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4499U - 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 - Google Patents

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4499U
CN216804499U CN202220239779.2U CN202220239779U CN216804499U CN 216804499 U CN216804499 U CN 216804499U CN 202220239779 U CN202220239779 U CN 202220239779U CN 216804499 U CN216804499 U CN 216804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groove
connecting sleeve
shield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97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官炳政
俞一航
胡勐
张继锋
孙孝松
陈贵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sna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97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4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4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4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护罩快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上设有卡槽结构;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组件上设有定位销,其中,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中的一个设置在护罩本体上,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机械鼓的鼓体组件上,以在定位销与卡槽结构配合后将护罩固定在鼓体组件上。本实用新型的护罩快拆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护罩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且在反复使用后安装不牢固的问题。

Description

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机械鼓安全运行,通常在机械鼓的安装轴一端设置护罩,护罩能够将人与安装轴内的运动机构与人隔开,同时防止杂物进入到安装轴内造成传动机构损坏,同时该护罩在维修时需要拆除后才能对安装轴内的传动机构进行操作,现有的护罩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轴的一端,但是在拆装护罩是安装螺钉和拆卸螺钉时间较长,且螺钉在反复拆卸后容易滑丝,长时间使用后护罩安装不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护罩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且在反复使用后安装不牢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护罩快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上设有卡槽结构;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组件上设有定位销,其中,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中的一个设置在护罩本体上,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机械鼓的鼓体组件上,以在定位销与卡槽结构配合后将护罩固定在鼓体组件上。
进一步地,卡槽结构包括过渡槽和锁紧槽,过渡槽和锁紧槽连通以在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配合时使定位销在穿过过渡槽后定位在锁紧槽内。
进一步地,过渡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垂直设置,锁紧槽设置在第二槽段远离第一槽段的一端并与第一槽段平行地设置,其中,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锁紧槽依次连通,锁紧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槽段的沿伸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护罩快拆结构还包括:
止挡组件,止挡组件相对第一连接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以在第二连接组件与卡槽结构配合后将第二连接组件锁紧在锁紧槽内。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套,卡槽结构设置在第一连接套上,止挡组件包括:
挡盖,挡盖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套内,其中,挡盖具有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以在定位销移动至锁紧槽内时挡盖移动至止挡位置将定位销止挡在锁紧槽内。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套上设有滑槽,滑槽沿第一连接套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护罩快拆结构还包括:
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可移动地插设在滑槽内以沿滑槽延伸方向滑动,其中,滑动组件还与挡盖连接,以带动挡盖靠近或远离卡槽结构。
进一步地,滑槽为两个,两个滑槽相对设置在第一连接套的两侧,滑动组件包括两个螺钉,两个螺钉与两个滑槽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螺钉的螺纹端插设在滑槽内与挡盖连接,螺钉头部位于第一连接套的外侧。
进一步地,护罩快拆结构还包括:
压簧组件,压簧组件设置在第一连接套内并位于挡盖远离卡槽结构的一侧,以推动挡盖朝向卡槽结构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套,卡槽结构设置在第一连接套上,第二连接组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套,定位销沿垂直于第二连接套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第二连接套上,其中,第二连接套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套的内径,以在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配合时使第二连接套插设在第一连接套内侧,或
