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8895U - 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8895U
CN216798895U CN202122928858.2U CN202122928858U CN216798895U CN 216798895 U CN216798895 U CN 216798895U CN 202122928858 U CN202122928858 U CN 202122928858U CN 216798895 U CN216798895 U CN 216798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urity
impurity removing
removing device
shell
devi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288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梁
李晶晶
刘伯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Provinci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Provinci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Provinci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ubei Provinci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29288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8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8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8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包含导流件和除杂装置;导流件包含导流件壳体;导流件壳体的一个侧立面为导流面;除杂装置包含除杂装置壳体、集杂口、除杂装置出水口、去杂机构;除杂装置壳体为中空的箱式结构;除杂装置壳体内有防水电动伸缩杆;防水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推板;去杂机构安装在除杂装置壳体外部;除杂装置壳体中设有挡杂板;挡杂板的上端与除杂装置壳体之间设有去杂网板。本实用新型可使大块杂质顺进水口滑至除杂装置壳体的集杂口;壳体内的水流运动状态变化;去除进水口处的大块杂质;避免除杂装置壳体内的大块杂质出现堆积,可避免大块杂质堵塞进水口;可避免大块杂质堆积;可将大块杂质收集在底部。

Description

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流山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河流系统是自然界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输水、泄洪、景观、航运和养殖等多种功能,随着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面源污染的加剧,河流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过量的耗氧有机物、含氮、含磷等物质,许多河流中都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为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库、河流和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水生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臭,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为了修复水生生态环境,人们开始使用净化装置;
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净化装置的技术方案都是通过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在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少量现有技术则叠加有曝气、岸边带修复、生物多样性一类辅助方案,但无论哪种方案,都是以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作为核心的技术方案;
现有技术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了微生物治理污染的思路,环保且不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但现有技术的缺陷如下:
1.由于现有技术的净化装置都没有设置预过滤装置,从而使得待处理的污水在经行至导流件时,大块杂质易造成导流件上进水口的堵塞;
2.由于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依靠的是微生物与作物的相互作用来构建修复机制,虽然不会有二次污染的产生,但净化周期长,且不能确保较高的修复效率,使得修复效果欠佳;又进一步由于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效率低下,从而使得在现有技术的净化装置中沉积的大块污物分解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目的在于便于去除进水口处的大块杂质,且可避免除杂装置壳体内的大块杂质出现堆积,实现可避免大块杂质对进水口造成堵塞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导流件和除杂装置;其中:
所述导流件包含导流件壳体;所述导流件壳体的一个侧立面为用于将待处理的污水导入所述除杂装置的导流面;
所述除杂装置包含除杂装置壳体、用于收纳待处理的污水的集杂口、用于排出已处理过的净水的除杂装置出水口和用于为将已处理过的净水排出提供动力的去杂机构;所述除杂装置壳体为中空的箱式结构;所述集杂口开设在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导流面的下方;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水电动伸缩杆;所述防水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扰动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中的水进行运动的推板;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开设在所述除杂装置壳体上;所述去杂机构安装在所述除杂装置壳体外部,且覆盖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
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中在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与所述推板之间还设置有挡杂板;所述挡杂板的下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的下壁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挡杂板的与所述挡杂板的下端相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的对应的两个内壁,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挡杂板的上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的上壁之间设有用于阻挡杂物通过且允许水流通过的去杂网板。
优选地,所述导流件壳体为全封闭的箱式结构;
所述导流面为圆弧形,且导流面上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导流件的下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范围之外。
优选地,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上端与所述导流件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通过所述集杂口与外部连通;
所述防水电动伸缩杆固定安装在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位于所述集杂口下方的内腔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去杂机构为防水抽水泵;所述防水抽水泵的抽水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覆盖连接。
优选地,所述推板为S形结构;所述推板的S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防水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推板的S形结构的一端的远离所述防水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的远离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转动叶片。
优选地,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中在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与所述挡杂板之间还设置有溢水板;所述溢水板的上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的上壁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溢水板的与所述溢水板的上端相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的对应的两个内壁,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溢水板的下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的下壁之间留有供水通过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溢水板的下端到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的水平方向距离小于所述溢水板的上端到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的水平方向距离。
