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8440U -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8440U
CN216808440U CN202122631127.1U CN202122631127U CN216808440U CN 216808440 U CN216808440 U CN 216808440U CN 202122631127 U CN202122631127 U CN 202122631127U CN 216808440 U CN216808440 U CN 216808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layer
purification
water
accumul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11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春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Green Fengchua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6311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8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8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8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和第二输水管,雨水收集池包括碎石层和隔板以及透水孔,雨水收集池内腔的上端设置有通水管,且通水管与外置城市下水道和外置建筑雨水收集管连通,雨水收集池底部的中端连通有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雨水过滤池,雨水过滤池包括均分板、粗沙层、细沙层、活性炭颗粒层和阻隔罩。本实用新型通过碎石层、均分板、粗沙层、细沙层、活性炭颗粒层、微孔过滤膜层、紫外线杀菌灯、石英玻璃罩、臭氧发生器和通气板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净化过滤效果差,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而限制了其发展与推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此,技术人员研究和开发了雨水渗透蓄积系统,但现有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净化过滤效果差,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而限制了其发展与推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具备净化过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净化过滤效果差,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而限制了其发展与推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和第二输水管,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碎石层和隔板以及透水孔,所述雨水收集池内腔的上端设置有通水管,且通水管与外置城市下水道和外置建筑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雨水收集池底部的中端连通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雨水过滤池,所述雨水过滤池包括均分板、粗沙层、细沙层、活性炭颗粒层和阻隔罩,所述第二输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雨水净化池,所述雨水净化池包括微孔过滤膜层、紫外线杀菌灯、石英玻璃罩、通气板、臭氧发生器和透气孔,所述雨水净化池的底部连通有第三输水管,所述第三输水管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第三输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蓄水池。
优选的,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雨水收集池内腔的下端,所述透水孔开设于隔板的内表面,且透水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碎石层铺设于隔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颗粒层铺设于雨水过滤池内腔的底部,所述细沙层铺设于活性炭颗粒层的顶部,所述粗沙层铺设于细沙层的顶部,所述均分板固定连接于雨水过滤池内腔的上端,所述阻隔罩固定连接于雨水过滤池内腔底部的中端,且位于活性炭颗粒层内侧,所述阻隔罩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输水管。
优选的,所述微孔过滤膜层固定连接于雨水净化池内腔的上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固定安装于雨水净化池内腔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石英玻璃罩位于紫外线杀菌灯的外侧,所述通气板固定连接于雨水净化池内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固定安装于雨水净化池的顶部,且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和通气板连通,所述透气孔开设于雨水净化池顶部的左端。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抽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通水管的配合,使得雨水收集池能够接受来自外置城市下水道和外置建筑雨水收集管内的水体,且在碎石层的配合下,对大颗粒的杂物进行了过滤,且在过滤后雨水经第一输水管进入雨水过滤池内后,经均分板的作用,能够对进入的水体进行均分,接着,通过粗沙层和细沙层以及活性炭颗粒层的配合下,实现了雨水多层渗透过滤的能力,且能够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和异味进行吸附和去除,且在阻隔罩和第二输水管配合下,使得过滤后的水体进入雨水净化池后,微孔过滤膜层能够对水体中的蛋白质、细菌、病毒、微粒子和虫卵进行有效的过滤,保障了水体的过滤效果,而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和石英玻璃罩的作用,能够对过滤后的水体进行紫外线杀菌的能力,而臭氧发生器工作时,能够向通气板内输入臭氧,在臭氧均匀排放到水体中后,进而对过滤后的水体达到了