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3898U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3898U
CN216823898U CN202122976086.XU CN202122976086U CN216823898U CN 216823898 U CN216823898 U CN 216823898U CN 202122976086 U CN202122976086 U CN 202122976086U CN 216823898 U CN216823898 U CN 216823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absorbent article
colored
waist
vis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60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杰
永井贵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3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3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包括:吸收性主体(10);以及接合到吸收性主体(10)的非肌肤侧的腰部构件(20)。设置有清凉剂供应区域和可视识别区域,该清凉剂供应区域是设置有清凉剂的区域,该可视识别区域是表示清凉剂的存在的区域。当在厚度方向观看处于展开状态的吸收性物品时,清凉剂供应区域和可视识别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或彼此相邻。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通常,对于具有包括腰部构件和吸收性主体的吸收性物品例如拉拉裤型一次性尿布,已知的是在腰部构件中设置有诸如清凉剂或芳香剂的功能性物质用以给穿用者带来凉爽感觉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内裤形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前侧部分A和后侧部分C(对应于腰部构件)的腰部区域中设置有在大气压下将香味成分散发到空气中的芳香剂。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8-102612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中提供的清凉剂或芳香剂(功能物质)通常是无色且透明的,并且通常是不可见的。因此,难以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以往问题而做出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可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方面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方面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液性的吸收性主体;以及腰部构件,该腰部构件接合到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侧,设置有清凉剂供应区域和可视识别区域,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是设置有清凉剂的区域,上述可视识别区域是表示上述清凉剂的存在的区域,当在厚度方向观看处于展开状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时,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和上述可视识别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或彼此相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液性的吸收性主体;以及腰部构件,该腰部构件接合到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侧,设置有清凉剂供应区域和可视识别区域,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是设置有清凉剂的区域,上述可视识别区域是表示上述清凉剂的存在的区域,当在厚度方向观看处于展开状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时,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和上述可视识别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或彼此相邻。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通过在视觉上识别可视识别区域,使用者可以识别出吸收性物品具有清凉剂。这使得更容易让使用者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通孔,每个上述通孔都是在上述厚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构成上述腰部构件的多个片中的至少一个片的孔,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第一孔区域和第二孔区域,上述第一孔区域是设置有多个上述通孔的区域,上述第二孔区域是每单位面积所设置的通孔的数量比上述第一孔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所设置的通孔的数量小的区域,并且上述可视识别区域是上述第一孔区域和上述第二孔区域中的任一方。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通过在视觉上识别出孔供应率与周围不同的区域,可以允许使用者识别清凉剂的存在并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第一着色区域和第二着色区域,上述第一着色区域是至少部分地以规定的颜色着色的区域,上述第二着色区域是未着色或以与上述规定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着色的区域,并且上述可视识别区域是上述第一着色区域和上述第二着色区域中的任一方。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通过在视觉上识别出具有与周围不同的颜色的区域,可以允许使用者识别清凉剂的存在并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述腰部构件具有多个在上述横向方向具有弹性的腰部弹性构件,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和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上述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是上述腰部弹性构件以规定的颜色着色的区域,上述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是上述腰部弹性构件未着色或以与上述规定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着色的区域,并且上述可视识别区域是上述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和上述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中的任一方。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通过在视觉上识别出布置有具有与周围不同的颜色的弹性构件的区域,可以允许使用者识别清凉剂的存在并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规定的颜色是孟塞尔颜色轮上的5GY~5PB的范围内的颜色。
