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6273U - 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6273U
CN216816273U CN202122205684.7U CN202122205684U CN216816273U CN 216816273 U CN216816273 U CN 216816273U CN 202122205684 U CN202122205684 U CN 202122205684U CN 216816273 U CN216816273 U CN 216816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thimble
gravity
pressure sensor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56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伟
梁文帅
梁润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to CN2021222056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6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6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6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包括承重支架和压力顶针,压力顶针可滑动并定位的安装在承重支架上,用于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实现构件承压的快速加载及检测,操作简便,效率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构件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
背景技术
构件加工完成后通常需要对构件进行的承压情况进行检测,但是目前的承载检测设备通常结构比较复杂,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包括承重支架和压力顶针,所述压力顶针可滑动并定位的安装在所述承重支架上,用于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滑动压力顶针,使得压力顶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从而检测构件的承压程度,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构件承压的快速加载及检测,操作简便,效率大大提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承重支架上,并与所述压力顶针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力顶针滑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驱动件驱动压力顶针在承重支架上滑动,并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实现压力顶针的自动滑动,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进一步,所述驱动件包括配重平台,所述配重平台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压力顶针的一端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配重平台通过连接件与压力顶针连接,并依靠自身的重力拉动压力顶针,使得压力顶针在承重支架上滑动,以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操作非常简便,省时省力。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压力传动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力传动带既可以实现压力顶针与配重平台的连接,又可将其所承受力的力进行分散,延长其受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承重支架上转动的安装有定滑轮,所述连接件绕过所述定滑轮的上侧并与所述定滑轮滑动贴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滑轮改变压力顶针所承受力的方向,方便操作,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空间。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压力顶针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平台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工作人员将配重平台悬挂在连接件上,利用配重平台的重力拉动压力顶针在承重支架上滑动,无需额外操作,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另外,加载完成后,工作人员取下配重平台,并手动将压力顶针回位,以便下一个构件压力的加载,操作简便。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配重平台可悬挂于所述挂钩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方便拆装配重平台。
进一步,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压力顶针上,用于检测所述压力顶针加载所述构件的压力。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顶针加载构件的压力,精确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控制器可以通与控制中心的电脑通讯连接,压力传感器将其检测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对应的压力信号,以便工作人员了解构件的承压情况。
进一步,所述压力顶针包括顶针一和顶针二,所述顶针一和所述顶针二同轴分布,其分别可滑动并定位的安装在所述承重支架上;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顶针一和所述顶针二之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顶针一和所述顶针二的相对端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压力传感器的位置设计合理,既实现了构件所承受压力值的检测,又保护了压力传感器,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顶针一和所述顶针二的相对端相对设有卡槽,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两端可分别与所述卡槽卡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拆装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力顶杆与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承重支架;2、配重平台;3、连接件;4、定滑轮;5、压力传感器;6、顶针一;7、顶针二;8、卡槽;9、定滑轮支架;10、导向架;11、螺栓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包括承重支架1和压力顶针,压力顶针可滑动并定位的安装在承重支架1上,用于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使用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滑动压力顶针,使得压力顶针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从而检测构件的承压程度,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构件承压的快速加载及检测,操作简便,效率大大提高。
上述压力顶针可以采用截面为圆形的顶针,也可以采用截面为方形的顶针,还可以采用其他适宜的几何形状,具体根据需求进行设计。