净化效果好的目的,且在电磁阀打开后,在第三输水管的配合下,使得净化后的水体输入到蓄水池存储,并在抽水泵和出水管的配合下,可以输送给农田或果园以及消防等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了现有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净化过滤效果差,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而限制了其发展与推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池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雨水过滤池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净化池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雨水收集池;101、碎石层;102、隔板;103、透水孔;2、第一输水管;3、雨水过滤池;301、均分板;302、粗沙层;303、细沙层;304、活性炭颗粒层;305、阻隔罩;4、第二输水管;5、雨水净化池;501、微孔过滤膜层;502、紫外线杀菌灯;503、石英玻璃罩;504、通气板;505、臭氧发生器;506、透气孔;6、电磁阀;7、第三输水管;8、抽水泵;9、出水管;10、蓄水池;11、通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池1、碎石层101、隔板102、透水孔103、第一输水管2、雨水过滤池3、均分板301、粗沙层302、细沙层303、活性炭颗粒层304、阻隔罩305、第二输水管4、雨水净化池5、微孔过滤膜层501、紫外线杀菌灯502、石英玻璃罩503、通气板504、臭氧发生器505、透气孔506、电磁阀6、第三输水管7、抽水泵8、出水管9、蓄水池10和通水管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1和第二输水管4,雨水收集池1包括碎石层101和隔板102以及透水孔103,隔板102固定连接于雨水收集池1内腔的下端,透水孔103开设于隔板102的内表面,且透水孔103的数量为多个,碎石层101铺设于隔板102的顶部,雨水收集池1内腔的上端设置有通水管11,且通水管11与外置城市下水道和外置建筑雨水收集管连通,雨水收集池1底部的中端连通有第一输水管2,第一输水管2的另一端连通有雨水过滤池3,雨水过滤池3包括均分板301、粗沙层302、细沙层303、活性炭颗粒层304和阻隔罩305,活性炭颗粒层304铺设于雨水过滤池3内腔的底部,细沙层303铺设于活性炭颗粒层304的顶部,粗沙层302铺设于细沙层303的顶部,均分板301固定连接于雨水过滤池3内腔的上端,阻隔罩305固定连接于雨水过滤池3内腔底部的中端,且位于活性炭颗粒层304内侧,阻隔罩30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输水管4,第二输水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雨水净化池5,雨水净化池5包括微孔过滤膜层501、紫外线杀菌灯502、石英玻璃罩503、通气板504、臭氧发生器505和透气孔506,微孔过滤膜层501固定连接于雨水净化池5内腔的上端,紫外线杀菌灯502固定安装于雨水净化池5内腔下端的左右两侧,石英玻璃罩503位于紫外线杀菌灯502的外侧,通气板504固定连接于雨水净化池5内腔的底部,臭氧发生器505固定安装于雨水净化池5的顶部,且臭氧发生器50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和通气板504连通,透气孔506开设于雨水净化池5顶部的左端,雨水净化池5的底部连通有第三输水管7,第三输水管7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电磁阀6,第三输水管7的另一端连通有蓄水池10,蓄水池10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9,出水管9的一端设置有抽水泵8,通过通水管11的配合,使得雨水收集池1能够接受来自外置城市下水道和外置建筑雨水收集管内的水体,且在碎石层101的配合下,对大颗粒的杂物进行了过滤,且在过滤后雨水经第一输水管2进入雨水过滤池3内后,经均分板301的作用,能够对进入的水体进行均分,接着,通过粗沙层302和细沙层303以及活性炭颗粒层304的配合下,实现了雨水多层渗透过滤的能力,且能够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和异味进行吸附和去除,且在阻隔罩305和第二输水管4配合下,使得过滤后的水体进入雨水净化池5后,微孔过滤膜层501能够对水体中的蛋白质、细菌、病毒、微粒子和虫卵进行有效的过滤,保障了水体的过滤效果,而通过紫外线杀菌灯502和石英玻璃罩503的作用,能够对过滤后的水体进行紫外线杀菌的能力,而臭氧发生器505工作时,能够向通气板504内输入臭氧,在臭氧均匀排放到水体中后,进而对过滤后的水体达到了净化效果好的目的,且在电磁阀6打开后,在第三输水管7的配合下,使得净化后的水体输入到蓄水池10存储,并在抽水泵8和出水管9的配合下,可以输送给农田或果园以及消防等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使用时,通过通水管11的配合,使得雨水收集池1能够接受来自外置城市下水道和外置建筑雨水收集管内的水体,且在碎石层101的配合下,对大颗粒的杂物进行了过滤,且在过滤后雨水经第一输水管2进入雨水过滤池3内后,经均分板301的作用,能够对进入的水体进行均分,接着,通过粗沙层302和细沙层303以及活性炭颗粒层304的配合下,实现了雨水多层渗透过滤的能力,且能够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和异味进行吸附和去除,且在阻隔罩305和第二输水管4配合下,使得过滤后的水体进入雨水净化池5后,微孔过滤膜层501能够对水体中的蛋白质、细菌、病毒、微粒子和虫卵进行有效的过滤,保障了水体的过滤效果,而通过紫外线杀菌灯502和石英玻璃罩503的作用,能够对过滤后的水体进行紫外线杀菌的能力,而臭氧发生器505工作时,能够向通气板504内输入臭氧,在臭氧均匀排放到水体中后,进而对过滤后的水体达到了净化效果好的目的,且在电磁阀6打开后,在第三输水管7的配合下,使得净化后的水体输入到蓄水池10存储,并在抽水泵8和出水管9的配合下,可以输送给农田或果园以及消防等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1)和第二输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1)包括碎石层(101)和隔板(102)以及透水孔(103),所述雨水收集池(1)内腔的上端设置有通水管(11),且通水管(11)与外置城市下水道和外置建筑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雨水收集池(1)底部的中端连通有第一输水管(2),所述第一输水管(2)的另一端连通有雨水过滤池(3),所述雨水过滤池(3)包括均分板(301)、粗沙层(302)、细沙层(303)、活性炭颗粒层(304)和阻隔罩(305),所述第二输水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