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在孟塞尔颜色轮的5GY~5PB(绿色至蓝色)的范围内的凉爽颜色通常会产生冰冷或凉爽的感觉并产生抚慰效果,因此通过视觉上识别这种凉爽的颜色,可以进一步允许使用者联想起由清凉剂提供的凉爽舒适的感觉。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折线,上述折线用于当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时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一部分区域,并且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当在上述厚度方向观看时上述可视识别区域与上述折线彼此重叠的部分。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在折线处在厚度方向凸出地变形,并且片构件的部分在凸形的顶点处在厚度方向彼此紧密接触。因此,可视识别区域在厚度方向与其他片构件紧密接触,因此看似具有较暗的颜色。这使得使用者更容易识别清凉剂的存在。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述腰部构件包括前腰部分和后腰部分,在两个横向侧方部分的每一个中设置有侧方接合部分,上述侧方接合部分是上述前腰部分和上述后腰部分接合的部分,并且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当在上述厚度方向观看时上述可视识别区域与上述侧方接合部分彼此重叠的部分。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在与侧方接合部分重叠的部分中,可视识别区域(着色部分)在厚度方向抵靠前腰部分和后腰部分,因此看似具有较暗的颜色。这使得使用者更容易识别清凉剂的存在。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述可视识别区域包括:第一可视识别区域,该第一可视识别区域是第一着色区域和第二着色区域中的任一方,上述第一着色区域是至少部分地以规定的颜色着色的区域,上述第二着色区域是未着色或以与上述规定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着色的区域;第二可视识别区域,该第二可视识别区域是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和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中的任一方,上述腰部构件具有在上述横向方向具有弹性的腰部弹性构件,上述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是上述腰部弹性构件以规定的颜色着色的区域,上述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是上述腰部弹性构件未着色或以与上述规定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着色的区域;以及第三可视识别区域,该第三可视识别区域是第一孔区域和第二孔区域中的任一方,设置有在上述厚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构成上述腰部构件的多个片中的至少一个片的通孔,上述第一孔区域是设置有多个上述通孔的区域,上述第二孔区域是每单位面积所设置的通孔的数量比上述第一孔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所设置的通孔的数量小的区域,并且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当在上述厚度方向观看时上述第一可视识别区域、上述第二可视识别区域和上述第三可视识别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区域彼此重叠的部分。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由于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可视识别区域的重叠,可以进一步改善能由使用者看到的性能,并且可以更容易地识别清凉剂的存在。因此,可以进一步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吸收性物品所提供的凉爽舒适的感觉。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可视识别区域设置在上述腰部构件上。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识别出在腰部构件中设置有清凉剂,并且能联想起会在使用期间出汗的腰部区域中的凉爽舒适的感觉。因此,使用者可以安心地穿戴吸收性物品。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并且上述可视识别区域布置在上述腰部构件的上述垂直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上方。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在使用期间,腰部构件中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越高,则越有可能发生汗液的累积,因此更容易出现闷热。因此,通过在垂直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上方布置可视识别区域,能使得使用者更容易识别出在上部区域中设置有清凉剂。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腰部构件包括前腰部分和后腰部分,并且上述可视识别区域设置在上述后腰部分。
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穿用者的身体通常在他们腰部的后侧比在其前侧有更多的汗腺,并且更可能在其后面出汗,因此通过在后腰部分布置可视识别区域以允许使用者识别清凉剂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可能发生出汗的后侧的凉爽舒适的感觉。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腰部构件包括肌肤侧片、非肌肤侧片和肌肤表面片,上述肌肤表面片覆盖在上述肌肤侧片的肌肤侧,并且上述可视识别区域设置在上述肌肤表面片上。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看到腰部构件的肌肤侧表面上的可视识别区域,因此当穿戴吸收性物品时,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识别出在与穿用者的肌肤接触的腰部构件的肌肤侧表面附近设置清凉剂,更有可能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并且上述可视识别区域具有在上述垂直方向和上述横向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不连续的部分。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可视识别区域具有不连续部分,因此在可视识别区域的连续部分与不连续部分之间的边界处存在反差,并且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识别可视识别区域。这使得使用者更容易识别出清凉剂的存在。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当包装上述吸收性物品时,上述吸收性物品在上述垂直方向和上述横向方向上的至少一处被折叠,并且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状态下,上述可视识别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可见。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可以在折叠状态下从外部在视觉上识别可视识别区域,因此当从包装体中取出吸收性物品时,使用者可以在视觉上识别可视识别区域,并且可以识别出设置有清凉剂。因此,即使在开始使用吸收性物品之前,也可以容易地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的面积大于上述可视识别区域的面积。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使用者可以易于一下就理解在布置有可视识别区域的区域中展现出由清凉剂提供的清凉感觉效果。这允许使用者安心地穿戴吸收性物品。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腰部构件包括肌肤侧片、非肌肤侧片和肌肤表面片,上述肌肤表面片覆盖在上述肌肤侧片的肌肤侧,上述可视识别区域在整个上述肌肤表面片上延伸,并且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设置在上述肌肤表面片的一部分区域。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在肌肤表面片的大范围(整体)上设置可视识别区域,因此当使用者穿戴吸收性物品时,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识别出展现清凉效果以及能在腰部区域的大范围获得凉爽舒适的感觉。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述可视识别区域设置在横向中央部分,并且在上述横向中央部分未设置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横向方向的中央部分是在穿戴吸收性物品时不太可能与穿用者的肌肤接触的区域,并且不太可能有助于凉爽舒适的感觉,因此通过不在中央部分设置清凉剂使得可以降低设置清凉剂的成本。另一方面,可视识别区域设置在中央部分,因此可以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可视识别区域在整体上具有清凉效果,并且使用者可以安心地穿戴吸收性物品。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本说明书的描述,除了上述内容之外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可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尿布1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展开及拉伸状态的尿布1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示出处于展开及拉伸状态的尿布1中的清凉剂供应区域70与可视识别区域80的布置示例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当穿戴尿布1时穿用者的身体与清凉剂供应区域7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可视识别区域80的布置的变型例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可视识别区域80的变型例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可视识别区域80的另一变型例的俯视图。