优选地,所述去杂网板的下端与所述挡杂板的上端无缝固定连接;所述去杂网板的与去杂网板的下端相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的对应的两个内壁,无缝固定连接;所述去杂网板的上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的内腔的上壁无缝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杂板的下端到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的水平方向距离小于所述挡杂板的上端到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的水平方向距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圆弧状结构的进水口设计,从而可使大块杂质顺着进水口滑至除杂装置壳体的集杂口;进一步地,污水再经集杂口进入除杂装置壳体内,启动防水电动伸缩杆,防水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会带动推板快速往复移动,可使除杂装置壳体内的水流运动状态变化,从而一方面便于去除进水口处的大块杂质,另一方面可避免除杂装置壳体内的大块杂质出现堆积,实现可避免大块杂质对进水口造成堵塞的效果;
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净化装置内的防水电动伸缩杆还设有转动叶片,当推板移动时,可使转动叶片与转动轴转动,从而进一步增强水的混乱程度,可避免除杂装置壳体内的大块杂质堆积;
3.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净化装置,设置有溢水板,可使水流经溢水板底部溢至抽水口处,受到水流的影响,从而可将大块杂质收集在除杂装置壳体底部,这样只用定期人工清理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导流件,110.导流件壳体,120.导流面,200.除杂装置, 210.除杂装置壳体,220.集杂口,230.除杂装置出水口,240.防水抽水泵, 260.防水电动伸缩杆,270.推板,271.转动轴,272.转动叶片,280.溢水板,290.挡杂板,291.去杂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需要事先说明的是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包含导流件100和除杂装置200;其中:
导流件100包含导流件壳体110;导流件壳体110为全封闭的箱式结构;导流件壳体110的一个侧立面为用于将待处理的污水导入除杂装置200的导流面 120;导流面120为圆弧形,且导流面120上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落在导流件100 的下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范围之外。
如图2所示,除杂装置200包含除杂装置壳体210、用于收纳待处理的污水的集杂口220、用于排出已处理过的净水的除杂装置出水口230和用于为将已处理过的净水排出提供动力的去杂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导流面120为圆弧形,且导流面120上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落在导流件100的下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范围之外的原因,就在于可以导流面120呈下部逐步向内收缩的结构,这样就会在导流面 120和除杂装置200之间形成一个渐变的收口,指向集杂口220,从而可以使水流带着杂物都往集杂口220中汇集,起到了导流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中,去杂机构为防水抽水泵240;防水抽水泵240的抽水端与除杂装置出水口230覆盖连接。
除杂装置壳体210为中空的箱式结构;除杂装置壳体210的上端与导流件100 的下端固定连接;集杂口220开设在除杂装置壳体210的上端,且位于导流面 120的下方;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通过集杂口220与外部连通;除杂装置壳体210的位于集杂口220下方的内腔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水电动伸缩杆260;防水电动伸缩杆260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中的水流动的推板270。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防水抽水泵240的目的在于可以通过防水抽水泵240使水经集杂口220流入,再经除杂装置出水口230流出,可使除杂装置壳体210 内的水流方向趋向由集杂口220至除杂装置出水口230,可避免进水口出现堵塞。
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推板270为S形结构;推板270的S形结构的一端与防水电动伸缩杆260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推板270设置为S形结构的作用在于增加推板27与水的接触面积,可增强水的混乱程度,可避免除杂装置壳体210内的大块杂质堆积。
本具体实施例中,推板270的S形结构的一端的远离防水电动伸缩杆26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转动轴271连接,转动轴271的远离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转动叶片272。
需要说明的是,当推板270移动时,可使转动叶片272与转动轴271转动,进一步增强水的混乱程度,可避免除杂装置壳体210内的大块杂质堆积。
如图2所示,除杂装置出水口230开设在除杂装置壳体210上;去杂机构安装在除杂装置壳体210外部,且覆盖除杂装置出水口230。
如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中还设置有溢水板 280;溢水板280的上端与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上壁无缝固定连接;溢水板280的与溢水板280的上端相邻的两端,分别与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对应的两个内壁,无缝固定连接;溢水板280的下端与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下壁之间留有供水通过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溢水板280的下端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的水平方向距离小于溢水板280的上端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的水平方向距离。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按上述方式,溢水板280是倾斜设置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溢水板280能够使水流经溢水板280底部溢至除杂装置出水口230 处,受到水流的影响,可将大块杂质收集在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底部。
如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中在溢水板280与转动叶片272之间还设置有挡杂板290;挡杂板290的下端与除杂装置壳体210 的内腔的下壁无缝固定连接;挡杂板290的与挡杂板290的下端相邻的两端,分别与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对应的两个内壁,无缝固定连接;挡杂板290 的上端与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上壁之间设有用于阻挡杂物通过且允许水流通过的去杂网板291;去杂网板291的下端与挡杂板290的上端无缝固定连接;去杂网板291的与去杂网板291的下端相邻的两端,分别与除杂装置壳体210 的内腔的对应的两个内壁,无缝固定连接;去杂网板291的上端与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上壁无缝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挡杂板290的下端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的水平方向距离小于挡杂板290的上端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的水平方向距离。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按上述方式,挡杂板290是倾斜设置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挡杂板290能够避免大块杂质将溢水板280底部堵塞。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按上述方式,去杂网板291呈倾斜设置,且去去杂网板291的较低端朝向溢水板280,通过呈倾斜设置的去杂网板291能够便于大块杂质从去杂网板291避免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大块杂质在到达导流面120时,呈圆弧状结构的导流面120可使大块杂质顺着导流面120的导流作用下,滑至除杂装置壳体210的集杂口220,再经集杂口220进入除杂装置壳体210内;除杂装置壳体210内的防水电动伸缩杆260被启动,防水电动伸缩杆260的活塞杆会带动推板270快速往复移动,可使除杂装置壳体210内的水流运动状态变化,一方面便于去除进水口处的大块杂质,另一方面可避免除杂装置壳体210内的大块杂质出现堆积,实现可避免大块杂质对进水口造成堵塞的效果。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比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实用新型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实用新型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为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上面对所公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导流件(100)和除杂装置(200);其中:
