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3302U - 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13302U CN216813302U CN202220475103.3U CN202220475103U CN216813302U CN 216813302 U CN216813302 U CN 216813302U CN 202220475103 U CN202220475103 U CN 202220475103U CN 216813302 U CN216813302 U CN 2168133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ket
- connecting piece
- concrete
- leakage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属于管道连接结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在混凝土管道对接处放置柔性接口胶圈,对接过程中,调整混凝土管道时,容易造成柔性接口胶圈脱落,从而易造成混凝土管道接口处漏水。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端开口、且内部形成通道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两端内壁上、设置有卡设混凝土管道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为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槽型垫圈。本实用新型用于密封连接混凝土管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用于密封连接混凝土管道,属于管道连接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管道是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作的管子,用于输送水、油、气等流体。可分为素混凝土管、普通钢筋混凝土管、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和预应力混凝土管四种。
混凝土管道的成型方法有离心法、振动法、滚压法、真空作业法以及滚压、离心和振动联合作用的方法。为了提高混凝土管的使用性能,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较多地发展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这种管子配有纵向和环向预应力钢筋,因此具有较高的抗裂和抗渗能力。80年代,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发展了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其主要特点是利用自应力水泥在硬化过程中的膨胀作用产生预应力,简化了制造工艺。混凝土管与钢管比较,可以大量节约钢材,延长使用寿命,且建厂投资少,铺设安装方便,已在工厂、矿山、油田、港口、城市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管道通过放置柔性接口胶圈进行卡接对接,但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在混凝土管道对接处放置柔性接口胶圈,对接过程中,调整混凝土管道时,容易造成柔性接口胶圈脱落,从而易造成混凝土管道接口处漏水;
2.在混凝土管道对接处放置柔性接口胶圈,对接过程中,调整混凝土管道时,混凝土管道撞击柔性接口胶圈,容易使柔性接口胶圈损坏,从造成混凝土管道接口处易出现漏水的问题;
3.转角处,两两混凝土管道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无法挤压柔性接口胶圈,从而易出现渗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在混凝土管道对接处放置柔性接口胶圈,对接过程中,调整混凝土管道时,容易造成柔性接口胶圈脱落,从而易造成混凝土管道接口处漏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包括两端开口、且内部形成通道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两端内壁上、设置有卡设混凝土管道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垫圈;
所述第一垫圈为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槽型垫圈。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侧,连接件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向下凹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垫圈。
进一步,沿连接件的周长方向,连接件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通孔,和穿过通孔将连接件固定在混凝土管道上的固定件。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连接件上的螺纹杆,套设在螺纹杆上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垂直相连的第二连接杆,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夹持混凝土管道的夹持件,以及与螺纹杆螺纹相配合、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夹持件向下压的螺母。
进一步,所述通孔为弧形孔;
所述夹持件为与通孔相配合的弧形夹片。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上套设有第三垫圈,第三垫圈套设在通孔处;或弧形夹片的底部或侧面设置有第四垫圈。