图9A至图9C是示出在内裤形态的尿布1如何折叠用以进行包装的示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尿布1的腰部构件20的变型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清凉剂供应区域70的变型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描述,至少下列问题将变得清楚。
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列举一次性尿布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下文中也称为“尿布1”)。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旨在还包括短裤型卫生巾和其他拉拉裤(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
尿布的配置1
图1是尿布1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展开及拉伸状态的尿布1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应注意,尿布1的“拉伸状态”是指以下状态:整个尿布1(整个产品)被拉伸以消除褶皱,或者更具体地被拉伸直至尿布1的构成构件(例如后面描述的吸收性主体10和腰部构件20)的尺寸匹配或接近各构件自身的尺寸。
在图1所示的内裤形态中,尿布1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横向方向和前后方向,并且具有腰部开口BH和一对腿部开口LH。垂直方向的上侧对应于腰部开口BH侧,并且下侧对应于下裆侧。而且,前后方向的前侧对应于穿用者的腹侧,并且后侧对应于穿用者的背侧。而且,在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下,尿布1具有彼此交叉的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纵向方向顺应图1中的垂直方向,并且对应于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顺应图1中的横向方向。而且,如图3所示,尿布1的构成材料彼此重叠的方向是厚度方向。在厚度方向上与穿用者的肌肤接触的一侧是肌肤侧,并且相反侧是非肌肤侧。
尿布1具有吸收液体的吸收性主体10和腰部构件20,腰部构件20布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非肌肤侧。腰部构件20具有与尿布1的前板块对应的前腰部分30和与尿布1的后板块对应的后腰部分40。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是所谓的三件式拉拉裤型的一次性尿布,其包括:作为第一组件的吸收性主体10,其与穿用者的下裆部接触并吸收诸如尿液的排泄物;作为第二组件的前腰部分30,其覆盖穿用者的前侧部的第二部件;以及作为第三组件的后腰部分40,其覆盖穿用者的后侧部。
在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下,前腰部分30和后腰部分40彼此平行地布置,在它们之间存在纵向间隙,并且吸收性主体10跨越它们之间的间隙。而且,长度方向(对应于图2的纵向方向)上的吸收性主体10的端部10ea、10eb经由主体接合部分60而接合并固定到相邻的腰部部分30、40的肌肤侧。具体地,在吸收性主体10与前腰部分30在厚度方向重叠的前重叠区域OL30中,吸收性主体10的非肌肤侧表面和前腰部分30的肌肤侧表面利用由诸如热熔粘合剂的粘合剂形成的前主体接合部分61(主体接合部分60)而接合(参见图2和图3)。类似地,在吸收性主体10与后腰部分40在厚度方向重叠的后重叠区域OL40中,吸收性主体10的非肌肤侧表面和后腰部分40的肌肤侧表面利用由诸如热熔粘合剂的粘合剂形成的后主体接合部分62(主体接合部分60)而接合。
然后,将处于该展开状态的吸收性主体10在与纵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C1对应的折叠位置(折线)处折叠。在该折叠状态下彼此相向的前腰部分30和后腰部分40在两个横向侧方部分30sw和两个横向侧方部分40sw彼此接合/连接,从而形成一对侧方接合部分50。换句话说,由于一对侧方接合部分50,前腰部分30和后腰部分40形成环形形状。应注意,侧方接合部分50通过已知的接合手段例如熔接或粘合来形成。因此,如图1所示形成出腰部开口BH和一对腿部开口LH,从而获得处于内裤形态的尿布1。
吸收性主体10
吸收性主体10包括:吸收性芯11,其吸收排泄的流体;顶片12,其在厚度方向布置在吸收性芯11的肌肤侧;以及底片13,其布置在吸收性芯11的非肌肤侧(参见图3)。应注意,吸收性主体10可以包括除上述之外的片构件。例如,可以在厚度方向在顶片12和吸收性芯11之间设置第二片(未示出)。
吸收性芯11是吸收和保留诸如尿液的排泄流体的构件,并且由例如液体吸收性纤维诸如混合有高吸水性聚合物(SAP)的纸浆纤维形成。应注意,吸收性芯11的外周表面可以用由薄纸、无纺布等制成的透液性片构件(芯包覆片11b)覆盖。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11具有在长度方向位于前端与后端之间的窄部分11c,该窄部分11c的宽度在横向方向变窄,并且吸收性芯11如图1所述在俯视时具有大致沙漏状形状。该窄部分11c是当穿戴尿布1时布置在穿用者的腿部之间的部分,并且该部分在横向方向(窄宽度)具有短的长度,使得吸收性芯11可以容易地匹配在穿用者的下裆。
顶片12是透液性片,可以由亲水的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等制成。应注意,顶片12可以被配置成使得横向方向的两个侧方部分在厚度方向从肌肤侧折回至非肌肤侧,以围绕吸收性芯11包覆(图3中未示出)。
底片13具有双层结构,其包括不透液性片13a和布置在其非肌肤侧的疏水性的外部片13b。不透液性片13a可以是树脂膜等,并且外部片13b可以是柔性无纺布片。
此外,可以在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侧方部分中沿着纵向方向(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一对防漏壁部分(图3中未示出)。例如,一对防漏壁部分可以由从吸收性芯11的端部向外延伸并朝肌肤侧弯曲的、外部片13b的横向方向(宽度方向)上的部分形成。设置这样的防漏壁部分使得更容易防止在穿戴了尿布1时由吸收性主体10吸收的排泄物发生侧漏。
前腰部分30
如图3所示,前腰部分30包括在厚度方向布置在肌肤侧的肌肤侧片31;邻近并覆盖肌肤侧片31的非肌肤侧的非肌肤侧片32;以及在厚度方向设置在肌肤侧片31和非肌肤侧片32之间的腰部弹性构件35。
肌肤侧片31和非肌肤侧片32如图2所示那样是俯视观看时的矩形的片构件,例如由SMS(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形成。
腰部弹性构件35由弹性绳等构成,并且在沿垂直方向并排布置并沿横向方向拉伸的状态下附接在肌肤侧片31和非肌肤侧板32之间。由于腰部弹性构件35所呈现的弹性,前腰部分30在腹侧围绕穿用者的腰部进行匹配。
腰部弹性构件35可以使用诸如热熔粘合剂的粘合剂进行附接。例如,腰部弹性构件35可以通过将热熔粘合剂施加到腰部弹性构件35并在拉伸到规定的伸长率的同时将腰部弹性构件夹在肌肤侧片31和非肌肤侧板32之间来进行附接。换句话说,肌肤侧片31和非肌肤侧片32通过粘合剂与布置在它们之间的腰部弹性构件35接合。应注意,腰部弹性构件35可以通过将粘合剂施加到肌肤侧片31和非肌肤侧片32侧而不是将粘合剂施加到腰部弹性构件35上来进行附接。
而且,肌肤表面片36覆盖在前腰部分30的最靠近肌肤的表面的一部分上。如图3所示,肌肤表面片36是片构件,该片构件布置成从肌肤侧覆盖位于吸收性主体10的腹侧的上端10ea(纵向方向上的前端)(即横跨垂直方向地延伸),并用作罩片。因此,可以防止在穿戴了尿布1时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边缘陷入穿用者的肌肤。肌肤表面片36由SMS无纺布等制成。而且,肌肤表面片36可以是在横向方向具有弹性的片构件(例如弹性无纺布片)。
后腰部分40
后腰部分40具有与前腰部分30基本相同的配置。换句话说,后腰部分40包括:在厚度方向布置在肌肤侧的肌肤侧片41;邻近并覆盖在肌肤侧片41的非肌肤侧的非肌肤侧片42;以及在厚度方向设置在肌肤侧片41和非肌肤侧片42之间的腰部弹性构件45。这些构件的配置与前腰部分30的配置基本相同,因此这里将不再描述。
然而,后腰部分40的外形与前腰部分30的外形不同。具体地,如图2所示,后腰部分40包括在垂直方向上位于侧方接合部分50(侧方部分40sw)下方的臀部盖罩40b,该臀部盖罩40b具有大致梯形形状。臀部盖罩40b是横向方向的宽度在垂直方向从上侧朝下侧减小的部分,并且其外边缘是弯曲的。设置臀部盖罩40b使得当穿戴了尿布1时能使后腰部分40覆盖穿用者臀部的大部分。
如图2所示,臀部盖罩40b设置有后腿弹性构件47,其是弹性绳等。后腿弹性构件47在沿臀部盖罩40b的周边边缘拉伸的状态下附接在肌肤侧片41和非肌肤侧片42之间,并且由于后腿弹性构件47呈现的弹性,当穿戴了尿布1时后腰部分40的臀部盖罩40b容易围绕穿用者的臀部进行匹配,并且不太可能从穿用者的臀部卷起。
