Active CN216830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8057.1U CN216830615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8057.1U CN216830615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0615U true CN216830615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7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8057.1U Active CN216830615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0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30615U (zh) 一种t型内六角扳手
CN210998442U (zh) 一种扳手用多功能可调手柄结构
CN218016990U (zh) 一种汽车零件自动拧紧设备
CN212444956U (zh) 一种用于螺丝安装的辅助工装
CN212887358U (zh) 一种基于废旧扳手利用的改造扳手
CN211073352U (zh) 一种省力扳手
CN210232820U (zh) 一种可调式外六角扳手
CN208826383U (zh) 一种具有平行夹紧功能的调节式扳手水泵钳
CN220408559U (zh) 多功能快速扳手
CN221495841U (zh) 一种圆形轮使用的棘轮扳手
CN217668853U (zh) 一种方便施力的水泵钳
CN21791297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松紧式钻夹头的电钻
CN221622049U (zh) 一种可调节扳手头部位置的扳手
CN215847878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多功能扳手
CN110666736A (zh) 一种可调节式电动扳手转换头
CN217097513U (zh) 一种间接式接近开关安装工具
CN217255924U (zh) 一种电网线路检修专用扳手
CN218613737U (zh) 一种可变力臂棘轮扳手
CN216883688U (zh) 一种便捷螺丝刀
CN219840903U (zh) 一种防脱定位销结构
CN219882420U (zh) 一种单面齿万能扳手
CN221669083U (zh) 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
CN108488181A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合金钢紧固件
CN220719032U (zh) 一种氮气弹簧加工用夹持工装
CN217620270U (zh) 一种活动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