进一步,所述第三垫圈为一环形垫圈;或包括环形垫圈,环形垫圈的内壁上设置的与通孔相匹配的凸型垫圈。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的两端直径大小相同,或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上的第一凹槽,并在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一垫圈后来卡设混凝土管道,由于第一垫圈为槽型垫圈,第一垫圈与第一凹槽的摩擦面积就会加大,在混凝土管道对接过程中,调整混凝土管道时,第一垫圈就不易从连接件上掉下来,或直接将第一垫圈套设在混凝土管道的端部再调节,从而降低第一垫圈脱落的问题,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管道接口处漏水的问题;
二、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凝土管道对接过程中,混凝土管道易撞击第一垫圈使其损坏使,可通过第二凹槽内设置的第二垫圈防连接处漏水,在第二凹槽内设置第二垫圈,还可防止转角处、两两混凝土管道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无法挤压第一垫圈从而出现渗漏的问题;
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上设置固定件,再通过固定件穿过通孔将连接件固定在管道上,可防止混凝土管道对接后受其它混凝土管道调整的影响,使连接处的连接件与混凝土管道相分离,从而需再次对接或易出现漏水等情况;
四、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件结构简单,且便于固定;
五、本实用新型中的通孔为弧形孔,夹持件为与通孔相配合的弧形夹片,目的是便于加大夹持件与混凝土管道相接触的夹持面,以便使连接件与混凝土管道能牢牢固定在一起;
六、本实用新型在连接件上套设第三垫圈,且与通孔相对应,或弧形夹片的底部或侧面设置第四垫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弧形夹片与混凝土管道相配合时损伤混凝土管道,同时是为了能进一步防混凝土管道连接处出现渗漏的问题;
七、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件的两端直径大小相同,即可用于连接两两直径相同的混凝土管道;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时,可用于连接端部直径不同的混凝土管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两端直径大小相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接件上设置螺纹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表示出螺纹杆的螺纹;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件、2-第一凹槽、3-第一垫圈、4-第二凹槽、5-第二垫圈、6-通孔、7-固定件、8-螺纹杆、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夹持件、12-螺母、13-第三垫圈、14-环形垫圈、15-凸型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混凝土管道对接处放置柔性接口胶圈(如垫圈),对接过程中,调整混凝土管道时,容易造成柔性接口胶圈脱落,从而易造成混凝土管道接口处漏水的问题。如图1-4、7所示,提供了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包括两端开口、且内部形成通道的连接件1,连接件1的两端内壁上、设置有卡设混凝土管道的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第一垫圈3;所述第一垫圈3为与第一凹槽2相匹配的槽型垫圈。
实践中,城市雨污水管道安装过程中,需先将第一垫圈3放置在第一凹槽2中,放置好后,将相对接的混凝土管道分别对接到对应一侧的第一凹槽2中,对接好后,第一垫圈3即可起到密封的效果,所有混凝土管道对接完后,可再用混凝土对连接处进行密封,后续连接处的混凝土出现裂缝时,第一垫圈3也可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凹槽2的开口方向侧,连接件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向下凹的第二凹槽4,第二凹槽4内设置有第二垫圈5,第二垫圈5放置在第二凹槽4中后,要高于第二凹槽4的顶面0.5cm-1cm,第二凹槽4还可对第二垫圈5进行限位,防止其与混凝土管道相摩擦移位。实践中,混凝土管道对接过程中,混凝土管道易撞击第一垫圈使其损坏使,可通过第二凹槽内设置的第二垫圈防连接处漏水,在第二凹槽内设置第二垫圈,还可防止转角处、两两混凝土管道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无法挤压第一垫圈从而出现渗漏的问题。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沿连接件1的周长方向,连接件1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通孔6,和穿过通孔6将连接件1固定在混凝土管道上的固定件7。通过连接件上设置固定件,再通过固定件穿过通孔将连接件固定在管道上,可防止混凝土管道对接后受其它混凝土管道调整的影响,使连接处的连接件与混凝土管道相分离,从而需再次对接或易出现漏水等情况。
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件7包括设置在连接件1上的螺纹杆8,套设在螺纹杆8上的第一连接杆9,与第一连接杆9垂直相连的第二连接杆10,设置在第一连接杆9上夹持混凝土管道的夹持件11,以及与螺纹杆8螺纹相配合、将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和夹持件11向下压的螺母12。固定件结构简单,且便于固定。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通孔6为弧形孔;所述夹持件12为与通孔相配合的弧形夹片。目的是便于加大夹持件与混凝土管道相接触的夹持面,以便使连接件与混凝土管道能牢牢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1上套设有第三垫圈13,第三垫圈13套设在通孔6处;或弧形夹片的底部或侧面设置有第四垫圈,此方式未通过图表示出来。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弧形夹片与混凝土管道相配合时损伤混凝土管道,同时是为了能进一步防混凝土管道连接处出现渗漏的问题。