同样地,与前腰部分30类似,肌肤表面片46覆盖在后腰部分40的最靠近肌肤的表面的一部分上。如图3所示,肌肤表面片46是片构件,该片构件布置成从肌肤侧覆盖位于吸收性主体10的背侧的上端10eb(纵向方向上的后端)(即横跨垂直方向地延伸)。而且,尿布1的后腰部分40具有:在厚度方向在肌肤表面片46和肌肤侧片41之间设置有清凉剂的清凉剂供应区域70;以及表示清凉剂的存在的可视识别区域80。
清凉剂供应区域70
图4是示出处于展开及拉伸状态下的尿布1中的清凉剂供应区域70和可视识别区域80的布置的示例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在腰部构件20的后腰部分40的部分具有设置有清凉剂的清凉剂供应区域70。清凉剂以诸如平面形状、线性形状、螺旋形状、Z字形状或虚线形状等形状布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清凉剂可以是在本技术领域中常见的清凉剂,但优选的是具有易挥发性并且作用于肌肤神经中的受体激活通道(TRPM8)。示例包括薄荷醇(例如L-薄荷醇)及其衍生物(例如乳酸薄荷酯)、水杨酸甲酯、樟脑、黄瓜萃取物和衍生自植物(例如薄荷、桉树、肉豆蔻)的精油。而且,清凉剂供应区域70可以通过将含有上述清凉剂的水解微胶囊施加到规定的区域来形成。稍后将描述微胶囊的细节。
在图4的示例中,一对清凉剂供应区域70设置在后腰部分40的垂直方向上的上部区域,或者更具体地,设置在后腰部分40的在垂直方向上相比下端40ed靠近上端40eu的位置。一对清凉剂供应区域70在横向方向以预定的距离gw70彼此分开。该对清凉剂供应区域70各自包括: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1,其在横向方向(宽度方向)呈条带形状延伸;以及第二清凉剂供应区域72,其在垂直方向设置在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1的下方。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1和第二清凉剂供应区域72在垂直方向以规定的距离gl70彼此分开。
而且,在腰部构件20(后腰部分40)中,未设置清凉剂(微胶囊)的区域是清凉剂非供应区域75。例如,在图4中,横向方向上的一对清凉剂供应区域70之间的区域(由gw70表示的区域)是清凉剂非供应区域75的一部分。类似地,垂直方向上的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1和第二清凉剂供应区域72之间的区域(由gl70表示的区域)也是清凉剂非供应区域75的一部分。
应注意,当尿布1被分配到市场时,以稍后描述的(参见图9A至图9C)折叠状态被运送,但是当产品被输送时或者当尿布1被使用者打开时,清凉剂(微胶囊)可能会从清凉剂供应区域70分离而粘附到尿布1的其他区域(清凉剂非供应区域75)。而且,当穿戴了尿布1时,由于穿用者的身体的运动以及无纺布片的彼此摩擦,清凉剂(微胶囊)可能从清凉剂供应区域70分离。换句话说,即便是清凉剂非供应区域75也可能以实质上小于1%的概率包含清凉剂(微胶囊)。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无意义脱离的清凉剂(微胶囊)的区域并不包括在清凉剂供应区域70中。换句话说,清凉剂(微胶囊)的浓度明显低于清凉剂供应区域70的清凉剂的浓度的区域或者清凉剂的浓度处于或低于一定值的区域的区域也是清凉剂非供应区域75的一部分。
图5是示出当穿戴了尿布1时穿用者的身体和清凉剂供应区域7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如图5所示,清凉剂供应区域70布置在当穿戴了尿布1时在穿用者的背侧与从骶后上棘到髂嵴的区域接触的部分。在该区域中,髂嵴的凸起使得腰部构件20可能与穿用者的肌肤紧密接触,从而使得穿用者能感受清凉剂供应区域70中设置的清凉剂的清凉效果。另外,当穿用者坐着或处于睡姿时,腰部构件20在该区域中抵靠穿用者的肌肤,并且使用者可能会出汗。因此,通过在图5所示的位置处设置清凉剂供应区域70,可以进一步加强清凉剂所提供的舒适性。
而且,宽度方向(横向方向)上的一对清凉剂供应区域70之间的区域即图4中由gw70所示的区域,在穿戴了尿布1时,位于左右髂嵴之间的凹陷中(参见图5)。因此,在该gw70区域中,腰部构件20(后腰部分40)不太可能与穿用者的身体接触,并且该区域不太可能有助于清凉感觉效果。换句话说,与在横向方向作为连续区域设置清凉剂供应区域70甚至是在中央部分设置不连续区域(清凉剂非供应区域75)的情况相比,不太可能在对穿用者给出的凉爽感知中存在差异。鉴于此,通过不在中央部分设置清凉剂,可以保持良好的清凉感觉效果,同时还降低了设置清凉剂的成本。此外,因为清凉剂未被放置在身体与后腰部分40之间的间隙在髂嵴之间最大的区域中,所以空气可以容易地在垂直方向通过,并且潮气不太可能在穿戴了尿布1时发生累积。
这种清凉剂通常是无色且透明的,并且难以在视觉上识别清凉剂供应区域70,但是通过执行以下感觉测试可以确认清凉剂供应区域70的位置。首先,将展开的腰部构件20分割成若干块(例如在纵向方向上20等分并在宽度方向上10等分),并且将切分出的构件进一步切割成预定尺寸的片(例如2×2cm)。然后,通过冷喷雾等将切分的构件逐一剥离,以生常样品片(贴片)。接下来,提供具有与样品片相同的尺寸的同等数量的PE片(聚乙烯片或任何不透气性片)。接下来,在感觉测试中,将一个PE片放置在第一样品片上,将第一样品片放置在检查器的上臂的向内侧,并且由检查器测量并记录在从样品片感到清凉感觉效果之前所经过的时间。对多个样品片进行该感觉测试,并且为每个样品片测量并记录时间。对所有分割块进行该感觉测试,并且对所有样品片测量并记录时间。然后,通过比较每个样品片的时间,可以识别出已经施加了清凉剂的样品片。
而且,例如可以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来规定清凉剂供应区域70。具体地,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例如由日本岛津公司(Shimadzu Corporation)制造的GCMS-QP2010Plus),作为载气使用氦气,通过使用扫描测量模式利用电子冲击电离方法来进行测量。在这种方法中,每个样品片被折叠卷成小件并放入烧杯中。烧杯的顶部被铝箔覆盖,塑料石蜡薄膜进一步置于顶部,并且密封的烧杯置于保持在37度的恒温水箱中。SPME纤维(Sigma-Aldrich 50/39μm DVB/CAR/PDMS,StableFlex2cm)穿过铝箔被插入到烧杯中以萃取每个样品片的芳香成分。将SPME纤维从烧杯中取出,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立即测量。然后,将得到的质量除以样品片的面积。通过比较分散的值,可以识别施加了清凉剂的样品片。
而且,在清凉剂被包封在微胶囊中且微胶囊由水溶性淀粉形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碘等进行染色来使清凉剂供应区域70可见。而且,清凉剂供应区域70可以通过由电子显微镜等观看布置有微胶囊的区域并测量每个区域所设置的微胶囊的数量来进行确定。
微胶囊
在本说明书中,“水解微胶囊”是指具有1~1,000μm的直径并且具有含有芯材料(清凉感觉成分)的空间的胶囊。只要它可以包含芯材料并且控制芯材料的释放,则在胶囊的外形方面就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外形的示例包括球形和无定形形状。胶囊可以是具有用于保持芯材料的一个空间的单核胶囊、具有多个用于保持芯材料的空间的多核胶囊、细颗粒状芯物质分散在颗粒内部的结构、或者具有浸渍有液态芯材料的结构的基质胶囊。空间的形状的示例包括球形和不规则形状。
在微胶囊中,包封(或含有)芯的薄膜材料(壁材料)由于化学刺激而发生变化,以释放其中所包封(或含有)的组分。化学刺激的示例包括液体(水溶液)如体液与微胶囊的壁材料之间的接触。
通过将这些化学刺激应用于微胶囊的壁材料,可以使壁材料分解。其结果,可以开始微胶囊中的芯材料的释放,或者如果在刺激前逐渐释放芯材料,则可以加速释放程度。如果微胶囊如在本实用新型中那样水解,则意味着微胶囊在与诸如汗液的液体(体液)接触时分解成释放所含的清凉感觉成分的程度。具体示例包括微胶囊的壁材料在水中溶解并分解的情况、以及微胶囊与液体接触而在水中膨胀使得它们的强度降低故而微胶囊因破裂而分解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中,微胶囊因在水中溶解而分解的情况是指相对于25℃下的100g水具有处在优选10~300g的范围内、更优选为20~200g的范围、或进一步优选为30~100g的范围内的水溶性。除了测试温度为25℃之外,根据经合组织(OECD)准则第105号烧瓶方法测量水溶性。
而且,微胶囊优选不溶于用作微胶囊的分散介质的溶剂,并且优选在用作微胶囊的分散介质的溶剂中不膨胀。从保护其中包含的清凉感觉成分的观点出发,采用这种配置。用于水解微胶囊的材料的示例包括糖例如单糖(例如葡萄糖)、二糖(例如蔗糖)、多糖(例如糊精、葡糖胺、藻酸钠、水溶性淀粉)和环状寡糖(环糊精)以及明胶、水溶性聚合物(例如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等。
这种微胶囊是可商购的,其一个示例是INCAP(商标),其可从德之馨(Symrise)商购获得。
而且,微胶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生产:将微胶囊的组成材料溶解在水中形成水溶液,用水溶液将清凉感觉成分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并在减压条件下喷洒水溶液同时进行干燥。
用作上述微胶囊的分散介质的溶剂优选的是保持微胶囊同时允许清凉感觉成分保持在微胶囊中的溶剂。有关这种溶剂的一个例子,请参见日本专利公开No.2016-13154。
可视识别区域80