所述导流件(100)包含导流件壳体(110);所述导流件壳体(110)的一个侧立面为用于将待处理的污水导入所述除杂装置(200)的导流面(120);
所述除杂装置(200)包含除杂装置壳体(210)、用于收纳待处理的污水的集杂口(220)、用于排出已处理过的净水的除杂装置出水口(230)和用于为将已处理过的净水排出提供动力的去杂机构;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为中空的箱式结构;所述集杂口(220)开设在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导流面(120)的下方;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水电动伸缩杆(260);所述防水电动伸缩杆(260)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扰动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中的水进行运动的推板(270);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开设在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上;所述去杂机构安装在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外部,且覆盖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
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中在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与所述推板(270)之间还设置有挡杂板(290);所述挡杂板(290)的下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下壁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挡杂板(290)的与所述挡杂板(290)的下端相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对应的两个内壁,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挡杂板(290)的上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上壁之间设有用于阻挡杂物通过且允许水流通过的去杂网板(2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壳体(110)为全封闭的箱式结构;
所述导流面(120)为圆弧形,且导流面(120)上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导流件(100)的下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范围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上端与所述导流件(100)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通过所述集杂口(220)与外部连通;所述防水电动伸缩杆(260)固定安装在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位于所述集杂口(220)下方的内腔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杂机构为防水抽水泵(240);所述防水抽水泵(240)的抽水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覆盖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70)为S形结构;所述推板(270)的S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防水电动伸缩杆(260)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70)的S形结构的一端的远离所述防水电动伸缩杆(26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转动轴(271)连接,所述转动轴(271)的远离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转动叶片(27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中在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与所述挡杂板(290)之间还设置有溢水板(280);所述溢水板(280)的上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上壁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溢水板(280)的与所述溢水板(280)的上端相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对应的两个内壁,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溢水板(280)的下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下壁之间留有供水通过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板(280)的下端到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的水平方向距离小于所述溢水板(280)的上端到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的水平方向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杂网板(291)的下端与所述挡杂板(290)的上端无缝固定连接;所述去杂网板(291)的与去杂网板(291)的下端相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对应的两个内壁,无缝固定连接;所述去杂网板(291)的上端与所述除杂装置壳体(210)的内腔的上壁无缝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杂板(290)的下端到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的水平方向距离小于所述挡杂板(290)的上端到所述除杂装置出水口(230)的水平方向距离。
CN202122928858.2U 2021-11-26 2021-11-26 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 Active CN216798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8858.2U CN216798895U (zh) 2021-11-26 2021-11-26 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8858.2U CN216798895U (zh) 2021-11-26 2021-11-26 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8895U true CN216798895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50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8858.2U Active CN216798895U (zh) 2021-11-26 2021-11-26 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8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99526Y (zh) 磁化光催化集成污水再生利用装置
CN105830991A (zh) 一种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
CN215627310U (zh) 一种水利河道水质净化用处理设备
CN216798895U (zh) 河流山水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
CN112827223B (zh) 一种带水位检测的污废水处理装置
CN101700946A (zh) 一体式过滤净化水处理装置
CN112759178A (zh) 一种河水微生物活化处理装置
CN101090868B (zh) 磁化光催化集成污水再生利用装置
CN215161532U (zh) 一种地下管网污水处理装置
CN216785805U (zh) 一种污水净化用清淤装置
CN215105833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213506358U (zh) 一种移动式沉淀污水净化装置
CN114772840A (zh) 一种船用外加生态过滤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设备
CN114931793A (zh) 循环水养殖池
CN212740947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CN212548627U (zh) 一种蓝藻快速收集处理设备
CN210313935U (zh) 一种污水污泥深度处理装置
CN108951585A (zh) 用于河道污水生态治理设备
CN220165958U (zh) 一种mbbr反应池
CN22011636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18622145U (zh) 一种用于水污染处理的漂浮物清除装置
CN221001324U (zh) 一种海绵城市水循环装置
CN218901033U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剂用多级过滤结构的反应器
CN217459018U (zh) 一种复合生物炭与牡蛎壳的水产养殖微塑料去除装置
CN215976834U (zh) 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