第二连接套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套的外径,以在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配合时使第二连接套套设在第一连接套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护罩,包括护罩本体,护罩还包括护罩快拆结构的第一连接组件或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或第二连接组件设置在护罩本体上,其中,护罩快拆结构为上述的护罩快拆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或第二连接组件与护罩本体为一体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护罩,一种机械鼓,包括鼓体组件和安装轴,鼓体组件套设在安装轴上,机械鼓还包括护罩,护罩设置在安装轴的端部,护罩为上述的护罩。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护罩快拆结构摒弃了现有的螺钉安装护罩的方式,通过快拆结构能够迅速的安装和拆卸护罩,具体的,该快拆结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设置在护罩上,另一部分设置在待安装护罩的设备上,两部分可互换位置,此两部分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上设有卡槽结构,第二连接组件上设置定位销,护罩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就是两个连接组件连接和拆卸的过程,当安装护罩时,将第二连接组件的定位销卡设到卡槽结构内从而与第一连接组件完成固定连接,当拆卸时,定位销移出卡槽结构,从而护罩与设备分离,整个过程节省了拧螺钉的时间,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第一剖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第二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双丝杠驱动单元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一;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双丝杠驱动单元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二;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双丝杠驱动单元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三;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两个双丝杠螺母分别与两个传动丝杠配合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双丝杠螺母与第二传动丝杠配合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的双丝杠螺母与第一传动丝杠配合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第一检测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护罩与护罩快拆结构连接示意图一;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护罩与护罩快拆结构连接示意图二;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护罩的示意图一;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护罩的示意图二;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护罩快拆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护罩快拆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实施例的双丝杠螺母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安装轴;21、第二传动丝杠;22、反包机构;23、第一丝杠螺母;24、第一滑块;25、第一检测组件;26、第一磁条;27、第一锁紧组件;30、第一驱动组件;31、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1、第一传动内齿轮;312、第一传动外齿轮;3121、第一齿轮本体;3122、第一齿轮轴;32、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1、第二带轮;322、第二传动内齿轮;323、第二传动外齿轮;324、过渡齿轮;33、连接法兰;331、内孔;332、第一连通孔;34、第一轴承;35、第二轴承;41、第一传动丝杠;42、平宽机构;43、第二丝杠螺母;44、第二滑块;45、第二检测组件;46、第二磁条;47、第二锁紧组件;60、螺母本体;61、连接部;62、避让部;70、护罩本体;71、第一连接组件;711、第一连接套;712、滑槽;72、第二连接组件;721、第二连接套;73、卡槽结构;731、第一槽段;732、第二槽段;733、锁紧槽;74、定位销;75、止挡组件;76、滑动组件;77、压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护罩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且在反复使用后安装不牢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机械鼓反包装置,设置在机械鼓上,机械鼓反包装置包括:反包机构22,反包机构22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轴10上,以沿安装轴10的轴向方向移动;第二传动丝杠21,第二传动丝杠21设置在安装轴10内,第二传动丝杠21与反包机构22驱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30,第一驱动组件30与第二传动丝杠21连接,以通过第二传动丝杠21驱动反包机构22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轮胎成型机上使用的机械鼓反包装置,用于对胎体进行反包作业,该反包装置的传动机构采用第二传动丝杠21,将第二传动丝杠21插设在安装轴10的内侧,并沿着安装轴10的轴向延长,其中,安装轴10上设有槽或孔,以使设置在安装轴10内侧的第二传动丝杠21与设置在安装轴10外侧的反包机构22驱动连接,该结构的传动机构不占用安装轴10外侧的空间,结构更加紧凑,且第二传动丝杠21保证了反包机构22移动精确,同步性好,解决了现有的反包装置占用空间,同步性差的问题。
反包机构22包括两个反包爪组,两个反包爪组相对设置在安装轴10的两侧,第二传动丝杠21上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向相反,两个反包爪组分别设置在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上,以在第二传动丝杠21转动时使两个反包爪组相互靠近或远离地移动。机械鼓反包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丝杠螺母23和两个第一滑块24,两个第一丝杠螺母23分别设置在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上;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第一丝杠螺母23连接,以在第一丝杠螺母23的带动下沿安装轴10的轴向移动;其中,反包爪组设置第一滑块24上。第一滑块24套设在安装轴10的外侧,其中,反包爪组包括多个反包爪,多个反包爪沿第一滑块24的周向方向均布设置。
本实施例的反包机构22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反包爪组,每个反包爪组包括多个反包爪,第二传动丝杠21上具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部: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第一丝杠螺母23设置在第一螺纹处,第二丝杠螺母43设置在第二螺纹处,两个第一滑块24分别设置在第一丝杠螺母23和第二丝杠螺母43上,两个反包爪组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滑块24上,该反包机构22的运动过程为:第一驱动组件30驱动第二传动丝杠21转动,第二传动丝杠21转动通过两个第一丝杠螺母23带动两个第一滑块24相互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从而使设置在第一滑块24上的反包爪组靠近以实现胎体反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械鼓,包括机械鼓反包装置和安装轴10,机械鼓反包装置为上述的机械鼓反包装置。机械鼓还包括平宽机构42、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一传动丝杠41,平宽机构42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轴10上,以沿安装轴10的轴向方向移动;第一传动丝杠41设置在安装轴10内并与平宽机构4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杠41驱动连接,以通过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杠41连接驱动所述平宽机构42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平宽和反包过程都采用丝杠传递动力,为此,在安装轴10内部配置双丝杠机构:第一传动丝杠41和第二传动丝杠21并排放置在安装轴10中,本方案可以实现半钢成型机械鼓的伺服反包,采用双丝杠结构减小了外部驱动装置的空间,实时监测反包行程。反包杆行程的闭环控制、平宽调整的闭环控制,增加了平宽调整、反包过程中位置的精度,节省了调试确认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通过设置双丝杠装置,改善了丝杠的布置方式,将丝杠端部全部放入到安装轴10内部,重新分配驱动力,将原来平宽、反包驱动都要接入主机箱,改为平宽动力接主机箱,反包动力接外部驱动源,大大减少了主机箱的占用空间,反包第一驱动组件30的放置更加灵活和便利。