如上所述,清凉剂(微胶囊)通常是无色且透明的,清凉剂供应区域70难以让使用者识别,并且难以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可视识别区域80以对使用者示出清凉剂供应区域70(清凉剂)的存在,从而使得使用者可能识别出尿布1设置有清凉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视识别区域80由着色部分81构成,在着色部分81中,设置在后腰部分40上的肌肤表面片46以诸如蓝色或绿色的冰冷颜色被着色。当在厚度方向观看尿布1时,可视识别区域80(着色部分81)与清凉剂供应区域70部分地重叠(参见图3和图4)。因此,通过在视觉上识别可视识别区域80,使用者可以识别出尿布1设置有清凉剂。这使得更容易让使用者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应注意,在图4中,着色部分81在肌肤表面片46的几乎整个区域上延伸,并且可视识别区域80在大范围设置,但是可视识别区域80的范围不限于此,并且如果是在厚度方向观看时至少与清凉剂供应区域70重叠的部分,则可以使得使用者意识到清凉剂的存在。换句话说,可视识别区域80不一定需要与清凉剂供应区域70重叠。图6是示出可视识别区域80的布置的变型例的示例的图。在图6中,在横向方向(宽度方向)伸长的着色部分81a、81b、81c在垂直方向(纵向方向)邻近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1和第二清凉剂供应区域72地设置。具体地,着色部分81a邻近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1的上端地设置,着色部分81b邻近第二清凉剂供应区域72的下端地设置,着色部分81c邻近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1的下端和第二清凉剂供应区域72的上端地设置,并且可视识别区域80由这些着色部分81a~81c形成。即使在图6的情况下,通过观看可视识别区域80(着色部分81a、81b、81c),使用者也可以识别设置有清凉剂。
而且,着色部分81可以设置在除肌肤表面片46之外的片构件上。例如,可以通过将后腰部分40的肌肤侧片41和非肌肤侧片42的一部分区域着色来形成着色部分81,可视识别区域80可以由着色部分81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厚度方向观看时可视识别区域80和清凉剂供应区域70重叠或彼此相邻,则使用者可以更容易地识别出尿布1设置有清凉剂。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视识别区域80仅需要是可以由使用者在视觉上识别的区域,因此可视识别区域80本身并不一定需要着色。例如,如果后腰部分40的一个区域未着色但围绕该一个区域的区域被着色,则因此可以识别该一个区域,该一个区域(未着色区域)可以用作可视识别区域80。此外,如果一个区域着色并且周围区域以与该一个区域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着色,则因此可以识别该一个区域,因此该一个区域可以用作可视识别区域80。
换句话说,如果存在至少部分地以规定的颜色着色的第一着色区域以及未着色或以与规定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着色的第二着色区域,则可视识别区域80可以由第一着色区域和第二着色区域中的任一方构成。在图4的情况下,着色部分81对应于第一着色区域,并且着色部分81以外的未着色区域对应于第二着色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从第一着色区域和第二着色区域之中,选择第一着色区域(着色部分81)来构成可视识别区域80。以这种方式,通过在视觉上识别具有与周围不同的颜色的区域,可以允许使用者识别清凉剂的存在,并且允许使用者容易地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应注意,在可视识别区域80由着色部分81构成的情况下,希望形成着色部分81的颜色是如上所述的冰冷颜色。冰冷颜色的示例包括孟塞尔(Munsell)颜色系统轮(孟塞尔颜色轮)上的5GY~5PB(绿色至蓝色)范围中的颜色。由于这种冰冷颜色通常是给使用者提供冰冷或凉爽感觉并产生镇静效果的颜色,所以,可以进一步允许使用者联想起由设置在清凉剂供应区域70中的清凉剂提供的凉爽舒适的感觉。应注意,着色部分81的颜色可以利用可商购的颜色测量仪器(例如由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制造的色差仪CR-400或其等同仪器)进行测量。而且,颜色的范围不限于如上所述的由孟塞尔颜色系统表示的颜色,并且可以是由其他颜色系统表示的等同颜色。例如,颜色可以包括在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颜色轮上的13~24的范围内。
可视识别区域80的变型例
本实施方式中的可视识别区域80只需要是能由使用者在视觉上识别的区域,并且可以如下变更。
图7是示出可视识别区域80的变型例的俯视图。如图7所示,可视识别区域80是由于像上述那样以冰冷颜色将设置在后腰部分40上的腰部弹性构件45的一部分着色而可以在视觉上识别的区域。具体地,可视识别区域80由弹性构件着色部分82(由图7中的粗线表示)构成,其中设置在当在厚度方向观看时与肌肤表面片46重叠的区域中的腰部弹性构件45被着色。当在厚度方向观看时,可视识别区域80的至少一部分(弹性构件着色部分82)被布置成与清凉剂供应区域70重叠或相邻,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识别出尿布1设置有清凉剂。
应注意,如上所述,可视识别区域80仅需要是能由使用者在视觉上识别的区域。因此,在设置在后腰部分40的一个区域中的腰部弹性构件45的一部分未着色但围绕该一个区域设置的腰部弹性构件45的一部分被着色的情况下,可以识别出该一个区域,因此是该一个区域(腰部弹性构件45未着色的区域)可以用作可视识别区域80。
换句话说,如果腰部弹性构件45具有腰部弹性构件45以规定的颜色被着色的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和腰部弹性构件45未着色的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则可视识别区域80可以由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和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中的任一方构成。以这种方式,通过在视觉上识别具有与周围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弹性构件,可以允许使用者识别清凉剂的存在,并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图8是示出可视识别区域80的另一变型例的俯视图。在图8的变型例中,可视识别区域80是因为设置贯穿构成后腰部分40的片构件中的任意片构件地在厚度方向延伸的多个通孔48而可以在视觉上识别的区域。具体地,可视识别区域80由孔部分83形成,该孔部分83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贯穿肌肤表面片46的多个通孔48。当在厚度方向观看时,可视识别区域80的至少一部分(孔部分83)被布置成与清凉剂供应区域70重叠或相邻,从而使得可以允许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识别出尿布1设置有清凉剂。
可视识别区域80仅需要能由使用者在视觉上识别来识别。因此,如果后腰部分40的一个区域设置有每单位面积较小数量(例如小于规定数量)的通孔48,并且周围区域设置有每单位面积较大数量(例如规定数量或更多)的通孔48,因此可以识别该一个区域,因此可以使用该一个区域(每单位面积的通孔48的数量小于规定数量的区域)作为可视识别区域80。
换句话说,如果存在设置有多个通孔48的第一孔区域和每单位面积设置的通孔48的数量小于第一孔区域的通孔数量的第二孔区域,则可视识别区域80可以由第一孔区域和第二孔区域中的任一方构成。以这种方式,通过在视觉上识别具有不同于周围的孔设置率的区域,可以允许使用者识别清凉剂的存在并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而且,尿布1可以具有选自以下可视识别区域中的两个或更多种类型的可视识别区域80:图4所示的由着色部分81构成的可视识别区域80(第一可视识别区域);图7所示的由弹性构件着色部分82构成的可视识别区域80(第二可视识别区域);以及图8所示的由孔部分83构成的可视识别区域80(第三可视识别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当在厚度方向观看时,第一至第三可视识别区域中的至少两种具有重叠部分。
通过以重叠的方式布置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可视识别区域80,可以进一步改进能被使用者看到的性能,并且可以更容易地识别清凉剂的存在。因此,可以进一步允许使用者联想起由尿布1提供的凉爽舒适的感觉。
可视识别区域80的布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如图4等所示,腰部构件20设置有可视识别区域80。因为腰部构件20是围绕穿用者的腰部区域匹配的部分,其中可能发生出汗,所以,存在当穿用尿布1时穿用者会因闷热等而感到不适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腰部构件20设置有可视识别区域80,则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识别出腰部构件20设置有清凉剂,并允许使用者联想起由清凉剂提供的凉爽舒适的感觉。因此,使用者可以安心地穿戴尿布1。