雨水净化池(5),所述雨水净化池(5)包括微孔过滤膜层(501)、紫外线杀菌灯(502)、石英玻璃罩(503)、通气板(504)、臭氧发生器(505)和透气孔(506),所述雨水净化池(5)的底部连通有第三输水管(7),所述第三输水管(7)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电磁阀(6),所述第三输水管(7)的另一端连通有蓄水池(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2)固定连接于雨水收集池(1)内腔的下端,所述透水孔(103)开设于隔板(102)的内表面,且透水孔(10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碎石层(101)铺设于隔板(10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颗粒层(304)铺设于雨水过滤池(3)内腔的底部,所述细沙层(303)铺设于活性炭颗粒层(304)的顶部,所述粗沙层(302)铺设于细沙层(303)的顶部,所述均分板(301)固定连接于雨水过滤池(3)内腔的上端,所述阻隔罩(305)固定连接于雨水过滤池(3)内腔底部的中端,且位于活性炭颗粒层(304)内侧,所述阻隔罩(30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输水管(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过滤膜层(501)固定连接于雨水净化池(5)内腔的上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502)固定安装于雨水净化池(5)内腔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石英玻璃罩(503)位于紫外线杀菌灯(502)的外侧,所述通气板(504)固定连接于雨水净化池(5)内腔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505)固定安装于雨水净化池(5)的顶部,且臭氧发生器(50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和通气板(504)连通,所述透气孔(506)开设于雨水净化池(5)顶部的左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0)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的一端设置有抽水泵(8)。
CN202122631127.1U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Active CN216808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1127.1U CN216808440U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1127.1U CN216808440U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8440U true CN216808440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1127.1U Active CN216808440U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8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0055A (zh) 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
CN106746205A (zh) 一种雨水智能净化景观系统
CN102247728A (zh) 一种初雨处理系统
CN208200702U (zh) 海绵城市雨水处理装置
CN206529370U (zh) 一种雨水智能净化景观系统
CN212799960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装置
KR101585575B1 (ko) 빗물 재이용 장치
CN216808440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过滤效果好的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CN210711066U (zh) 一种离心式雨水收集过滤器
CN210238696U (zh) 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
CN107098463A (zh) 一种防臭型深度工厂污水加工净化装置
KR101250076B1 (ko) 우수와 하수 재이용시스템
CN107151066A (zh) 一种道路雨水资源化设备
CN207892011U (zh) 带有固、液分离功能的自动弃流雨水收集分舱系统
KR101499172B1 (ko) 빗물 이용 장치
CN205917138U (zh) 一种雨水口水质净化装置
CN108412025A (zh) 带有固、液分离功能的自动弃流雨水收集分舱系统
CN108640336A (zh) 一种多级工业废水处理池
CN210887511U (zh) 一种初期雨水的分流治污系统
CN209778477U (zh) 一种新型小型调蓄净化设备
CN208018289U (zh) 一种垃圾焚烧废气多重处理装置
CN209468226U (zh) 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207294311U (zh) 一种防臭型深度工厂污水加工净化装置
CN111519745A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沉降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
CN112392116A (zh) 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合流制管网的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4

Address after: 712000 F2-205, 6th Floor, Building A2, Guorun City, Xixian Avenue, Fengdong New City, Xixian New District, Xi'an, Shaanxi

Patentee after: Shaanxi Green Fengchua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2101 room 913, floor 9, Xiawei building, No. 27, Wan'an West Road, Jiaocheng District,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 Chunj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