机械鼓反包装置的第一驱动组件30包括第二传动齿轮机构,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机构,机械鼓还包括连接法兰33,其中,第一传动齿轮机构与连接法兰33的内侧连接,以驱动第一传动丝杠41转动,第二传动齿轮机构与连接法兰33的外侧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丝杠21转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将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合理地布置在机械鼓上,减小占用空间,故还设置了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与安装机械鼓的机架固定或与连接法兰固定在安装轴的一端,第一传动齿轮机构和第二传动齿轮机构分别设置在连接法兰的内侧和外侧,避免运动干涉的同时,充分的利用空间。
平宽机构42包括两个平宽端盖,两个平宽端盖相对设置在安装轴10的两侧以调整平宽,第一传动丝杠41上设有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的旋向相反,两个平宽端盖分别设置在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上,以在第一传动丝杠41转动时使两个平宽端盖相互靠近或远离地移动,其中,机械鼓还包括两个第二丝杠螺母43和两个第二滑块44,两个第二丝杠螺母43分别设置在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上;两个第二滑块44分别与两个第二丝杠螺母43连接,以在第二丝杠螺母43的带动下沿安装轴10的轴向移动;其中,平宽端盖设置第二滑块44上。机械鼓还包括第二检测组件45,第二检测组件45设置在平宽端盖上,以实时检测平宽端盖的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在平宽时:第二驱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带动第一传动丝杠41旋转,第二丝杠螺母43与第二滑块连接,在第一传动丝杠41的驱动下,第二丝杠螺母43带动第二滑块进行轴向移动,平宽端盖通过螺钉与第二滑块连接,第二滑块带动平宽端盖轴向移动调整平宽。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所采用的驱动形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请参考图3至图5,一种双丝杠驱动单元包括连接法兰33、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和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与连接法兰33的内侧连接,以驱动第一传动丝杠41转动;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与连接法兰33的外侧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丝杠21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丝杠驱动单元,将驱动双丝杠的两个传动机构集成到一个连接法兰33上,使得该驱动单元能够同时独立地驱动两个丝杠进行运动,互不干涉,具体的,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与连接法兰33的内侧转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与连接法兰3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在连接法兰33的轴向方向上布局紧凑,使得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和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尽可能的在连接法兰33的径向方向上布置,在重放利用径向空间的基础上,缩短了轴向空间,减小了整个驱动单元的体积,同时实现了两个丝杠传动互不干涉的功能。
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包括第一传动内齿轮311和第一传动外齿轮312,第一传动内齿轮311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法兰33内侧;第一传动外齿轮312与第一传动内齿轮311配合连接,第一传动外齿轮312与第一传动丝杠41连接。连接法兰33设有内孔331和第一连通孔332,第一连通孔332与内孔331沿连接法兰33的轴向方向布置且连通,其中,第一传动内齿轮311设置在内孔331中,第一传动外齿轮312穿设在第一传动内齿轮311内并与第一传动内齿轮311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进行了具体设置,其中,第一传动内齿轮311可转动地安装在内孔331中,第一传动外齿轮312设置在第一传动内齿轮311内侧,以与第一传动内齿轮311的内齿啮合,并绕内齿转动第一传动外齿轮312带动第一传动外齿轮312的轮轴转动,第一传动丝杠41与第一传动外齿轮312的轮轴可分离地连接,以在连接时第一传动齿轮通过轮轴带动第一传动丝杠41转动,轮轴和第一传动丝杠41之间设有离合器,以将轮轴和第一传动丝杠41连接或分离。第一传动外齿轮312绕第一传动内齿轮311的内齿公转且自转或者第一传动内齿轮311只驱动第一传动外齿轮312自转。
内孔331的中心线与第一连通孔332的中心线不共线,且第一连通孔332在沿轴向方向上的投影位于内孔331内。
内孔331直径大于第一连通孔332的直径,第一连通孔332与内孔331沿轴向方向上布置并连通。
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包括第二带轮321、第二传动内齿轮322和第二齿轮组,第二带轮321设置在连接法兰33的外侧;第二传动内齿轮322设置在第二带轮321的内侧,其中,第二传动内齿轮322和连接法兰33沿连接法兰33的轴向方向布设,第二带轮321与第二传动内齿轮322驱动连接;第二齿轮组设置在第二传动内齿轮322的内侧并与第二传动内齿轮322配合连接,其中,第二齿轮组驱动第二传动丝杠21转动。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传动外齿轮323和过渡齿轮324,第二传动外齿轮323与第二传动丝杠21驱动连接;过渡齿轮324设置在第二传动内齿轮322和第二传动外齿轮323之间,以将第二传动内齿轮322与第二传动外齿轮323驱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传动丝杠21通过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进行驱动,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中的第二带轮321套设安装在连接法兰33的外侧,其中,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和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在连接法兰33的径向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重合,以减少在连接法兰33轴向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连接法兰33在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和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之间隔离两个传动齿轮机构的运动干涉,并且起到了固定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和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的作用。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在具体设置时,第二带轮321的外侧设有轮齿,内侧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法兰33的外侧,内侧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内齿轮322通过键连接或起到连接形式连接固定,以使第二带轮321转动的同时使第二传动内齿轮322进行同步的转动,过渡齿轮324外表面设有轮齿,过渡齿轮324位于第二传动内齿轮322的内侧并与第二传动内齿轮322的内齿进行配合,第二传动外齿轮323设置在过渡齿轮324远离第二传动内齿轮322的一侧,并与过渡齿轮324啮合连接,第二传动外齿轮323用于与第二丝杠可分离地连接。