而且,可视识别区域80在垂直方向设置在腰部构件20的中央位置的上方。在图4中,可视识别区域80布置在后腰部分40的上端40eu与下端40ed之间的中间位置40c的上方。当穿戴尿布1时,在腰部构件20与穿用者的身体接触的区域,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越高(越靠近腰部开口BH),则越可能发生出汗和汗液积累,因此更可能发生闷热。因此,通过在垂直方向的中央位置40c的上方布置可视识别区域80,可以使穿用者(使用者)更容易识别出在上部区域中设置有清凉剂。
而且,可视识别区域80布置在腰部构件20的后腰部分40。尿布1的穿用人通常在其背侧具有比在腹侧更多的汗腺,并且更可能在其背侧出汗。因此,通过将可视识别区域80布置在后腰部分40上以允许使用者识别清凉剂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允许使用者在更可能发生出汗的背侧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而且,如图3所示,希望可视识别区域80设置在腰部构件20中最接近肌肤布置的肌肤表面片46(36)上。根据这种配置,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看到腰部构件20的肌肤侧表面上的可视识别区域80。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识别出清凉剂设置在当穿戴尿布1时与穿用者的肌肤接触的腰部构件20的肌肤侧表面附近,允许使用者更容易地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而且,期望可视识别区域80在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具有不连续部分。如果可视识别区域80在整个腰部构件20上连续并且不具有不连续部分,则可视识别区域80不能与其他区域区分开,因此使用者难以识别清凉剂的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方式的可视识别区域80具有在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中的任一方向上不连续的部分。例如,在图4中,可视识别区域80由设置在肌肤表面片46上的着色部分81形成,并且着色部分80具有在垂直方向上不连续的部分(例如间隔gl70部分)。因此,在着色部分81和与着色部分81相邻的非着色部分之间的边界处存在反差,并且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识别着色部分81(可视识别区域80)。这使得使用者更容易识别清凉剂的存在。
而且,希望可视识别区域80布置成与将前腰部分30和后腰部分40连接的侧方接合部分50重叠。在可视识别区域80由图4的着色部分81构成或由图7的弹性构件着色部分82构成的情况下,在与侧方接合部分50重叠的部分中,可视识别区域(着色部分)在厚度方向朝向前腰部分30和后腰部分40被按压,并且颜色变暗。因此,使用者更容易识别可视识别区域80,因此可以容易地识别清凉剂的存在。
而且,希望可视识别区域80大于清凉剂供应区域7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可视识别区域80的面积大于清凉剂供应区域70的面积,并且可视识别区域80布置成包括整个清凉剂供应区域70。根据这种配置,使用者容易一下就能了解到在布置有可视识别区域80的区域中显现清凉剂的清凉效果。例如,在图4的情况下,很清楚可以在布置有可视识别区域80的后腰部分40的上部区域中给出凉爽舒适的感觉,因此使用者可以安心地穿戴尿布1。
在尿布1中,可视识别区域80在整个肌肤表面片46上布置,并且清凉剂供应区域70设置在可视识别区域80的局部。如上所述,肌肤表面片46是当穿戴了尿布1时与穿用者的肌肤直接接触的部分。因此,如果在肌肤表面片46的大范围(整体)上设置可视识别区域80,则当使用者穿戴尿布1时,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识别出显现清凉效果并且能在后侧腰部部分的大范围获得凉爽舒适的感觉。
而且,可视识别区域80形成在后腰部分40的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但是清凉剂供应区域70没有布置在该中央部分。如参考图5所述那样,当穿戴了尿布1时,横向方向上的后腰部分40的中央部分位于髂嵴之间的凹陷部分。因此,即使在该区域(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设置清凉剂,也不太可能与穿用者的肌肤接触,并且不太可能有助于凉爽舒适的感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通过不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设置清凉剂,可以降低设置清凉剂的成本。另一方面,可视识别区域80设置在中央部分,因此可以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可视识别区域80作为整体具有清凉感觉效果,并且使用者可以安心地穿戴尿布1。
应注意,尿布1以折叠成紧凑形状然后包覆在规定的包装构件中的状态分布在市场上。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被配置成使得即使在折叠状态下使用者也可以容易地识别清凉剂的存在。图9A至图9C是示出在包装处于内裤形态的尿布1时使用的折叠方法的示例的图。
当折叠尿布1时,首先,将在横向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端部向内折叠。在图9A中,将尿布1的横向方向上的一侧(左侧)的端部区域91沿着在垂直方向(纵向方向)延伸的折线F1折叠,以便位于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右侧)和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类似地,将尿布1的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右侧)的端部区域92沿着在垂直方向(纵向方向)延伸的折线F2折叠,以便位于横向方向上的一侧(左侧)和前后方向上的前侧。接下来,如图9B所示,将尿布1在垂直方向(纵向方向)折叠成一半,使得区域91和区域92位于向内侧。具体地,将尿布1的垂直方向上的一侧(下侧)的区域93沿着在横向方向(宽度方向)延伸的折线F3折叠,以便位于垂直方向上的另一侧(上侧)和前后方向上的前侧。通过经过这些折叠操作,如图9C所示,尿布1最终形成为具有紧凑形状的折叠状态。尿布1以这种折叠状态被包装在规定的包装构件中,并且作为尿布1的包装体在市场上分布。应注意,折叠尿布1的方法不限于图9A至图9C所示的示例,尿布1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折叠。
当以这种方式折叠尿布1时,希望可视识别区域80布置成与折线重叠。在图9A的示例中,可视识别区域80布置成与折线F1、F2重叠。如果可视识别区域80沿折线F1、F2折叠,则尿布1(腰部构件20)在折线F1、F2处在厚度方向凸出地变形,并且片构件的部分可能会在凸形顶点处在厚度方向彼此紧密接触。因此,在可视识别区域80由参考图4描述的着色部分81形成的情况下,着色部分81与其他片材构件(例如肌肤侧片41和非肌肤侧片42)在厚度方向紧密接触,因此看似具有较暗的颜色。换句话说,可视识别区域80在折叠的尿布1中变得更容易看到。因此,可以使得使用者更容易识别清凉剂的存在。
而且,希望当尿布1处于折叠状态时可视识别区域80的至少一部分可见。如果要折叠尿布1使得可视识别区域80处在内部,则在折叠状态下难以从外部看到可视识别区域80。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者从包装体取出尿布1时,不能在视觉上识别可视识别区域80,因此难以识别出尿布1设置有清凉剂。相反,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可以在折叠状态下(参见图9C)从外部在视觉上识别可视识别区域80,因此当使用者从包装体中取出尿布1时,或者换句话说在尿布1开始使用之前,可以在视觉上识别可视识别区域80,并且可以识别出设置有清凉剂。因此,即使在使用尿布1之前,也可以容易地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腰部构件20的变型例
图10是表示尿布1的腰部构件20的变型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对应于图3的图,并示出了处于展开及延伸状态的尿布1的剖面,该剖面在横向方向的中央位置处沿厚度方向截取。在该变型例中,肌肤表面片36未设置在前腰部分30。此外,存在折叠部分32f,在该折叠部分32f中,非肌肤侧片32的一部分在前腰部分30的上端30eu处在厚度方向从非肌肤侧朝肌肤侧且在垂直方向(纵向方向)从上侧朝下侧被折回。类似地,后腰部分40没有设置肌肤表面片46,而是具有折叠部分42f,在折叠部分42f中,非肌肤侧片42的一部分在后腰部分40的上端40eu处被折回。折叠部分32f、42f横过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10ea、10eb地延伸,并从肌肤侧覆盖它们,从而实现与肌肤表面片36、46类似的功能。换句话说,在图10的变型例中,折叠部分32f、42f对应于肌肤表面片36、46。
在图10的变型例中,在后腰部分40中,在肌肤侧片41和折叠部分42f之间形成清凉剂供应区域70和可视识别区域80。根据该配置,通过在视觉上识别可视识别区域80,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识别出尿布1设置有清凉剂,从而可以容易地允许使用者联想起凉爽舒适的感觉。