实施例1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安装在承重支架1上,并与压力顶针连接,用于驱动压力顶针滑动。使用时,通过驱动件驱动压力顶针在承重支架1上滑动,并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实现压力顶针的自动滑动,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在未设置上述驱动件时,此时工作人员可手动推动压力顶针在承重支架1上滑动,以撞击构件。相比较而言,这种方案同样可以实现构件承压力的加载,但是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驱动件包括配重平台2,配重平台2通过连接件3与压力顶针的一端连接。使用时,配重平台2通过连接件3与压力顶针连接,并依靠自身的重力拉动压力顶针,使得压力顶针在承重支架1上滑动,以撞击构件,操作非常简便,省时省力。
基于上述方案,上述压力顶针优选水平设置,且其沿水平方向上滑动,以便配重平台2依靠自身的重力拉动压力顶针滑动,从而使得压力顶针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
另外,压力顶针也可以以适宜的角度倾斜设置,使得压力顶针对构件进行加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配重平台2可以采用配重块,此时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求添加配重块的数量以满足不同的加载需求;上述配重平台2也可以采用上端敞口的箱体,此时在使用过程中可向箱体内添加配重物例如沙子或石块等,以改变整个配重平台2的重量。
除上述实施方式外,上述驱动件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例如:
实施方案一:驱动件采用气缸,气缸固定安装在承重支架1上,其伸缩端沿压力顶针滑动的方向延伸,并与压力顶针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上述气缸伸缩并带动压力顶针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实现构件压力的自动加载,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基于上述方案,还可以在承重支架1上安装操作按钮,该操作按钮通过线路与气缸连接,通过操作按钮控制气缸的启闭,操作非常简便。
实施方案二:驱动件采用丝杠组件,丝杠组件包括电机、滑槽和丝杆,滑槽固定安装在承重支架1上,丝杆转动的安装在滑槽内,其两端分别与滑槽的两端转动连接,且其上螺纹套设有螺母,螺母的一端延伸至滑槽外,并与压力顶针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安装在滑槽的一端,其驱动端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使用时,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并利用其与螺母的螺纹连接实现螺母和压力顶针的直线滑动,使得压力顶针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
基于上述方案,还可以在承重支架1上安装启闭按钮,该启闭按钮通过线路与电机连接,通过启闭按钮控制电机的启闭,操作非常简便。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为压力传动带,通过压力传动带既可以实现压力顶针与配重平台2的连接,又可将其所承受力的力进行分散,延长其受用寿命。
基于上述方案,上述压力传动带的宽度可根据需求进行设计。
除上述实施方式外,连接件3也可以采用绳索,绳索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平台2和压力顶针的另一端连接。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承重支架1上转动的安装有定滑轮4,连接件3绕过定滑轮4的上侧并与定滑轮4滑动贴合。使用时,通过定滑轮4改变压力顶针所承受力的方向,方便操作,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空间。
基于上述方案,上述承重支架1上固定连接有定滑轮支架9,定滑轮4通过转轴水平转动的安装在定滑轮支架9上;上述转轴与定滑轮4一体成型,且其两端分别与定滑轮支架9的两侧转动连接。
上述定滑轮支架9优选采用U形架,其封闭端与承重支架1固定连接,开口端竖直朝下;定滑轮4安装在U形架的开口端处,且上述转轴的两端与U形架开口端的两侧转动连接。
不设置定滑轮4时,也可以在承重支架1上固定安装支撑轴,连接件3绕过支撑轴的上侧并与支撑轴滑动贴合,配重平台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拉直连接件3。
实施例5
在实施例3至实施例4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上述压力顶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该圆柱水平延伸;上述压力传动带的一端与压力顶针固定连接,并与上述圆柱可滑动的贴合,通过上述圆柱增加压力传动带与压力顶针一端的接触面积,保证压力传动带能够拉动压力顶针在承重支架1上滑动。
实施例6
在实施例2至实施例5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的一端与压力顶针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配重平台2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工作人员将配重平台2悬挂在连接件3上,利用配重平台2的重力拉动压力顶针在承重支架1上滑动,无需额外操作,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另外,加载完成后,工作人员取下配重平台2,并手动将压力顶针回位,以便下一个构件压力的加载,操作简便。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挂钩,配重平台2可悬挂于挂钩上,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方便拆装配重平台2。
基于上述方案,配重平台2上可固定连接有挂绳,配重平台2可通过挂绳悬挂在连接件3另一端的挂钩上;还可以在上述挂绳上固定连接挂钩,配重平台2通过挂钩悬挂于连接件3另一端的挂钩上。
实施例8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安装在压力顶针上,用于检测压力顶针加载构件的压力。使用时,通过压力传感器5检测压力顶针记载构件的压力,精确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压力传感器5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控制器可以通与控制中心的电脑通讯连接,压力传感器5与控制器之间和/或控制器与控制中心的电脑之间可以无线通讯连接,也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压力传感器5将其检测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对应的压力信号,以便工作人员了解构件的承压情况。
实施例9
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压力顶针包括顶针一6和顶针二7,顶针一6和顶针二7同轴分布,其分别可滑动并定位的安装在承重支架1上;压力传感器5位于顶针一6和顶针二7之间,其两端分别与顶针一6和顶针二7的相对端连接。该方案结构简单,压力传感器的位置设计合理,既实现了构件所承受压力值的检测,又保护了压力传感器5,延长其使用寿命。
上述顶针一6和顶针二7的具体安装方式为:顶针二7的一端与连接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5的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5的另一端与顶针一6的一端连接,顶针一6的另一端可撞击构件。
除上述实施方式外,压力顶针还可以采用整体结构,例如杆状结构,此时压力传感器5可以安装在压力顶针的另一端上。使用时,压力顶对构件进行水平加载,此时压力传感器5直接与构件接触,从而检测压力顶针加载构件的压力大小。
基于上述方案,压力传感器5可以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安装在压力顶针的另一端上,也可以在压力顶针的另一端上开设凹槽,压力传感器5嵌装在上述凹槽内,且其一端延伸至凹槽外。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顶针一6和顶针二7的相对端相对设有卡槽8,压力传感器5的两端可分别与卡槽8卡合。该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拆装方便,省时省力。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每个卡槽8优选T字形卡槽,且两个卡槽8的相对端敞口;压力传感器5优选工字形传感器,其两端分别可从两个卡槽8端部的一侧卡入两个卡槽8内。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压力传感器5的两端分别可从两个卡槽8端部的一侧卡入两个卡槽8内,那么顶针一6和顶针二7带动压力传感器5加载构件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5利用其特殊结构与两个卡槽8巧妙配合,不会与两个卡槽8,增加了压力传感器5安装的稳定性。