此外,第二传动内齿轮322还可与第二传动外齿轮323直接啮合连接以进行驱动。
第一传动外齿轮312包括第一齿轮本体3121和第一齿轮轴3122,第一齿轮本体3121与第一传动内齿轮311啮合,第一齿轮轴3122的一端与第一齿轮本体3121键连接,第一齿轮轴3122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丝杠41连接。第二传动外齿轮323包括第二齿轮本体和第二齿轮轴,第二齿轮本体与第二传动内齿轮322啮合,第二齿轮轴的一端与第二齿轮本体键连接,第二齿轮轴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丝杠21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外齿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第一传动内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本体,第一齿轮本体上设有外齿,第一齿轮轴的一端插设在第一齿轮本体内并通过键连接,第一齿轮轴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一传动丝杠41端部的孔内并固定连接,当第一齿轮本体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丝杠转动;第二传动外齿轮采用与第一传动外齿轮相似的设计。
连接法兰33与第一传动齿轮机构之间设有第一轴承34,连接法兰33与第二传动齿轮机构之间设有第二轴承35。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轮机构和第二传动齿轮机构均通过轴承与连接法兰转动连接。
一种机械鼓,包括双丝杠驱动单元、第一传动丝杠41和第二传动丝杠21,双丝杠驱动单元分别与第一传动丝杠41和第二传动丝杠21驱动连接,其中,双丝杠驱动单元为上述的双丝杠驱动单元。机械鼓还包括反包机构22和平宽机构42,反包机构22与第一传动丝杠41连接,以在第一传动丝杠41的带动下对轮胎胎体进行反包作业;平宽机构42与第二传动丝杠21连接,以在第二传动丝杠21的带动下调节机械鼓上两个侧鼓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双丝杠驱动单元应用在橡胶轮胎的机械鼓上,以给机械鼓上的运动器械提供动力,例如,本实施例中双丝杠驱动单元分别通过第一传动丝杠41和第二传动丝杠21与反包机构22和平宽机构42驱动连接,以分别带动反包机构22和两个侧鼓进行移动,双丝杠驱动使得反包机构22和平宽机构42的运动距离和位置更加精确,且能够通过伺服电机精准控制和调节,机械鼓上设有两个侧鼓,两个侧鼓之间的间距根据轮胎的宽度来调节,当更换不同宽度的轮胎型号时,需要通过平宽机构42调节两个侧鼓之间的间距以与轮胎的宽度进行匹配,本实施例中的平宽机构42通过两个第二传动丝杠21带动两个侧鼓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移动实现了调节两个侧鼓之间间距的目的。
机械鼓还包括:第一带轮机构和第二带轮321机构,第一带轮机构与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传动齿轮机构31运动,第二带轮321机构与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还包括两个驱动电机和两个带轮机构,两个驱动电机分别通过第一带轮机构和第二带轮321机构来控制双丝杠驱动单元中的两个丝杠进行运动,驱动电机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能够控制丝杠的正反转。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驱动电机由机械鼓上的主机箱提供,另一个驱动电机外置在主机箱的外侧。
为了进一步节约机械鼓上的空间,减小传动机构占用体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动丝杠41和第二传动丝杠21平行地设置在安装轴10的内侧,安装轴10为中空结构,鼓体组件包括两个侧鼓,两个侧鼓沿安装轴10的轴向方向套设在安装轴10的外侧。
请参考图6至图8以及图17,一种双丝杠螺母,包括:螺母本体60,螺母本体60上设有连接部61和避让部62,连接部61与一个丝杠驱动连接,避让部62与另一个丝杠避让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丝杠螺母主要应用于两个平行的丝杠分别独立进行传动的机构上,为了适配这种紧凑型传动形式的布置,特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丝杠螺母,该螺母与两个丝杠均连接,其中螺母上的连接部61用于和一个丝杠驱动配合,以在该丝杠的驱动下进行移动,避让部62用于与另一个丝杠配合但不驱动连接,这样使得螺母移动时与该丝杠不会出现运动干涉。该双丝杠螺母解决了双丝杠平行布置且距离较近时运动发生干涉的问题,从而使的双丝杠能够更加紧凑的设计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丝杠螺母23和第二丝杠螺母43均采用双丝杠螺母。
连接部61为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与丝杠相匹配的螺纹,以与丝杠螺纹驱动连接。避让部62为光孔,以使丝杠穿设在光孔内。连接部61为连接孔,避让部62为光孔,其中,连接孔的轴线方向与光孔的轴向方向平行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双丝杠螺母为了实现与双丝杠的配合,设计了两个平行地孔:连接孔和光孔,连接孔内设有与丝杠上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光孔的直径大于丝杠的最大外径,不与丝杠发生接触,实现了该螺母与一个丝杠驱动连接,与另一个丝杠运动不干涉的功能,该双丝杠螺母的连接孔套设在一个丝杠上,光孔套设在另一个丝杠上,光孔和连接孔的延伸方向与两个对应地丝杠延伸方向一致。
此外,根据一种实施例,双丝杠螺母上的光孔和连接孔的位置根据需要可进行调换。
一种双丝杠驱动单元,包括双丝杠螺母,双丝杠螺母为上述的双丝杠螺母。双丝杠螺母为两个,两个双丝杠螺母与两个丝杠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两个双丝杠螺母包括第一丝杠螺母23和第二丝杠螺母43,两个丝杠包括第一传动丝杠41和第二传动丝杠21,第一丝杠螺母23的连接部61与第一传动丝杠41驱动连接,第二丝杠螺母43的连接部61与第二传动丝杠21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双丝杠螺母的双丝杠驱动单元,该双丝杠驱动单元采用双丝杠驱动,双丝杠螺母的数量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具体设置时,多个螺母的排列方向与多个丝杠的排列方向垂直,根据一种实施例,两个丝杠沿竖直方向平行地设置,两个螺母沿丝杠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
双丝杠螺母为两个,双丝杠驱动单元还包括安装轴10和两个丝杠,两个丝杠沿安装轴10的轴向方向平行地穿设在安装轴10内,其中,两个双丝杠螺母均位于安装轴10内并沿丝杠的轴向方向布设,以分别与两个丝杠一一对应地驱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两个丝杠平行地穿设在安装轴10内,两个双丝杠螺母分别设置在安装轴10内并与两个丝杠一一对应地驱动连接。
安装轴10上设有滑槽712,双丝杠驱动单元还包括滑块,滑块与双丝杠螺母连接并穿设在滑槽712内,以在双丝杠螺母的带动下沿滑槽712移动。滑槽712为两个,两个滑槽712对称地设置在安装轴10的两侧,滑块为两个,两个滑块分别设置在双丝杠螺母的两侧并一一对应地穿设在相应地滑槽712内。