清凉剂供应区域70的变型例
图11是表示清凉剂供应区域70的变型例的俯视图。图11是对应于图4的图,并示出了处于展开及拉伸状态的尿布1的俯视图。在图11的变型例中,除了上述的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1和第二清凉剂供应区域72之外,还设置第三清凉剂供应区域73。应注意,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1和第二清凉剂供应区域72与图4所示相同。
每个第三清凉剂供应区域73都是腰部构件20中的设置有与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1中的清凉剂相同的清凉剂(微胶囊)的区域。在图11的变型例中,在后腰部分40的在垂直方向位于侧方接合部分50的下端的下方的部分,多个第三清凉剂供应区域73沿着臀部盖罩40b的周边边缘布置。尽管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1和第二清凉剂供应区域72布置在腰部构件20的上部,但是第三清凉剂供应区域73布置在腰部构件20的下部。以这种方式,在腿部开口LH的附近设置清凉剂使得尿布1的穿用者即便在穿用者移动双腿并坐下时也可能感受到清凉效果。
此外,第三清凉剂供应区域73各自具有在厚度方向观看时与后腿弹性构件47重叠的部分。根据这种配置,在穿戴尿布1时因后腿弹性构件47而施加收缩力,第三清凉剂供应区域73可能与穿用者的肌肤密切接触。因此,即使穿戴尿布1的穿用者走动并移动其腿部,臀部盖罩40b也不太可能卷曲,使得可以提高沿着腿部开口LH的清凉效果。这给穿用者带来了更好的凉爽感觉。
设置可视识别区域80以便与多个第三清凉剂供应区域73重叠,该多个第三清凉剂供应区域73沿着臀部盖罩40b的外周边缘布置。例如,可以通过将每个后腿弹性构件47的至少一部分以诸如蓝色的颜色着色来制造可视识别区域80。根据该配置,可以在不设置任何额外材料的情况下以低成本在视觉上识别第三清凉剂供应区域73。因此,当穿戴尿布1时,使用者更有可能联想起在腿部开口LH的臀部侧部分给出凉爽舒适的感觉。
其他实施方式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实施方式用于促进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且自不必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变更或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包括其等同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给出了一种用于在受体激活通道(TRPM8)上作用的物质例如薄荷醇来作为形成清凉剂供应区域70的清凉剂的示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通过在大气压下使芳香成分在大气中挥发而促进穿用者的凉爽感的芳香剂可以用作清凉剂。芳香剂可以是本领域常规使用的相同芳香剂中的任何一种,例如如果使用绿色草本类芳香剂(绿色草本芳香剂),则穿用者可以感到舒适,不会因物理刺激身体而感到精神不适。
绿色草本类香味是包括绿色香味(绿调)或草本香味(草本调)的香味。绿色香味是草和嫩叶的清爽香味。草本香味(草本调)是使用草本的自然的草本类气味。
包含带有绿色草本香味的芳香剂的芳香剂组合物优选含有一种或多种选自以下物质的芳香剂:CIS-3-己烯醇、CIS-3-己烯基甲酸的芳香剂、CIS-3-己烯基、CIS-3-己烯基丙酸酯、CIS-3-己烯基丁酸酯、反式-2-乙烯醛、反式-2-乙酸己酯、乙酸己酯、乙酸苏合香酯、2-甲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丙醛(IFF公司名称:helional、新洋茉莉醛)、3(4)-(5-乙基丙二醇[2,2,1]庚基-2)-环己醇、烯丙基2-戊氧基-乙酸盐(IFF公司名称:allylamyl glycolate、格蓬酯)、4-甲基-3-癸烯-5-醇(Givaudan公司名称:Undecavertol、甲基癸烯醇)、己酰醛、2,4-二甲基-3-环己烯基羧基甲醛(IFF公司名称:Triplal、女贞醛)以及苯乙醛。
可商购的产品也可用作这种芳香剂。这种芳香剂主要产生绿色香味。包含带有绿色草本香味的芳香剂的芳香剂组合物进一步优选含有一种或多种选自L-薄荷醇、1,8-桉树盐、水杨酸甲酯、香茅醇、樟脑、冰片、异丙喃、乙酸丁酯、丁二醇酯、乙酸乙酯、苯甲醇、4-甲氧基苄醇以及爱草脑之中的芳香剂。这种芳香剂主要产生草本香味。
应注意,即使当使用芳香剂作为清凉剂时,蒸发及运用效果的机理也类似于薄荷醇等的机理,因此可以获得与上述清凉感觉效果类似的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
1 尿布(吸收性物品),
10 吸收性主体,
10ea 上端(前侧、腹侧),10eb 上端(后侧、背侧),
11 吸收芯,11b 芯包覆片,11c 窄部分,
12 顶片,
13 底片,13a 不透液性片,13b 外部片,
20 腰部构件,
30 前腰部分,
30eu 上端,30sw 侧方部分,
31 肌肤侧片,32 非肌肤侧片,32f 折叠部分,
35 腰部弹性构件,
36 肌肤表面片,
40 后腰部分,40b 臀部盖罩,
40eu 上端,40sw 侧方部分,
41 肌肤侧片,42 非肌肤侧片,42f 折叠部分,
45 腰部弹性构件,
46 肌肤表面片,47 后腿弹性构件,48 通孔,
50 侧方接合部分,
60 主体接合部分,
61 前主体接合部分,62 后主体接合部分,
70 清凉剂供应区域,
71 第一清凉剂供应区域,72 第二清凉剂供应区域,73 第三清凉剂供应区域,
75 清凉剂非供应区域,
80 可视识别区域,
81 着色部分,82 弹性构件着色部分,83 孔部分,
91 区域,92 区域,93 区域,
BH 腰部开口,LH 腿部开口,
CL 中央位置(纵向方向、长度方向),
F1 折线,F2 折线,F3 折线,
OL30 前重叠区域,OL40 后重叠区域。

Claims (17)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液性的吸收性主体;以及
腰部构件,该腰部构件接合到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侧,
设置有清凉剂供应区域和可视识别区域,
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是设置有清凉剂的区域,
上述可视识别区域是表示上述清凉剂的存在的区域,
当在厚度方向观看处于展开状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时,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和上述可视识别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或彼此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通孔,
每个上述通孔都是在上述厚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构成上述腰部构件的多个片中的至少一个片的孔,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第一孔区域和第二孔区域,
上述第一孔区域是设置有多个上述通孔的区域,
上述第二孔区域是每单位面积所设置的通孔的数量比上述第一孔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所设置的通孔的数量小的区域,并且
上述可视识别区域是上述第一孔区域和上述第二孔区域中的任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第一着色区域和第二着色区域,
上述第一着色区域是至少部分地以规定的颜色着色的区域,
上述第二着色区域是未着色或以与上述规定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着色的区域,并且
上述可视识别区域是上述第一着色区域和上述第二着色区域中的任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
上述腰部构件具有多个在上述横向方向具有弹性的腰部弹性构件,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和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
上述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是上述腰部弹性构件以规定的颜色着色的区域,
上述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是上述腰部弹性构件未着色或以与上述规定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着色的区域,并且
上述可视识别区域是上述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和上述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中的任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规定的颜色是孟塞尔颜色轮上的5GY~5PB的范围内的颜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折线,