所述第三垫圈13为一环形垫圈;或如图6所示,包括环形垫圈14,环形垫圈14的内壁上设置的与通孔6相匹配的凸型垫圈15。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1的两端直径大小相同,可用于连接两两直径相同的混凝土管道,如连接直接混凝土管道,此时,生产混凝土管道的工艺即可减少,或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可用于连接端部直径不同的混凝土管道,如连接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管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连接塑料管和波纹管等。
Claims (8)
1.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且内部形成通道的连接件(1),连接件(1)的两端内壁上、设置有卡设混凝土管道的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第一垫圈(3);
所述第一垫圈(3)为与第一凹槽(2)相匹配的槽型垫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的开口方向侧,连接件(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向下凹的第二凹槽(4),第二凹槽(4)内设置有第二垫圈(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连接件(1)的周长方向,连接件(1)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通孔(6),和穿过通孔(6)将连接件(1)固定在混凝土管道上的固定件(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7)包括设置在连接件(1)上的螺纹杆(8),套设在螺纹杆(8)上的第一连接杆(9),与第一连接杆(9)垂直相连的第二连接杆(10),设置在第一连接杆(9)上夹持混凝土管道的夹持件(11),以及与螺纹杆(8)螺纹相配合、将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和夹持件(11)向下压的螺母(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为弧形孔;
所述夹持件(11)为与通孔相配合的弧形夹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上套设有第三垫圈(13),第三垫圈(13)套设在通孔(6)处;或弧形夹片的底部或侧面设置有第四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垫圈(13)为一环形垫圈;或包括环形垫圈(14),环形垫圈(14)的内壁上设置的与通孔(6)相匹配的凸型垫圈(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两端直径大小相同,或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75103.3U CN216813302U (zh) | 2022-03-07 | 2022-03-07 | 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75103.3U CN216813302U (zh) | 2022-03-07 | 2022-03-07 | 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13302U true CN216813302U (zh) | 2022-06-24 |
Family
ID=82042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75103.3U Active CN216813302U (zh) | 2022-03-07 | 2022-03-07 | 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13302U (zh) |
-
2022
- 2022-03-07 CN CN202220475103.3U patent/CN2168133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061668U (zh) | 一种用于多规格锚垫板和波纹管密封紧固的连接组件 | |
CN216813302U (zh) | 城市雨污水管道防渗漏连接结构 | |
CN214466717U (zh) | 一种复合混凝土管 | |
CN201680093U (zh) | 一种钢管和玻璃钢夹砂管连接的接头结构 | |
CN220337699U (zh) | 一种预制直埋保温管接头结构 | |
CN111076019A (zh) | 一种双壁波纹管卡扣密封连接装置 | |
CN114542822B (zh) | 风管法兰部位的保温结构和方法 | |
CN211232020U (zh) | 一种方便快速插接的三通接头 | |
CN211649446U (zh) | 一种双壁波纹管卡扣密封连接装置 | |
CN217903933U (zh) | 一种双壁波纹管口连接结构 | |
CN216813258U (zh) | 市政雨污水管道防渗漏结构 | |
CN216242849U (zh) | 高压胶管防漏端头结构 | |
CN217927662U (zh) | 一种高密封性精馏塔 | |
CN2361946Y (zh) | 管道联接装置 | |
CN216768618U (zh) | 一种法兰环绕连接四氟直管 | |
CN214008379U (zh) | 复合密封柔性卡箍管接头 | |
CN214579578U (zh) | 六角菱形双壁波纹管 | |
CN211714023U (zh) | 一种塑料检查井连接结构 | |
CN220647126U (zh) | 一种方便安装的松套法兰 | |
CN216867791U (zh) | 一种站场天然气管道输送连接装置 | |
CN112681487A (zh) | 一种新型波纹钢检查井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20204957U (zh) | 一种煤矿pvc瓦斯抽放管 | |
CN214618356U (zh) | 一种便于连接的双壁波纹管 | |
CN220016462U (zh) | 一种割捆机用套接法兰盘组件 | |
CN219159803U (zh) | 一种便于接口连接的市政管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