两个滑块包括第一滑块24和第二滑块44,两个滑槽712包括第一滑槽712和第二滑槽712,两个滑槽712分别设置在安装轴10的上下两侧,并均沿安装轴10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滑块插设在滑槽712内,一端与双丝杠螺母连接,另一端在安装轴10的外侧与反包机构22或平宽机构42的端盖连接,丝杠驱动双丝杠螺母移动带动滑块沿着滑槽712的延伸方向移动。
一种机械鼓,包括反包机构22和平宽机构42,机械鼓还包括双丝杠驱动单元,双丝杠驱动单元与反包机构22和平宽机构42均连接,以分别驱动反包机构22和平宽机构42运动,其中,双丝杠驱动单元为上述的双丝杠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械鼓,该机械鼓为成型鼓,包括机体、主机箱、驱动电机、安装轴10、鼓体组件、反包机构22和平宽机构42,安装轴10、主机箱和驱动电机设置在机体上,鼓体组件包括两个侧鼓,两个侧鼓可移动地套设在安装轴10上,反包机构22和平宽机构42也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轴10上,平宽机构42与两个侧鼓驱动连接,以调节两个侧鼓之间的距离,反包机构22用于对物料进行反包作业。
机械鼓反包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25,第一检测组件25设置在反包机构22上,以实时检测反包机构22的行程。第一检测组件25包括磁栅式传感器,机械鼓反包装置还包括:第一磁条26,第一磁条26设置在安装轴10上并沿安装轴10的轴向方向延伸;其中,反包爪组在移动时带动第一检测组件25移动,第一检测组件25通过检测第一磁条26上的位置信息以反馈反包爪组的行程。
本实施例中的反包装置还包括检测反包机构22移动行程和轨迹的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的检测组件和被检测的第一磁条26,检测组件采用磁栅式传感器,磁栅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滑块24上,第一磁条26设置在安装轴10上并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这样磁栅式传感器通过检测不同位置的第一磁条26来判断第一滑块24和反包爪组移动的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反包装置在反包时,第一驱动组件30通过第二传动齿轮机构32带动第二传动丝杠21旋转,第一丝杠螺母23与第一滑块连接,在第二传动丝杠21的驱动下,第一丝杠螺母23带动第一滑块进行轴向移动,反包机构22通过螺钉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一滑块带动反包机构22移动完成反包过程。
在反包过程中,检测组件可以实时监测反包行程并传递给主机箱伺服驱动器,实现反包过程实时控制。
反包过程的实时监测通过检测组件的直线位移检测元件实现。侧鼓上安装检测组件和磁条,其中检测组件上的固定支架安装在反包机构22上,磁条固定在安装轴10上。使用时,需要将电线连接到连接器上,插入安装轴10上的A孔,穿过第一驱动组件30,从B孔引出,然后连接到主机箱伺服驱动器。当反包机构22在安装轴10上轴向滑动时,检测组件里的测量系统可以实时读取磁条的磁条信息,转化为反包机构22的反包行程,并反馈给主机箱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形成反包过程的闭环控制。
第二滑块上安装第二检测组件45,在调整平宽过程中,第二检测组件45可以实时监测平宽行程并传递给主机箱伺服驱动器,实现平宽行程实时控制。
反包过程的实时监测通过第二检测组件45上的直线位移检测元件实现。第二滑块上安装检测组件和第二磁条46,其中第二检测组件45上的固定支架安装在平宽端盖上磁条固定在主轴上。使用时,需要将电线连接到连接器上,插入安装轴10上的C孔,穿过第二驱动组件,从D孔引出,然后连接到主机箱伺服驱动器。当第二滑块在安装轴10上轴向滑动时,第二检测组件45里的测量系统可以实时读取第二磁铁的磁条信息,转化为第二滑块的轴向移动行程,并反馈给主机箱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形成平宽过程的闭环控制。
第二检测组件45的检测原理与第一检测组件25的检测原理相似。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在安装轴端部设置用于固定检测组件连接线的A孔、B孔、C孔和D孔,将连接线穿设在上述孔内,防止丝杠在转动时与连接线干涉。
请参考图9和图10,一种机械鼓,包括鼓体组件、反包机构22、第一检测组件25和控制器,反包机构22可移动地设置在鼓体组件上以对轮胎的胎体进行反包;第一检测组件25设置在反包机构22上,以检测反包机构22的移动行程;控制器与第一检测组件25连接,以根据第一检测组件25检测的信息控制调节反包机构22的移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通过设置第一检测组件25来检测反包机构22的位移,以此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反包机构22移动的伺服驱动机构按照预先设定的反包机构22位移和移动行程驱动反包机构22移动,实现了闭环控制,使得机械鼓反包作业更加精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包作业的移动行程与预设行程不匹配影响轮胎质量的问题。
第一检测组件25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机械鼓还包括第一磁条26,第一磁条26设置在鼓体组件上并沿反包机构22移动的方向延伸设置,其中,第一位移传感器通过检测第一磁条26的信息以获取反包机构22的移动行程。
第一检测组件25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第一磁条26采用磁栅尺,在检测时,反包机构22沿着安装轴10移动带动直线位移传感器移动,磁栅尺上记载有位移信息,传感器沿着磁栅尺移动以通过检测不同位置处磁栅尺上的信息来判断反包机构22的移动行程。
反包机构22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检测组件25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机械鼓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27,第一锁紧组件27分别与第一检测组件25和鼓体组件连接,以将第一检测组件25固定在鼓体组件上。
本实施例中反包机构22设置在鼓体组件的侧鼓上,第一磁条26设置在侧鼓上,第一检测组件25设置在反包机构22上,反包机构22上设有一个专门用于容置第一检测组件25的第一安装槽,第一锁紧组件27包括第一锁紧块,将第一检测组件25放置在槽内后在将第一锁紧块放在第一检测组件25的上方,通过螺钉将第一锁紧块固定在反包机构22上,从而将第一检测组件25固定在槽内。
此外,位移传感器通过通信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设置在主机箱上,为了安装通信线,在连接法兰33上设有第一通道,安装轴10上设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对设置并连通,以使与第一检测组件25连接的通信线依次穿过第二通道和第一通道与控制器连接。
机械鼓还包括第二传动丝杠21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丝杠21与反包机构22驱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传动丝杠21驱动连接;其中,控制器与第二驱动电机控制连接,以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电机正反转和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的转速调节第二传动丝杠21运动,并通过第二传动丝杠21控制反包机构22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机械鼓还包括平宽机构42和第二检测组件45,平宽机构42可移动地设置在鼓体组件的安装轴10上以调节鼓体组件上两个侧鼓之间的距离;第二检测组件45设置在平宽机构42上,以检测平宽机构42的移动行程;其中,控制器还与第二检测组件45连接,以根据第二检测组件45检测的信息控制调节平宽机构42的移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不仅对反包作业实现了精确控制,同时还对平宽机构42进行了精确控制以确保两个侧鼓按照轮胎的宽度调整间隙,具体的,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两个侧鼓相对靠近还是远离地移动,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的转速和工作时间来控制侧鼓的移动速度和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采用伺服电机,便于控制。