上述折线用于当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时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一部分区域,并且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当在上述厚度方向观看时上述可视识别区域与上述折线彼此重叠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
上述腰部构件包括前腰部分和后腰部分,
在两个横向侧方部分的每一个中设置有侧方接合部分,
上述侧方接合部分是上述前腰部分和上述后腰部分接合的部分,并且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当在上述厚度方向观看时上述可视识别区域与上述侧方接合部分彼此重叠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
上述可视识别区域包括:
第一可视识别区域,该第一可视识别区域是第一着色区域和第二着色区域中的任一方,
上述第一着色区域是至少部分地以规定的颜色着色的区域,
上述第二着色区域是未着色或以与上述规定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着色的区域;
第二可视识别区域,该第二可视识别区域是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和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中的任一方,
上述腰部构件具有在上述横向方向具有弹性的腰部弹性构件,
上述第一弹性构件着色区域是上述腰部弹性构件以规定的颜色着色的区域,
上述第二弹性构件着色区域是上述腰部弹性构件未着色或以与上述规定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着色的区域;以及
第三可视识别区域,该第三可视识别区域是第一孔区域和第二孔区域中的任一方,
设置有在上述厚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构成上述腰部构件的多个片中的至少一个片的通孔,
上述第一孔区域是设置有多个上述通孔的区域,
上述第二孔区域是每单位面积所设置的通孔的数量比上述第一孔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所设置的通孔的数量小的区域,并且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当在上述厚度方向观看时上述第一可视识别区域、上述第二可视识别区域和上述第三可视识别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区域彼此重叠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可视识别区域设置在上述腰部构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并且
上述可视识别区域布置在上述腰部构件的上述垂直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腰部构件包括前腰部分和后腰部分,并且
上述可视识别区域设置在上述后腰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腰部构件包括肌肤侧片、非肌肤侧片和肌肤表面片,
上述肌肤表面片覆盖在上述肌肤侧片的肌肤侧,并且
上述可视识别区域设置在上述肌肤表面片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并且
上述可视识别区域具有在上述垂直方向和上述横向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不连续的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
当包装上述吸收性物品时,上述吸收性物品在上述垂直方向和上述横向方向上的至少一处被折叠,并且
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状态下,上述可视识别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可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的面积大于上述可视识别区域的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腰部构件包括肌肤侧片、非肌肤侧片和肌肤表面片,
上述肌肤表面片覆盖在上述肌肤侧片的肌肤侧,
上述可视识别区域在整个上述肌肤表面片上延伸,并且
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设置在上述肌肤表面片的一部分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交叉的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述可视识别区域设置在横向中央部分,并且在上述横向中央部分未设置上述清凉剂供应区域。
CN202122976086.XU 2020-12-01 2021-11-29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2168238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9905 2020-12-01
JP2020199905A JP6936379B1 (ja) 2020-12-01 2020-12-01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3898U true CN216823898U (zh) 2022-06-28

Family

ID=77657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6086.XU Active CN216823898U (zh) 2020-12-01 2021-11-29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36379B1 (zh)
CN (1) CN216823898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9711B2 (ja) * 2018-07-02 2023-07-1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包装体及び吸収性物品包装体のパッケージ
JP3218590U (ja) * 2018-08-13 2018-10-2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7233811B2 (ja) * 2018-10-31 2023-03-07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11374826B (zh) * 2018-12-29 2023-04-0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JP3223352U (ja) * 2019-07-19 2019-10-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包装体
JP3226498U (ja) * 2020-02-07 2020-07-0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87750A (ja) 2022-06-13
JP6936379B1 (ja) 202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2924B (zh) 吸收性物品
EP3199133B1 (en) Absorbent article
CN106488759B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N211244089U (zh) 吸收性物品
CN211244088U (zh) 吸收性物品
KR20210134333A (ko) 흡수성 물품
CN110520085B (zh) 温感物品
JP3227494U (ja) 吸収性物品、吸収性物品包装体、及び吸収性物品包装体のパッケージ
CN216823898U (zh) 吸收性物品
WO2020179884A1 (ja) 吸収性物品
KR20220163382A (ko) 팬츠형 흡수성 물품
JP7145842B2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包装体
TW202228617A (zh) 短褲型吸收性物品的個別包裝體及短褲型吸收性物品的個別包裝體之包裝袋
JP7200071B2 (ja) 吸収性物品
WO2022118641A1 (ja) 吸収性物品
WO2021117910A1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包装体
JP7209423B2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及び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14206282A (zh) 吸收性物品
JP7366838B2 (ja) 吸収性物品、吸収性物品包装体、及び吸収性物品包装体のパッケージ
JP7113001B2 (ja) 吸収性物品
WO2023068036A1 (ja) 吸収性物品
CN213250461U (zh) 吸收性物品的独立包装体及收纳该独立包装体的包装体
JP3244472U (ja) 吸収性物品
WO2022071001A1 (ja) 吸収性物品
TWI836025B (zh) 吸收性物品的個別包裝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