除上述实施方式外,压力传感器5的两端也可以分别通过螺栓与顶针一6和顶针二7的相对端固定连接,该方式压力传感器5的拆装不如上述卡槽8的方案方便,费时费力。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9至实施例10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顶针一6和顶针二7优选水平设置,且其可水平滑动的安装在承重支架1的顶部。
基于上述方案,承重支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架10,该导向架10固定安装在承重支架1的顶部,且顶针一6和顶针二7分别与导向架10滑动连接。
上述导向架10可以采用条形结构,其沿顶针一6滑动的方向延伸,此时可以只采用一个导向架10;导向架10也可以沿垂直于顶针一6滑动的方向延伸,此时优选采用多个导向架10,多个导向架10沿顶针一6滑动的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增加顶针一6和顶针二7滑动的稳定性。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个导向架10上分别设有与顶针一6或顶针二7配合的滑槽,顶针一6和顶针二7配合分别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个滑槽的内壁上相对设有嵌槽,两个嵌槽内分别转动的安装有滚珠,上述顶针一6和顶针二7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滚珠滑动贴合。上述滚珠将顶针一6和顶针二7与对应滑槽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实施例1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上述承重支架1的顶部均匀间隔固定安装有多个螺栓底座11,多个螺栓底座11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增加加载时整个设备的稳定性,以便更好的加载承压力。
本实用新型中,对构件水平加载的具体原理为:压力顶针在配重块的重力拉动下滑动至其另一端抵住构件,并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持续对构件进行施力,保护压力传感器5。
除上述方式外,压力顶针还可以直接撞击构件,但是该方式容易对压力传感器5造成一定的损伤。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常温下的构件进行加载,也可以对高温加热下的构件进行加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工作人员将配重平台2悬挂在连接件3上,然后松开配重平台2,利用配重平台2的重力拉动压力顶针在承重支架1上滑动,使得压力顶针的另一端加载构件;在此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5检测压力顶针加载构件的压力,精确度高。
加载完成后,工作人员取下配重平台2,并手动将压力顶针回位,以便下一个构件压力的加载,操作简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电机部件均采用现有技术,并且上述各个部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各个部件之间的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支架(1)和压力顶针,所述压力顶针可滑动并定位的安装在所述承重支架(1)上,用于对构件进行加载;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承重支架(1)上,并与所述压力顶针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力顶针滑动;还包括压力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5)安装在所述压力顶针上,用于检测所述压力顶针加载所述构件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配重平台(2),所述配重平台(2)通过连接件(3)与所述压力顶针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压力传动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支架(1)上转动的安装有定滑轮(4),所述连接件(3)绕过所述定滑轮(4)的上侧并与所述定滑轮(4)滑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一端与所述压力顶针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平台(2)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配重平台(2)可悬挂于所述挂钩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顶针包括顶针一(6)和顶针二(7),所述顶针一(6)和所述顶针二(7)同轴分布,其分别可滑动并定位的安装在所述承重支架(1)上;所述压力传感器(5)位于所述顶针一(6)和所述顶针二(7)之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顶针一(6)和所述顶针二(7)的相对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一(6)和所述顶针二(7)的相对端相对设有卡槽(8),所述压力传感器(5)的两端可分别与所述卡槽(8)卡合。
CN202122205684.7U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 Active CN216816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5684.7U CN216816273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5684.7U CN216816273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6273U true CN216816273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9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5684.7U Active CN216816273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6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2022B (zh) 一种安全网、带综合测试系统
CN111980391A (zh) 一种整体吊运平台及建筑外立面施工平台的搭建方法
CN106099683A (zh) 一种新型电力保护柜
CN112245009B (zh) 用于手术机器人的承载设备
CN216816273U (zh) 一种基于重力的构件承压加载设备
CN214243646U (zh) 一种便于配电柜安装的支撑装置
CN217051304U (zh) 大型吊装作业辅助装置
CN207487861U (zh) 一种内挂式自动砝码加载装置
CN213902840U (zh) 一种升降机构寿命测试工装
CN215249178U (zh) 一种机械设备吊装装置
CN113612443A (zh) 光伏组件静态机械载荷测试装置
CN211289244U (zh) 一种气象梯度观察支架
CN209198213U (zh) 一种多功能加载架
CN208902547U (zh) 一种用于安全网测试的测试架
CN113188643A (zh) 一种大型电子吊秤的检定装置
CN221100030U (zh) 电脑铝合金外壳多角度冲击检测装置
CN112900828B (zh) 一种移动式悬挑操作平台
CN116448585B (zh) 直线电机的测试装置
CN215640101U (zh) 一种汽车部件用检测架
CN221027198U (zh) 一种预制构件的吊装吊具结构
CN212359068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新型建筑用吊篮
CN220458996U (zh) 智能升降器
CN218202097U (zh) 一种减速机升降检测设备
CN214826837U (zh) 一种风机盘管噪声检测用移送装置
CN213237934U (zh) 通信机房空调布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