第二检测组件45包括第二位移传感器,机械鼓还包括:第二磁条46,第二磁条46设置在鼓体组件上并沿平宽机构42移动的方向延伸设置,其中,第二位移传感器通过检测第二磁条46的信息以获取平宽机构42的移动行程。平宽机构42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检测组件45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机械鼓还包括第二锁紧组件47,第二锁紧组件47分别与第二检测组件45和鼓体组件连接,以将第二检测组件45固定在鼓体组件上。
第二检测组件45也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第二磁条46采用磁栅尺,设置原理与第一检测组件25和第一磁条26相似,其第二安装槽用于容纳直线位移传感器,第二锁紧组件47将传感器固定在槽内。
机械鼓还包括第一传动丝杠41和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动丝杠41与平宽机构42驱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传动丝杠41驱动连接;其中,控制器与第一驱动电机控制连接,以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正反转和控制第一驱动电机的转速调节第一传动丝杠41运动,并通过第一传动丝杠41控制平宽机构42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
鼓体组件上的两个侧鼓分别设置在第一传动丝杠41的两个螺纹部上,具体的,螺纹部上设有双丝杠螺母,侧鼓通过滑块与螺母连接。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一传动丝杠41的驱动方式如下,连接法兰33与主机箱法兰面固定,第一传动内齿轮311一侧与主机箱动力连接,受主机箱驱动,另一侧与第一传动外齿轮312啮合,将主机箱动力经第一传动外齿轮312传递给第一传动丝杠41。
第一驱动组件30的反包驱动力:第一驱动组件30外圆面是第二带轮321,第二传动内齿轮322与第二带轮321用螺钉固定,第二带轮321由外部轮带驱动,经第二传动内齿轮322再依次经过渡齿轮324和第二传动外齿轮323传递到第二传动丝杠21。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鼓在安装轴10的端部设置护罩用来保护气管接头,每次拆装气管或者更换鼓的规格时,需要先把护罩从安装轴10上拆下来,如果护罩的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则会影响效率。
请参考图11至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罩快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71和第二连接组件72,第一连接组件71上设有卡槽结构73;第二连接组件72与第一连接组件71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组件72上设有定位销74,其中,第一连接组件71和第二连接组件72中的一个设置在护罩本体70上,第一连接组件71和第二连接组件7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机械鼓的鼓体组件上,以在定位销74与卡槽结构73配合后将护罩固定在鼓体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护罩快拆结构摒弃了现有的螺钉安装护罩的方式,通过快拆结构能够迅速的安装和拆卸护罩,具体的,该快拆结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设置在护罩上,另一部分设置在待安装护罩的设备上,两部分可互换位置,此两部分包括第一连接组件71和第二连接组件72,第一连接组件71上设有卡槽结构73,第二连接组件72上设置定位销74,护罩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就是两个连接组件连接和拆卸的过程,当安装护罩时,将第二连接组件72的定位销74卡设到卡槽结构73内从而与第一连接组件71完成固定连接,当拆卸时,定位销74移出卡槽结构73,从而护罩与设备分离,整个过程节省了拧螺钉的时间,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
卡槽结构73包括过渡槽和锁紧槽733,过渡槽和锁紧槽733连通以在第二连接组件72与第一连接组件71配合时使定位销74在穿过过渡槽后定位在锁紧槽733内。
本实施例中的卡槽结构73根据功能作用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让第一连接组件71与第二连接组件72按照预设的位置和方向靠近开始定位组装,此时定位销74在过渡槽内移动,当移动至锁紧槽733内时,完成安装,过渡槽采用圆弧形状或L形结构等等;护罩采用圆筒形结构,当护罩的轴向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时,即护罩沿水平方向移动进行安装时,过渡槽的沿伸方向与锁紧槽733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反,以保证定位销74沿过渡槽的延伸方向进来之后在沿反方向移动至锁紧槽733内,从而避免定位销74在由锁紧槽733移动至过渡槽,基于此原理,其槽的长度和延伸方向均可根据实际护罩的尺寸来定。
过渡槽包括第一槽段731和第二槽段732,第一槽段731与第二槽段732垂直设置,锁紧槽733设置在第二槽段732远离第一槽段731的一端并与第一槽段731平行地设置,其中,第一槽段731、第二槽段732和锁紧槽733依次连通,锁紧槽73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槽段731的沿伸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对上述的卡槽结构73进一步的限定,本实施例中过渡槽分为两段,第一槽段731是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主要用于使护罩靠近待安装设备,第一槽段731的长度以护罩正好与待安装设备贴合为准,当贴合后,转动护罩使定位销74继续沿着第二槽段732转动,直到移动至锁紧槽733位置时,护罩停止移动,此时在通过止挡组件75将定位销74定位锁紧在锁紧槽733内,从而将护罩固定在设备上。
当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连接原理,卡槽结构73的具体设置形式,以及定位销74的具体形状根据实际需求皆可替换。
护罩快拆结构还包括止挡组件75,止挡组件75相对第一连接组件71可移动地设置,以在第二连接组件72与卡槽结构73配合后将第二连接组件72锁紧在锁紧槽733内。第一连接组件71包括第一连接套711,卡槽结构73设置在第一连接套711上,止挡组件75包括:挡盖,挡盖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套711内,其中,挡盖具有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以在定位销74移动至锁紧槽733内时挡盖移动至止挡位置将定位销74止挡在锁紧槽733内。
本实施例中设置止挡组件75的目的是为了将定位销74止挡在锁紧槽733内,防止定位销74从锁紧槽733内移出,使护罩与设备分离,具体的,第一连接组件71包括圆筒状的第一连接套711,该第一连接套711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设备上,第二连接组件72沿着第一连接套711的轴向方向靠近并使定位销74沿着第一槽段731进入卡槽结构73,在定位销74移动至锁紧槽733内后,挡盖朝向定位销74移动,将定位销74止挡在锁紧槽733内,完成护罩的安装。
第一连接套711上设有滑槽712,滑槽712沿第一连接套711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护罩快拆结构还包括:滑动组件76,滑动组件76可移动地插设在滑槽712内以沿滑槽712延伸方向滑动,其中,滑动组件76还与挡盖连接,以带动挡盖靠近或远离卡槽结构73。滑槽712为两个,两个滑槽712相对设置在第一连接套711的两侧,滑动组件76包括两个螺钉,两个螺钉与两个滑槽712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螺钉的螺纹端插设在滑槽712内与挡盖连接,螺钉头部位于第一连接套711的外侧。护罩快拆结构还包括:压簧组件77,压簧组件77设置在第一连接套711内并位于挡盖远离卡槽结构73的一侧,以推动挡盖朝向卡槽结构73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护罩在拆卸时,操作人员用手沿着滑槽712的延伸方向推两个螺钉,使挡盖远离定位销74,此时在转动护罩使定位销74离开锁紧槽733沿着第二槽段732移动至第一槽段731,之后在将护罩沿着第一槽段731移出,完成拆卸,压簧组件77包括压簧,压簧中心设有导向柱,以使压簧始终沿着导向柱的导向移动,压簧组件77能够驱动挡盖始终压紧定位销74,防止定位销74脱离,滑槽712的宽度大于螺钉螺纹部的直径小于螺钉头的外径,螺钉与挡盖螺纹连接。
第一连接套711固定在设备上,卡槽结构73位于第一连接套711远离设备的一端,其中,卡槽结构73、挡盖和压簧组件77沿靠近设备的方向上依次布设,卡槽结构73位于第一连接套711上,挡盖和压簧组件77设置在第一连接套711内,螺钉插设在滑槽712内,螺钉头位于第一连接套711的外侧。
第一连接组件71上设有第一连接套711,卡槽结构73设置在第一连接套711上,第二连接组件72上设有第二连接套721,定位销74沿垂直于第二连接套721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第二连接套721上,其中,第二连接套721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套711的内径,以在第一连接组件71和第二连接组件72配合时使第二连接套721插设在第一连接套711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第一连接组件71和第二连接组件72在安装时,第二连接套721插入到第一连接套711内,定位销74沿垂直于第二连接套721轴向方向上插设到第二连接套721上,且定位销74的两端均露出第二连接套721外,定位销74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套711内径的长度,以在第二连接套721插入第一连接套711时,使定位销74能够沿着卡槽结构73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第二连接套721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套711的外径,以在第一连接组件71和第二连接组件72配合时使第二连接套721套设在第一连接套711的外侧。
一种护罩,包括护罩本体70,护罩还包括护罩快拆结构的第一连接组件71或第二连接组件72,第一连接组件71或第二连接组件72设置在护罩本体70上,其中,护罩快拆结构为上述的护罩快拆结构。第一连接组件71或第二连接组件72与护罩本体70为一体设置。
根据一种实施例,当第二连接组件72设置在护罩本体70上时,第二连接组件72的第二连接套721与护罩本体70为一体设置,定位销74可以采用定位杆或卡扣等形式。
根据另一种实施例,当第一连接组件71设置在护罩本体70上时,卡槽结构73可以直接设置在护罩本体70上。
一种机械鼓,包括鼓体组件和安装轴10,鼓体组件套设在安装轴10上,机械鼓还包括护罩,护罩设置在安装轴10的端部,护罩为上述的护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械鼓,机械鼓上设有鼓体组件、安装轴10和主机箱,主机箱用于提供动力,上述护罩安装在安装轴10靠近主机箱的一端,以保护安装轴10以及安装轴10内设置的传动机构,防止机械鼓在工作时传动部分暴露在外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护罩快拆结构摒弃了现有的螺钉安装护罩的方式,通过快拆结构能够迅速的安装和拆卸护罩,具体的,该快拆结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设置在护罩上,另一部分设置在待安装护罩的设备上,两部分可互换位置,此两部分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上设有卡槽结构,第二连接组件上设置定位销,护罩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就是两个连接组件连接和拆卸的过程,当安装护罩时,将第二连接组件的定位销卡设到卡槽结构内从而与第一连接组件完成固定连接,当拆卸时,定位销移出卡槽结构,从而护罩与设备分离,整个过程节省了拧螺钉的时间,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护罩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71),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上设有卡槽结构(73);
第二连接组件(72),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上设有定位销(74),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中的一个设置在护罩本体(70)上,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机械鼓的鼓体组件上,以在所述定位销(74)与所述卡槽结构(73)配合后将护罩固定在所述鼓体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罩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结构(73)包括过渡槽和锁紧槽(733),所述过渡槽和所述锁紧槽(733)连通以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配合时使所述定位销(74)在穿过所述过渡槽后定位在所述锁紧槽(73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罩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槽包括第一槽段(731)和第二槽段(732),所述第一槽段(731)与所述第二槽段(732)垂直设置,所述锁紧槽(733)设置在所述第二槽段(732)远离所述第一槽段(731)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槽段(731)平行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槽段(731)、所述第二槽段(732)和所述锁紧槽(733)依次连通,所述锁紧槽(73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槽段(731)的沿伸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罩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快拆结构还包括:
止挡组件(75),所述止挡组件(75)相对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可移动地设置,以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与所述卡槽结构(73)配合后将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锁紧在所述锁紧槽(7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罩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包括第一连接套(711),所述卡槽结构(7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套(711)上,所述止挡组件(75)包括:
挡盖,所述挡盖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套(711)内,其中,所述挡盖具有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以在所述定位销(74)移动至所述锁紧槽(733)内时所述挡盖移动至所述止挡位置将所述定位销(74)止挡在所述锁紧槽(73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罩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711)上设有滑槽(712),所述滑槽(712)沿所述第一连接套(711)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护罩快拆结构还包括:
滑动组件(76),所述滑动组件(76)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滑槽(712)内以沿所述滑槽(712)延伸方向滑动,其中,所述滑动组件(76)还与所述挡盖连接,以带动所述挡盖靠近或远离所述卡槽结构(7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罩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712)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槽(71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套(711)的两侧,所述滑动组件(76)包括两个螺钉,两个所述螺钉与两个所述滑槽(712)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所述螺钉的螺纹端插设在所述滑槽(712)内与所述挡盖连接,所述螺钉头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套(711)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罩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快拆结构还包括:
压簧组件(77),所述压簧组件(77)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套(711)内并位于所述挡盖远离所述卡槽结构(73)的一侧,以推动所述挡盖朝向所述卡槽结构(73)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罩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上设有第一连接套(711),所述卡槽结构(7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套(711)上,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上设有第二连接套(721),所述定位销(74)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套(721)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套(721)上,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套(72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套(711)的内径,以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配合时使所述第二连接套(721)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套(711)内侧,或
所述第二连接套(72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套(711)的外径,以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配合时使所述第二连接套(721)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套(711)的外侧。
10.一种护罩,包括护罩本体(70),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还包括护罩快拆结构的第一连接组件(71)或第二连接组件(72),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或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设置在所述护罩本体(70)上,其中,所述护罩快拆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护罩快拆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1)或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2)与所述护罩本体(70)为一体设置。
12.一种机械鼓,包括鼓体组件和安装轴(10),所述鼓体组件套设在所述安装轴(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鼓还包括护罩,所述护罩设置在所述安装轴(10)的端部,所述护罩为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护罩。
CN202220239779.2U 2022-01-28 2022-01-28 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 Active CN216804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9779.2U CN216804499U (zh) 2022-01-28 2022-01-28 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9779.2U CN216804499U (zh) 2022-01-28 2022-01-28 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4499U true CN216804499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66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9779.2U Active CN216804499U (zh) 2022-01-28 2022-01-28 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44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4844A (zh) * 2022-01-28 2022-05-06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鼓反包装置及机械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4844A (zh) * 2022-01-28 2022-05-06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鼓反包装置及机械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04499U (zh) 护罩快拆结构、护罩及机械鼓
CN216804498U (zh) 机械鼓
CN103066775B (zh) 电动车定子绕线机
CN216923084U (zh) 双丝杠螺母、双丝杠驱动单元及机械鼓
CN216804500U (zh) 机械鼓反包装置及机械鼓
CN216804501U (zh) 双丝杠驱动单元及机械鼓
CN115295306B (zh) 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及其绕线方法
CN114434844A (zh) 机械鼓反包装置及机械鼓
CN211414229U (zh) 一种用于助力缸的点胶锁螺丝设备
CN116753211A (zh) 一种液压缸的位置检测装置
CN202881606U (zh) 针织输纱装置
CN210412099U (zh) 冷媒瓶生产用高精度冲压组装设备
CN210413395U (zh) 用于多锁付头的驱动结构
CN205263451U (zh) 一种摄影设备的蜗杆传动扩展接收器
CN114380139A (zh) 一种铜包钢线材收线设备及收线方法
CN215317022U (zh) 一种旋转快锁机构
CN113732829B (zh) 一种数控刀具磨床上用的对刀系统
CN110842514A (zh) 一种用于助力缸的点胶锁螺丝设备
CN211591381U (zh) 一种滚珠丝杠驱动带旋转全钢带束鼓
CN210548042U (zh) 旋转定位系统及自动化取模装置
CN215587831U (zh) 一种铸造过程自动供过滤网系统
CN114378378B (zh) 一种滤清器盖板攻牙自动上料机
CN213023709U (zh) 一种摄像机用偏振镜自动控制装置
CN109989192B (zh) 模板缝纫机
CN220806215U (zh) 一种输电线路带电紧固螺栓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